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中佔比應該有多大?

阿Q


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中佔有非常大的比重,什麼樣的父母培養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決定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小時候我經常聽別人講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小孩在家裡從小嬌生慣養,母親非常寵愛他,對他百依百順,有一次他偷了賣貨郎的一根繡花針給娘,他娘笑著誇他聰明;第二次偷了鄰居的雞蛋,他娘晚上給他做了蛋湯喝;第三次偷村裡人的老母雞,他娘也燉了給他吃。後來,他越偷越大,牽牛拉馬,偷金摸銀。最後被官府抓了要砍頭了,臨刑前他提出要吃孃的奶,結果把孃的奶頭咬了下來。縣令問其原因,他說:如果我小時候做錯了事,我娘及時糾正教育,我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下場了!我恨她!

這個民間故事,充分說明了家庭教育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小孩今後的發展都有很大的決定作用。孟母三遷、畫荻教子、陶母以身垂範,乃至蒙臺梭利教育理論中強調的環境創設等,都說明家長支持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家庭教育的作用日益明顯。但年輕的家長似乎並未做好承擔這份責任的準備,家長參與孩子成長的過程存在一定的缺陷。最明顯的就是留守兒童家庭。這些小孩平時都交付爺爺奶奶看管,年輕的父母一般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直接參與孩子的教育。而爺爺奶奶由於思想觀念和文化知識的差異,不足以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有一定的影響。希望年輕的父母多關心自己的小孩,抽時間多交流,掌握孩子成長中的動態,與長輩一起,擔負起孩子家庭教育的責任。


桃李芬芳筆耕不輟


很高興回答悟空小智能邀請的:家庭教育一個人的人生價值中佔比多大?

大多數個成年人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性格是否開朗,對人是否禮貌。跟經歷過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因為人在小時候是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和模仿新鮮事物的。小時候成長在什麼樣的環境,父母的談吐,對人說話時的語氣。對孩子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曾經親眼一對父子走路,父親揹著手,穿個拖鞋,一個幾歲的孩子跟在後面,走路那姿勢,神態,跟父親一模一樣,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有的父母愛說髒話,動不動愛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這些孩子都會學。因為在孩子的眼裡,父母就是我們的榜樣,他們說的做的都是對的。當有一天長大了,見識得多了,才發現父母也有很多地方是不對的。但那時很多習性都已經跟隨我們了。這就需要自己後天的修行。

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傳承,是可以使後代受益無窮。像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家庭教育就特別好。整個錢氏家族,出了很多個科研人員。

也曾瞻仰過葉挺將故居,將軍的幾個兒子,都在航空領域有大的貢獻。

如果你是一個成年人,在外面做了違背倫理道德,或者說犯了法。很多人第一個想法就是,父母沒有教育好。

當然,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有的人即使小時候缺少家庭教育或者從小受到監護人的影響。自己懂事後,能夠積極的去修身養性,改掉一些壞毛病,是非常可取的。


重慶辣妹小張


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中佔相當大的比重。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種什瓜結什麼瓜。你種的土豆永遠結不出甜瓜。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我出生在沂蒙紅色老區,父母親大字不識幾個,都是文盲,但父母身上淳樸善良,誠實憨厚,吃苦耐勞,勤勞能幹的品德。潛移默化影響我們兄妹一生。家庭教育並不完全是學識多深,學歷多高。農民照樣能教育出好的孩子,從父輩身上的言傳身教,深深懂得了,尊長愛幼,互幫互愛,團結協作,禮讓他人。因為父母就是經常說的,也是經常這樣做的。我的父母就是我的榜樣。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我身上好多優良品德,都傳承了父母的基因。真城靠譜守信,努力吃苦肯幹。繼承了父母親好的品德好的習慣。映照出了父母的影子。正如身正不怕影子斜,沒有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為人坦蕩蕩,晚上睡的香。

種什麼瓜結什麼瓜。你種的土豆永遠結不出甜瓜。比如有些父母親天天炒架鬧離婚,吃喝嫖賭打麻將,撒謊欺騙做壞事,孩子潛移默化,也好不到哪裡去。因此家庭教至關重要重中之重。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細胞,每個家庭都積極傳播正能量,做正能量的事情,心裡充滿陽光,父母恩愛體貼,孩子肯定會從中學到正能量的東西。心中有大愛,腳下才有力量,教育子女積極向上。


劉永picc1


家庭是一個很重要的環境,因為吃喝拉撒睡都在這裡,當然這裡也承載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

這也都是人生必經的事情,一樣需要學習!

家庭方面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天空,天空是什麼意思,他的意思就是這片屬於他的天空好壞就在於家庭教育!

他腳下承載它的土地,能不能承受住來自天空的壓力!5/5開吧!有可能會更多!我覺得最多的達到了8/2這個比例!

這麼說☞

1、有男孩會影響三代,自己的成長,孩子的成長,爹孃的養老!

2、女孩子就更厲害,女孩子代表一個家庭,不知道有沒有這麼重要,我認為是重中之重!

她會陪伴孩子和父母最久,影響最大,養老養孩子都是她!

所以我覺得家庭教育影響深遠,切不易反轉!

一個經常夜不歸宿的父母,帶出來的孩子也一樣,孩子的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一個男人抽菸喝酒,他的孩子也會學他!如果一個女人唱歌蹦迪,她的孩子也會學她!

言傳身教,以身試法!

家庭教育問題複雜切難搞!



享阝木同木同


一個人的成長是在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共同教育完成的。小學階段家庭教育更為重要。一個小孩剛發矇讀書時,如同小孩子學走路一樣,他踉踉蹌蹌走不穩,大人得扶著他走路,他才慢慢地學會了走路。在發矇的階段,小孩子的學習大人的幫護更為重要。小學是知識的基礎,基礎不牢,何以建高樓 。本人一生以教書為職業,見得多了,有的孩子讀一年級時,由於天分差一點,老師也沒有時間開小灶進行輔導學習,這時家庭教育特別重要,萬事開頭難,這個坎過去了,小孩子以後讀書就一帆風順了。可惜有的家長不明白這個道理。在小孩的發矇階段,沒有指導他的‘學習,小孩找不到讀書的門道,讀兩個一年級,學習成績不合格,送二年級吧,讀兩個二年級,後來一直送到六年級,小孩什麼知識都沒有學會。那他在中學學習就可想而知了。小孩開始讀書如人開始做活一樣,沒有摸到做活的門道,你能做好活兒嗎,開始讀書,沒有摸到讀書的門道,小孩能讀好書嗎?所以小孩剛讀書時,大人得幫他摸到讀書的門道,這就要多指點他學習。

從這個意義講家庭教育重於學校教育。

一個孩子的學習也就象汽車奔跑需要動力一樣,孩子讀書沒有動力,在求學的過程中就表現厭學不求上進,這時家庭的幫扶也更為重要。

縱觀一個學生的成長,學校教給他知識,當然也培育他的道德品質,但家庭教育他為人處世之道,同時也培育他的道德品質要多一些 。一個人有高深的知識,但沒有德,那這個人的生命價值也大打折扣。

一個學生離開了學校,家庭教育就伴隨他的一生。宋朝宰相寇準詩書滿腹吧,當他做了官時,生活奢侈起來。知子莫若母,他的母親臨死時,畫了一幅畫,並題詩一首。並囑咐奶母,當寇準忘本時,就拿出這幅畫讓寇準看。畫的內容是其母紡線織布的情景,詩句的內容我忘記了,大概是兒子做官時莫忘貧窮之時。寇準看後如夢中之醒,寇準明白了母親教育他的為官之道和′做人不忘根本的道理。正是有了慈母的教海,寇準是宋朝的一位賢相。

活到老學到老,而一個人受家庭教育的時間更長,因此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中所佔的比重要大於學校。我的淺見對讀者有益,是對我莫大的鼓舞與鞭策,謝謝讀者與平臺。


三秋樹老


我認為家庭教育的內容將會伴隨每一個人一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首先,家是每個人吸收養分,培養習慣,尋求安全感的地方。所以原生家庭帶給孩子很多的好與壞的習慣和思維方式。

其次,家長的言行,都深深的打入孩子的潛意識中,是積極向上的還是消極怠工的,是勤奮努力的還是懶惰等待的…孩子出生就是一張白紙,這些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伴隨著孩子的成長。

最後,導致一個家庭的習性和工作性質及興趣愛好都會有相似之處。

當然,也會有很多孩子離開家後,屬於學習類型,不斷補充能量和提高,最終會超越家庭的束縛,成為非常優秀的人才,但這種人的比例佔很小一部分,所以,家庭教育的影響所佔比例還是很大,我覺得在70%以上,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家庭教育,重視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影響,我調整的孩子問題中,多數是家長給孩子帶來的問題,改變孩子一定從家長自身改變。





攜手一遇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佔比,個人覺得還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說十分是一個人的一生,那麼可能有六分是與原生家庭的家庭教育有關

比如說性格的形成,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都很重要,但後天因素卻對先天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也是不容忽視的

再比如說習慣的形成,後天形成的影響更重要一些

再比如說一個孩子的道德觀是非觀價值觀就是後天因素影響

而在這裡我們說說,先天因素就是孩子精神胚胎的東西,後天因素就是成長環境帶來的

而成長環境的影響又與原生家庭息息相關

因此原生家庭的家庭教育觀對人的一生還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的


心菲洋


應該是非常之大的,以因為他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健康成長的發源之地。但是也很難量化他,因為人的生命過程中,也會有太多無法駕馭的因素,如:先天性,遺傳基因,後天的重大變故等,都可能決定或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只要能夠認真把握可以把握住的機會,剩下就看個人的造化吧。









峰迴路轉抱朴守拙


家庭教育重中之重,約佔百分之二十。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知識教育,老師自身品德,人文思想等)佔比百分之三十,自身本性覺知或先天本性約佔百分之五十。


思空歸空


20~85%,影響程度同孩子的固有特質(性格個性等)有很大關係,相對來說,性格天生敏感的孩子可能會影響更多些,女孩的會比男孩更大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