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友們,有什麼稍微重口味的餌料或窩料,上魚還特別好?

阿木娛樂漁樂


沒有什麼萬能的餌料,也沒有什麼上魚特別多的餌料,其實天氣和釣位對魚口好壞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經常在水庫釣魚,有的時候兩個人用的一樣的餌料,一樣的線組,只是位置不同,魚獲也是截然不同的!


勁酷天下牛仔褲


釣魚我沒有時間釣過,但是我知道很多釣魚的餌料。

如果是湖泊或者大河裡面釣魚的話,魚類有很多種,誘餌也有分很多種,什麼魚吃什麼料。

我記得小的時候父親放鉤釣魚,用過牛糞,小麥,黃泥巴。這三樣是合在一起的,先要把黃泥巴搓成湯圓然後把牛糞佔一半在上面,放幾粒小麥掐在牛糞上,好像記得這種誘餌會釣團魚,黃拉丁,江豚這類魚。

一般情況下釣魚,就是去挖曲線(蚯蚓),曲線也分很多種類,有白曲線,有跳曲線等,還有一種蟲子,叫老母蟲,這類誘餌各類魚都能掉上來,什麼鰱魚,鯉魚,青波,邊魚,翹殼,紅俏,母豬殼(桂花魚)等等。

還記得父親曾經用過的誘餌,有芝麻葉子,好像說的是釣白鱔青鱔,其次就是還用過紅苕煮熟了,切成小坨坨,做誘餌。這就是以前釣魚用的誘餌。

現在很多人釣魚,都有專制的餌料,米飯釣,另外在魚窩子撒酒米。這個應該比較重口味了吧。


小雨滴anc


給你分兩個情況來解答。

1:自然水域打窩,如果用商品料,推薦用紅蟲蚯蚓大顆粒那種,重口味,耐泡,留魚。作釣用藍鯽X5配合愛鯉X5。這個配方我在浙江釣魚,回老家陝西釣魚,都十分理想。上魚品種有,鯉魚,鯽魚,馬口,桃花魚,小麻魚,黃辣丁。基本夜釣通吃。如果自制餌料,推薦用新鮮蚯蚓五十克,混合二十克牛糞,再加如二十克的麥麩皮一起。搗爛成糊狀,重口味,打窩效果槓槓滴。作釣餌料推薦,菜籽油炒麥麩皮,不要炒焦,有濃濃的香味即可。將50克的麥麩皮配20克的麵粉,攪拌均勻成團 ,小搓餌做釣,自然水域通吃白條,鯽魚,鯉魚,馬口,桃花魚。黃辣丁效果略差,此種魚類味重腥味。

2:黑坑作釣打窩,一般選擇散炮,商品餌料散炮推薦中勝底窩,顆粒成分多,狀態好。作釣可以根據魚種選擇適合的鯽魚或者利用拉餌,下鉤拉餌,上鉤散炮。適當根據魚情選擇拋竿頻率。

最後祝你魚獲多多,大鯽大鯉。



大秦良民


個人經驗,春天來了,正是釣魚的好時候,打魚窩要用麥膚,帶芳香味的,和腥臭味,比較好。主要也要看自己釣什麼魚。就要專配什麼料?

花鰱喜歡吃小魚蝦。他們愛吃浮游生物的活餌,香的,或者是臭味的。也愛吃嫩玉米粒。

釣鯽魚用白酒泡甜玉米,白麵加點香油也可以的





鄉村農人小磊


你好,很多釣友在野釣的過程中,都喜歡垂釣鯉魚,鯉魚是亞洲淡水魚種,也有的釣友到黑坑只為垂釣鯉魚。但無論在那種水域垂釣,都需要根據實際的水情和魚情,選擇適宜的餌料。所以為大家介紹三種自制餌料,針對鯉魚的魚性調配。1是:如果是在黑坑垂釣,可以使用原塘顆粒,很多魚都是吃原塘顆粒長大的,原塘顆粒可以作為基礎餌使用,這種餌可以降低魚的警惕性,使其放心吃餌。在選擇原塘顆粒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塘主經常餵養的飼料,還要根據鯉魚的食性去選擇原塘顆粒,可以選用小雞飼料來垂釣。2是:麝香米不僅能夠引誘鯉魚,也能夠促進其食慾,鯉魚會對這種餌料非常感興趣。而且這種餌料還能夠長時間的把魚留在窩裡,但是使用量一定要少。三是雪花粉主要作用就是減輕餌料比重,增強餌料的霧化效果,如果在黑坑垂釣的時候,還可以避免搓餌釣底的時候,會將餌團陷入泥裡。不過要注意,周圍環境有沒有小魚,因為霧化過快容易造成小魚鬧窩,所以在小雜魚較少的情況下,可以提升餌料霧化效果誘魚。在調整餌料的時候,要注意黏度不能太黏,這樣會使餌料味型不正確。在搭配鯉魚餌料的時候,一定要把適口性和霧化效果做到最好,根據不同作釣環境去選擇合適的味型,添加小藥的過程中要注意適量,否則導致餌料變味,而導致失竿和空軍,一定要儘可能的提升餌料味型,保持餌料腥香狀態



小范愛鄉村


這個問題,惡魔來回答。

要說到釣魚打窩口味重且效果好的窩料,據惡魔所知還真的有那麼幾種。

1.牛糞。

眾所周知牛是食草動物,所以牛糞間接性等於發酵過的酸性餌料,對青草鰱鱅、鯉魚、土鯪魚、鯽魚等…

反正對雜食性魚類都有一定引誘效果,是一種很好的窩料呢…!

“要是魚塘投餵最好曬乾…”

2、糞水。

這個東西就有點……

要是在農村,有茅廁的地方,富含蛆蟲的糞水是打窩的不二選擇,其效果可謂萬有引力。

3、家禽內臟。

經常釣魚的都知道,用家禽內臟打窩效果很好,惡魔用此類物品打窩會選擇打碎後和入香粘粉與一定量花生餅。後者的加入大致用意是讓其定型,如果沒有花生餅跟粘粉,和入黃泥巴也是做過的…

不過若是在水流平緩水域作釣是可直接投下的。

4、雞屎。

當然這次是曬乾的…

雞屎中含有豐富的……

唉,反正魚就是喜歡吃,用這東西打窩真的有效果。

對題說了四種打窩方式,其實惡魔最常用的還是拿花生餅打窩。

對了,在這裡問下各位條友,你們有用過以上四種物品打窩嗎?或者是有更加重口味的?


惡魔戶外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釣魚已經成為了好多人的一種休閒樂趣。好多人是樂在其中。怎樣才能多釣魚,魚食是很重要的。

魚餌的配方有很多種,就如同中藥方子一樣,都是要用多種商品餌配合用,兌來兌去。根據魚餌的組成,我們可以將魚餌劃分成下面幾個大類:基礎餌料,主攻餌料,狀態餌料,添加劑。四種成份可以根據魚情用量靈活增減,側重點不同,釣獲也會不以樣。

基礎餌料:基礎餌料在釣魚中佔40%左右的比例,都是由各種魚最喜歡吃的東西做成,屬於比較綜合的餌料,類似於我們人類吃飯的主食。適合垂釣各種魚,但是單一作釣效果不突出。顆粒一般偏粗,霧化不好,比重偏大,在水底霧化/散落後重要作用是留魚。一般釣大魚儘量多加,釣小魚用量適當減少。主要成分是穀物類破碎顆粒、顆粒飼料、各種底窩,各種通殺/統殺類餌料,使用過程中需要增加味型餌料以及狀態餌料輔助,效果更佳。市面上有以上描述的都可以歸納為基礎餌料

狀態餌料:狀態餌料就是為了調整餌料狀態,常見的狀態餌料有雪花粉、輕麩,尺上等等,主要成分都是馬鈴薯粉,重點改變餌料霧化效果、比重、餌料形態等等,使用過程中添加20%左右。市面上也有其他的狀態餌料,使用中增加2%-5%已經綽綽有餘,例如昆布絲以及感嘆、水母大師等等。雖然這些釣餌在市面上並不常見,但是因為在競技圈比較為人熟知,所以順便提到一下n

昆布絲是從海帶以及海藻中提取的一種原料,加了昆布絲的餌料怎麼打揉都不沾手不死餌,鉤尖殘留物很少,這是跟添加拉絲粉餌料最大的區別。昆布絲餌料入水之後不僅形態完美,而且餌料在水中更加有動感,魚餌入水之後像是棉花在空氣中一樣輕盈,很方白魚兒吸入。水母大師在經濟圈以及黑坑中用的比較多,大大減輕魚餌在水中的比重,極大程度減小餌團在水中的質感,改變形態跟霧化效果。最顯著的特徵是可以將魚餌變得像一團爛棉花一樣,適合釣滑口魚情,反覆釣放的魚情,臭底黑坑魚情。感嘆是拉餌中比較常用的,重點是改善拉餌的霧化效果。

添加劑:添加劑也叫做小藥,一般用量不超過2%,有些小藥加多了很容易死窩。小藥有化學制作的,也有自然提取的。也分為神經性小藥以及味型小藥兩大類。神經性小藥主要刺激魚兒神經系統,使魚產生飢餓感,促使魚兒新陳代謝加快;味型小藥作用是提味增鮮,增加魚餌在水中的誘惑力,讓魚經不起誘惑而進食。小藥的作用是可以在水中溶解並迅速大範圍擴散,吸引周邊魚兒快速聚窩進食。野釣儘量不加,黑坑根據魚情經常釣的黑坑加小藥效果比不加明顯。

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羊羊自得111


為什麼要用口重的餌料?

有用白麵的,有用黃面的,有用玉米的,有用買的加工好的幹餌料,有用蚯蚓的,有用紅蟲的,打窩的一般有用小米的,有用蚯蚓紅蟲的。

現在都是比較方便,直接去漁具店買現成的幹餌料或者蚯蚓紅蟲,我記得小時候,都是用黃面或者蚯蚓,黃面揉好後蒸一下,放涼後摻一點兒白酒,草魚鯽魚特別喜歡。打窩用的小米也是,提前用白酒泡一下,這樣餌料比較香,口味比較重

無論是釣魚比賽或平時釣魚,魚餌總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這項技術領域中,可以分為釣餌的選擇和釣餌的使用兩方面內容。這裡我們要說的是後者。當你確定了所要使用的釣餌品項後(可能是單獨一種,也可能是多種魚餌及添加劑的混合),從拌餌開始即可算是魚餌的使用。其中包括魚餌的軟與硬、松與粘、輕與重、大與小等方面的學問,並且相互之間還有著緊密的關聯。那麼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魚餌的狀態應該怎樣隨之變化呢?下面將對此作些探討。

軟與硬

魚餌的軟硬,主要取決於挍拌的加水量,正常狀態的軟硬度應該像耳垂兒或嘴唇一樣。如果過硬,極可能會出現跑魚的現象。因為當餌太硬時,鉤從食中脫出穿透魚嘴時受到的阻力較大,因此可能鉤得薄,當魚用力掙脫時即會脫鉤。餌過硬的另一個缺點是霧化效果差,且這將影響誘魚與集魚的效果。若魚餌過軟,將很難拋出,並且在下沉的過程中損失太多,有可能到底後鉤上基本沒餌了。

松與粘

魚餌的松與粘取決於攪拌時搓揉的程度,搓得越多粘度就越大。魚餌過粘或過鬆,與過硬或過軟的效果相似,但它可以對軟硬進行調整。當餌硬時,少搓幾下即可,直到與正常餌相似的作用;當餌偏軟時,多搓幾下也可當作正常餌使用。這種調整的餌料與正常餌料在作用上的差別,我們後面還要講到。

目前市售各種釣魚餌料,對搓餌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最常見的萬能餌,必須多搓才能使用,有時為了增加粘度,還用熱水(開水)拌餌。而日本的丸九黃鯽餌(一目),則要求少搓或基本不搓。其它各種鯽餌的粘度一般都可以通拌餌過程中的搓來達到理想狀態。如果多搓還達不到所需的粘度,除上面提到的用熱水和餌外,還可通過加粘粉或拉絲餌來滿足粘度的要求。但這類方法通常極少使用。當需要降低餌料的粘度(不是硬度)時,一般只加雪花粉。這是一種無色、無味、無粘度的膨化飼料,減小粘度的效果極好。此外也還有一些粘度很低的鯽餌,如日本丸九的黑卿餌等,但其中都帶有它們自身的味道。當這種味道與你所用魚餌的味道相輔時,亦可使用。粘度與硬度通常關係比較密切。當餌過硬需要加水時,必然要通過搓揉和勻,一搓便會過粘。餌過軟加料後多搓。同樣也會過粘。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注意調整粘度是很重要的。

輕與重

這裡所說的輕與重,是指魚餌的比重。這已是釣魚用餌中較為高深的問題,需達到一定的水準方可涉及。簡單來說,比重大的魚餌下沉快,但不利於魚的吸入;比重小的則相反。此外,餌的比重對浮漂的靈敏度還有影響,調漂時要考慮到餌的比重這項因素。比如正常的“調4釣2”,餌重即偏鈍,餌輕則偏敏。一般說來,粘硬的餌比重都較大;鬆軟的餌比重則較輕。餌的比重可以通過調整浮標時測試。比如你調的是4目(空鉤半水),上好雙餌後拋入水中看漂尾下沉多少。一般應以下降3~4目為宜。如下沉過多,需將標目得再高些;若下沉過少則應對標目再低些。當然,這與漂尾的粗細以及上餌的大小還有著直接的關係。

大與小

釣魚時,上餌的大小是一個既簡單又重要的問題。即使是在正常情況下,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因為餌的大小起碼是應隨著魚的大小而變化的。然而即使如此,總歸還要有一個大致的概念,一般來說,像泡開的黃豆那麼大就差不多。魚餌過大,影響魚吃餌時順利吸入,會有標動沒魚的現象。也可能吸人後魚嘴鉤得薄而脫鉤。太小則不利於窩子的形成,誘魚效果不佳。

異常餌料

在普遍情況下,魚餌總是按正常狀態來使用的。但每次釣魚,水下的情況是不一樣的。要做到針對各種不同的魚情來調整餌料的狀態,是提高上魚率的重要手段。

先說魚餌大小的變化。在剛開始下鉤時,魚餌一定要大,目的完全在於誘魚。當魚逐漸開始上鉤時,可將餌的大小恢復正常。如果上魚的速度越來越快,便應改為低於正常的小餌。這一方面可提高魚吃餌的準確度;另一方面也可防止集魚量過大,魚群亂搶食誰也吃不著。若上魚率有明顯降低的趨勢,則應加大魚餌,邊釣邊注重誘魚。水淺的魚池常有這種情況。

魚餌的比重與大小是有密切關係的。在正常情況下,以用偏大且稍重的魚餌為好。魚吃餌狀態良好時不會對靈敏度和上魚量造成影響。但在魚吃餌很輕時,比如冬季釣,或夏天氣壓低,或釣競技池很龜毛等情況,便應用偏輕且較小的餌,這樣有利於魚的吸入。使小且輕的餌釣底時,要特別注意水線的深度,因為餌很輕,漂墜下降的幅度特別小,容易出現餌沒落底的現象。這時常用的“調4釣2”已不適合,而應改為對幾釣幾的方式。

前面我們提到過,餌的軟硬與粘度是有著緊密關係的。但硬餌卻絕不等同於粘食。粘度低且又軟的餌很難拋出,如果增加一些硬度可起到易拋的作用。偏硬卻較鬆散的餌霧化效果最好,這樣的餌通常只有在誘魚時使用。比如在很適合釣半水的情況下,一開始打窩誘魚時,便要使用偏硬但很鬆散的餌料。餌可以上得很大,拋出後入水即抬竿,讓食散開後慢慢向下飄落,這樣誘魚效果非常好。

硬且粘的餌通常是比較忌諱的,如果再大就更要不得。但在一些特殊場合下,也儒要使用偏粘偏硬的餌,最典型的情況是鬧小魚。野生的小雜魚遊動能力好,搶食的本領比大魚強得多。這時如還用普通的餌,沒等落底便會被小雜魚搶光。加大餌的粘度與硬度,再適當地上大餌,可以對排除小魚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樣的餌小魚吞不進去,又啄不光,可保證落底後有餌在鉤上。

再比如當魚不愛吃爾,需要用“逗魚”的方法提高上魚量時,也不能使用正常粘硬度的餌,這種餌當你拉竿逗魚時,極可能脫離鉤體而使鉤上沒餌。這種情況下,對餌的調整應以增加粘度為主,而儘量少增加硬度,這樣可較好地保持鉤尖的韌透性。若餌又粘又硬,便會較多地出現跑魚現象。

再比如颳風天釣魚很難拋餌,也需用增加粘硬度的方法來解決。任何一種餌,無論是增加了粘度還是增加了硬度,比重都會比原來大,尤其是增加粘度,變化更大。有時魚池的水很深,這樣餌在落底過程中損失較多。這時應造當地增加餌的粘硬度,或較少地增加粘硬度而改上稍大一點的餌。這些都可保證落底後鉤上有餌。一般來說,單純增加硬度對霧化效果影響較小,而增加粘度則對霧化效果影響較大。但增加粘度可提高餌在鉤上的保持性。

以上所說魚餌各種狀態下的變化,都是相對正常情況而言的,且變化的幅度只是有限的一點點。其中提到的一些特殊情況下的用餌,也僅僅是實踐中較有普遍性的幾種,目的是以此來說明餌料在使用上的變化與上魚量是有很大關係的。實際釣魚中用餌的學問遠遠不只於此,每一個釣魚愛好者也都有自己的實踐經驗。

鬆散度

餌料的鬆散度。初學臺釣的釣手對餌料的這一物理性不會很重視,他們體會不深,也可以就還未找到這方面的感覺。在看見高手們連著快速上魚時,還以為他們的餌料對口,添加劑起作用當高手們送給他們一包餌料在相鄰垂釣時上魚率卻不高,細看才發現餌料製作的鬆散程度也是垂釣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餌料鬆散度這一性能在垂釣中的利用,其側重點不在於“釣”,而在於“引”。臺灣已故釣魚名人廖心陽先生說過:“引魚比釣魚更為重要,引不來魚,就談不上釣魚”。臺灣釣法的特點之一就是誘餌,釣餌合二為一,邊釣邊引,引釣結合。餌料泡製好了,特別是膨化類餌,可起到越釣越多的效果。當然這類餌的泡製有不定技術要求;如東峻鯽魚餌,其水與餌的比例是1。2:1為適當。水,餌稍加拌合後應停放幾分鐘,讓餌吸足水分,再拌和幾十下,同時用力壓擠,排出餌中空氣,需粘者則復擠壓幾下,要鬆散者則少拌壓。高手們在泡製時,把餌一開始拌壓就分為二部分,一部分少拌和的作為底餌誘魚用,其入水很快化散漂盪於水的中下層,引魚入窩。一部分為擠壓拌和作為裝鉤釣餌,化散較慢。如以釣鰱,鯿為主,則將鬆散的餌抖落在水體的上,中層,引魚彙集而釣之。要垂釣底層的鯉魚,鯽魚,那要將餌料多拌壓幾下,讓餌沉底後再抖散。競釣高手們對餌料泡製的鬆散程度均視上魚的情況作不斷調整,易散化的餌料會引來太多的魚彙集釣點,魚多了會在釣區“打架”,反而釣不上魚。太粘,少化散的餌料雖中鉤率高但引魚彙集效果差,魚進窩的密度差,釣得少,成績肯定不會好。

垂釣時粉類餌料散松指標這時提供一個數據,供廣大釣手參考。以魚情正常,魚密度不是十分高的釣池為例:

1、裝鉤餌粒在落入1、5米水深過程中,沉底之前中途應能散掉三分之一。

2、所掛餌粒應在2分鐘左右化散完較適宜。

3、以黃豆般大小的餌粒不專門補大團餌的情況下,餌落底五秒鐘內浮標即有魚信反應,上魚且持續不停。如釣上了幾尾,十幾尾後出現停止魚信,這除了餌粒太小就是餌 太粘不化散引魚不夠。




花好月圓床上用品


材料:大米1000g、小米500g、蝦粉200g、漁汛1號小藥40ml、維生素B2 15片、高度曲酒300克。

做法:先將維生素B2碾磨成粉狀,然後倒入高度曲酒內並攪拌均勻融化開,把漁汛1號小藥倒入麴酒裡稀釋均勻。再將大米、小米、蝦粉混合在一起拌勻。然後再倒入剛才的藥酒混合搖晃均勻,最後裝入密封的容器內密封3天即可使用。

此款窩料對鯽、鯉、草魚等底層魚都有很好的誘惑力。特點:經濟實用,製作簡單,誘魚快,用量少,留魚久。


茁眾農業


水庫釣草配方 大野戰九一八50%+擋不住草魚餌50% 製作方法:餌比水1:0.8,待餌吸水完全後在表面撒入適量2#九一八 本餌特點:餌味酸甜,草魚餌中足量加入的氨基酸成份對草魚有足夠誘惑力;2#九一八淡淡的奶香誘使草魚瘋狂大咬,若垂釣前加適量水發酵效果更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