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雄獅被父親趕出來過個幾年會去挑戰父親嗎?

邦德張點32


不會,雄獅挑戰自己父親的情況極為罕見,只能算特例。


雄獅在即將成年時(一般是3歲左右)被趕走是為了防止它待在獅群裡近親繁殖,導致群體機能退化,所以被趕出獅群的雄獅極少會回到自己出生的獅群。就算它在外面流浪了幾年回到自己出生的獅群,那它的父親也多半不在了,因為獅王的統治時間很短。雄獅的巔峰期是5-9歲,基本上在這個年齡段裡才有能力奪取或者保住王位,過了這個年齡段,雄獅體能下降,面對正當壯年的流浪雄獅勝算很低。

雄獅與自己父親的年齡至少相差5歲,等到它進入壯年時,它的父親就10歲以上了,算是老年雄獅了,12歲的雄獅就算高齡了。所以雄獅完全成年後回到獅群它的父親基本上都被挑戰者趕走了,但它的母親和姐妹或許還在,母獅的壽命比雄獅長,且可以一輩子待在獅群裡。

雄獅挑戰自己父親的情況是極為罕見的,但凡事都有特例。奧卡萬戈三角洲的杜巴男孩就受到自己親生兒子數次挑戰,這是受當地環境所影響。

奧卡萬戈三角洲是位於博茨瓦納的一塊溼地,這裡的環境好似一座圍城,裡面的獅子很難出去,外面的獅子很難進來。
杜巴男孩是一對兄弟,1991年出生在杜巴平原,故得此名。它們的父親老雄獅斯迪克被一隻叫史昆特的雄獅打敗之後,杜巴兄弟就開始流浪。3年之後,它倆回到它們出生的獅群,打敗了史昆特,成為獅群的統治者。也許是為了避免近親繁殖,之後的幾年裡它倆又搶奪了幾個獅群,一共統治了三個獅群——查羅獅群、潘吹獅群、斯基莫獅群。之後杜巴男孩的9個兒子組成兩個雄獅聯盟回來挑戰。


2002年杜巴男孩將斯基莫獅群裡的兩個兒子趕走,但它倆無處可去,總是回來挑戰老爹。但杜巴男孩體型龐大,這兩隻年輕雄獅多次失敗後,又和兩個弟弟組成四獅聯盟,搶走了查羅獅群,後來杜巴男孩又奪了回來。

之後又有查羅獅群裡的5個兒子組成聯盟,但它們雖然數量多,但膽子小,不敢和老爹正面對抗。
直到後來一隻來自斯基莫獅群的雄獅將杜巴男孩打敗,2007年其中一隻杜巴男孩被打成重傷,最終死在野牛角下,剩下的那隻也被趕出了查羅獅群,杜巴男孩1999-2007年的統治生涯結束了。


倖存下來的那隻杜巴男孩甚至還和2歲的兒子朱尼爾組成聯盟,試圖奪回領地,但2008年7月杜巴男孩死亡,活了17歲,在雄獅當中算是非常長壽的。

總之,雄獅挑戰父親的情況是極為罕見的,只在有些特殊環境裡才會發生。


百科千尋君


你這個問題我當年也思考過,答案是不會。我的理解和猜測是,首先父子關係決定了小雄獅本能不會進攻他父親,這是動物本能,其次如果他流浪這些年結合了其他流浪雄獅,被迫要進攻他父親的獅群,他也不會出手,就算佔領也不會交配,等於回家了


BrandnewWay


獅子是貓科動物中少有的群居動物,這一點常常為人詬病,其實,動物的習性是由環境、遺傳基因等多方面促成的,而且這並不是判斷物種科屬的標準。獅子與貓科動物的基因最為接近,而且形態也最接近,所以,它們是毫無疑問的貓科動物。

作為群居動物,獅子與大多數的群居動物一樣,都有一個習性,那就是驅趕族群中剛剛成年的小雄獅。那麼,被趕出的小雄獅會回來挑戰自己的父親嗎?答案不會。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獅群為什麼要驅趕剛成年的小雄獅?

雄獅和雌獅在獅群中的分工不同,雄獅主要負責巡視領地、抵禦外敵,而雌性們則主要負責狩獵。按理說,小雄獅經過母獅的悉心照料好不容易成年,正是可以為獅群效力的階段,它們為什麼會遭到驅逐呢?原因有兩點。

01 保持族群基因穩定性

所有的獅子在剛出生到2-3歲之前,待遇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有6個月左右的哺乳期,在斷奶之後,會有雌獅將食物帶回來,之後到1歲左右時,雌獅們會教授它們捕獵的基本技巧。

但是,到了2-3歲時,小雄獅和小雌獅就會被區別對待,小雌獅會繼續留在獅群中,使得族群更加的壯大,而小雄獅則會被驅逐出獅群。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防止近親繁殖,3歲左右的雄獅已經算成年了,它們也有了繁殖能力,如果繼續待在獅群中,勢必會造成近親繁殖的現象,而近親繁殖弊端諸多。

因此,為了保持族群基因的穩定性,小雄獅們必須要離開。

02 接受大自然的洗禮

雄獅的最終歸宿就是某個族群的首領,但是,僅僅是在父母的庇護之下,小雄獅很難得到成長。因此,在成年後,小雄獅被驅逐出獅群后,過著流浪的生活,顯然能夠快速的提高雄獅的戰鬥力,而且在大自然優勝劣汰的法則下,那些不夠強悍的雄獅就會被淘汰。

經過大自然洗禮後的雄獅,顯然具有更強大的基因,這種雄獅與其他獅群的雌獅結合後,後代的基因也就越強。

所以,無論從小的獅群角度出發還是從整個獅子種群的角度看,小雄獅在成年後是必須要被驅逐的。不然,它們很快就會被大自然淘汰掉,這就是說這是獅子的生存法則。


那麼,小雄獅被驅逐,會不會經過歷練後挑戰自己的父親?

小雄獅被驅逐之後,要想結束流浪的生活,只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死亡,一種就是挑戰其他獅群中的“獅王”。通常,經過優勝劣汰後,留下來的流浪雄獅大都為流浪雄獅聯盟,它們由多頭雄獅組成,成員主要為同族群的成員、近親或者是其他族群被驅逐的小雄獅。

流浪雄獅的流浪時間長短取決於它們的實力和運氣,但是即使最快有屬於自己獅群的雄獅也至少要在5歲以後。通常,流浪雄獅不會去挑戰自己的獅群,畢竟挑戰自己的獅群,就意味著接管自己親屬,這顯然是違背獅子生存法則的。

如果要說例外的話,下面這個實例應該算一個。在Morani《十大傳奇檔案系列》 雄獅聯盟篇中,就記錄了一對雄獅兄弟,它們與其他的小雄獅一樣,也是成年後被驅逐出了獅群,但是不同的是,與它們一同被驅逐的還有自己的老父親。因為,它的父親被另外一位壯年的雄獅擊敗,失去了族群的控制權。

有的小夥伴會問:新獅王上任後,不是會咬死老獅王的幼崽嗎?為什麼這兩兄弟沒事?

確實,在新老獅王更替後,新獅王會有殺死上一任獅王幼崽的習慣,這是為了能夠刺激雌獅進入發情期。但是,這兩兄弟並不是幼獅了,而是一對5歲的壯年雄獅。5歲的雄獅還待在獅群中,確實讓人費解,其實這兩兄弟之所以一直待到5歲,是因為它們的獅群處於奧卡萬戈三角洲地區,這裡陸地較少,其他兩個獅群距離它們的領地範圍比較的遠,而且它們還沒有實力去挑戰其他兩個獅群的首領。

而兩頭5歲的雄獅,顯然是入侵的雄獅不想招惹的,它想做的只是取代“老獅王”而已。

兩兄弟被驅逐後,過了3年的流浪生活,但是它們並沒有走遠,而是一直在原獅群領地的附近活動,終於在它們8歲時,它們覺得時機到了。

兩兄弟主動找到了自己族群的獅王,也就是趕走自己父親的雄獅,在兩兄弟的通力協作下,獅王被打敗。兩兄弟成功接管了獅群。

由於這兩兄弟是從同一個獅群被驅逐的,最後還回到了自己的族群中獲得了控制權,所以這一點倒是符合“被驅逐的小雄獅成長後回到自己族群”的條件。但是,不同的是它們挑戰的並不是自己的父親,而是趕走自己父親的雄獅,因此,這更像是一種“復仇”。


總結

被原族群驅逐出的小雄獅即使在成長之後,也不會回來挑戰自己的父親,除非自己的父親已經被其他的雄獅取代。

這是獅子們的生存法則。而且即便是上面說的那兩兄弟,它們在接管自己獅群后,又挑戰了其他兩個獅群的“獅王”並且成功取得了另外兩個獅群的控制權,這也避免了近親繁殖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