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臨江仙(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曹丕的一個令人稱道的政績,就是恢復對河西走廊的控制,重新連通西域,恢復西域諸國與中原政權的朝貢體系。不過由於三國時期的主要的焦點多聚集於曹魏、蜀漢、東吳三方,曹丕打通河西走廊的事情受到的關注度並不是那麼多。曹丕控制河西走廊,主要進行了兩次戰役,第一次平定了麴演、黃華、張進以及“武威三種胡”的叛亂,恢復對張掖郡、西平郡、酒泉郡、武威郡的控制;第二次平定了盧水胡的叛亂,進一步加強對河西走廊的控制,並在次年設置西域置戊己校尉。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曹魏控制河西走廊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第二次“河西之戰”的歷史背景

第二次“河西之戰”與第一次“河西之戰”相差的時間並不算太長。第一次“河西之戰”是發生於東漢延康元年(即公元220年),這個時候曹操已經去世,但是曹丕還沒有從漢獻帝劉協手中奪取帝位,只是魏王的身份。曹丕將雍州(當時的雍州非常大,關中、隴西、河西地區都包括在內)的行政區域進行重新的劃分,其中河西地區被分為涼州。這或許是導致第一次“河西之戰”的誘因。西平郡麴演、酒泉黃華、張掖張進發起叛亂,被蘇則、張恭、毌丘興、郝昭、費曜、張既等人平定。曹魏所置涼州刺史鄒岐終於可以到任。

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然而鄒岐並沒有妥善治理涼州,或者說經過第一次“河西之戰”後,涼州的局勢仍然比較複雜,盧水胡首領伊健妓妾、治元多、封賞等人發動叛亂,按照《上軍大將軍曹真殘碑》中碑陽存字:“羌胡誑之妖道”的記載,可能使用了一些讖緯之說的手段。

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涼州叛胡的活動範圍應當在武威郡與安定郡。涼州所領八郡:金城郡、西平郡、武威郡、西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郡。張既曾評價武威郡:“當諸郡路道喉轄之要”,可見其在河西地區交通的重要性。武威郡被河西盧水胡所控制,其西北方的西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郡都會受到影響,導致“河西大擾”的結果。河西地區失控的狀況顯然不是曹丕願意看到的,何況曹丕剛剛即位不久,更需要樹立威望維護統治,於是曹丕召回鄒岐,任命張既為涼州刺史,給予張既便宜從事的權力,又派出夏侯儒、費曜等人支援張既,以平定盧水胡的叛亂。

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第二次“河西之戰”的過程

張既接受命令後,率軍趕赴到金城郡,打算渡過黃河繼續向西北的武威進發。有人勸說張既涼州懸遠,而部隊還沒有集合,貿然渡河風險較大。張既堅持渡河,果然遇到了的河西盧水胡的阻擊,規模有七千騎兵。面對這支騎兵,張既採取了“聲東擊西”的策略。他揚言要從鸇陰口渡河,吸引這七千騎兵的注意力,實際上北上西進到且次縣。這個地方已經處於河西盧水胡的腹地,張既的突然出現起到了出其不意和震懾的作用,在武威的河西盧水胡退守顯美,張既於是進軍武威。按照小編的個人理解,這裡的武威應該不是武威縣,而是武威郡的郡治姑臧。這裡與河西盧水胡所在的顯美已經非常接近了。

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這個時候費曜已經與張既匯合,而夏侯儒還沒有趕到,力量還是沒有集中到一起。張既不願意等待夏侯儒,決定進攻河西盧水胡,又一次遭到反對。張既有自己的考慮:曹魏軍隊到武威是長途跋涉,沒有足夠的後勤補給。如果張既等待夏侯儒等人匯合,壯大曹魏軍隊的聲勢,那麼河西盧水胡很有可能避免與自己交戰,退守深山依險為阻。曹魏軍隊“追之則道險窮餓,兵還則出候寇鈔”,無法順利平定叛亂。於是張既有意“弱化”自己,力排眾議向顯美進軍。

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河西盧水胡果然應戰,打算藉助風勢放火燒燬曹魏軍營。張既破壞掉這個計劃,他趁夜佈置三千伏兵,另外派遣成公英率領一千騎兵挑戰河西盧水胡,按照小說家說法是“許敗不許勝。”成公英的“潰敗”果然吸引了大量的河西盧水胡軍隊,這個時候張既所置三千伏兵從河西盧水胡的後方發動突然襲擊,與前方的成公英形成兩面夾擊的勢頭,最終取得了“斬首獲生以萬數”的大勝。後來張既又平定酒泉蘇衡、西平麴光的叛亂,維持涼州的安定。不過具體時間不詳,故不贅述。

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第二次“河西之戰”的其他記載

《三國志·魏書·張既傳》中對第二次“河西之戰”有較為詳實的記載,但是並非全部,只圍繞與張既的這次勝利;《三國志》中對整體的戰役情況非常模糊,僅有一些零星的記載,分散在其他人的傳記以及《文帝紀》的引注中。為了更加直觀地閱讀,小編先將史料貼在下面。

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三國志·魏書·張郃傳》:“詔郃與曹真討安定盧水胡及東羌。”

《三國志·魏書·郭淮傳》:“又行徵羌護軍,護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山賊鄭甘、盧水叛胡,皆破平之。”(按《郭淮傳》記載,這件事發生於曹丕即帝位之前,但按《文帝紀》記載,延康元年五月鄭甘不戰而降,黃初二年五月鄭甘復叛被平定,所以小編認為《郭淮傳》的時間可能存在問題)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引注《魏書》:“鎮西將軍曹真命眾將及州郡兵討破叛胡治元多、盧水、封賞等,斬首五萬餘級,獲生口十萬,羊一百一十一萬口,牛八萬,河西遂平。”

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根據《張郃傳》、《郭淮傳》、《魏書》的記載,曹真、郭淮、張郃、楊秋都參與了平定盧水叛胡的戰役。曹真可以確定參與討伐河西盧水叛胡的戰役,取得了遠超於張既的戰果,可是非常奇怪的是,這件事在《曹真傳》中完全沒有記載;另外張郃、郭淮、楊秋討伐的是安定盧水胡,與張既討伐的河西盧水胡應該是兩支勢力。不過根據《郭淮傳》中的記載,討伐安定盧水胡的時間是在黃初二年(即公元221年)五月之後(黃初二年五月消滅鄭甘),曹真、張既討伐河西盧水胡的時間也是在黃初二年,結束於十一月。時間非常接近,所以小編個人認為河西盧水胡與安定盧水胡的叛亂應該有著密切的聯繫,曹真、郭淮、張郃先是平定了安定盧水胡;然後曹真、張既、費曜、夏侯儒等人繼續平定河西盧水胡,從而打通河西走廊,與龜茲、于闐、康居、烏孫、疏勒、月氏、鄯善、車師等西域諸國連通起來,恢復朝貢體系。這是曹丕、曹真、張既等人的比較大的一個歷史貢獻,只不過因為史料的匱乏,而導致這次戰役全貌的模糊,不得不說是非常遺憾的事情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中國歷史地圖集》、《上軍大將軍曹真殘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