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一位退休老者的疫期書單

滄州:一位退休老者的疫期書單

“鍾憲政的《南河鎮》上下卷106萬字,嚴步青的《龍尾堡》60萬字,徐則臣的《北上》37萬字,夏堅勇的《大運河傳》25萬字……”疫情期間,泊頭62歲的範鳳池,足不出戶,奉上了一份沉甸甸的讀書清單:他先後共讀了200多萬字的4部小說,修改了自己100多萬字的小說,考證了泊頭15個鄉鎮歷史文化來源,編寫了兩個紀念館的布展大綱,撰寫了兩篇碑文……這份書單讓人驚歎。從大年初一開始,範鳳池每天清晨四點半起床,5點準時走進書房,坐在文案前,手捧著作,開啟一天的閱讀時光。中午12點,吃過午飯,休息一個小時後,他又繼續看書。一天之中的娛樂是,下午四點半帶小孫子玩一會兒,享受一刻天倫之樂。晚飯後,接著讀報,《人民日報》《河北日報》《滄州日報》……他訂了很多份報紙,讀報是多年雷打不動的習慣。範鳳池是泊頭市文體局局長,2010年退休,“相比於做行政工作,我更喜歡做學問。”他說。1983年,範鳳池在一所中學教書,開始醞釀出書。在範鳳池的書櫃裡,有兩本很古老的工具書——綠色封皮的《辭海》和紅色封皮的《全唐詩》,翻看書頁,書裡密密麻麻的全是繁體小字。當時,範鳳池覺得它們對唐詩研究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覆查閱。《辭海》這本書,因為反覆翻閱,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老伴兒常說,“這哪叫唸書啊,簡直是吃書!”歷時近十年,範鳳池成就了人生第一本書《唐詩名篇賞萃》。後又通讀4萬多首唐詩,精選了1600首,分別出版了《新選唐詩精華》和《新選唐詩》兩本得意之作。之後,他一邊繼續閱讀經典,廣泛涉獵文學、歷史、詩歌、古典文學評論、地域歷史文化等領域,一邊跟隨時代的腳步,讀報紙文章,研究最新的寫作手法,相繼出版了《現代漢語修辭50格》《唐詩選》《泊頭文化志》《泊頭文物古蹟》等35本書。“我不聰明,但很踏實。”範鳳池一直覺得,做學問沒有天資就得肯下苦功夫。2002年,範鳳池擔任了泊頭市文化局局長兼泊頭市文聯主席。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仍沒有放下讀書這件事。一到週末,老伴兒出門前,他總是囑咐“把門鎖上”,這樣,無人打擾,靜心讀書,於他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在泊頭只要提起範鳳池,幾乎無人不曉。很多人登門拜訪,慕名去請他寫書評、作序、寫村志,能力範圍內的,他也都會爽快地答應。遇見“同道中人”,還會慷慨贈書、換書。也許讀書有了“經驗”,但凡他的讀書清單中,當時覺得好的書,像《戰爭和人》《白門柳》《最後一個匈奴》,在日後文壇上都斬獲了大獎。《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說過一句話“寫一部死後可以當作枕頭的書”,引起了範鳳池極強的心靈共鳴。如今,他正籌備一部100多萬字長篇小說,希望能儘快與讀者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