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和奶奶親,和媽媽不親怎麼辦?

菜菜花分享


寶寶不和媽媽親,可以很肯定的說您應該是很少照顧寶寶日常生活的,或者您對孩子太過嚴厲,寶寶從心裡抗拒您。如果是這樣,寶媽要警惕了,同時要改變自己對寶寶的照顧,比如:遇到寶寶做錯事,不要生氣,更不要大聲制止他,而是走到寶寶面前蹲下來和寶寶好好交談他犯了什麼錯誤,應該怎麼做,同時要多鼓勵寶寶去嘗試;還有如果寶寶和你發生了爭執,你不要生氣或無奈,而是傾聽孩子的訴說,然後再慢慢指引他。平常要都陪伴寶寶,都參與他的日常生活,都和寶寶互動,慢慢的寶寶會很喜歡你,遇到困難或者有什麼高興的事都會第一時間找您分享。


籃子自由創業者


最近好友悠悠向我抱怨,說自己辛辛苦苦養出一個小白眼兒狼。我一聽這事情不簡單呀,趕緊就問咋回事兒?原來悠悠是在和她婆婆爭風吃醋呀。悠悠說最近我發現女兒越來越和她奶奶親了。

前一段,婆婆回老家了一段時間,女兒每天吵著鬧的要奶奶,每天晚上必須要和奶奶視頻。我出差在外好幾天,也沒見女兒這麼依賴我。我和婆婆住在一起,但是,女兒吃飯睡覺時候都讓她奶奶哄,壓根兒不讓我管。不知情的還以為我是一個後媽,在女兒心裡真是沒一點地位。

好吧,悠悠的意思我明白了,她就是很想不明白為啥自家的女兒和奶奶那麼親和自己的親媽卻不親,我相信這種情況很多家庭都有。孩子只和奶奶親不和媽媽親,媽媽別隻顧著抱怨,2個因素別忽視。

1.媽媽陪伴孩子的時候沒用心

照理說媽媽經過懷胎十月的辛苦,這種孕育的過程和情感的聯繫是獨屬於與媽媽和孩子的,其他人都比不上。所以孩子天生會和媽媽比較親。那麼為啥後來孩子會和媽媽疏遠,親近奶奶呢?

可能就是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奶奶對孩子陪伴的時間用心程度超過了媽媽。所以當孩子和媽媽不親的時候,當媽的就要反思了。是不是自己這個當媽的真的沒有用心去陪伴孩子。別看孩子還小,其實他們是很敏感和聰明的。如果媽媽陪著她們很敷衍,根本沒有投入進去,孩子都是能感覺到的。那麼孩子可能就會越來越疏遠媽媽,親近對自己很用心的奶奶。

2.媽媽可能傷害到了孩子

孩子對媽媽親,所以對媽媽要求也比較高。如果媽媽不小心傷害了孩子,孩子心裡對媽媽的形象就會大打折扣,這可能就叫做愛之深,恨之切。所以如果媽媽,答應孩子的事卻沒有辦到,那麼孩子心裡就會對媽媽很失望。那麼孩子順理成章就把焦點放到了對自己無限寵愛的奶奶身上,他們知道奶奶答應自己的事情一般都能做到。所以想要孩子更親近自己,做媽媽的一定要言而有信,答應孩子的就要做到,別讓孩子失望。

你家孩子是和媽媽還是奶奶親?


噢特慢


寶媽你好,我兒子現在也快五歲了,從小到大我一個人再帶,特別特別親我,我去年摔跤去住院,我兒子和他外公在家裡,天天哭著找我。現在工作需要有的爸爸媽媽迫不得已要外出打工,長時間和孩子分開,就會產生隔閡,小孩子晚上和誰睡覺就和誰親,所以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要多陪陪他



露露的鄉村生活


最近寶媽晶晶向我抱怨,家裡的寶寶總是粘著奶奶,自己對他說話的時候他卻愛答不理,然後每次她都會很生氣,對寶寶一頓批評,兩個人的關係就變得更僵了。現在讓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寶寶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很多家庭在生了寶寶之後,經濟壓力變大了,夫妻雙方都要出去上班努力掙錢,然後寶寶就會交給家裡的老人照顧。有的會把寶寶送回老家,有的父母想讓寶寶留在自己身邊會讓老人過來,這就可能讓寶寶親奶奶而疏遠媽媽,具體來說有下面三個原因。

媽媽工作忙

媽媽由於工作忙,每天陪伴寶寶的時間有限,而給寶寶穿衣吃飯的任務都會由奶奶來完成,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在日常瑣碎的小事中培養起來的。奶奶每天喂寶寶吃飯,陪著寶寶玩耍,她就會成為寶寶最熟悉的人,寶寶自然就會和奶奶更親近。所以媽媽平時工作忙的話,在下班之後或者週末要多抽時間陪著寶寶,給他穿衣服,喂他吃飯,這樣寶寶就會逐漸和媽媽親近的。

老人溺愛孩子

我們常說隔代親,那是因為奶奶會更加溺愛寶寶。平時照顧寶寶的時候,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奶奶都會盡量滿足。奶奶帶寶寶出門,常常會帶著一堆新玩具回來,也許剛開始奶奶會拒絕給寶寶買那麼多玩具,但是隻要寶寶一哭,奶奶就立刻心軟,然後寶寶就心機得逞了。如果家裡老人溺愛寶寶的話,媽媽看到一定要阻止,不然他長大養成壞習慣會很難改掉。

教育方式嚴厲

相對來說,媽媽在教育寶寶的時候會更加有原則。如果寶寶做錯事的話媽媽會立刻阻止並且批評他,哭鬧在媽媽這裡是沒有用的。對於寶寶來說,只要做事情不合他的心意,在他的眼裡就都是“壞人”,他自然就會疏遠。平時媽媽在教育他的時候一定要採用相對溫和的方式,寶寶如果記恨媽媽的話,會讓他形成心結,然後對媽媽越來越疏遠,情況會更加糟糕。

其實,現在讓老人幫忙帶寶寶也是很多年輕父母的無奈之舉,誰都想陪伴寶寶的每一次成長,現實生活往往很無奈。但是畢竟血濃於水,等寶寶長大之後,他就會理解的,媽媽平時多表達對寶寶的愛,他也會懂的。


康寶嘛嘛的小日子


寶貝私奶奶親,那是因為小,媽媽帶的少,所以親。但是要知道,長大一些就不願和老人在一起了。我從小帶大兩個外孫,他們的父母在外地,也就寒暑去父母那裡。三年級前總喜歡跟我,不貼近父母。再大一些就想爸爸媽媽,本來上中也打算由我繼續照顧,但孩子們堅持要走,要和父母在一起,最終走了。十多年的辛苦和付出,抵不住父母親情,失落透了。也在聯繫都少了。所以你不用糾結,孩子是你的,大了跟你最親。


用戶6516073239185


這個問題的首先是媽媽該檢討一下自己了,孩子都一樣的,誰陪伴的多、誰付出的多,孩子就跟誰親。只要寶媽改變一下自己多點時間陪陪孩子,孩子到頭來還是會跟媽親的。我家孫子從生下來就跟我睡是我一手帶出來的,他媽只負責把他生下來然後萬事大吉,有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孩子煩她討厭她不讓她碰不跟她親是意料之中的。後來慢慢大了也上學了,我就開始做孩子父母細想工作了,我說你們畢竟是孩子的父母要有個當父母的樣子對孩子要負點責任,回家中多陪陪孩子少玩點手機,孩子在逐漸長大不單單隻有奶奶的關愛,他最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關心與關愛。現在我孫子跟他媽可知道親了


cuizi自由論者


這個需要放平心態,是不是平常媽媽陪伴的時間比較少,或者教育的方法小朋友不能接受!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是以哭來告訴大人需求,那個大人能迅速的滿足需求,他就親那個!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半歲斷奶,由奶奶在鄉下帶到4歲,我們每週回家看一次,剛開始小孩子對我們有點陌生,不要我們抱,多逗逗他,不出十分鐘,就熟悉了,等到大一點,都哭著要跟我們一起回家!每個大人都愛孩子,只要能正確的引導孩子,不一味的溺寵,不管孩子跟誰親,不都一樣嗎!


最長待機的全職媽媽


這個肯定是媽媽的失職了,當然也許是被迫的,我大姑姐家的大寶寶就跟奶奶親,別孩子依戀媽媽的時候他都找奶奶,一是奶奶看起來的,二是大姑姐在大寶一歲的時候懷了二寶後就跟奶奶睡,之後大姑姐照顧二寶,大寶可能覺得二寶搶了媽媽跟奶奶更親了。

不過,上幼兒園之後這種情況好多了,一來孩子獨立了,二來大姑姐輔導功課陪他多了。

所以跟誰親還是陪伴重要


憶非媽媽


您好寶媽,我是yuer,從事早期教育工作。我來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首先您要知道,嬰兒從出生開始,不管是餓了、困了,肚子痛、還是拉臭臭都在用哭的方式進行表達,然後帶養人通過哭聲來判斷原因來進行處理。慢慢的,嬰兒的生存壓力讓他將自己的需求全部拋了出來,同時呢,他也在尋找安全感的依附。那這個時候,經常在寶寶身邊解決問題的帶養人就會成為最初的依附者。

其次呢,寶寶通過後期成長過程中的親子互動、帶養過程(例如哄睡)等,熟悉了大人身上的氣味,表達方式,就這樣,慢慢的從出生開始就建立了很好的親子鏈接,進而從帶養人身上獲得安全感。

您的問題首先應當考慮的是自己在寶寶成長過程中哪一方面做的不好。比如寶寶不願意跟你睡,喜歡跟奶奶睡。這就是考慮在寶寶嬰幼兒時期是不是一直跟奶奶一起睡,寶寶一旦熟悉這種氣味,再換其他的睡覺前就會導致安全感不足,容易睡不踏實。

另外,如果現在寶寶已經大了,您要去多摸透孩子在做每一件事情的心理,少拒絕,多理解。這樣其實就是重新建立親子鏈接,多做高效陪伴,有效溝通。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是奶奶在物質或者心理上比較容易滿足孩子,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還子就會在奶奶身上容易獲得安全感,這也是原因之一。當然,我們提倡的是多往精神層面引導,而不是物質方面。

孩子最終還是要在父母手中引導,為了以後上學以及生活等其他方面便於引導,一定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安全感,否則將來會出現很多不利的情況。

這就是我目前的建議。因為您給到的信息太少,所以我只能在大致的方向上去判斷。

要解決這個問題是要去問清楚您的家庭帶養環境、帶養人的狀況,才能從根本上去解決。


yuer就是我


首先你需要弄清楚寶寶跟你不親的原因,小孩子都是誰陪伴的多,對他付出的感情越多,他就越依賴誰。

其次就是有空餘時間的時候,一定要陪孩子多互動,多交流,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對他的喜歡。

比如在某些休息日的時候,可以帶寶寶多出門玩,那怕是在小區樓下轉轉,相信孩子也會很高興。

不管是奶奶帶孩子,還是媽媽帶孩子,我們都要給孩子說,奶奶和媽媽都是一樣愛你,讓他的潛意識裡有這個認知。

而不能因為有一方帶孩子帶的少,就告訴孩子說,她不喜歡你之類的話。

孩子在三歲前的陪伴成長,是極為重要的,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由此可見孩子在三歲前的性格養成,有多麼的重要。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無論平日裡工作有多忙,希望每天都能抽出一點時間,去陪伴孩子一會,跟他做一些交流,那怕是坐在一起讀個小故事的時間,他和你之間的感情也會增加很多。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