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自青青水自流——晚唐詩最後的一抹餘暉,唐彥謙。

山自青青水自流

鉤月樵雲共白頭,也無榮辱也無憂。

相逢話到投機處,山自青青水自流。

山自青青水自流——晚唐詩最後的一抹餘暉,唐彥謙。

吳鎮 魚父圖

這首詩是唐寅的《漁樵之志圖題詩》,人生無寄,任爾西東。晚年的唐伯虎早已看透了世間,所以留下了與楊慎一樣的感受,“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其中的名句“山自青青水自流”,更是以時空的深邃成為本詩的“警句”。不過這句詩確化自於古代的詩人,讓我們一看究竟。

秣陵(宋·胡仲弓)

山自青青水自流,五雲猶繞帝王州。

誰將千幅鵝溪絹,畫出東南一片秋。

秦人洞(宋·謝枋得)

來避秦人萬事休,鳥啼花落幾春秋。

洞門深鎖無人到,山自青青水自流。

金陵雜興二百首(宋·蘇泂)

鳳凰臺上鳳凰遊,山自青青水自流。

千載謫仙元不死,相逢一笑不能休。

頌古九十八首(宋·釋印肅)

本身盧舍意光周,碧雲間舉幾千秋。

被人叩詰無私答,山自青青水自流。

宋代的詩人非常喜愛這句“山自青青水自流”,甚至連一字都不改就直接引用,可見這句詩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如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般,給人以時空永恆,萬古不變的感嘆。天道如此,人生短暫,何必糾結於俗事?而這句詩正是來源於晚唐詩人——唐彥謙。

《金陵懷古》

碧樹涼生宿雨收,荷花荷葉滿汀洲。登高有酒渾忘醉,慨古無言獨倚樓。

宮殿六朝遺古蹟,衣冠千古漫荒丘。太平時節殊風景,山自青青水自流。

山自青青水自流——晚唐詩最後的一抹餘暉,唐彥謙。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唐彥謙,字茂業,自號鹿門先生,幷州晉陽人。才高負氣,應進士舉,十餘年不第。僖宗後避亂漢南。中和時王重榮鎮河東,闢為從事,旋擢為河東節度副使。兩年,任晉州刺史。光啟三年 ,重榮被殺,貶為興元參軍事。後興元節度使楊守亮署為判官,累節度副使。歷閬、壁二州刺史。卒年不詳。

詩人一生處在晚唐末年,大唐帝國業已進入垂垂老矣。政治的腐敗、爭權奪勢,世家大族和軍閥的土地兼併,讓詩人無法逃避與抗爭。只能借記歷史的追憶,弔古傷今,撫今思昔,表達自己對時局的關心和對帝國前途的憂慮。試圖通過自己的詩句能觸動當權者,哪怕是一絲絲的機會,也要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國家不幸詩家幸”這是當時所有憂心國事的詩家的自覺,所以晚唐詠史、懷古詩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李、杜雙星並耀。而唐彥謙作為晚唐最後幾位有政治責任感的詩人,以自己的詠史、懷古詩借古喻今,登高疾呼,發出大唐帝國最後的聲音。

這首《金陵懷古》是詩人避禍江南時所作,詩人由眼前景寫到千秋事 , 由身世之悲寫到興亡之感,接通天地,超越古今。詩人在感嘆知音難覓之時,興嘆六朝興廢之事。“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滿目荒丘,遺宮蔓草,詩人以“三國衣冠同草莽,六朝宮殿總塵埃。”融入時空的哲思,得出“山自青青水自流”之嘆。千古一朝興廢事,獨有宮伶晚唐音。

山自青青水自流——晚唐詩最後的一抹餘暉,唐彥謙。

唐 仕女

詩家都愛西昆好

《舊唐書▪唐彥謙傳》言“尤能七言詩,少時師溫庭筠,故文格類之”,唐彥謙雖然以溫庭筠為初學對象,但對其影響最大的還是李商隱。《升庵詩話▪唐彥謙詩 》雲:“唐彥謙絕句,用事隱僻,而諷諭悠遠似李義山 。”而這也使唐彥謙在詩歌上以好用典著稱。其用典集杜甫和李商隱二人之所長,用典精工,用詞典雅,格調高遠。

唐彥謙最具代表的詩《長陵》則是其用典風格的代表:

長安高闕此安劉,祔葬累累盡列侯。豐上舊居無故里,沛中原廟對荒丘。
耳聞明主提三尺,眼見愚民盜一抔。千載腐儒騎瘦馬,渭城斜月重回頭。

山自青青水自流——晚唐詩最後的一抹餘暉,唐彥謙。

龍首原

這首詩在宋嚴有翼的《藝苑雌黃》中被當作李商隱詩作,可見其藝術成就已可與義山媲美。其中頸聯“耳聞明主提三尺,眼見愚民盜一抔。

”用典之精妙,對仗之工整,尤為後世稱道。上句典出自《史記▪高祖本紀》:“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下句則典出《史記▪張釋之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此句用典自然,羚羊掛角,對仗極工,諷刺之意力透紙背,讀之讓人不禁掩卷沉思。歷來詩評家對此聯評價極高:

方回評曰:“‘耳聞’,‘眼見’或以為病,然‘提三尺’,‘盜一抔’屬對親切,詩體如李義山。”馮舒評曰:“力在‘耳’‘目’二字 ,包括卻許多大議論 ,以為病者 ,眯目者也。”黃庭堅亦稱其為“佳句”。《石林詩話》雲:楊大年,劉子儀皆喜唐彥謙詩,以其用事精巧,對偶親切。黃魯直詩雖不類,然亦不亦楊劉為過。如唐彥 謙 《題漢高廟》“耳聞明主提三尺,眼見愚民盜一杯。”雖是著題,然語皆歇後。

唐彥謙不僅用典工整精切,還善於對所用典故 “遺神取貌 ”。其詩對宋代詩人影響頗大,我們從“山自青青水自流”的引用就可以看出。而宋初詩人楊億、錢惟演、劉筠等人創立的“西昆體”,更是對唐彥謙推崇備至。據《皇朝事實類苑》記載:“予(楊億)數年類集(唐彥謙) 後求得薛廷硅所作序,凡得百八十二首”,楊億稱其“為詩纂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愴”。《蔡寬夫詩話》記:“楊文公酷愛唐彥謙詩,至親書以自隨。”

山自青青水自流——晚唐詩最後的一抹餘暉,唐彥謙。

昭陵

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鬥輕盈。

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唐彥謙不僅在詠史詩上獨樹一幟,在詠物詩上也別具一格,特別是其絕句在成就。其《垂柳》詩就是明證。此詩旨在寫意,重在神似,雖看似沒有對垂柳形態進行描摹,但垂柳的嫵媚多姿,別有情韻,卻呼之欲出,給人以妙美的體悟。特別是其在本詩中絕妙地運用了

尊題手法。以貶低趙飛燕以及楚王宮中美人,來突出垂柳的婀娜多姿。 這首詩題為詠柳,實為詠史,更是諷世。作者託物寄興,劍諷統治者及迎合上意的無知小人,於柔情中見犀利,於含蓄中露鋒芒,堪稱“詠柳”詩一絕。楊慎在評論唐彥謙《垂柳》時說:“詠柳而貶美人,詠美人而貶柳,唐人所謂尊題格也”。

山自青青水自流——晚唐詩最後的一抹餘暉,唐彥謙。

老杜詩章五百年

蘭陵市上忽相逢,敘別殷勤興倍濃。良會若同雞黍約,暫時不放酒杯空。

秋牽白髮三千丈,路入青山幾萬重。行色一鞭催去馬,畫橋嘶斷落花風。

此詩為《道中逢故人》,詩人似以平淡的口吻講述著與友人道中相遇之情,突又興致盎然間推杯換盞,互道往日,行色匆匆。讀之仿若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用筆老道,氣氛騰挪轉換,特別是“秋牽白髮三千丈,路入青山幾萬重”之句更得老杜詩之真諦。

難怪《唐才子傳》譽之為:“唐人效甫者,惟彥謙一人而已。”《後山詩話》亦云:“唐人不學杜詩,惟唐彥謙與今黃亞夫庶、謝師厚景初學之。”《唐代文學史 (下 ) 》說:“在唐末,較早師法李商隱而又能兼學杜甫,融匯貫通以自成家數的,就該首推唐彥謙。”

唐彥謙詩歌風格多樣,以李商隱的清麗渾然為基,兼學溫庭筠的豔麗、孟浩然的清秀和杜甫的沉雄,最終鑄成自己用詞工精、清新含蓄、悠然遠韻的獨特烙印。這看似簡單,實則是詩人人生際遇的濃縮與釋放,是詩人用盡全力的吶喊,這一抹晚唐的夕陽,讓人無不傷懷與悲嘆。

後人如想以此意化詩,大巧不工。上者如唐寅的轉化,下者則如乾隆的笑話。我們不妨以此為戒,省的讓人當做“畫虎類犬”之戲耳。

祝融峰上幾千秋,山自青青水自流。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紅日滾金球。

遠看西北三千界,近睹東南八百州。好景一時觀不盡,天生有份再來遊。

《遊南嶽》,乾隆御筆於南嶽衡山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