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二戰最鼎盛時的最精銳裝甲師,都配備了哪些武器裝備?

首先,最鼎盛時期這個時間段不好定義,但至少意味著不是裝甲師初次投入實戰的1939年,原因很簡單,這一時期德軍裝甲師坦克數量雖多,但質量還遠遠不行。

德軍二戰最鼎盛時的最精銳裝甲師,都配備了哪些武器裝備?

第2裝甲師剛成立時有561輛坦克,入侵波蘭時期也有325輛坦克,但都是1號、2號和少輛3號坦克,

所以結合各方面原因考量,我們暫且把最鼎盛的時期定為1943年夏天。因為在當年7月的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首次裝備了新出廠的“虎式坦克”、“黑豹坦克”和“斐迪南”自行火炮(突擊炮),這兩車一炮的火力、防護性能都遠遠超過早期的輕型坦克,甚至連德軍主流的4號坦克也得靠邊站,從而使德軍裝甲師的實力達到最頂峰。(不過希特勒為了等待這些新式武器的到達,一而再再二三地拖延進攻發起時間,成為庫爾斯克會戰的最大敗筆。)

那最精銳的裝甲師結合各方面認定為“大德意志”裝甲師。需要格外注意,這個“大德意志”不是黨衛軍部隊,是貨真價實的國防軍裝甲師(黨衛軍那個叫“德意志”團),它的前身是魏瑪時期德國國防軍總部的“柏林衛戍團”,該團的士兵分別來自全德國當時總共才有的7個師,每個師抽出一個連的精銳官兵調入。陸軍總司令馮·弗裡契上將曾經親自下令:

所有加入該團的官兵必須是其原部隊中操練成績最優秀成員

德軍二戰最鼎盛時的最精銳裝甲師,都配備了哪些武器裝備?

曼陀菲爾將軍

“大德意志”的士兵從1939年起,佩戴繡有哥特字母“大德意志”字樣的綠色袖章,這是德國軍隊一項至高無上的傳統榮譽,在德軍歷史上只有最精銳部隊才有資格佩戴袖章,為了和武裝黨衛軍有所區別,該團官兵們都把袖章戴在右臂。其中的一個連被抽出專門負責政府核心區的警衛工作,沒錯,就是1944年“720事件”中雷麥少校的部隊,當時已擴編成營,雷麥的倒戈也成為政變失敗的主要因素之一。

德軍二戰最鼎盛時的最精銳裝甲師,都配備了哪些武器裝備?

雷麥劇照

團主力1940年西歐戰役中首次投入實戰,隸屬於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第10裝甲師指揮,後又轉隸第1裝甲師。“巴巴羅薩行動”初期仍然是團級建制,但是其裝備和兵員要遠超普通的步兵團,隸屬於中央集團軍群的第2裝甲集群,頂頭上司仍然是古德里安。1942年3月擴編成師,雖然番號是“裝甲擲彈兵師”,但就其裝備數量而言,其實是妥妥的裝甲師(有裝甲團建制),該師由於裝備精良、人員素質優秀所以戰鬥力相當之強,被最高統帥部稱為“東線消防隊”。

1943年“堡壘行動”之前,該團轉隸南方集團軍群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的第48裝甲軍指揮,是曼施坦因元帥在庫爾斯克南部戰線實施突擊的主力裝甲師,師長霍爾雷恩少將,後來更換為曼陀菲爾將軍(未來阿登戰役期間的第5裝甲集團軍司令)。他曾經得意地說:“我擁有的大量豹式和虎式坦克都是那時的主戰坦克,它們在性能、射程和裝甲等方面都屬絕對頂尖,我的機械化步兵團有3營之眾,而其他裝甲師只有2個營”。

德軍二戰最鼎盛時的最精銳裝甲師,都配備了哪些武器裝備?

虎式坦克

那麼庫爾斯克戰役期間“大德意志師”有多大的實力呢?僅調撥給它的勞赫爾特第10裝甲團,就下轄第51和第52“黑豹”坦克營,每營編制坦克數量高達96輛!黑豹坦克被譽為二戰時期最優秀的坦克,重45.5噸裝甲厚度80到100毫米,那麼192輛黑豹坦克的戰鬥力,幾乎頂得上雙倍數量的4號坦克(恐怕還不止),該師同時編有瓦爾羅特上尉指揮的一個“虎式”坦克連,在戰役發起階段,擁有的重型和中型坦克、以及“斐迪南”等突擊炮超過320輛。

德軍二戰最鼎盛時的最精銳裝甲師,都配備了哪些武器裝備?

黑豹坦克

這個數字與波蘭戰役和西歐戰役期間德軍裝甲師的坦克數量即便持平,然而考慮一下坦克和突擊炮的性能和火力,立知“大德意志師”1943年裝甲實力的恐怖。該師士兵和軍士都來自“希特勒青年團”的成員。

它的建制為:兩個裝甲擲彈兵團、一個裝甲團、一個炮兵團、一個突擊炮營,一個偵察營,一個反坦克營,一個通訊營,一個防空營和其他師直屬分隊,全師總兵力20000餘人,僅新型坦克就有300餘輛和新型突擊炮100多輛。

在庫爾斯克會戰的南方戰線上,是以南方集團軍群的第4裝甲集團軍擔任主攻突破任務的,霍特大將展開了兩個裝甲軍為裝甲矛頭,四個裝甲師(包括大德意志師)總計擁有坦克1000餘輛和400多輛突擊炮,這才是德軍裝甲師實力最鼎盛的時期。而其中的大德意志師又是裝備最好的部隊,所以才成為本文介紹的重點。

PS:即便到了德軍撤退階段的1944年2月,大德意志師(簡稱GD師)仍然補充了45輛裝甲運兵車外,陸續接收了17輛4號坦克、16輛黑豹坦克和16輛虎式坦克,其作戰序列內的裝甲團基本滿編,擁有4號和虎式坦克各40輛,黑豹坦克超過80輛以及突擊炮40輛,兩個裝甲擲彈兵團也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仍然是德軍在東線戰場最具實力和最精銳的裝甲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