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左手拿起你,右手放下你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那一日,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那一瞬,我飛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信徒》


《倉央嘉措》左手拿起你,右手放下你

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生於滿清康熙年間。藏傳佛教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大師,西藏曆史上的政治人物,也是著名的詩人。

權利放逐下的自由童年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出生在藏南門隅達旺納拉山下的宇松地區鄔堅嶺一信奉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的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倉央嘉措的本籍是門巴族。

在這個偏僻、安定的小山村裡生活著的人,應該是距離權利中心很遠很遠的,自由而平靜的走完一生。也正是因為距離權利中心遠所以容易保密,才會被選中的地方。當時黃教的規矩是哪個嬰兒抓取了前世達賴的遺物,即證明是達賴轉生。倉央嘉措成了這個村莊的“幸運兒”被選中。他成了爭權者桑傑嘉措為自己準備的一條退路。但桑傑嘉措的使者並沒有把意圖告訴孩子的父母。

倉央嘉措家中信奉寧瑪派,即紅教。紅教教規並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他有自己喜歡的戀人瑪吉阿米。生活雖然清貧,但是很自由。

《倉央嘉措》左手拿起你,右手放下你


剝奪了情感和自由的少年時期

十四歲時,康熙皇帝在平定準噶爾的叛亂中,從俘虜那裡偶然得知西藏五世達賴已圓寂多年。康熙十分憤怒,致書嚴厲責問桑傑嘉措。第巴.桑傑嘉措一面向康熙承認錯誤,一面派人去門巴迎接轉世靈童倉央嘉措。自藏南迎到拉薩,於拉薩市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以五世班禪羅桑益喜為師,剃髮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於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正式成為六世達賴喇嘛。

他與曾經的戀人告別,因為他要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不是想去,而是身不由己。命運斬斷兩個人之間的聯繫,死別,是最難耐的疼,那麼生離就是那最磨人的癢。

被推上神壇的活佛,平凡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遙遠

《倉央嘉措》左手拿起你,右手放下你

在這個年代的十四歲正是初中升高中的年紀,懵懵懂懂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只管做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倉央嘉措從十四歲開始被迫踏入權利的中心,卻又被放置在邊緣苦苦掙扎。倉央嘉措出身紅教家庭,紅教教規並不禁止僧侶娶妻生子,而黃教則嚴禁僧侶接近女色,更不能結婚成家。情竇初開的少年被強制性的絕去紅塵,對於種種清規戒律繁文縟節,倉央嘉措難以適應。

住進布達拉宮的倉央嘉措雖有達賴喇嘛之名,卻並無實權。第巴桑傑嘉措獨掌大權,達賴喇嘛只是擺設傀儡般的存在。生活遭受禁錮,政治上受人擺佈,倉央嘉措內心抑鬱,索性縱情聲色,這既出於他對自由與愛情的嚮往,也是他對強加的戒律和權謀的故意反叛。

《倉央嘉措》左手拿起你,右手放下你


他的詩歌充滿了濃濃的掙扎與愛,純純的才情與詩。作為三百年前西藏的精神領袖,作為一名應該恪守戒律的活佛,他道出了自己對於愛情的感悟和追求。這是大逆不道之事,可是他卻懷著赤子之心,寫下了心底最真實的想法。憂鬱而孤獨,這麼一個神秘的人物,一直是我們想去探索的。

我也曾有過拉薩布達拉宮旅行,也曾讀過倉央嘉措的詩歌情歌。他的情歌纏纏綿綿,更甚於“你是風兒我是沙”的細膩柔情。倉央嘉措的詩歌既像寫給女人的,又像寫給佛的,就像他的兩重身份:一個是“雪域最大的王”,一個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左手拿起你,右手放下你

如果把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放在一起,他們會是一對才情卓越的翩翩少年郎。將近十年的清規戒律,牢籠修行,讓他把所有的嚮往和情感寄託在詩歌上。

做為達賴喇嘛,他同情愛惜子民;但是做為一個人,他也想擁有常人所擁有的幸福。這雙重身份讓他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政治權利逼迫他放棄所有的自我,只為天下而活;政治又不給放權,時時限制。就這樣糾結和無奈,困惑而傷悲。

左手拿起你,右手放下你

他不想成佛,他只想做人。做一個普通人,可是做一個普通人,對他來說也是奢侈的!他捧起又無奈放下,對於曾經的戀人來不及打聲招呼就離開,欠她一個告別、一個擁抱、一次陪伴,命運斬斷他們之間的聯繫。身不由己到不辭而別。

在三個強大的政治權利的鬥爭中,他被動地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最後成為犧牲品,這是一個悲傷的結局。

《倉央嘉措》左手拿起你,右手放下你

桑結嘉措死後,拉藏汗向康熙帝報告桑結嘉措“謀反”事件,並奏稱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不守清規,是假達賴,請予“廢立”。康熙皇帝決定將倉央嘉措解送到北京。在行至青海湖湖畔時,倉央嘉措打坐圓寂,時年23歲,一代高僧就這樣隕落。

神壇不是他所向往的,卻是桑傑嘉措苦苦追求的;普通平凡的生活是別人百般嫌棄,卻是他心心念念求而不得的。大愛至悲,一生含之!

後續有人說倉央嘉措並沒有死,他於風雪夜悄然遁去,消失在所有人的眼裡,其實那才是真正的開始活著。為自己,為自由,為愛而活著,至此,倉央嘉措的下落成了一個謎。

做為西藏曆史上的一代高僧,一個傳奇,一個極富盛名的詩人,我們都希望他當時還活著。無論那一任達賴,都沒有倉央嘉措在僧俗民眾心中的聲望高。因為他是農奴出生,更能體會眾生的苦。而且不是從小就生活在權利中心,他活出了實實在在的人性和善良。

正如藏傳佛教高僧所評價:“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曲淨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並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獨立特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益。

希望後半生的日子他能再遇到帶給他喜悅的人: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哪裡有愛哪裡就有永遠的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左手拿起你,右手放下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