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同質化產品的文案頭就大?因為你不會這3招

“老師,我是在朋友圈賣零食的(具體是啥產品就不說了),要怎麼寫賣點?”


這是之前一個朋友提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具有普遍性,為什麼呢?


先想下,如果你寫食品,是不是隻會寫“我們的產品真的很好吃”,“我們的產品真的很乾淨”?


再想下,如果你寫食品,除了上面兩個賣點,你想不出來第三個了?


為什麼?


因為產品的賣點高度同質化的時候,你就束手無策了!


很多營銷人或者文案,碰到給這樣的產品寫廣告文案,頭就大了,為什麼呢?


寫同質化產品的文案頭就大?因為你不會這3招


因為總感覺你能想到的,別人也都想到了,而且老是寫這種千篇一律的文案,自己都煩。


其實賣點同質化存在很多的產品分類中,比如服裝,食品等大眾化的消費品。


有意思的是,你要去歸納這些產品的賣點,最多的就是:好吃,好玩,好看等等。


問題來了,賣點同質化的文案怎麼寫呢?


本篇就和你聊聊這個話題。


如果你恰好也在被這個問題所困惑,恭喜你,你走運了,O(∩_∩)O哈哈~


不賣關子了,我先把我工作中用的最多的3個絕招說出來,你現在可以拿著筆記本一條一條記下來:


功能賣點信任化,深挖用戶心理賣點,傳播品牌價值。


乍聽上去有點迷糊吧?


沒關係,接下來我一個一個解釋一下,先說第一個:


1

功能賣點信任化


先來看看什麼叫功能賣點?


這是初級廣告文案人接觸最多的一個領域,指的是產品的最基本的功能屬性,舉例:


賣零食,好吃就是功能賣點;


賣衣服,好看就是功能賣點;


賣面膜,能美白保溼就是功能賣點;


看明白了嗎?


很容易理解,這個層面的賣點最直觀,也容易挖掘。


很多新手朋友也就止步於此,這也就是為什麼你寫的東西容易產生同質化的原因,因為功能賣點最容易挖掘!


功能賣點的信任化是什麼意思呢?


上面說了,只寫功能賣點(好吃,乾淨衛生),沒新意是必然的!


那是不是功能賣點就不寫了呢?


當然不是,只是你要換一個思路,功能賣點不是直接告訴用戶的,而是要讓用戶打心裡相信!


所以,問題就簡單了,功能賣點信任化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想象一下:


如果現在100個人都在說他們家的零食好吃的時候,那麼在用戶心中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


“誰說的話更比較可信,那我就相信誰”


聰明的廣告文案,這個時候不會拼嗓門的,他們想的最多的是:“怎麼才能讓用戶相信我說的賣點呢?”


好了,回到開頭的問題,如果是朋友賣零食,你的寫作方法應該這樣的:


第一步:


羅列零食的功能賣點:好吃,乾淨衛生(ps:這裡只拿這兩個主要的功能賣點舉例)


第二步:


使用“賣點證明法”和“賣點前置法”來構思文案,讓用戶不得不相信


寫同質化產品的文案頭就大?因為你不會這3招


看見了?每一個思路都沒有直接去寫功能賣點本身,而是不斷的給用戶提供各個方面的“佐證”,幫助用戶自己判斷。


而最終的判斷的結果就是我們想要和用戶“灌輸”的賣點!


2

深挖用戶心理賣點


什麼是用戶心理賣點?


其實用戶購買我們的產品,本質上是要從產品上面獲得某種心理上面的好處!還是舉例子:


手機像素高,拍照好,那用戶能獲得什麼樣的心理好處呢?


自拍,發朋友圈炫耀,為什麼?因為人天生渴望被喜歡


衣服很漂亮,很顯身材,這個用戶又能獲得什麼樣的心理好處呢?


會更吸引人,獲得心儀男神的目光追隨。


發現了嗎,其實本質上用戶購買產品的理由是:


從功能賣點往下延伸,給他(她)帶來的心理好處,獲得感!


這就是產品的心理賣點。


問題來了,我怎麼知道用戶心理好處是什麼呀?


別急,已經有人把這個工作做掉了,羅伯特·布萊在《文案完全創作手冊》中已經總結過“消費者購買產品的22個理由”,下面就是:


1)為了被喜歡


2)為了被感謝


3)為了做正確的事


4)為了感覺到自己的重要


5)為了賺錢


6)為了省錢


7)為了省時間


8)為了讓工作更輕鬆


9)為了得到保障


10)為了變得更吸引人


11)為了變得更性感


12)為了舒適


13)為了與眾不同


14)為了得到快樂


15)為了得到樂趣


16)為了得到知識


17)為了健康


18)為了滿足好奇心


19)為了方便


20)出於恐懼


21)出於貪心


22)出於罪惡感


這些都是根據人性底層需求延伸出來的,你要做的就是對照你的產品,去一個個套一下就可以了。


再次回到零食的話題,怎麼挖掘用戶心理賣點呢?


寫同質化產品的文案頭就大?因為你不會這3招


哇塞,是不是有種感覺:一個同質化這麼高的零食,還能這樣寫文案?


對,簡單的產品複雜寫,那麼用戶就會眼前一亮。


反過來,複雜的產品簡單寫,用戶也更容易接受,比如


XXXX智能機頂盒,只要連上數字電視,用戶可以根據需要想看什麼就看什麼。


這樣解釋費老大勁,可能用戶還是有點模糊。


換一種說法:


你的電視和電腦之間,就差一個XXXX智能機頂盒!


一下子看似複雜的產品,用戶腦海中一下就有印象了。


3

傳播品牌價值


人會因為產品映射出來的某種理念,符合自己的價值觀,而弱化產品本身,最終選擇某種產品,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看看這些文案:


耐克:just do it!


安踏:永不止步!


福特:進無止境!


有什麼共同點嗎?


這些文案並沒有再說產品怎麼好,功能怎麼樣。而是在努力和自己的用戶之間建立某種情感共鳴


說的通俗點,如果你的產品傳達出來的理念,和用戶的“三觀”無縫契合,那麼就能在用戶心中佔據重要的位置,這也是品牌定位中最重要的目的:搶佔心智!


要知道,但從產品的功能賣點寫文案,很容易陷入“同質化”的漩渦中,為什麼?


比如食品,功能上面無非就是,好吃,乾淨,衛生啥的,就算你把腦袋想破了,也就這麼多。


但是,如果我們從品牌價值層面來寫文案,同質化的困惑徹底不存在。


所以如果你還是把思路侷限在底層的功能賣點,註定了你永遠只能是一個文案小白。


好了,道理懂了,怎麼做呢?


給你幾個思路:


1)從目標用戶主流價值觀出發


什麼是目標用戶的主流價值觀呢?


比如90後的非主流,喜歡自由,我行我素


80後壓力大,喜歡委屈自己,不愛運動


這些和文案有什麼關係呢?


先看下面的圖:


寫同質化產品的文案頭就大?因為你不會這3招


可以分成3個步驟,如果還是看不懂,這裡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寫同質化產品的文案頭就大?因為你不會這3招


你能找到你產品背後一群人的心理痛點嗎?


2)從產品背後映射的文化情懷出發


什麼是產品背後的文化情懷?


很簡單,就是從功能或者使用場景出發,賦予產品不同的文化和情感價值!


手錶是記錄時間的,情感價值可以是: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4G網絡大大提高用戶體驗,落腳點是一個快字,情感價值可以是:


更快,是為了讓你更慢的體驗生活!


褚橙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背後的勵志故事,所以情感價值可以是:


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


下面的圖片可能會對你思考有幫助,不妨記下來:


寫同質化產品的文案頭就大?因為你不會這3招


【結 語】


如果你只從功能賣點去思考,看到的最多的就是“同質化”,你的文案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沒新意”!


記住:功能賣點可以同質化,但是心理賣點,品牌價值觀是不會同質化的。


所以,真正同質化的永遠是你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