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20年全球發生經濟危機,你會如何應對?

天津政策指南


在面對危機的時候我們必須從四個方面應對:持續穩定的收入、限制支出、謹慎明智的投資、保持理智不跟風。

第一:持續穩定的收入

危機發生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因為接不到訂單、債務壓力、運營成本大而面臨破產的問題,因此也會導致失業率走高。

這時候為了持續穩定的收入不要輕易辭職,或者增加個人競爭力以保住職位,再或者至少有一份工資之外的收入,當然這份收入不包括來自炒股、理財的收入,因為一旦經濟來源被切斷,來自資本市場的收入會隨著儲蓄的消耗而被切斷。

第二:限制支出

換句話說就是能省則省,平時穿600的外套這個時候就買300的。另外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減少奢侈品、易貶值商品的支出。這其中包括車輛、收藏品、高端傢俱等在危機中貶值速度快的商品。

第三:謹慎明智的投資

危機中首先建議回籠資金、增加現金儲備,一方面以備不時之需,另一方面在危機中“不投資”就相當於賺錢了。

再者正所謂有“危”就有“機”。在危機末期,隨著危機的結束,各類資產開始升值,這時候就是“伺機”抄底的時候,把握住這個機會很重要。

第四:保持理智不跟風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保障以上四條建議能切實執行的一點。

在特殊時期一定要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不管你的朋友勸你跳槽或者勸你創業,亦或勸你一起買房,切記一定要謹慎分析,不可盲目行動。

我們可以確定一點的是,我們都是普通人,掌握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即使有投資的好機會可能率先並不會輪到我們,所以一定要剋制。

結論

總之,總結16個字:現金為王、謹慎投資、保持理智、保住工作。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金融危機十項注意: 1:不要辭職,不要換工作,不要轉行,不要創業 2:多備份幾個自己可以去的公司職位 3:不主動要求老闆漲工資,裁員往往從工資高的裁起; 4:多幫朋友留意工作機會、多介紹,輪到自己找工作時,才會有朋友幫你; 5:存錢、買國債,或者雙幣存款,別買股票 6:每月給父母寄錢,經濟不好,越窮的人越不好過; 7:別買車; 8:危機的後期最難過,現在還沒開始,別覺得自己很強; 9:別離婚,離了就在也娶不起老婆了; 10、不要幻想搶銀行,成功率很低,活捉率很高 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如狂風般掃蕩到每一個角落,處處可見 “人仰馬翻”。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到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兩房”危機,再到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銀行被收購、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瀕臨破產被注資850億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續下跌,預示著華爾街最冷的冬天還沒有到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中。這些都可能對中國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香港的一位投資銀行家認為,中國即便在危機之初可以屹立不倒,但也絕對無法獨善其身,因為現在的世界是如此緊密地纏繞在一起。 作為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我們在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呢? 1、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一定要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把我們所經手的每一件事情做到儘可能完美,把我們的本職工作做的無可挑剔,做不到第一也不能做到最後。 2、積極充電,提升個人專業素質 利用閒暇時間,抓緊時間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通過各種渠道讀書、學習、培訓,任何一次學習機會都可以讓我們獲益匪淺,並且得到提升。 3、節約成本 公司在內部挖潛,挑戰最低經營成本,積極準備“過冬的棉衣”,我們作為一名員工,是不是在做一些準備呢?奢侈品儘量的少消費吧,可買可不買的物件、還在猶豫不決的物品,儘量的放棄吧。節省用水用電、減少娛樂消費、減少浪費等等。 4、投資、理財我們要謹慎 2008 年的股市,飄紅的日子漸行漸遠,2008 年入市的股民,折戟沉沙的不在少數。據專業人士預測,從現在開始到2009 年,投資還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儘量避免風險投資。如果確實要理財,一定要選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5、多留出點時間陪陪家人和孩子 在工作之餘,多做一點感情投資,陪陪家人,陪陪孩子吧,在物質可能不會太豐盛的未來,來一份豐盛的精神大餐也是蠻不錯的選擇呢。 6、保持一顆平常心 在非常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這句老話永遠都是對的,可能你的經濟實力下降了,可能你的生活水平下降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精神不能倒下,我們的精神狀態不能萎靡,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就會讓我們在凜冽的寒冬感覺這個冬天不太冷。 學習提升能力,交流匯聚人脈,分享實現共贏


蒙錫職場充電器


首先思考一下如果經濟危機表現在哪裡,或者嚴重一點,經濟大蕭條的表現是什麼樣?

經濟危機主要三個特徵:

1大量人員失業

2資產大幅貶值,體現在我們身邊,無非就是樓市和股市大幅貶值。或者其他一些投資大面積暴雷或無法按時兌付。

3再狠一點有可能惡性通脹,物價飛漲。

經濟危機下該如何做?

首先備好充足現金,這個時候的投資很容易大幅虧損,我認為如果對未來擔憂至少備有一年生活費,萬一有連鎖反應大面積失業也可應對。

其次,購買一些黃金,盛世古董亂世黃金,經濟動盪時黃金容易大漲,而且萬一出現惡性通脹、錢大幅貶值,黃金可以作為全球硬通貨抗通脹。

最後就是備一些多存點米麵油,為什麼老人買東西那麼喜歡要米麵油的獎品,在動盪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吃飽肚子實在,米麵油就是保障。

到底會不會經濟危機?

首先大多數經濟危機都是資本主義國家產能過剩引起的,這次主要是疫情引起的生產中斷,和產能過剩那些完全沒啥關係,只要疫情按部就班的被解決,各個國家給困難的企業一些幫助,就很難發生惡性危機。

其次,在二戰之後的70多年時間裡,世界各國積累了大量的治理和預防經濟危機的經驗,比如2008年的雷曼兄弟倒閉讓美國政府明白市場不能完全自由,不能完全交給看不見的手。再看看我們,這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我們都保證了經濟的穩定,短期可能出現一些大的波動但很快都能平復。

再者,銀行的存款保險制度也防止了銀行大面積的擠兌,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存款保險制度是50萬,而不是100萬也不是20萬?大家可能不知道,90%以上的人銀行存款都在50萬以下,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就基本杜絕了大面積銀行擠兌的發生。

我本人對未來的看法

比經濟危機更可怕的是人的大面積恐慌和踩踏式的奔逃,過去我們見過的各種黑天鵝形形色色也不少,最後都解決了,巴菲特成為世界大富豪也是在恐懼的時候購買優質便宜的資產完成的,如果每次有黑天鵝就奔逃,市場瘋狂炒作的時候就追入,就只能永遠被割韭菜了,自己還顧影自憐:我怎麼這麼背,我時運不濟。

很多決定都是我們自己選的,沒人逼著我們。

經過這次疫情以後,我堅信經濟會很好的恢復,我們已經在恢復了,80%的企業已經開始復工,那些危言聳聽的很多都是賺眼球的。其次這次疫情也促進了新的辦公和商業模式還有生活模式,他們也是未來的新經濟,網絡辦公、智能辦公、在線教育、自媒體、網絡社群等等。

總之堅定看好三年後、五年後、十年後的未來!


愛金融的騎士


你好我是 這個問題回答一下! 假如2020年全球發生金融危機,我會怎樣應對!我談一下我的個人的一些應對的方法吧,因為我現在就已經做好了面對危機的準備了,今年會出現的各種情況啊我都做了一些應對的規劃。

今年我不會做任何的投資。今年的收入也做了一個降低的預判,因為今年的收入肯定會少了。我也對今年的開支做了一些節流,該用的錢就用,可花可不花的少用或不用,不該用的就不用了,這都是在應對危機!

時刻關注著國際疫情的變化。也會關注著世界經濟的變化。因為全球一體化時代,我們一定要站在世界看中國。我們一定要未雨綢繆,危機和機遇並存。就看我們能不能把握住了。

危機過後會裸露出很多的機會。那時候就是我們的機會,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怕那時沒有能力出手。

我是 此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希望互動留言指正,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贊或關注 哈。我每天都會發些創業方面的一些內容!你的每次互動對我都是莫大的鼓勵!




立剛說


2020年如果發生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目前看很可能新冠疫情就是一個導火索,企業無法正常經營,工作無法正常開展,沒有穩定的收入,而且政府要耗巨資來防控疫情,難免對於其他方面的投入就會下降,那麼如果發生了全球經濟危機,我們該怎麼辦呢?

2020年全球經濟危機和個人相關的表現

1、資產價格大幅縮水

美股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熔斷,我國的股市也是從年前的超過3000點到現在的2700點,大盤跌了超過10%,而且不止美國的股市,恨過國家的股市都再經歷大幅的跳水。

由於對經濟前景的不看好,人們更不願意去消費,也沒法消費(各種封城,不止我國,不少國家已經開始抄作業了)。貨幣不願投入到市場,資產價格蔣經歷一個大幅的縮水

2、失業潮

疫情影響之下,不少企業已經出現了經營困難,前些日子再抖音上有個段子:公司一次又一次的推遲復工時間,最後等來的消息是,不用來上班了,公司解散了,現實中也不少這樣的例子,強如海底撈,在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也就只能撐幾個月,就別說其他的小公司了,所以保住飯碗很重要。

3、個人財務危機

不僅僅是失業了沒有穩定收入,哪些生意人除了沒有收入,還要付出各種成本,而且經過了過去幾年房地產市場的瘋漲,有不少人還在負債,一下子沒有了收入,讓這部分人舉步維艱。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1、不要盲目的投資股市,投資房地產,不要相信能抄底,也許這個底後面還有坑呢。

2、不要亂跳槽,好好工作,保住現有的飯碗。(我去年11月12月兩個月沒有收入就感覺有些吃力了);

3、不要l過度消費,要儲蓄,降低負債率,也降低自身的財務風險,潮水退去後,你才能知道那些人在裸泳


經濟觀察哨


請大家注意一下,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是兩回事。直觀上表現的區別是金融危機時股市暴漲暴跌,而經濟危機是股市陰跌。很多時候經濟危機之後緊接著造成了整體經濟的危機。

從嚴重性角度上來說,經濟危機比金融危機要更嚴重一些,如果按題主所說2020年發生經濟危機了那我們可能會遇見一次大蕭條,就像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三分之一人失去工作,很多人每天想的問題就是怎麼樣才能吃飽飯。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也會面臨相同的問題,有些朋友可能會失去賴以生存的工作,生活變得更清苦。如果是為應對這些,大家覺得應該做些什麼準備工作呢?

我認為有幾點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以防萬一。

第一是堅持現金為王。也許有人覺得危機之中是有機會的,是可以進行抄底的。但是那是危機的後期。前期所有的資產價格暴跌,也就是錢更值錢了,毫無疑問,這個階段我們應該現金為王。

第二是少部分錢用於投資和抄底,我建議的方式是採用定投,推薦的資本品是黃金和指數基金,倉位不要超過五成。一定要注意,現在留著錢吃飯是最重要的,賺錢排第二。

第三,在工作上要增加自己的有能力,讓自己不那麼容易被替代,減少被裁員裁掉的風險。或者給自己找個退路,萬一被裁員了,有地方還能賺錢。

希望危機不會到來,希望大家都有錢賺。


莫水宏觀經濟


如果發生2020年發生經濟危機,我會做好以下幾點:有個健康的身體,有份穩定的收入,買點黃金備點糧食


一、有個健康的身體

這應該跟一般人的想法不太一樣,任何時候身體都是最重要的, 我把這個放在第一位,尤其是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人身體和心理更容易造成波動,在經濟危機階段你是生不起病的。因此應該積極的鍛鍊身體,調整好心態,更容易幫助我們順利的度過週期。正如同三國裡面寫到的司馬懿,他比不上郭祭酒的一世雄才,但是就是命長,熬過了幾代君主最終成為贏家,按照經濟學的說法,司馬懿就是靠一副好身體穿越了週期。

二、有份穩定的收入

在經濟危機裡面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放在姿態,只要不是單位辭退,一定要厚著臉皮幹下去,這個時代千萬不要好面子,即便是在單位受到了苛責也不要在乎,因為在經濟週期裡面活著永遠比尊嚴更重要。如果要是降職或者降薪也要積極的調整心態,有收入和沒有收入是有本質的差別的。、

三、賣點黃金、存點糧食

買點黃金主要是為了應對經濟危機階段資產價值的大幅度貶值,亂世買黃金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存點糧食這個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似乎有點杞人憂天了,但是個人覺得一點都不可笑。經濟危機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造成糧食短期,到那時候我們追求的就是最下限了,需要吃飽肚子。


陳先生的複利人生


如果全球發生經濟危機。必然會導致很多實體業以及互聯網平臺化的企。出現倒閉的情況。大的公司公司出現大面積裁員。融資受阻,很多上班族出現失業的情況。相關的黃金將會增值。各種股票有價債券將會被套牢。

那麼作為公司的創業者。需要砍掉不必要的支出。特別是人工成本的支出。在資本寒冬期修煉自己企業的內功。加強內部的管理以及運營。確保企業能夠存活下來。這個時候依賴於資本已經是不現實的了。需要我們自己開源節流。對於開源方面,我們可以加大市場的銷售能力,進行精兵簡政政策。同時充分觀察於市場宏觀調控,把握行業的動向,及時的把握趨勢。

那麼作為投資這一塊,不必要跟風。但是有一個原則,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只有黃金和現金的人是最安全的。有現金的最好不要去存銀行了,銀行的利率非常的低。也不要投資風險比較高的股票。對於汽車奢侈品的行業也儘量避免。這個時候,臨街門店的租金一般都比較低。但是用戶對於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費會增高。所以可以適當的投資價格不高但是利潤比較高的商品店。另外黃金等有色金屬這一塊也有操作空間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觀點。如果認同歡迎關注我。


海旭創業課堂22


1.換美元。(有渠道的話);

2.保工作。不跳槽,維持穩定的現金流;

3.不投資。不買股票,不買房。股票不要想著抄底的好事,股票投資實際上是個技術活,門檻很高,抄底抄到半山腰,一羸二平七虧都說的這個意思,別誤認為自已是高手,股票這活不專職幹十年,別想賺錢的事。也不能買房,房子現在是相對高位,既使能漲,獲利也不大。最主要的是現在的房價防守性不好,一個100平的房子,從10萬跌到5萬是50%,你虧了500萬,很疼吧,如有槓桿,那就是去死的節奏,如果你是1萬元買的,跌到5千,也是50%,你虧了50萬,可以承受吧,畢竟還能住呢,所以說現在的房價防守性不好,不能投資。還有就是房子的流動性天然不好,經濟危機了,大家都沒錢,你的房誰來買呢?

4.鍛鍊身體,和家人在一起。經濟危機中就要保守和隱忍。這時正好鍛鍊一下身體,陪陪家人,彌補下之前的忙碌對身體和家人的虧欠,順利渡過低潮期,何樂而不為呢?這就是節奏。


JBP走勢必完美


@除了經濟危機。正在路上。正在降臨。👏👏👏👏👏👏其他的還有糧食危機。工作危機。

失業危機。企業倒閉危機。病毒危機。👍

軍事危機。氣候危機。地震危機。股市危機。

樓市危機。工業危機。養殖業農業災難危機。

還有南北極危機。生態危機。環境災難危機。

太陽危機。地球內部危機。小行星危機。👍👍

南北極磁場對換危機。人類健康危機。👊

水資源危機。極端天氣災難危機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