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有了首相還要設天皇,天皇主要管什麼?

湘譚小文的生活實錄


日本是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天皇只是虛位元首沒有實權,權掌握在由議會產生的責任內閣手裡,而作為內閣總理大臣的首相無疑是掌權者。

2、地位不同:

日本的天皇是國家的象徵,而首相則是國家政黨的領袖和政策的決策人。

3、稱號不同:

日本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稱號,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領袖,乃現今世界中唯一使用皇帝(Emperor)稱號的無權君主,以其為首的日本皇室則是世界上現存的皇室更是日本國家的象徵。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書籍記載於1868年)日本天皇的權限、天皇國事行為的委任:天皇只能行使本憲法所規定的有關國事行為,並無關於國政的權能;天皇可根據法律規定,對其國事行為進行委任。


小慧敏家的陳楓少年


日本天皇在島國的地位很高,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不管他有沒有掌握實權。天皇主要扮演2種角色:1、日本國的象徵;2、島國文化的象徵。

怎麼來理解呢?國家象徵在於:日本天皇的血統很純正,源頭接到神話時代,“萬世一系”可不是吹的,天皇家族史等同於日本國祚。島國文化象徵:同學們不要想歪歪啦,日本國一直用“神國”自稱,至今傳統文化保持相當完好,而天皇的“人間神”地位,讓他在祭祀裡的地位無人可替,簡單說是“祭祀王”。

天皇還有其他一些特質,但是光光上文的2種角色,就已經是“無敵的存在”。除非日本發生本質性的變化,否則日本天皇會繼續存在下去,無論多麼強勢的首相都無法取代天皇。

題主的問題是:日本為什麼有了首相還要設天皇,天皇主要管什麼?

我已經回答一部分,那麼繼續回答另一半的問題。有首相執政,還要天皇幹啥?這除了日本天皇的獨一無二之外,還涉及到日本的政治傳統。對日本的歷史,我曾經也是有些碎片化,直到有一天靈光一閃,碎片就融會貫通起來,很多事情就秒懂。

你觀察現在的天皇、首相,再看看古代的天皇、將軍,兩者有什麼異同?除了時代不同,穿的衣服、理的髮型、吃的東西等會有不同,在權力實質上是一樣的。天皇還是那位天皇,首相就是那個幕府將軍,只是首相沒有世襲而已。這就是日本的“二元政治”,古代是如此,現代也是如此。

不妨深入探討一下,有人也會問:古代日本律令制時代,天皇不是掌握實權嗎?確實如此,那時候的天皇是真正的君臨天下,行政權力、宗教權力集於一身。

不過,古代日本的政治管理能力,根本不可能與中原王朝相媲美,加上日本的族群分佈、地理特徵,證明專制皇權不適合這塊土地。直到近代,天皇才再度握有一定的實權,這跟近代管理技術引進、尊王思想盛行有重要關聯。

據說,明治天皇的皇后“一條美子”,看到騎著高頭大馬回家的丈夫,感到非常地憂心。原因就在於,歷史的經驗告訴天皇家族,天皇更加適合於“虛位”,而不是拋頭露面去打拼。這就像日本關西的大家族,長子被培養成場面上的尊貴人物,而具體幹事情要交給次子們。

碼字這麼多,現在來簡單總結一下,日本的歷史形成“二元政治”,天皇體現著國家意志、文化傳統,而幕府將軍、現代首相則承擔起治國的責任。

腦洞開大點,至於日本不設天皇也是有可能,但前提是必須對日本進行徹底改造。拋棄歷史,估計沒有哪個國家肯幹,日本也不會。因此,天皇家族在日本的存在,還會繼續下去……


子屠龍


日本為什麼有了首相還要設天皇?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日本天皇統而不治,日本首相才是實際的掌權者,但日本人立國的根本,其實還就是天皇,至於天皇究竟給了日本什麼,大家不要著急,下面我便給大家分析一下。



在19世紀,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開始了君主立憲制,這標誌著日本向民主國家的過度。而明治維新,實際上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良,並且成功了,所以日本天皇就成為了日本的功臣。同時代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滿清並沒有自上而下的改良,或者說自上而下改良失敗了,最終自下而上的起義,也就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所以辛亥革命的元老們是功臣。

所以在這裡大家要明白,日本人眼中的天皇,其地位不亞於我們的國父孫文先生,所以天皇制度在往民主國家過度的時候得到了保留。



而在二戰之後,很多人就商量著要不要廢除日本的天皇,最終美國人幫助日本人,還是將天皇保留了下來。其實這只是一個因素而已,最重要的是,日本人不願意拋棄自己的天皇,畢竟天皇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信仰,當執政黨失去民心的時候,天皇就成為了他們最大的依靠。

所以現在的日本天皇,其法理基礎就是民眾的信仰,而政治家們也願意讓民眾有個信仰,這並不會干擾他們執政。並且現在的天皇,幾乎沒有了任何權力,雖然看起來萬世一系,永遠都會傳下去,但是政府的誕生,還是依靠民眾的力量。

總的來說,日本人對天皇尊重,是源於天皇對日本的貢獻,是他們的精神依託。這就好比西方的基督教教徒一樣,他們支持政府管理自己的國家,但是政府也不會干擾他們信仰耶穌。



而天皇在日本充當的,其實就是耶穌,能夠團結日本人,給予日本人力量,或者限制一小部分陰謀家上臺,從更大的角度來說,這也就是君主立憲制的優勢。所以我們也不難理解,像康有為、譚嗣同這樣的人,為何會稱光緒皇帝為“聖主”,尤其康有為執著於君主立憲制,反對共和,也是基於這個目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西北老張看世界


日本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天皇是虛位國家元首,並不掌握實權。日本國家的實際權力掌握在議會,由議會選舉產生的首相負責行使行政權。現任日本德仁天皇是日本第126代天皇,剛剛在10月22日舉行登基大典。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第96代首相,也是日本歷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
德仁與明仁


日本皇室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皇室,號稱“萬世一系”。不過,日本天皇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並不掌握實際權力,而是由幕府將軍掌握實際權力。在歷史上,日本一共經歷過鎌倉幕府、室町幕府、德康幕府三個階段。等到明治天皇時期,藉助倒幕運動,幕府被推翻,實際權力又回到了幕府手中。於是,日本又進行了明治維新,走上了窮兵黷武的帝國主義道路。

日本皇室掌握實權的時間並不長,從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過區區七八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佔領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決定保留日本天皇制度,但將天皇由神變成了人。特別是,麥克阿瑟與裕仁天皇合影刊登出來以後,對整個日本造成了巨大的思想震動。麥克阿瑟還做了一件更絕的事情,為當時年僅15歲的明仁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明仁天皇交請了一位美國女老師。由此,明仁天皇慢慢形成了滿腦子美國價值觀。


二戰後,日本天皇失去了權力,又變成了國家的象徵。直到今天,日本天皇僅僅履行禮儀上的職責,沒有任何實際權力而言。日本實際權力都掌握在國會手中,行政權由國會選舉的首相履行。現任日本首相是安倍晉三,是日本歷史上第96代首相,堪稱日本政壇常青樹。不過,安倍晉三是一位右翼政客,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引發周邊國家的不滿。

10月22日,日本德仁天皇舉行了登基大典,全世界18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2000多名代表參加此次大典,包括巴西總統博爾索那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不丹國王等等,日本可謂是賺足了面子。為何如此多的國家參加德仁天皇登基典禮?關鍵還在於日本經濟發展的不錯,世界上多數國家都與日本有經貿往來。既然生意夥伴要換董事長,大家當然都要來捧場!
安倍晉三


歡迎大家留言,你認為日本有沒有可能廢除天皇制度?


美國觀察室


日本天皇在島國的地位很高,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不管他有沒有掌握實權。天皇主要扮演2種角色:1、日本國的象徵;2、島國文化的象徵。

怎麼來理解呢?國家象徵在於:日本天皇的血統很純正,源頭接到神話時代,“萬世一系”可不是吹的,天皇家族史等同於日本國祚。島國文化象徵:同學們不要想歪歪啦,日本國一直用“神國”自稱,至今傳統文化保持相當完好,而天皇的“人間神”地位,讓他在祭祀裡的地位無人可替,簡單說是“祭祀王”。

天皇還有其他一些特質,但是光光上文的2種角色,就已經是“無敵的存在”。除非日本發生本質性的變化,否則日本天皇會繼續存在下去,無論多麼強勢的首相都無法取代天皇。

題主的問題是:日本為什麼有了首相還要設天皇,天皇主要管什麼?

我已經回答一部分,那麼繼續回答另一半的問題。有首相執政,還要天皇幹啥?這除了日本天皇的獨一無二之外,還涉及到日本的政治傳統。對日本的歷史,我曾經也是有些碎片化,直到有一天靈光一閃,碎片就融會貫通起來,很多事情就秒懂。

你觀察現在的天皇、首相,再看看古代的天皇、將軍,兩者有什麼異同?除了時代不同,穿的衣服、理的髮型、吃的東西等會有不同,在權力實質上是一樣的。天皇還是那位天皇,首相就是那個幕府將軍,只是首相沒有世襲而已。這就是日本的“二元政治”,古代是如此,現代也是如此。

不妨深入探討一下,有人也會問:古代日本律令制時代,天皇不是掌握實權嗎?確實如此,那時候的天皇是真正的君臨天下,行政權力、宗教權力集於一身。

不過,古代日本的政治管理能力,根本不可能與中原王朝相媲美,加上日本的族群分佈、地理特徵,證明專制皇權不適合這塊土地。直到近代,天皇才再度握有一定的實權,這跟近代管理技術引進、尊王思想盛行有重要關聯。

據說,明治天皇的皇后“一條美子”,看到騎著高頭大馬回家的丈夫,感到非常地憂心。原因就在於,歷史的經驗告訴天皇家族,天皇更加適合於“虛位”,而不是拋頭露面去打拼。這就像日本關西的大家族,長子被培養成場面上的尊貴人物,而具體幹事情要交給次子們。

碼字這麼多,現在來簡單總結一下,日本的歷史形成“二元政治”,天皇體現著國家意志、文化傳統,而幕府將軍、現代首相則承擔起治國的責任。

腦洞開大點,至於日本不設天皇也是有可能,但前提是必須對日本進行徹底改造。拋棄歷史,估計沒有哪個國家肯幹,日本也不會。因此,天皇家族在日本的存在,還會繼續下去……










赤壁自媒體王佬肥


日本天皇是日本國的象徵,是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其地位以主權所在的全體日本國民的意志為依據。皇位繼承:皇位世襲,根據國會議決的皇室典範的規定繼承之。

一、日本天皇的權限、天皇國事行為的委任: (1)天皇只能行使本憲法所規定的有關國事行為,並無關於國政的權能; (2)天皇可根據法律規定,對其國事行為進行委任。



二、日本天皇的任命權: (1)天皇根據國會的提名任命內閣總理大臣; (2)天皇根據內閣的提名任命擔任最高法院院長的法官。


星星讀歷史


這個問題恰恰問反了,正是因為日本有天皇,屬於君主立憲制國家,才隨之出現了首相一職。而且日本的天皇已經存在了兩千多年,他的存在與首相沒有任何關係。

隨著二戰的結束,日本天皇權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如今的天皇手中基本沒有什麼權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表日本出席外事活動,參加日本國內重要的國家儀式。

因為天皇的存在,日本才有了首相的職位

隨著日本新一任天皇德仁的登基,大家對於日本的天皇充滿了興趣。其實日本天皇已經誕生了兩千多年,傳承到到德仁這一代已經有126代了,天皇也從一個職位變成了今天日本的象徵。


正是由於天皇在日本民眾心中地位太高了,哪怕美國二戰後佔領日本也沒敢徹底廢除天皇。不過美國為了防止天皇做大,在1947年幫助日本製定了《日本國憲法》,確立了日本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

目前全世界還保留著君主存在的現代化國家,如日本、英國、丹麥、柬埔寨都屬於君主立憲制的體質。雖然保留了君主存在,但是君主必須把自己的權利出讓給由選舉產生的首相。先有君主,之後才出現的首相。

今天的天皇基本沒有什麼權利

如今的天皇早就沒有了任何實權,他就只是日本的國家象徵罷了。天皇唯一能管到的就是日本皇室了,日本上一任天皇明仁就是不想繼續當天皇提前傳位給了兒子德仁。

當然就連這個權利也是有限的,明仁天皇曾經試圖修改過日本的皇位繼承法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畢竟德仁沒有兒子只有一位女兒愛子公主。結果這個想法受到了重重阻撓,最終沒能實現。


愛子公主作為明仁天皇的嫡孫女,在上學的時候曾經遭遇過同學的霸凌。作為天皇的爺爺,居然沒有權利去懲罰欺負自己孫女的人。你說這個天皇還有啥權利。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相信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會不在把天皇當做“神”。到那時,日本也能順理成章的廢黜天皇的存在了。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 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看我的回答!

大澤遺珠


實際日本天皇就是皇家在位期間國內外出現對天皇不利的徵詔,天皇順勢把權力移交給了政黨,天皇就成了日本國的吃奉人員,國內民眾對皇家的做法很贊同,執政黨選一首相掌管國家,這個首相就是各國一把手,總統或者主席,君主立憲共同即完成


遠達21


你這個問題不對,日本是君主立憲制,沒了天皇也就沒了首相。首相的意思就是第一大臣,君都沒了哪裡還有臣?沒了天皇就應該叫總統或者總理了。


破破戒


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最大區別,在於國家象徵和政府運行的二元化。實際上古代的皇帝和宰相,現代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也是這個邏輯的產物。由於國家象徵重在延續和精神層面,所以不能有錯,只好分戶來一個政府首腦背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