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撰文、攝影 / 捲毛佟


不知為何,一個生長在東北的人,對於南方的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古鎮卻情有獨鍾。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我有一個筆記本,裡面收藏著我喜歡的圖畫,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相機,也沒有手機,拍照是一個奢侈的事情,所以我會把看到的喜歡的圖片剪下來貼在筆記本里,本子越來越厚,後來已經合不上了。

我特別喜歡地理課,因為裡面有很多漂亮的風景圖片,我就把自己想去的地方都減下來。當然也包括像水墨畫一樣的江南水鄉。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因為工作原因,有一段時間在上海待了半年,知道周邊有個古鎮叫周莊,離開上海之前特意去了一趟,那是我第一次去水鄉古鎮,後來又去了西塘,但是自從在照片上看到了宏村之後,就心心念念想去看看。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之前網上看過一個笑話提到,中國有哪些地方改名字很失敗,其中有一個就是徽州改名黃山市,很多人惋惜徽州這麼有詩意的名字被改掉很可惜,如今徽州已經成為了黃山市的一個區,宏村隸屬於黃山市。

徽州地區原有六縣,分別為,歙縣,黟縣,休寧,績溪,祁門,婺源。1934年婺源被劃入江西,後因婺源民眾發起返徽運動及同鄉胡適等人奔走努力,迫於民意,1947年抗戰勝利後劃回徽州地區。1949年婺源又被劃入江西省,延續至今,此為徽州歷史上的兩次婺源隸贛事件。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安徽”這個名字便是取安慶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為省名的,徽州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水秀山靈,猶如一幅風景優美的水墨畫。

李白曾經寫過一首詩描寫徽州叫《小桃源》

黟縣小桃源,煙霞百里間。

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前散,山經夜後寒。

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也有人說是在黃山地區,不過中國叫桃花源的地方太多了,每個地方都說陶淵明寫的是自己那裡,至今也沒有定論,我倒覺得不必糾結到底是哪裡,桃花源就是每個人心裡最美好的嚮往,心情好,到哪裡都是桃花源。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徽州不僅景美,徽商更是聞名遐邇,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在北京有一個著名的中華老字號品牌叫“王致和臭豆腐”,我之前一直以為王致和是北京的,這次看到徽商傑出商人名錄才發現,王致和是徽商的著名代表。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去年去西塘,其實有點失望,因為旅遊過度開發,所以到處都是店鋪,酒吧,滿大街瀰漫著烤串,炸臭豆腐的味道,不僅僅是西塘,只要有點名氣的地方,都是這樣。

宏村也逃脫不了這樣的命運,宏村被評為“中國第一批文化歷史特色古鎮”,同時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李安的《臥虎藏龍》也在此取景,自那之後,村莊就慢慢的失去了往日的寧靜。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宏村有900多年的歷史,這裡吸引人的不僅僅是悠久的歷史,很多人是衝著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來的。宏村鎮的建築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園林,也有書院和祠堂等公共設施,建築組群比較完整。村內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圍繞著月沼佈局。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築的典型代表,現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各類建築都注重雕飾,木雕、磚雕和石雕等細膩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的房屋裡會用一整段木頭製成一個像冬瓜形狀的橫樑,取諧音“棟樑之才”的意思。這裡的建築很精美。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月沼湖算是宏村的核心了,在村子的中間,正對著的是汪氏宗祠。相傳公元14世紀中葉,生活在皖南黟縣的汪氏家族因居住的村莊屢次遭受火災,幾經搬遷,終於在雷岡山下,找到了一處與祖先遺言中相似的安居樂業之地:一汪永不幹涸的清泉,東西兩條河流環抱左右,在祖先的遺夢中,牛是富裕的象徵,水是福澤子孫的保證。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為此,家族的女頭領胡重娘依據對祖先遺夢的解讀,把新建的村莊規劃為一個牛形村落:鑿清泉以為池塘,引西溪水為補充,擴大為"月沼",成為想象中的"牛胃",通過二個出水口,建成縱橫交織,長共1300餘米的上水圳和下水圳,通向村子裡的家家戶戶,水圳被稱為"牛腸",水圳的水經過使用之後,全部匯聚到村南被稱為"牛肚"的南湖。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在村子的最北邊有一塊非常不起眼的石碑,上面刻著水系設計的故事,不過看新舊程度和重視程度,這塊碑應該是現代立的。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南方的祠堂很多,供奉先人。祠堂裡一般只掛男人的畫像,但是在汪氏宗祠裡同時還掛了女主人胡重孃的畫像,這是鮮有的,也說明了她對宏村建立的貢獻。

宏村從汪氏家族的13間房子開始,經過幾百年的變遷發展,成了如今這番模樣。宏村的建築是典型的徽派建築,白牆黑瓦,層樓疊院、高脊飛簷、亭臺樓榭等的和諧組合,雕樑畫柱非常精美,徽州有三雕“石雕,磚雕,木雕”,宏村有很多美譽,比如“畫裡鄉村”、“民間故宮”等等。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徽商是官、賈、儒三位一體。因而出了大批官僚,有的成為朝中顯貴,但其實徽州的男子,心思並不在建築上,而是在經商,他們衣錦還鄉之後,為光宗耀祖,大肆修建奢華精緻的豪宅園林體現身份,或整修祠堂光大祖宗門面,或以牌坊褒獎徽州女人守夫的風骨,徽州的貞節牌坊也是最多的,因為徽州的男人結完婚之後,就出門經商,女人基本一輩子守空房,所以在民間有句話叫“好女不嫁徽州郎”。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在濛濛細雨中,撐著傘,聽著導遊介紹徽州歷史,講解徽派建築,描述每一座房子的故事,漫步在900多年曆史的古村落中,雖然遊客如織,時間有限,撫摸著斑駁的牆壁,還是能感受到歲月在這個村子裡留下的痕跡。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在徽州,宏村這樣的村子絕不是唯一的,沿著218國道走,還有很多這樣的村子,只不過宏村最為知名,還有一個和宏村一樣知名的叫西遞,如果跟團遊這兩個地方都是安排在一天的行程裡的。

但去過宏村,就沒必要去西遞了,雖然有區別,但是沒有什麼特別大的不同,所以我們選擇去一個相對不知名的地方,叫屏山村,離宏村開車10幾分鐘。雖然這裡遊客很少,但是也是國家AAAA級景區,而且這裡是美術生的寫生基地,到了旺季,這裡的民居會住滿來寫生的學生。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屏山村不像宏村一樣,有那麼多水系,這裡只有一條小河,但是這個村子的歷史比宏村要早很多,有1100多年曆史。宏村,屏山村都隸屬於黟縣,在古代,黟縣有200多個地主,在屏山村就有70多個,是這裡最有錢的村子。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這個800多年曆史的小村子,建築精美,竟被稱為“民間故宮”!

不過,有水則靈,水鄉的名氣是和水系多少有關係的,宏村的一大特點也是有特色的水系。屏山村的水很少,所以名氣不大,但是好也好在這裡,遊客稀少,村子裡的各種商業化也少很多,在這裡,還是能感受到一些古樸的味道。

旅行不在於去過多少地方,而在於能否感受到當地的生活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