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盧克索位於尼羅河上游,距開羅670公里,是古埃及帝國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公元前1570年左右,底比斯人趕走了西克索人,重新統一了埃及。作為帝國的首都,在此建造了眾多宏偉壯觀的神殿及陵墓,成為古埃及遺蹟的寶庫。到埃及旅遊、探訪埃及古文明,除了金字塔,就數盧克索的神廟。當地人說,“沒有到過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建於3900多年前,它是古埃及法老們獻給太陽神、自然神、月亮神的廟宇建築群。神廟內有大小20餘座神殿,134根巨型石柱,有聖所、涼亭、獅身公羊石像、塔門和方尖碑等古蹟,供奉著底比斯的神祇和法老,是全世界最大神廟群。它是著名影片《尼羅河上的慘案》的外景地。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進入卡爾納克神廟,有一條長長的神道“公羊大道”,神道兩邊排列著羊面獅身石像,古埃及人認為,公羊是太陽神阿蒙的化身。每隻獅身公羊頭像下都站立著一個小小的法老,接受著神的庇佑。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走進神廟第一道門牆,就是阿蒙神廟的大庭院,庭院中央矗立著一根立柱,為原努比亞法老塔哈克時的石亭遺址。左側是謝提二世的祠堂,立著拉美西斯二世8米高的巨型花崗岩雕像,腿部鐫刻著王后的雕像。祠堂右側是小型的拉美西斯三世神廟。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前行不遠就見第二塔門,門前立著兩尊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一為行走狀,一為站立狀。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第二塔門內的大柱廳是卡爾納克神廟最壯觀的建築,大廳裡有高大的134根巨型石柱,分成16排,中央兩排12根最大,高23米,直徑5米,柱頂呈蓮花狀。四周石柱的直徑3.57米,頂端可容納100個人在上面站立,這樣巨大的石柱在當時的建築中不得不說是個奇蹟。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石柱的柱壁和牆垣上雕刻著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銘文、神話故事和人們日常生活片段的精美浮雕。著名的《圖特摩斯三世年代記》、拉美西斯二世有關卡迭什戰役情況的刻畫和銘文就刻在這些柱子和牆壁上。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走出大柱廳經過一排巨石柱便來到神廟中部庭院,庭院裡高聳著2座的方尖碑,左邊是圖特摩斯一世的方尖碑,右邊是圖特摩斯一世的女兒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所立的方尖碑,高29.5米,重360噸,是當時最高的方尖碑。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在位期間,在卡爾納克神廟豎立了兩塊方尖碑。一座至今仍立著,一座已倒塌,尚存方尖碑的頂端,上部雕刻著女王接受頭頂高冠的太陽神撫摸的畫面。方尖碑上的銘文內容是表述她對太陽神阿蒙和人間父親圖特摩斯一世的熱愛。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從公元前1479年—前1458年在位,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開拓了古埃及的黃金時代。她頭頂皇冠、左腳向前,以三軍統帥的姿態出現。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卡爾納克神廟—中東四國遊(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