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鳥翅膀上有爪子,現在的鳥為什麼沒有了?

科普大世界


始祖鳥雖然全身長滿了羽毛,也像鳥類一樣有羽翼結構,但是始祖鳥不是鳥,而是一種長著羽毛的恐龍,可能是恐龍和鳥類之間的過渡物種,並不是鳥類的直系祖先。

始祖鳥有類似於鳥的結構,也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始祖鳥外部特徵和鳥類相似度很高,鎖骨在胸口特化成為迴旋鏢似的叉骨,小腿上都有不對稱的翎羽,蹠骨 II- IV也像鳥類一樣融合為跗蹠骨。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翅膀上卻長有一個類似於現代蝙蝠和遠古翼龍的爪結構,前臂上有腹膜肋,位於上臂前側,整肌呈梭形,沒有喙突、胸骨,足部具有第五蹠骨,而且始祖鳥滿嘴長著細碎的牙齒,並不像鳥一樣,有突出的喙且無牙齒,腳上長著類似於恐龍的三趾長爪。目前科學家們獲得的始祖鳥的化石只有12個,因此獲得的信息也比較有限,比較確定的是其羽毛特徵,其生活習性如何現在仍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些科學家認為始祖鳥並不會飛,而是一種善於攀援的物種,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它能夠短暫地飛行,理由是始祖鳥的大腦比恐龍更為發達,能夠較好地控制飛行,而且其翅膀的面積相對於身體也是比較大的,寬大的尾翼可以協助始祖鳥在環境複雜的叢林中飛行。

雖然外形像鳥,但是由於後來更接近於鳥類的近鳥龍、曉廷龍和曙光鳥的發現,始祖鳥的鳥類是始祖的地位被動搖了,而將其作為特殊的物種屬,屬於另外一條演化支,後來演化為迅猛龍。而曉廷龍和近鳥龍等物種同屬於恐爪龍類的物種,近鳥龍的前肢和後肢的比例是80%,有著相對更長的前肢,類似於現代鳥類細長中空的翅膀骨骼,後肢強健有力,可能能夠在地面上快速地奔跑,一般認為它沒有飛行的能力;曉廷龍也是一種全身長著羽毛的小型恐龍,也有很多類似鳥類的結構,但是它們也仍是恐龍。它們的羽毛特徵都和現今的鳥類很相似,因此科學家們推測鳥類的祖先是恐龍。

但是鳥類的整個演化史的研究卻不能像人類這樣的清晰,畢竟演化史距今十分久遠,由於化石的稀缺和長時間的斷層,鳥類直接的直系祖先是什麼暫時還不清楚。而現代鳥類翅膀上沒有始祖鳥那樣的爪子也不奇怪,本身就不屬於一個演化支,而後來的演化中,隨著飛行能力的特化,翅膀上的爪子可能成為影響飛行的因素,可能在演化中逐漸消失,現存的物種中只有蝙蝠翅膀仍然有爪子的結構。


來看世界呀


按照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理論,用進廢退,那麼原來始祖鳥翅膀上有爪子,現在沒有了,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始祖鳥翅膀上的爪子對於始祖鳥的生存沒有用處或者是有害處的,在始祖鳥的進化過程中,逐漸淘汰了翅膀上有爪子的始祖鳥,進化出了翅膀上沒有爪子的始祖鳥!

其實認真想一想,翅膀上的爪子對於鳥類來說可能確實有害無益,爪子可能影響始祖鳥的整體空氣動力流暢性,同時在飛行中撲食等場景中也沒有用處,進化掉也屬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