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戰爭中的以色列真的戰無不勝嗎?

Artinna-Lau


以色列在五次中東戰爭中,確實戰無不勝。我們先回顧一下吧!

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宣佈建國的第二天大清早,也就是1948年5月16日。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和沙特7國組成聯軍準備把新生“兒”以色列掐死。一開始聯軍兇猛無比,一天就佔領以色列大半國土,本來就不大(大約1萬多平方公里)。以色列急眼了,第一天建國,第二天被“滅國”,趕緊告狀聯合國主持公道。多國打一小國,勝之不武,停戰4周,猶太人命不該絕,發動全球猶太人捐款捐物……本來7國聯軍想2周解決戰鬥,就因4周停戰給了以色列喘息的機會。接下來打了9個月,最終7國聯軍必以色列一個不留的趕出巴勒斯坦地區。

第二次中東戰爭,是埃及“燒”過頭了,1956年埃及從英國人手裡拿回了蘇伊斯運河,於是狂傲的發佈禁止以色列船隻通過蒂朗海峽和蘇伊士運河,以此報復上一次的戰敗之仇。對以色列而言,不走蘇伊士可以,不走蒂朗海峽等於阻斷了以色列出入紅海的主要通道,不能接受。於是聰明的猶太人叫上曾經運河的主人英法兩國組成聯軍一起打埃及。這場戰爭持續不到一個月,揍的埃及狼狽不堪,最後在聯合國的干預下停火,以色列得到了蒂朗海峽的出入自由證。

第三次中東戰爭。巴解組織成立後,得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廣泛支持。巴解三天兩頭騷擾以色列,猶太人對此恨之入骨。1967年,以色列以埃及擴張為由,憑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動所有戰機對埃及、約旦、敘利亞和對面的巴勒斯坦發動空襲,地面部隊迅速跟進,一個禮拜三國“投降”停火,就是我們熟悉的“六日戰爭”。以色列這次“發”了,現在以色列擁有的國土就是這次戰爭擴張最大的一次。

第四次中東戰爭。是埃及和敘利亞聯手,於1973年10月對以色列發起了突然襲擊,以報上次丟地之仇。這次,以色列比較被動,損失較大。不過以色列組織反擊戰還是把兩國打回到以前,兩週後,聯合國出面調停,埃及得到了部分之前的失地收場。

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1982年6月發動針對黎巴嫩、敘利亞和整個巴勒斯坦的空地一體戰。原因是,敘利亞政府扶持巴解組織和黎巴嫩政府對以色列隔三差五的騷擾。以色列這次徹底打“舒服”了巴解和黎巴嫩政府。但是,哈馬斯和真主黨在第五次中東戰爭後迅速崛起了。

以色列在五次中東戰爭中都完美獲勝,可2006年以色列對黎巴嫩真主黨的“二次黎巴嫩戰爭”,或許以色列才真發現了“對手”——真主黨。

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收穫了黎巴嫩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些土地上的主人是“什葉派”民族,無家可歸流浪天涯。這惹怒了伊朗精神領袖霍梅尼,開始投入資金和人力著手培訓“真主黨”。2006年,真主黨發起對以色列軍隊的騷擾,打死2名以軍,綁架2人。惹惱了以色列國防軍,發起針對真主黨的報復戰爭,33天以軍打死黎巴嫩990人,只有36名黎巴嫩軍人,65名真主黨游擊隊成員。而以色列軍人死亡113人,平民死亡43人,戰機5架被擊落,梅卡瓦主戰坦克被摧毀20輛左右,特別是真主黨有了反艦彈道導彈,把以海軍一艘護衛艦重創……看到這樣的戰爭結果,算不算以色列吃了一次敗仗呢!這次33天的戰爭真主黨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4000多枚火箭彈和導彈。最後,在聯合國斡旋下,以色列無奈的停火終戰。因此,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戰無不勝有些誇張。真主黨或許就是以色列的剋星,自2006年以後,以色列對真主黨總是非常的忌憚,我們經常聽到以色列教訓哈馬斯,沒有聽到過拾掇真主黨的消息吧!


何由之


以色列能夠在中東戰爭中取勝完全是作弊來的!不否認以色列在歷次中東戰爭中都表現突出,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真的那麼神奇。當時的美蘇雙方都想保住以色列,美國為以色列撐腰,蘇聯則為以色列拉偏架,有這兩個超級大國扛著其他國家肯定是打不贏以色列的。

當時的美國英國法國都在給以色列當後盾,所有最先進的武器系統全部優先供應給以色列,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以色列就一個彈丸之地卻可以搞到全球最先進的武器。美國每年還給以色列提供價值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折算成產品後就是25架f35戰鬥機。

反過來阿拉伯國家就不行了。當時的蘇聯雖然是阿拉伯國家背後的主人,但是蘇聯卻不願意讓自己的這些看門狗咬死以色列,因為阿拉伯國家咬死以色列以後肯定就不再聽話了。所以蘇聯出於自身的統治需要,難得的配合美國唱雙簧,蘇聯對阿拉伯國家的武器出口是嚴格限制,所有防禦性的武器是不限量提供,而進攻性武器則嚴格限制,射程超過20公里的武器是限量提供,射程超過30公里的武器是嚴禁輸出,阿拉伯聯軍最遠程的武器都打不到30公里外,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每次都是以色列把阿拉伯國家壓著打了,以色列就是在阿拉伯國家的武器射程之外玩打靶遊戲的。

所以呢,如果放開任何國際規則的話,放以色列獨自去跟阿拉伯國家單挑的話,沒覺得以色列會有這麼懸殊的壓倒性優勢。


優己


單純從戰爭的結果來看,以色列的確是五次中東戰爭全部勝利了,這不得不讓人覺得以色列國防軍是真的厲害,最多時候以一國之力對抗阿拉伯國家聯盟,可是最後還是以色列勝利!以色列甚至被譽為世界上最小的超級大國。

不過提到以色列在中東戰爭的表現,就不得不提美國等西方國家了,很多人都覺得並不是以色列有多厲害,而是背後的西方國家太強大了!實際上以色列能夠在五次中東戰爭當中全部獲勝,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西方國家在背後的幫助。但是以色列全部獲勝的決定性原因還是以色列自己戰鬥力強悍,西方再怎麼支持,在戰場上對付阿拉伯國家軍隊的還是以色列自己的軍隊。

我們知道第一次中東戰爭就是爆發在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那個時候的以色列,雖然對外宣佈建國,但是還沒有一個國家的樣子,是一個空架子,體制都沒有建立,連一個國家最基本的軍隊都沒有多少,武器裝備也沒有多少,但是面對阿拉伯國家聯盟數萬正規軍隊,愣是打贏了!

拋開武器裝備不說,以色列的戰略戰術是能夠贏得戰爭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以色列人聰明的頭腦,使得以色列打出了很多漂亮的戰役。就比如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的空軍戰術非常完美,在開戰幾十個小時之內,以色列空軍採取突襲的方式,摧毀了埃及和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的空軍機場和戰鬥機,使得接下來的阿拉伯國家軍隊沒有了空中支援,以色列趁勢奪取了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戈蘭高地,成功豐碩。

如果有人非得要說以色列勝利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的功勞,那麼阿拉伯世界國家後面就沒有大國的幫助了嗎?實際上阿拉伯國家後面也有著前蘇聯的強大支持。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進行戰爭時候,美國和前蘇聯,都在源源不斷的向各自支持的隊伍運送彈藥,戰爭打的最厲害的時候,前蘇聯甚至把某個加盟成員國的全部儲備彈藥,全部給了敘利亞和埃及。可以說有幾場中東戰爭,實際上就是美蘇雙方的代理人戰爭。

但即使是這樣,前蘇聯支持阿拉伯國家,每次都被以色列打敗了,而且都是大勝,尤其前面說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國土面積增加了幾倍!而且第四次中東戰爭以後,徹底是打怕了阿拉伯國家,其中阿拉伯聯盟的頭子埃及,首先宣佈和以色列進行和平談判,雙方建交,而以色列也是非常有誠意,直接歸還了整個西奈半島。

雖然說以色列戰無不勝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這也是對以色列實力的認可!


資訊所長


兵無常勝,以色列當然不是中東的常勝將軍。所謂常勝的原因有很多,個人認為大致是這樣,第一 以色列國全體國民憂患意識強,居安思危,全民皆兵,從小就受到很好的國防軍事訓練和戰術培養,投入國防的經費令人咋舌。實戰經驗豐富,整個國家就像一個大型堡壘,不好攻破。第二 以色列國家毫無戰略縱深,所以奉行把戰火燒到別人家的理念,動輒主動出擊攻擊,偷襲斬首無所不用其極,顯示出該國家的戰略戰術理念,但是每每主動出擊都能出其不意,戰果累累。第三 以人為本的戰爭理念貫穿始終,從軍種合成,男女兵比例,獲取情報的高超能力,裝備的專門研發(例如梅卡瓦主戰坦克世界範圍車內人員生存率第一),都使得在歷次戰鬥中人和兵器的高度契合發揮出最大威力。第四 國際外交能力,與美國的特殊關係使其在戰時能獲取美國軍方戰略情報支援,而且在中東地區唯一裝備使用最先進的美式戰鬥機,從F15到F35一直都是。綜上所述,以色列立於不敗之地是有些必然性的。


篤行好事以弱勝強


米曹說事為您傾心傾力解答每一條問題。

中東戰爭是一個統稱,自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到1982年6月黎巴嫩戰爭結束,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共發生了五次中東戰爭,從戰爭結果來看,佔絕對人口優勢的阿拉伯人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


以色列是猶太人建立的國家,剛剛誕生就處於危難之中,建國第二天,埃及、伊拉克、敘利亞等國就聯合向以色列出兵。以色列一個彈丸之地,不但頑強挺過了危機,反而將領土大大擴張,成就了以色列的地區大國稱號。為什麼這麼小的一個國家戰鬥力卻這麼強呢?這個國家居危思危,甚至很多人上街都要帶槍。因為按照以色列的規定,不管男女都要服兵役,並且兵役滿後,兵役服滿之後永久成為預備役,一旦發生戰爭,拿起武器就得上戰場。另外就是以色列是純猶太人國家,每次戰爭爆發,西方發達國家都會大力的支持以色列,這也是以色列五次中東戰爭都能獲勝的原因。



但是以色列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那就是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也叫做贖罪日戰爭。分析以軍這次的失利,以色列其實在裝備、技術方面都佔據優勢,主要關鍵就是在於埃及選擇了贖罪日這個特定的日期。以色列圍繞蘇伊士運河建設的巴列夫防線,原本有規定:至少配備一個步兵旅和一個裝甲旅,大約4000名士兵和100輛坦克。而在贖罪日當天,當地只有預備役部隊編制800人,其中還有一大部分士兵回家過“贖罪日”去了,實際可用兵力只剩下436名士兵和50輛坦克,遠遠不足以應對戰爭。當防空警報響起的時候,那些正在進行“贖罪日”禱告的士兵才匆匆進入戰位,所以導致了慘重的失敗。




綜上,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並不是戰無不勝,阿拉伯國家還是取得過一些勝績的。

歡迎大家轉發關注,隨時溝通交流。


米曹說事


團結的力量,保衛家園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阿拉伯世界不缺信仰,不缺人口,不缺土地,但他們不團結!

整個中東阿拉伯1億幾千萬人口,擁有廣袤的土地,軍隊及軍事裝備數倍於以色列,與幾百萬人口以色列的戰爭確打不嬴。打敗了不說,停戰後阿拉伯國家之間戰爭不斷,什葉派、遜尼派內鬥不斷。說句玩笑話,以色列只要不打仗,伊斯蘭國家必有戰爭,事實就是如此!

團結就是力量!!


lRlS爺爺


我是向生,我來回答。我認為提到以色列,就不得不聯想到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


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支點,也是美國進軍中東地區和地中海地區的翹板。以色列西面就是地中海,東臨敘利亞和約旦以及沙特,向南是埃及,從西邊經過地中海,再向南就是蘇伊士運河,戰略位置可見一斑。歷史上五次中東戰爭,確實是以以色列取勝而告終。說起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以色列自身實力強大,民族凝聚力強,民眾團結,而且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在戰爭中磨鍊出的軍隊戰術素養極高,這也不是哪些阿拉伯國家所能夠比擬的。



其次,以色列在第二次中東戰爭中,有西方英法聯軍的支持和援助,外力的幫助也使得以色列如虎添翼。如今美國對以色列經濟和軍事援助源源不斷,以及軍事情報的幫助,使以色列在每次戰爭中都能夠及時恢復力量,取得主動權,同時在武器裝備上,得到西方的援助,比周邊阿拉伯國家略勝一籌。


然後,第四次中東戰爭,埃及為了收回西奈半島,敘利亞為了收復戈蘭高地,兩國秘密發動戰爭,以色列差點亡國,由於以色列採取以守代攻的戰略,在西邊靠近蘇伊士運河沿岸地區築起了沙壘,而鬆懈了戰備,再加上埃敘聯軍發動戰爭的那天,是以色列最重要的節日—贖罪日,以色列國防軍大多數放假,這時候埃敘聯軍中,埃及軍隊從南面以色列築起的沙壘防線用高壓水槍撕了一個口子,突破以色列防線,打了以色列一個措手不及,敘利亞軍隊從北面突進以色列,正當埃敘聯軍取得了初步勝利時,埃及軍隊停下了進軍的腳步,這給了以軍喘息的機會,以軍動員力量極強,短時間內聚集力量,反擊埃敘聯軍,致使埃敘聯軍最終鎩羽而歸。因此,以色列也有疏忽大意的時候,差點亡國。以色列也不是戰無不勝,所以說任何時候都不可忽略戰備。

最後,我們不得不說,以色列
四面楚歌,幾十年來,能夠立足於中東地區,也說明以色列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武備力量,自身不夠強大,美國西方再怎麼扶持幫助以色列,以色列也難以立足下來。還有阿拉伯國家也不團結,內部宗教矛盾重重,互相之間猜疑不斷,這也給了以色列離間阿拉伯國家的機會。


向生分析


中東戰爭中說以色列戰無不勝是誇大事實,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各有輸贏,直到現在雙方也是不斷髮生暴力衝突,和談每天都提上議事日程,中東和平需要走的路太長了。中東戰爭共發生了五次,都是阿拉伯國家對戰猶太國家以色列。

第一次戰爭的起因是,聯合國要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地區分土而治。對巴勒斯坦分割的土地極度不公平,歐洲國家,美國和蘇聯都直接或者間接對以色列提供支持,巴勒斯坦在話語權上勢單力薄,只能通過戰爭來維護民族權益。再者猶太人驅逐巴勒斯坦原著居民的行為深深刺痛了阿拉伯人民,太不講道理了,鳩佔鵲巢。


1948年5月16日,阿拉伯國家聯盟集結軍隊四萬人進攻以色列,以色列完全招架不了,節節敗退。隨後全世界猶太人開始支援以色列,還有美國和英國的轟炸機,法國的坦克,捷克的輕重武器源源不斷地運進以色列。以色列開始了反撲,阿拉伯國家開始招架不住了開始撤退,以色列不光收復了失土而且戰火已經進入到了阿拉伯領土。直到1949年7月20日,戰爭停火,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以色列險勝,佔領了巴勒斯坦百分之八十的領土,九十多萬巴勒斯坦人被趕出家國,淪為難民。


第二次中東戰爭是1956年,以色列為取得蘇伊士運河的通行權,聯合英法兩國軍隊進攻埃及。10月31日,聯合軍隊開始進攻埃及,11月6日宣佈停火。直到1957年3月,所有聯軍撤出埃及,以色列取得蘇伊士運河的航海權。

第三次中東戰爭,巴勒斯坦武裝力量“法塔赫”不斷襲擾以色列,以色列為了消滅這股力量開始進攻巴勒斯坦。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空軍200架飛機開始轟炸埃及、敘利亞和約旦,隨之佔據了阿拉伯國家領土,三國被迫同意停火,以色列將戰火推至阿拉伯國家領土6.5萬平方公里,數十萬阿拉伯人淪為難民。以色列大獲全勝,這次戰爭可以說是戰無不勝。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埃及和敘利亞為了收回被以色列佔領的土地向其發動攻擊。6日埃敘聯軍開始進攻以色列,海陸空立體打擊,大獲全勝。以色列損失慘重開始進行國防動員,得到40萬軍隊,開始進攻敘利亞後方城市並且逐漸逼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獲取了談判權,雙方停火。1974年,以色列撤出侵佔阿拉伯國家土地,阿拉伯國家達到了目的。此次戰爭雙方各有輸贏,總體來看阿拉伯國家獲勝。


以色列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裝暗殺,因此在1982年6月對黎巴嫩發起進攻,為了消滅其境內的巴勒斯坦武裝,並且捎帶襲擊了敘利亞。這場戰爭持續了一個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傷亡3000餘人,損失坦克100餘輛、火炮500多門。敘利亞軍隊傷亡1000多人,損失坦克400多輛,飛機50多架。以色列達到目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宣佈不再襲擊以色列。

五次中東戰爭,阿以雙方各有勝負。以色列的勝負大都建立在背後歐美的武器軍隊支持上,很難說靠自己戰無不勝。中東戰爭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武裝襲擊和談判並存,不過受苦的可是巴勒斯坦地區的普通人民。



落花何所之


以色列是一個幸運的國家,是西方國家插入中東的一把利劍。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都取得了勝,但也並不是以色列戰無不勝。

第一次中東戰爭開始時打的就不好,可以說節節敗退,後在蘇聯支援下轉敗為勝。這次勝利不能算以色列戰無不勝。

第四次也是一樣,埃及等國從東西兩線發動對以色列的進攻,打得以色列幾無招架之力,後在美國幫助下才反敗為勝。

世上沒有常勝將軍。以色列也不可能永遠戰無不勝。目前,以色列周邊四面楚歌。如果哪天失去了美國這個保護傘,戰無不勝的“帽子”將轟然倒下。


快樂是天


以色列戰無!一一不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