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無常,落魄潦倒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給人生輸入點正能量

導讀:《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北宋詩人蘇軾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回顧了詩人被流放到南方的經歷,表現了他北歸的興奮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堅強自信、曠達豪放的襟懷。全詩多次運用“比”的手法,韻味深遠。


世事無常,落魄潦倒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給人生輸入點正能量

圖文‖源自網上

【蘇軾,用現代人的話來講,是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一個人。他一生不幸為名聲和性格所累,歷經太多磨難,幾乎在貶謫中度過了大半輩子。即使到了晚年,他依然不能過上安定的生活,短短四、五年間,遭遇數次貶謫。儘管如此,蘇軾始終沒有丟掉自己樂觀、灑脫、豪邁的本色。

史載,1094年(紹聖元年),宋哲宗親政,蔡京、章惇之流執掌朝政,專整元祐舊臣;蘇軾更成了打擊迫害的主要對象,一貶再貶,由英州(州治在今廣東英德)而至惠州,最後遠放儋州(今海南儋州),前後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還。這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他晚年的一首七言律詩。為1100年(元符三年)六月自海南島返回時所作。詩中回顧了他在南方流放的經歷。

蘇軾在海南島稽留的時間正好是三年零八天。紹聖四年(一O九七),他被貶海南,六月十一日渡海南下,次日至海南島,元符三年(一一OO)五月遇赦,六月二十明晃晃度海北上,量移(被貶到遠方的官員,遇赦酌量移到較原地靠京城較近的地方做官)廉州(今廣西合浦、靈山等地),這首詩記述的就是寫渡海北上那個晚上的情景。

回顧他在海南的流放,乃是生命中最壯麗的奇遇,雖九死而不恨。這是政治上的自我平反,也是人格上的壁立千仞,而更是生命之歌融入天地自然之樂章,成為遍徹時空的交響。】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代:蘇軾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大意是說:參星橫北斗轉已經快到三更時分,雨綿綿風不停老天爺也應該放睛。雲忽散月兒明用不著誰人來點綴,長空淨滄海色本來就是澄澈清明。雖乘船渡大海空懷孔子救世之志,彷彿聽到了黃帝成池優美的樂聲。被貶南荒雖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這次遠遊是我平生最奇絕的經歷。

這首詩,是詩人在該年六月自海南島返回時所作。在這首詩中,詩人回顧了他被流放到南方的坎坷經歷,表現了他北歸時的興奮之情。其中,詩人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堅強自信、曠達豪放的襟懷,著實令人感動。

首聯:“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是詩人夜間渡海時的所見所感。"參橫斗轉",是夜間渡海時所見;"欲三更",則是據此所作的判斷。這句詩寫了景,更寫了人。一是表明"欲三更",黑夜已過去了一大半;二是表明天空是晴朗的,剩下的一小半夜路也不難走。因此,這句詩調子明朗,可見當時詩人的心境。而在此之前,還是"苦雨終風",一片漆黑。這一句緊承上句而來。詩人在"苦雨終風"的黑夜裡不時仰首看天,終於看見了"參橫斗轉",於是不勝驚喜地說:"苦雨終風也解晴。"說明此時早已夜深,黑夜已過去了一大半,天很快就會亮了,令人欣喜。然而,更令人歡喜的是“苦雨終風”也終於結束了,天空放晴了,剩下的一小半夜路也不難走了。

何謂“苦雨”?指連綿不斷的雨。何謂“終風”?指“大風”。詩人在“苦雨終風”的黑夜裡艱難前行,但心情卻是好的。他不時仰望夜空,終於看見了“參橫斗轉”,於是便情不自禁地說:“苦雨終風也解晴。”這裡既有詩人在船上所見,同時包含著三更過後迎來黎明的意思。“也解”兩字,表達了久雨遇晴的喜悅心情,也暗示自己所遭遇的政治陰霾即將過去。

三、四句:“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看似寫景,而詩人意在抒情,抒情中又含議論。就客觀景物說,雨止風息,雲散月明,寫景如繪。就主觀情懷說,始而說"欲三更",繼而說"也解晴";然後又發一問:"雲散月明",還有"誰點綴",又意味深長地說:"天容海色",本來是"澄清"的。而這些抒情或評論,都緊扣客觀景物,貼切而自然。

此時天晴了,雲散月明,天地與海面一片澄清。於是,詩人隨口問道“雲散月明誰點綴?”,真是不失東坡先生的灑脫樂觀本色。這裡作者暗用其意,表明自己的心性如同皓月般皎潔,如同青天碧海般明澈;而政敵的誣陷攻擊則如同蔽月的浮雲、連綿的風雨,早晚終會消散。

詩作前四句,由夜空到海面,行文自然,詩意流動,渾然天成。詩人由客觀景物中的雨止風息,雲散月明很自然地引發出主觀情懷:由“欲三更”,到“也解晴”,又到發問“誰點綴”,最後意味深長地說“天容海色本澄清”。這四句將寫景、抒情和議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極具藝術張力。

五、六兩句:“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轉入寫“海”。其“魯叟”指孔子。孔子是魯國人,曾說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蘇軾也提出過改革弊政的方案,但屢受打擊,最終被流放到海南島,遭遇和孔子一樣沒有實現人生理想。

詩人此時渡海北歸,回想多年來的貶謫經歷,禁不住發出了“空餘魯叟乘桴意”的感慨。而“乘桴”一詞,又準確地表現了正在“渡海”的情景。“軒轅”即黃帝。蘇軾以黃帝奏咸池之樂來形容大海波濤之聲,與“乘桴”渡海的情境很入境。而為何會“粗識”?不過是一種詼諧的說法,其實是“熟識”。在屢經政治風浪、世態炎涼之後,詩人欣然有了更深邃的人生感悟,從中我們可窺見他那平和澄澈、寵辱不驚的心態。

尾聯:“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是該詩的千古名句,深受後人推崇。詩人宕開一筆,抒發了自己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以及樂觀灑脫的胸襟。”南荒”指海南; “茲遊”,即“這番遊歷”,即指當夜渡海這件事,又指自己從惠州貶儋州的全過程。而“九死南荒”中,“九死”是“多次死去的意思,暗示了自己多年遭遇貶謫,幾歷生死的坎坷經歷。可即使這樣,詩人依然說“吾不恨”。因為“茲遊奇絕冠平生”,他看到了海內看不到的“奇絕”景色。此句即含蓄幽默,又暗含了詩人對政敵的調侃之意。

這首詩是蘇軾最後留下的作品之一。作者藉由一次夜渡大海的經歷,展現出老而彌堅的性格和曠達的襟懷。全詩前半鋪敘景色,融情入景,借景寫情;後半議古論今,含而不露,寄意遙深。首頷兩聯句句雙關,將自己在政治鬥爭中始終清白自持、最後終於履險如夷的經歷同自然界的氣候變幻結合無痕。頸聯則宕開筆墨,直抒胸臆,坦陳自己在政治風雲中忘得失、齊榮辱的情懷。最後一聯更是他屢經風波、年紀雖老而骨氣不衰的倔傲性格的寫照。

————

後記:這首詩蘊含著強烈的感人力量。豁達樂觀、百折不撓、幽默詼諧,是蘇軾性格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他的弟弟蘇轍曾稱他哥哥晚年所寫的詩是:“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的確如此。蘇軾的作品總能陶冶一代又一代讀者的情操,激勵他們的意志,喚起他們對美好人生的嚮往和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