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不少考分高的高考學生不會報考師範類院校,什麼原因?

塵埃未落定


充分說明尊師重教還未在現實社會中廣泛真實的得到根本有效落地,教師的社會地位與價值未能得到全面而充分體現。一方面我們渴望自己和小孩子們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個個成功成才;另一方面教育人才培養方面又不能有效的吸收優秀人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未能有效破解,這個現象值得關注。

任正非說過,"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室的講臺上完成的,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把教育做好,國家就有未來"。

這個時代對一個國家來說,重心是要發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沒有良好的基礎教育,就難有有作為的基礎研究。給農村教師多發一點錢,讓優秀人才願意去當教師,優秀的孩子願意進入師範學校,就如我們老一代革命家毛澤東、粟裕、許光達、惲代英……都出身於師範學校一樣,我們就可以實現“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管理觀察


我是一名老師,我承認當時上師範並不是主動的,而且上師範的同學,也千方百計跳出教育專業。

優秀學生之所以不願意報師範類的學校,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歸納起來就是兩個詞:“前途”和“錢途”。

首先,上了師範,前途一眼就看到頭了,去學校當老師就是歸宿。十七八歲的孩子,正式憧憬未來的時候,是心氣很高的年齡,對於從學校到學校這種結局,他們是沒有興趣的,所以即便有優秀選擇師範的多數也屬於無奈,記得我上大學時,班級一百人左右,輔導員問有幾個是主動報的師範?當時舉手的只有3人。所以我班上大學時,優秀的學生都自學法學專業,千方百計拜託當老師的命運。



其次,老師現在的待遇,遠遠達不到他們對未來的需求。對於一心想去大城市,想去大企業,想掙大錢的他們,這樣的職業對他們沒有吸引力,記得我大四去應聘時,東營一所學校給我說,來我們這吧,我們這待遇很好,一個月工資1800,還有其他補貼,我當時不屑一顧,但是後來另一個學校,才知道原來多數學校工資不超過1500元。記得招聘會上,一個製藥廠的崗位,引起了眾多畢業生的爭奪。


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如何吸引優秀人才從事教育,是以後國家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贏在高三


雖說高考結束了,但是在這一段時間家長和考生並沒有閒著,因為後續的工作更為重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考的好不如報的好。所以填報高考志願,選擇優質專業是所有考生和家長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只是在填報志願和選擇專業時,我們也能夠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有的考生只選擇一線城市的大學,有的考生只選擇離家最近的大學,有的考生只選擇南方或者是北方的大學,然而有一部分高考成績比較高的學生對師範類院校的興趣並不濃厚,忽視了師範類院校。

那麼,為什麼很多高分的考生不報考師範類院校呢?

一方面是因為文理分科導致的。師範類高校更多的還是比較適合文科的學生,對於學理科的學生一定不會將師範類高校作為自己的首選大學,而且一般學理科的學生是不會報考師範類高校,因此理科的高分學生勢必是這一部分學生。


二是學生和家長的錯誤觀念所造成的。不得不承認的是在我國很多家長以及考生的心中都認為讀師範類高校時一種沒有前途的選擇,大學畢業之後所能夠從事的工作,也僅僅只是教師,就業面受到限制,同時還有的家長和學生認為師範類高校更多的應該是女學生應該去的,所以也就有了很多的高分學生並沒有報考師範類高校的想法。

三是當前教師職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尤其是近幾年關於教師的相關新聞總是會引起大眾的關注,例如教師待遇問題、教師工作壓力問題、教師編制問題等等 ,這樣的社會輿論令很多的家長和學生都將教師這份職業當做是不可選擇的,所以很多學生因為不想當教師於是不報考師範類高校。

但是師範類高校從全國來看依然非常受歡迎

每年有大量的學生順利的進入了師範類高校,並且選擇了師範類專業,因為他們都是有志於從事教師年行業的的學生,他們熱愛教師這份工作,並且也相信這份工作會越來越好,會越來越受到國家和政府的重視,福利待遇會越來越好。

同時,每年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範類高校在各省的錄取分數線居高不下,甚至是年年都在增加,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當前有大量的考生都將自己的目標院校設定為比較好的師範院校,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說,師範類高校在現在如今的高考學生心目中依然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依然是需要通過自己考取較高的分數才能夠順利進入的大學。

總之,不可否認有的高分學生確實是沒有選擇報考師範類高校,但是我們同時也絕對不能否認有很多高分學生選擇報考師範類高校,更不能單一的認為師範類高校不受考生的歡迎。


領略教育魅力


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一、是歷史原因造成的。

”臭老九“,教書匠這些詞語一直是教師的代名詞。“學而優則仕”,人們的觀點就是,學而優的人都去奔仕途了,而學不優的人當了教書匠,社會地位是很低下的。認為教師就是隻不過是學不優的人,教師是一個養家餬口的一個討生計的行業。

二、國家想讓國人尊師重教,提高教師地位,增加教師收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中國的人口多,造成中國的教師隊伍基數龐大,中國還處在經濟底子薄的時期,雖然多年來逐步提高了教師收入,但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逐漸的長期過程。這造成了許多人的認識,對教師這一行業的認可度不高!在現在這個經濟時代,有錢雖然不是大爺,但是錢也絕定了社會地位,家庭地位,所以教師行業不被認好! 三、一部分教師行業的敗類把教師推到風口浪尖上!

教師人口龐大,自會良莠不齊,難免出現一些敗類!諸如教師性侵學生,體罰學生,教師在外補課辦班,再經過新聞媒體傳播,使教師在公眾的形象大跌,造成口碑不好也是一大原因!

四、教師入職門檻低!不管大學學的是什麼專業,只要取得教師資格證,就可以當教師。導致很多人把教師行業當作是就業的最後備胎! 可喜的是:現在很多對教育感興趣的高分考生,隨著國家的政策大力向教育行業傾斜,教師地位正在逐步提高,收入也逐步提升的情況下,正準備著加入教師這一行業!所以這幾年的師範專業分居高不下!

總之:不少考分高的高考學生不會報考師範類院校,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何吸引更優秀的人才加入教師行業,使更優秀的人才教出更優秀的學生,是一個長期的,艱鉅的課題。


憂優縱橫侃教育


確實是這樣的,想想自己身邊這幾年參加高考的親戚朋友家的孩子,記憶中好像只有一個因為學費問題而上的師範類學校。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可能是這幾方面的原因:

1.老師的待遇問題

老師的工資低,福利待遇不太好是根本原因。以前我們都認為老師這份工作是鐵飯碗,一方面是待遇不錯,一方面是穩定。現在這兩方面優勢已經不存在了,很多學校招聘的都是合同工,三年之後續簽。特別是身邊有當老師的親戚朋友,一般都不建議去當老師,所以,很多人不願去當老師,不報考師範類院校就很正常了。

2.不是上師範才能當老師

我身邊有不少同事,都不是師範畢業的,不過是有個教師資格證,現在也是老師。

現在很多學校都在擴建擴招,所以對老師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多,所以很多學校在招聘老師方面會放鬆要求,所以說,上師範不是當老師的唯一途徑。

3.現在的學生不好管,也是很多人不願意去當老師的一個理由。

現在的孩子聰明,但是不好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見過一個實習老師被學生氣哭氣走。很多人不願意和一群孩子打交道,也是很多人不願意報考師範的原因。

4.社會關係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醫患關係”影響了不少人不願意當醫生。同時網絡上曝光了那麼多學生、老師、家長間的矛盾,這個也是很多人不願意從事教育工作的原因。

所以說,其實大家都不願意去包括師範院校不是什麼好的事情。


然規教育說


高分的學生不報師範類學校,這現象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我想原因如下:

一.這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之光環已經有名無實。近幾年由於“商品社會意識”陡增。當教師的也不是生活在真空裡面,從現實待遇來看,“老師子”的收入的確比不上高大上的階層。

二.教師的社會地位在逐漸滑坡。現在一些媒體誇大報道違犯職業道德的個別老師,使老師這一整體行業倍受指責,“老師子”們優越感蕩然無存。社會上教舞蹈的,練雜技的,培訓保安的都叫某某老師,甚至耍猴子的也叫老師...滿大街的老師,違背“物以稀為貴”的潛規則。

三.隨著獨生子女被寵為“土皇上”的無奈惡果,家長過分溺愛孩子成風,又過分望子成龍盼女成鳳,“老師子”處境尷尬。打不得,罵不得,甚至說不得。使有些孩子有恃無恐,少有不慎,家長不依不饒。老師溫柔對待孩子,又使一些淘氣孩子“猴子稱霸王”弄得班級一團糟...

四.優生置身於學生當中,對“老師子”的處境耳濡目染,所以不想當老師。

五.“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之說也有負面影響。

六.不知從何起,老師這個職業已經變成一個有風險的職業,所以優生看不上這一職業。不報師範類不足為怪。


一鳴男


看到提出這樣的問題,讓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份調查:



一家知名的社會調查機構,對上海兩所高中的高二年級各抽取300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調查。調查題目中,是否將來報考師範類院校。第一所中學300名學生中,只有3人選擇願意。

第二所高中300人的調查問卷中,經過對比發現,畢業時有意願報考師範類院校,只有個位數,而且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人大多成績排名在年級200名左右。

雖然上面的調查只是個案,不能代表整個的群體,它從側面反映這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考高分的考生報考師範類院校人數可能不是很多。



教師職業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教師這個群體工作壓力大,薪資待遇低, 在報考願志願時,很多家長和考生都不願意去,報考試師範類院校,我國教育部屬的,及所師範類院校都開設有,免費師範教育,但是往往都會受到條件限制,畢業以後必須,到一些農村和貧困地區從教幾年的規定,就業面比較窄,而且待遇不高是很多人不願意報考的根本原因。

談到教師的待遇,讓我想起了,前一段時間的兩則招聘新聞。

深圳中學一次招聘了35名研究生進入教師隊伍。這35人中,有八人是博士,三人是博士後。還。其中有20人來自於清華和北大的研究生,還有一名是哈佛大學畢業。被網友稱作,最豪華的教師隊伍。



其實究其原因,在於深圳中學給來自名校的畢業生,解決戶口編制,並解決他們的住房,讓他們在深圳工作可能沒有很多後顧之憂,全心是鋪在教學上。

與這樣的新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廣西省2019年的教師招聘中,有不少崗位是無人報考。究其原因,在招聘簡章中,這些崗位是在農村山區和貧困山區,工作環境差,待遇水平不高。

據我瞭解,廣西南寧教師普遍工資可能在4000元左右,這相對現在的高物價,高房價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養家餬口都成問題。相對於畢業以後外出打工,可能都要比選擇教師這樣的職業更有吸引力。



除了待遇之外,在很多家長跟考生的眼裡,認為教師這個職業可能更適合於女生選擇,而且一旦上了師範類院校,將來的就業面可能選擇的餘地不大,對人生職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侷限性。


匯智坊


今年學校裡有三位老師家的孩子也參加了高考,估分情況都很不錯,按去年的分數線來看,都在一本線以上。但在辦公室討論要報什麼學校的時候,沒有一人會選擇師範院校。我們學校的所有教師子女,已經讀大學的也沒有一人讀師範院校。

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待遇低

說到教師待遇,網上很多人就開始各種不平,說什麼教師工資比農民工、環衛工高多了,還有額外的收入,而且年平均工資那麼高。但真的有那麼高?身處一線的教師心裡最清楚。有點腦子的人都應該猜得到吧!如果工資待遇那麼高,為何名牌大學的學生,優秀人才不來考教師,而是選擇公務員或五百強企業?

二、地位低

當前教師的地位可謂是低到了塵埃裡,網上對教師的各種口誅筆伐比比皆是。讓原本待遇就不高的教師們感受不到受人尊敬,讓人感受不到職業幸福感。


三、雜事多壓力大

很多人認為教師這一職業就是每天上上課,備備課改改作業,如果僅僅就這些工作,那教師這一職業確實讓人羨慕。但應付各種檢查的文件,各種會議,還有各種學習。扶貧工作,控輟保學!經常進村入戶!週末經常都得奔走在去學生家的路上!而且社會家長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

四、責任重

當前的學校教育以安全為首要,一旦孩子在學校裡出現任何的事故學校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學校有責任了,那領導教師一層層追責,最後誰疏忽誰就擔責了。很多時候一個老師要看管幾十個學生,防不勝防啊!網上那麼多校鬧的,最後老師受到的結局又是怎麼樣?教師職業被稱為三大高危職業之一,不是無來由的啊!


結語:老師們只想安安靜靜的教書,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校園一片安寧的淨土!這也是為什麼當前高分的人不願意報師範大學的原因吧!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見!你覺得當前高分的學生為什麼不願意報師範院校?歡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師看教育


大多數都不願意,待遇馬馬虎虎,責任比以前要大的多,職業一眼望到頭,終身就是這個了,其它專業,可以考研,可以公務員,事業單位,好的國企,電力,石油,優秀的名企,阿里巴巴,華為,等等見識的更多,對個人的業務成長,交友圈子,婚姻大事都比師範好些,我說的是學校對等的情況下比較,211.985的專業和普通本的專業沒有可比性


文武12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