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我的童年:一場施肥引發的思考

春天的農作開始了,在這個萬物復出並且開始繁茂的季節,我依舊比較懶散,可能是沒有當農民的意識吧,雖然我是農民,可就按照我媽吐槽我時說的,我這種人,當了農民只會餓死,莊家地裡的野草也會長得比別人高數丈,不為別的,就因為我太懶了,拗不過老媽的嘮叨,我終於換上了破舊的帆布鞋,跟著她來到地裡幹活:種包穀(玉米)。

包穀是早就植好苗子了,每株苗子大概有5釐米那麼高,而這次我們過去,則是要將苗子移出來,重新種上,媽媽背了一大桶的農家肥和一袋不知是化肥還是尿素的袋子,我也不去深究,主要還是因為,我一直分不清它們有什麼區別,反正之前有聽我媽媽說過,可能我不上心,所以一直記不住,因為自己以後肯定不會去搞農業啊,我知道這些幹嘛,我一直這樣安慰自己,我扛著一把鋤頭,手裡提著一把小鋤頭,因為這小鋤頭待會兒要用來挖小苗子的。

來到地裡,媽媽去之前早就翻好的地裡開始挖坑,然後我就去移出小苗,放在一個盆裡,這些小苗子的根不深,但是靠手指挖也是很辛苦的,小鋤頭正好夠用,培植小苗的土很鬆,只要輕輕一用力,就能把苗子跟根一起挖出來了,當我把所有苗子都移出來後,我媽也把坑都挖好了,連肥料都放好了,於是我直接從上往下開始種植,我媽說,你種的時候,注意它們的葉子,讓它們朝兩邊散開,這樣以後它們才不會“打架”,我於是看了看我先前種的,居然很神奇的符合了老媽的要求,我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種地的料,我很得意的讓我媽看,表示自己不需要她提示也能做到,於是老媽也沒說什麼了,因為我們這次種的是糯玉米,所以並不是很多,八十多近九十株,很快就種完了,然後我看著桶裡面居然還有農家肥,我提醒我媽說,怎麼還有肥料啊,然後我媽說,剛剛是擔心苗多了所以留的,沒想到剛剛夠,於是又把剩下的那點肥料都撒了,我看著她撒肥料,她居然偏偏繞過眼前的那幾株長得好的苗子不澆,反而去澆那幾株奄奄一息的苗子,

“媽,你幹嘛不直接澆那幾株長得好的,給那幾株焉的呢?”,我皺了皺眉,還是忍不住問道,

“澆它們才會長得好啊!”,

“明明它們是最沒前途的了,你卻還要把肥料給它們,為什麼不給那長得好的,讓它們長得更好,這樣它們結的果更大啊!你看你澆的那幾棵,焉巴巴的,能不能活都說不準呢,多給它們肥料也是浪費!”,

我媽沒有繼續反駁我,好像覺得我說得也有道理吧,可是,有道理有什麼用,她明明就偏心了,我發現,不管是在種植施肥上,還有很多方面,我們更多的時候都會偏袒弱者,覺得弱者理所當然的被保護,而強者理所當然的付出,究竟是什麼道理,好像也沒什麼道理,但是被偏袒的沒有成長的慾望,強者是孤獨的,誰應該理解誰,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世界的絕大多數人怎麼看並且如何選擇了,

這讓我想起了有次陪老媽種樹,她移植的幾株因為挖的時候不小心斷了根,於是好幾棵樹苗都被浪費了,她覺得那幾棵苗子是活不了了,我卻覺得,不應該就這樣否定它們,有一點根就一點唄,說不定它們也能活呢,於是我堅持要把那幾株留下並且種了下去,一個星期之後,我們因為買了水果苗子,再次去那塊地的時候,我驚奇的發現那幾棵我堅持要種下的樹全都活了過來,我很驚喜,於是叫上我媽去看,她笑著可開心了。我不禁唏噓,其實當初留下它們的時候,自己心裡也沒底的,想著如果死了,其實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我沒想到,這些生命真是頑強,當它們決定要活著的時候,它們會毫不猶豫的拼命生長,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伸長了它們的根,抓緊了活的稻草,如果我也像它們那般拼命那般努力,還有什麼事會做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