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每天背誦一首古詩,真的有必要嗎?

李會民律師


“要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每天背誦一首古詩,真的有必要嗎?”,從這個問題的語氣來看,題主對這件事是持懷疑態度的。但我的回答是,有必要,而且非常有必要。

在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之際,來自日本的防控新冠肺炎捐贈物資到達中國,包裝上寫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一善舉,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其深厚的中國文化素養更是引發了熱議。中國自古就是詩的國度,《詩經》三百零五篇開啟了中國詩歌的源頭,歷經發展到唐代更是達到一個後世難以企及的高峰,湧現了李白、杜甫、王維等一批大詩人,僅《全唐詩》就收錄有四萬二千八百六十三首。



古詩文誦讀是中國重要的教育傳統和教育手段,事涉一生的文化積澱、文學素養形成。古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尤其是李白、杜甫、王維等大家的五言七言律詩、絕句,膾炙人口、意味雋永,多讀多積累有助於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和文學素養。蘇軾有詩:“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就強調了讀書讀詩對提升良好氣質的重要性。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更是對學生進行古詩文教育的啟蒙教材,有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中國語文教育非常重視古詩文閱讀和欣賞。從小學一年級始,每一冊語文課本中都收錄了不少古詩文。可以說,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在讀詩背詩中開始的,而且小學生背過的詩文終生難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些內容長期積累浸潤,滲透進每個中國人的血液裡,形成中國人獨有的儒雅氣質。



隨著中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中國傳統文化不斷迴歸,中高考中古詩文比重持續加大,詩文誦讀、領悟、欣賞,以及中國詩文中特有的意象、意境等審美境界,都需要大量讀詩、背詩,反覆吟詠,自然成誦,欣賞水平也會不斷提高。所以說,趁孩子年齡小,記憶力好,一定讓孩子多讀多背多積累,會是一件終生受益的事。


盛世華章潤天下


我認為是很有必要的。

我記得兒童時候死記硬背的能力比長大之後要強,兒童時候背古詩雖然不懂古詩意思但背熟也不是很難。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後接觸到背過的古詩就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而且知識的積累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文學素養的提高依賴於大量的閱讀瀏覽和記憶,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匯小流無以成江海。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我小時候老師就強制我們背古詩,當時很不理解且痛苦背不會,現在回想起來非常感謝老師當時的做法。小時候背古詩對我在文學素養提高方面有很大幫助。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鑄劍為鋤應有日,前途莫遣寸心灰。這些優美的古詩詞句,陶冶了情操,淨化了心靈。使我們熱愛文學,更讓我們熱愛生活。



中格風


沒有必要!!!我反對!!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一天背一首古詩完全沒有必要。

有人說為以後打基礎,那你以後再打不行嗎?這麼小的孩子是玩的時候,長身體的時候,天天背誦古詩,自己也不理解,毫無意義。

有人喜歡古詩可以當成特長沒有必要人人都背古詩。

背誦古詩不能發展經濟,不能發展科學技術,也不能把南海的美國艦隊趕走!

背誦古詩能強國嗎?有人說這是民族文化要繼承,我也沒反對,有人喜歡肯定會繼承不會失傳,沒必要從小學一年級就每天背誦一首古詩。有點過了!如果說文化的話,那麼甲骨文也是文化,難道也都學嗎?

一年級小學生每天背誦一首古詩,有什麼意義?就算是你以後長大了,古詩都倒背如流了又能怎麼樣?無非就是在別人面前找機會背誦幾句,裝出一副有文化的樣子。你就沒想過這讓對方多難受?

古文古詩可以繼承,把這個任務交給喜歡的人。沒必要人人都背誦,甚至從小學一年級就每天背誦一首古詩,難道這就是天天喊的減負嗎?



Corey教育分享


背詩書雖好,但要有目的性選擇,不要為了背書而背書。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名族,古人給我們留下不少瑰寶。背古詩有幾個好處:

  1. 有助於記憶力的增強。13歲前的孩童記憶力正在迅猛發展,必要的背誦可以鍛鍊記憶力的提升。
  2. 擴大知識面,陶冶情操。雖然孩子不能理解古詩中的意境,不大懂裡面詩人寄託的情感,可死記硬背後是長久難忘的記憶,隨著年齡的增長,見多事物思考能力提升後,在詩詞潛移默化下會有所觸動,有所感悟。
  3. 增強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中國地理遼闊,民族眾多,風俗習慣一一不同,在詩人不同情感寄託描述下的風光感動人心,一幅幅驚心動魄,引人入勝的畫面映入眼簾。
  4. 增強自信。有一項比他人突出的技能可以獲得其他小朋友的喜歡羨慕,自己則會有成就感優越感,這種正反饋能促進孩子更加努力學習,加強這項技能。


背古詩的益處有這些,不要為了背書而背書。實際情況還要考慮孩子本身特點,年齡小的孩子通常控制不了自己玩心,集中不好注意力精神,這時如果硬要孩子背那嚼不爛的,估計他們的厭惡心理會上來,這樣太得不償失了。應從易出發,挑選朗朗上口的詩歌,不一定會寫這首詩,能背出來即可。父母應該多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學習有助於加強溝通加深情感,父母也可以給孩子說說古詩的來源,意境,深意,加強孩子的想象。


七月花香與書


在回答您的問題之前,我們先明確目的和方法或行為這兩個概念的區別。方法是我們為了實現某個目的所做出的具體行為,在提問中很明確,您困惑學校要求:“要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每天背誦一首古詩”如果只評論這個具體方法,我們會產生很多分歧。在討論這個方法或行為是否有必要前,我們先分析一下學校的目的?

以前看過一篇報道,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從小表現出超常的數學才能,剛上中學一年就把中學幾年的數學都學完了。有人建議他去學習更高深的數學知識,他父親不同意,他父親是一位大學數學教授,他對楊振寧提出的要求是花幾年的時間去學中國古典文學,後來楊振寧先生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古典文學對他的薰陶,認為這種薰陶對他的科學研究有深刻的影響。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嘗試反推教育部或者學校的目的,他們認為:在中國古典文學中,中國古典詩歌濃縮了我們母語的精華,以其特有的節奏感,韻律,美觀性等特質,從古至今散發著迷人而高貴的氣質。古詩詞平仄押韻,韻律感非常強,非常適合做古典文學啟蒙教育。

我本人非常認可這個目的。溫家寶總理的古詩文修養非常讓人津津樂道,他在每一次重大的記者招待會中都會信手拈來一些詩句,為他清晰、嚴謹的講話,增添深情而動人的色彩——文化修養帶來的不僅是知識本事,它還是完善的思維方式。兒童時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閱讀和背誦的東西真正會刻進腦子裡,內化為自己的智慧財富,以唐詩宋詞為主的古典詩歌,我覺得值得一個人從小背到老。

瞭解了這個目的後,我們在看“學校要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每天背誦一首古詩”這個具體方法,我相信學校的初衷是好的,希望通過長期背誦古詩來薰陶孩子。如果孩子喜歡或不排斥,我們家長應該配合學校的要求。可如果孩子強烈排斥背誦古詩以至於影響他的學習興趣呢?這時,我們只能引導孩子,而不能以完成學校要求來強迫孩子。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經常忘記了目的和手段的區別。強制只會讓孩子產生對立反感情緒,長此以往不僅違背了我們的初衷,還扼殺了孩子學習古典詩詞的興趣。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先行者成長在線


我覺得問題可以再修改一下時間限制會更合理,要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背詠古詩詞,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古詩詞,是我中華文化的瑰寶。不但記錄了我們歷代古人的事件,更是凝聚了中華文化的精華。字字精煉。而且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獨有的格律。

以古體詩為例: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和和雜言詩等形式。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稱為近體詩,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由此古人做詩,需要遵守如此嚴謹的格式要求。拋去古板不變的格式的缺陷,另一方面這也是古詩的魅力。對於孩子感受漢子有著更系統的影響。即使他再背詠的時候不懂。那也會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

其次,古詩行文凝練。字字斟酌。有個關於“推敲”的典故可以舉例:

“推敲"一詞出自唐代詩人賈島的詩作 :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軼事傳說:賈島初次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一天騎在驢背上吟得詩句道:“深夜萬簌寂靜,鳥兒棲息在池塘邊的樹枝上,僧人晚歸在月光下敲響寺院的門.”開始想要用“推”字,後來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詞句,一直未能確定用哪個字更精美傳神,於是在驢背上吟詠誦讀,還不停地伸手劃“推”、“敲”的姿勢.這時,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韓愈正路過此地,賈島不知不覺衝撞到儀衛隊的第三部分.隨從人員將賈島推擁著帶到京兆尹韓愈面前,賈島詳細解釋說出自己吟得的詩句.韓愈停馬佇立很久,對賈島說道:“還是用‘敲’字更好啊.

由此可見,古人作詩不是簡單隨意的使用漢字,每一首詩的漢字都是經過詩人對天地自然等事物感悟,加以自己的所學整理成詩句。每個字都是恰到好處的使用。

所以,對於小學生來說,早早的背詠古詩詞是很有益的事情。之所以不建議一天一首的原因,就是不想叫孩子壓力太大,產生厭煩心理。

以上。


王孫易音


要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每天背誦一首古詩,真的有必要嗎?

回答是肯定的,真的有必要。

首先,小學生是一個人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最佳時間。這時候,他們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體系還沒有形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好與壞,美與醜,一切都是懵懂的。所以,要求每天背誦一首古詩,不僅僅有助於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還可以增強和鍛鍊記憶力,藉助古詩的內容,對思想,對藝術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擴大了知識面,對今後價值觀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古詩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其中包羅萬象,有對人,對事,對社會的深刻認識,也有對情,對景,對生活的各種有意境的描寫,包含了古人幾百年的思想結晶,所謂“書以道事 ,詩以達意”,是陶冶情操,培養想象力,教育學生的寶貴精神食糧!

最後,任何良好習慣的養成,都是從小一點一滴積累而成,能夠堅持每天背誦一首古詩,好處多多,堅持下來,作用是巨大的!

謝謝!


老神在在


感謝提問!

我覺得有必要,因為:

  • 孩子的記憶力是越小越好,越小越容易記住;
  • 文化課上語文課本里都會涉及到詩詞背誦,早點兒背誦,以後課本里的很多詩詞就都見過,不用再背誦了,有利於樹立自信,喜歡語文課。(從小媽媽就讓我背了很多詩詞,我在語文課上很自信,語文成績也很好);
  • 其實每天背詩並不是為了記憶而學習,更多的是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 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值得積累,對以後的寫作,談吐都有影響,甚至是文化素養都有影響;
  • 詩詞裡有很多人生哲理,背詩有助於明理。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啦!


有譯思


(1)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2)

作為中國人,

背古詩,

長知識,

從小繼承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很有必要,

但家長和老師要引導得當,

不能讓中華民族的青少年過早承受背古詩的身心負擔;

背古詩背得快樂,

背得開心,

背得健康,

才是目的。

(3)

中華民族青少年,

是新時代的小主人;

引導小孩背古詩,

要兼顧小孩動手動腦興趣和能力的培養,

不能單純為背古詩而背古詩,

要引導孩子做古文化和新時代的小主人。


王白石12345


個人覺得有必要。

1.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古詩詞比一般的兒歌等更有意境和畫面感,孩子長時間背誦古詩詞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2.提高孩子的審美情趣,詩歌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上下五千年的詩情畫意對孩子來說是很好的一種薰陶;

3.擴大孩子的知識面,詩歌涉及的知識面和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能擴大孩子的知識視野;

4.為將來的學習打好基礎,詩歌理解,句子的意境,表達的情感,用法,都是隨處可見的,孩子常積累,日後學習古詩詞定能輕鬆不少;

5.促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交流,父母對孩子進行引導,或一起背誦,想象理解詩中情感和畫面意境,一起交流,效果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