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城美水更美,春景美如畫

銀川:城美水更美,春景美如畫

得益於引黃灌溉,銀川境內溝渠縱橫,水系發達,湖泊溼地資源豐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和“七十二連湖”之說。全市現有湖泊溼地面積5.31萬公頃,水域面積佔到城市建成區面積的10%。自然湖泊溼地近200個,百畝以上湖泊128個總面積12.32萬畝。目前,擁有典農河、鴨子蕩水庫、鳴翠湖等3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閱海、鳴翠湖、黃沙古渡、寶湖和鶴泉湖等5個國家級溼地公園,2018年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溼地城市”稱號。

因湖而興的銀川,也在用自己的行動努力維護著一方河湖,加快水生態文明建設步伐,讓“塞上江南”的名片更加鮮亮。

银川:城美水更美,春景美如画

銀川湖泊溼地資源豐富。記者蘇勇攝

河湖水系連通提升城市品質

站在27樓的陽臺,市民竇晗眺望遠處,七子連湖一覽無餘。他坦言,當初將房子買到南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上了周邊的自然環境,“在家裡就能看到湖景,感覺非常棒。”

從他家裡看到的七子連湖,屬於銀川市東南水系重點湖泊溼地,經過河、湖連通擴整、溝道清淤整理等水利工程,已成為典農河水系的分支,這裡的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南部水系連通效果初顯,去年開始,我市繼續提升實施河湖水系連通,加快推進新時期民生水利建設。

“賽馬水泥鐵路專線段水系開挖及水利配套工程於2018年10月開工,水系全長7.5公里,水系配套各類建築物共15座,佈設農田灌溉附渠7條。”銀川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西部水系賽馬水泥鐵路專線段水系開挖及水利配套工程已經告一段落,待春暖花開,兩岸綠化效果呈現後,整個銀西河水系將是一條集景觀美化、城市排澇等為一體的生態水系,將實現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極大地提升城市品質。

以此為基礎,我市在西北部區域連通水系近30公里,建成了集防洪、排水、生態、景觀、休閒和產業集聚於一體的銀西河水系,打造了一條南北貫通的綠色生態長廊。

打通水系,連接湖泊,2019年,我市完成羅家湖及閱海萬家G2區南側湖泊溼地恢復整治工程,對太陽島水系與渠廟湖、羅家湖進行連通整治,開挖整治G2區南側水系,增加水域面積153畝,不斷提升城市形象。

聚焦專項整治推進河(湖)長制向“常治”轉變

擁有滿城湖色,管理不當,便會失色。專項整治、立法保護……一系列的舉措,確保了我市河湖長清。

位於金鳳區良田鎮的胭川湖,湖面平靜,不時有飛鳥在周邊覓食休憩,周邊道路已鋪上石子,禁止垂釣等警示牌匾樹立在周邊。但在以前,這裡卻不是這樣的景象。據瞭解,胭川湖系自然形成,最初面積約600畝。2000年以來,周邊群眾填湖造田,違法建設房屋、牛棚,致使胭川湖溼地面積減少至99.9畝,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

對此,銀川市檢察機關通過制發訴前檢察建議,督促金鳳區自然資源局及時啟動溼地恢復工作,制定《金鳳區溼地保護修復工作制度方案》,從制度層面確立了金鳳區溼地長效保護體系。現已拆除胭川湖及周邊違法建房109戶、牛棚9座、羊棚3座,違章建築面積累計18585平方米,集中清運拆除後建築垃圾24300立方米,按照土地利用規劃方案重新劃定了胭川湖湖區邊界,修建2100米環湖道路。該湖生態環境逐步得到了恢復。

去年以來,銀川市水務局與市檢察機關搭建“行政執法+檢察監督”平臺,聯合開展“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排查河湖“四亂”問題85件,通過約談、通報、掛牌督辦、聯合執法、集中整治等多種方式已銷號83件。檢察機關通過專項活動立案66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66件。

河長實名制促進了巡河實效。在銀川,共有794名河長成為綠水清流的守護人。我市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制工作體系,將全市所有河湖納入河長制範圍,實現河長制全域覆蓋,去年,四級河湖長全年巡河次數32906次,上傳巡河問題工單185條,受理河湖投訴37條,辦結率90%,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

人工溼地顯作用河暢水清景美在眼前

眼下,走在濱河水系截汙淨化溼地擴整連通—溼地項目岸邊,已有樹木和植被抽出新芽。該項目相關負責人田樹虎沿著坡堤一路巡來,仔細查看著每個澆水的噴頭,遇到澆灌不暢的,逐一替換。穿著連體雨衣的他,全然不顧腳下泥土沒過鞋底。“這個時節正是綠化的時候,澆夠了水,它們才能綠得快。”

田樹虎去年來到這段工地時,四周還是沙石滿地,經過大半年的施工,水系兩岸已經平整一新,種滿了綠植。“你看,這是去年5月底的時候,一片綠色,可好看了。”他拿出手機,興奮地展示著自己的成果。

治水與治綠、治林、治田有機結合、整體推進,實現區域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有效保護、水環境逐步改善,這也是我市近年來水系建設的全新思路。特別是在城市東部,開展黃河母親河保護行動、濱河水系溼地擴整連通工程,擴挖、連通現有濱河大道東側水域,沿線補充人工表流溼地,疏通現有溼地排水通道,種植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藉助循環淨化及水生植物淨化,實現水系溼地連通聯調聯淨,打響黃河保衛戰,既確保了入黃排水溝水質全部達標,又提升濱河生態廊道綠化水平,打造了水清岸綠的舒適生活環境。

據瞭解,為保持河湖水系“清澈”面目,我市加快推進了水資源涵養和水生態建設工作,實施入黃排水溝人工溼地建設,截至目前,永二乾溝章子湖、經緯創業園區、濱河大橋、中乾溝、銀新幹溝紡織園區汙水廠、四二乾溝等8處人工溼地已建成並投入運行,初步形成了溝水、洪水、湖泊溼地相結合的水資源調控體系,讓“河暢、水清、岸綠、景美”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記者周志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