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只有主播能“带货”?长沙中欧班列更能!

  24日下午4时,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中欧班列(长沙)首列莫斯科班列从长沙货运北站出发,14天后将抵达俄罗斯莫斯科沃尔西诺车站。

  该趟班列共41车皮,运输货物主要为机电产品、纺织服装、鞋靴、塑料制品、玩具等生活用品和防疫物资,货值346.34万美元,货重527吨。班列经满洲里出境,终点站莫斯科。

谁说只有主播能“带货”?长沙中欧班列更能!

▲24日下午,长沙货运北站的中欧班列。 余劭劼 摄

  “长沙对俄进出口货物90%以上通过中欧班列(长沙)运输。”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总经理叶红宾介绍,原来出口俄罗斯的货物需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中转。开通直达莫斯科班列,每趟将省掉10万元左右物流中转费用,时间也可以缩短3至5天。

  这趟从长沙发往莫斯科的首列中欧班列,不仅为长沙稳外贸开辟了又一重要国际物流通道,还将增强湖南和俄罗斯地区相关产业的互补性。

  中欧班列牛在哪?

  绿皮车、动车、高铁、城际铁路、磁悬浮列车,对于这些“系出一门”的铁路交通工具,绝大部分乘客都已熟悉。

  那中欧班列又是什么?是《囧妈》中徐峥坐的同款车么?

谁说只有主播能“带货”?长沙中欧班列更能!

▲ 其实电影《囧妈》中主角乘坐的是K3国际列车

  先上一个难记点的官方定义。

  中欧班列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铁路国际联运列车。

  别称:“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钢铁新丝路”。

  中欧班列拉的什么货物?

  中欧班列可到达欧洲15个国家的50个城市,满载往返,货物品日益增多。

  去程货物——全部“MADE IN CHINA”。既有服装、食品、家用电器等日常生活用品,又有IT产品、汽车配件等高附加值货物。

  回程货物——俄罗斯的木材、德国的厨具、白俄罗斯的牛肉制品、荷兰的奶粉、西班牙的生鲜食品等,品类多得可以开博览会。

  为什么要开行中欧班列?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发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2011年开始运营的中欧班列,凭借“多、快、好、省”的优势,业已成为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谁说只有主播能“带货”?长沙中欧班列更能!

▲ 开通至今,中欧班列集装箱班列数量增长迅速

  中欧班列有哪些优势?

  运距短、时效快——中欧铁路货运周期约是海运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直通运输单程时间一般在12~16天,比传统海运节省10多天的时间。因此产生了供应链的优势,对于一些资金占用较大的行业,节省的这些周转时间都是钱啊。

  全天候、安全性高——天气恶劣飞机不能起飞,货船要靠港避风,只有火车头铁大哥风雨无阻,准时准点,使命必达。

  性价比高——运输量大,运输成本比海运高,但比空运价格至少节省三分之一,还可提供双清包税到门的服务。相比海运、空运,铁路途径和联动的国家更多,更加符合“一带一路”战略。特别适合季节性商品如生鲜、水果等;对于工业产品可以提高供应链效率。

谁说只有主播能“带货”?长沙中欧班列更能!

  中欧班列对长沙意味着什么?

  中欧班列这种专注货运的运输体系对长沙意味着什么?

  这要从长沙这几年的发展势头说起。

  长沙是一个中部内陆城市,不沿海不沿边,有港口但没有海港。

  做生意靠的就是货通八方。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长沙这几年铆足了劲,发展空、铁、公、水“大交通”格局,为长沙制造“带货”。

  而且,长沙这几年性格越来越“外向”。目前,落户长沙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超过150家。

  得益于此,世界对长沙的陌生感、距离感,正一步步消弭。锐意改革,扩大开放,主动拥抱世界,长沙经济外向度一路攀升。

  2014年10月,中欧班列(长沙)首次开行。物理上的铁路大动脉,将长沙与世界的心理距离进一步拉近。短短几年,电子产品、陶瓷、服饰、机械配件、化工、纺织品、食品、钢铁等制造业企业快速集聚长沙,继而走向世界。

  班列给沿途的杜伊斯堡、塔什干、莫斯科、汉堡等欧亚城市带去了机械产品、汽车配件、瓷器、茶叶等“湘品”。俄罗斯木材、德国汽车配件、巴黎高档服饰……也随着中欧班列来到长沙。

谁说只有主播能“带货”?长沙中欧班列更能!

▲ 中欧班列(长沙)部分线路简化示意图

  目前,中欧班列(长沙)先后开通了长沙至汉堡、布达佩斯、明斯克等10条线路,途经15个国家,物流服务覆盖30个国家,形成了东中西3条通道齐发,连接欧洲、中亚、中东,辐射我国中、东、南部地区的新格局,在东盟与欧亚之间架起了一座经贸大桥梁。

  2019年,中欧班列(长沙)实现爆发式增长,全年发行411列,位居全国第5,同比增长189%。

  即便是疫情期间,长沙的中欧班列也基本不受影响,进入2月份后基本实现每天发送1列。今年以来,截至3月23日,长沙共发运中欧班列67列、6054个标准集装箱,运输货物货重4.92万吨,货值约2.8亿美元。其中,1-2月同比增长142.8%,各项指标在全国走在前列,成为疫情期间全国为数不多的“天班”城市,有力保障了进出口货物贸易通道的畅通。

  今年,逆“疫”上扬的中欧班列(长沙)化危为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长沙计划今年开行500列中欧班列,为长沙发展带来新活力。

谁说只有主播能“带货”?长沙中欧班列更能!

如今的欧亚大陆新丝路上,千年驼铃已难觅踪迹;

  “钢铁驼队”中欧班列飞驰的轰鸣声,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接棒,联结了两个大洲。

  长沙制造,开着火车去世界,已不是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