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考研很簡單嗎?

Three-C


臨床醫學考研越來越難,由於國家現在普及醫師規範化培訓政策,越來越多的臨床本科生參加考研大軍。以前本科畢業基本象徵性輪轉幾個月就可以定科室拿科室獎金了,現在本科要輪轉三年,每個月只有基本工資和平均獎。這三年你的收入只能養活自己,所以越來越多本科生考臨床專碩並軌規培。這樣畢業後拿到規培證書和研究生學歷,可以去更好的醫院何樂不為呢!還有醫學生要實習,考研很辛苦,醫學最難的是西醫綜合!雖然都是選擇題,但是覆蓋內科外科病理生化生理還有醫學倫理,考的內容很細!滿分300能考240以上的都是大神,我去年最後也只考了220總分338。加油你可以的


小醫生只配幹活


作為考研一次成功上岸,研究生在讀的醫學生,希望能分享一些我的考研經驗。

首先,先說說我自己的個人情況。我本科就讀於雙非、一本學校的臨床醫學專業,2018年成功考取雙一流、985、211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考研成績專業排名第一。現在,我希望能把自己考研經驗分享給你們,能給你們啟發,能幫助你們少走彎路,能減少你們考研時候的彷徨無措。

接著,關於“臨床醫學院考研”難度,我個人認為是不簡單的,但是也並非遙不可及的。關鍵在於你是否能至少好好利用備考這一年時間。以我身邊同學為例子,大部分決定考研的同學,最後利用一年時間複習的且一次成功上岸的比例大約80%,剩下20%可能選擇考公務員,也可能選擇二戰。選擇考研這一路註定沒有鮮花與掌聲,但只要你堅定自己考研方向(專碩/學碩)、堅持到最後,努力好好汲取知識中的營養,相信你也能在考研中金榜題名!

最後,想和你分享一些我當時考研的總體思路,希望能幫到你!

1、堅持看書,在全面完整閱讀《內科》,《外科》等考研科目書籍的基礎上,聯繫考試大綱,把每一個考綱要求+適當歷年考點都要找到對應位置並標註,加上各種難重點,以系統為單位,形成自己的個人筆記(如血液系統應該包含內科+外科+病生的筆記)。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單一的一輪複習,而是每一輪都包含多輪(如整理到消化外科筆記時,有意識把消化內科也進行一次複習與補充)。相信我,也許這個過程會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但是通過這樣的知識整合,整個西醫綜合要考的知識在你腦海就就不再是單線平面知識,而是一個立體網絡,每一個疾病的內科、外科、病生都能得到串聯。

醫學版-藍色生死戀

2、只需複習第一階段你整理好的筆記,認真細緻鑽研歷年真題考點,再增加做習題的廣度與深度,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保證自己已經掌握的都掌握了。注意做真題並不只是為了做對答案,而是需要將每一道題的每一個選項都理解透徹,做真題與習題時遇到的知識點也應該繼續添加到筆記中。

3、如果你按照以上的複習過程,相信你已經有一份很完整的筆記了,而且對每個疾病的考點都形成立體的知識,現在只需複習第二階段的筆記,注意重點、易錯點、易混淆點的複習。這個階段,重複就是王道!

簡而言之:第一階段要持之以恆,第二階段要盡力而為,最後階段要全力以赴

文雖冗長,但句句肺腑。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對學弟學妹們的考研有所幫助。


醫學生兜兜的日常


醫學類考研從目前社會發展來看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具體說臨床醫學考研簡單不簡單,這個不好擅自下定義,既然考慮要考研了,無論哪個專業都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通過的,是需要針對該專業進行針對性複習,針對性選擇所考的學校來完成考研這一項。無論你是為了提高自己專業知識的儲備還是為了考一個學位,以目前的社會發展需要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接下來講下從開始考研到最後錄取的一些注意事項:

(1)學校的選擇

因為提問時醫學類考研,故首先整理了一些國內醫學類學校排名較前的大學,如下圖:

圖1 全國醫學類大學排行榜

根據上圖大學的排布名次,在根據自己的實力或者說根據自己的願望,想考什麼樣的大學。根據自己過來人的經驗,最好是根據自己的實力選取,不要盲目選擇學校。有的人看著身邊的同學都選985,211等一些名校,自己也跟風報考,有夢想是好事,但前提是實事求是,(自己看法勿噴)。

當然好的大學當然可以報考,但不要超出自己水平太多,結合自己本身實力選取合適的大學。

(2)專碩還是學碩的選擇

就本人經歷,我是工科碩士,在我們專業裡學碩有,專碩也有,只是時間長短不同(注,專碩2-2.5年,學碩3年),有一點是學碩導師願意招收,畢竟學習的時間相對長一些,其實培養方式啊,研究課題啊,並無明顯差異,只是上課會有些差異,但無關大雅不影響結果。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學碩和專碩考的題不一樣,有的說學碩的難,有的說專碩的難,說法不一,就我而言,學碩相對難一些,數學多一門概率學,英語生詞相對多些

(注就我水平,生詞都很多,哈哈)。此外,專碩和學碩專業課基本一樣,有的專業可能不同,這個要注意。

圖2

(3)複習及準備

一般考研複習是在大三下學期,也就是每年的三月份開學,有的人會早些,有的人晚些,因人而異吧。考研複習一般是自己找資料,自己複習,當然要是有一個同是考研死黨那就更好了,如果他(她)自律性很強的話,那你就賺到了,哈哈!

考研資料一般是在選好學校後,在其官網上找複習大綱,一般都可以找到,如果實在找不到,那就百度吧。。。考研複習大綱一定要看好或者說一定要查好,確定是所考年份,所考科目等都要仔細查看,因為英語、政治、數學等還好一些全國統考,但專業課每個學校都不一樣,或者說每個年份都可能不同,所以一定要注意下。

準備階段都弄好了,接下來就是複習啦。這個過程說實話挺難的,一般你選擇考研後,身邊肯定有考的,有不考的,所以有的時候很容易使自己的心態,心裡產生矛盾思想,所以前面說找一個同時考研死黨很重要,即可相互鼓勵,也可以相互督處。

圖3

(4)考場心裡狀態調整

考研時間一般都在每年的12月23、24 兩天也可能會上下浮動下。進入考場的我們,一定要調整好心態,這個很重要。我以前看過一個關於心裡的新聞,說是在國家乒乓球隊裡,有個人乒乓球技術很高,完全符合比賽資格,但是心裡素質一直無法過關,故一直無法登場,所以心裡素質對一個人,特別是在競賽類中很重的,所以一定要調整好心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題,都要耐心答完,耐心寫完。

考研第一門是政治,二是英語,三是數學,四是專業課,一般普遍現象是很多考完數學就放棄了,接下來的考上,很可惜的,所以一定要堅持考完!

圖4

(5)錄取和調劑

考完之後有三種情況,一、考上了心儀的學校;二、差幾分沒考上,這樣只能調劑了;三、最差的結果,沒過國家線沒有調劑資格,這一點後面再說。

考上了心儀的學校固然開心,但還是要好好複習和聯繫導師,複習就不多說了,主動聯繫該校學生,要一些複習資料等等,聯繫導師,一般是選擇給自己心儀的導師,發一個郵件,解釋下自己的一些情況,如果導師也認為你還行,你面試時成功率就很大了,所以提前聯繫導師很重的。

調劑和給導師發郵件差不多,根據你目前的分數,比對往年的分數,如果很合適,也是要複習還有給自己選擇的導師發郵件,看老師是否選擇你,同樣的話,老師認可後,成功率就很大了。


圖5

(6)二戰

二戰,不是實質性戰爭,指的是考研學子二次考研,其實跟戰爭差不多,只是沒有硝煙,每年二戰的人很多,但為了夢想都是值得稱讚的,加油吧!

最後再說一句,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從學校裡走上更高階層最好的方式。

祝每個考研學子夢想成功!


臨江


這個問題其實關鍵還是看個人!

下面我就自己的考研經歷來分享一點經驗吧:

1.輕裝上陣

首先,因為當初我對必須考上研的目的沒有很強烈,也就是在實習的時候,處於“半工半讀”也就是邊實習,邊考研的狀態,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我的心態可能比考研的戰友們要輕鬆一些,心理負擔沒那麼厲害。輕裝上陣往往反會取的不錯的成績!與此同時,如果你有時間全身心考研的話,那你的複習時間則更充沛些,也會更自信點。

2.準備材料

在你決定考研之後,就準備選擇輔導用書,讀臨床的我想沒有人不認識“老賀”,選他的書也是理所當然,當然也沒有必要購買新版,我用的就是別人用過的過期輔導書(因為知識點一般不會怎麼大變);

平時考研英語,可以下載一些英語單詞APP裡面的考研英語,配合閱讀習題鍛鍊英語;

在考研最後一個月,一般就開始背熟肖秀榮、任汝芬的政治押題幾套;

3.合理安排複習計劃

在材料準備好之後,就要合理安排西綜科目的複習計劃,有的同學戰線拉得很長,決心把書從頭到尾翻一遍,結果一科還沒翻完就全忘光了,而我的安排是就看老賀的輔導書,我不要求一遍記住,就是看,管你怎麼看法,一目十行也行,一遍一遍的看,快速的看,等你看完4-5遍你差不多都會背了。

4.注重效率

效率可以說是任何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的必備條件,上文我提到的一遍又一遍的看輔導書,其實就是效率的一種,因為高效的翻閱使你的理解遠遠超過細嚼慢嚥讀懂一遍的效果。

舉個栗子:

跟我同期的戰友,同一時間到達自習室,結果30-45分鐘後戰友就坐不住了,手機開始拿出來刷了,而我總是能保證3-5小時以上高效的學習,時間一長,差距慢慢就拉出來了!

在複習程度差不多的時候,還可以拿出測試卷測一測,檢測自己的學習能力及哪些科目可能存在不足。

我覺得這部分還有一點十分重要的事,同學們可以把每年的真題解析讀死讀透,讀到滾瓜爛熟,相信你到時候就會明白其中的奧妙!

5.穩中求進

當然,上述方法可能會幫助同學們考研上岸,但是,考研過線並不代表著成功,只有面試錄取才是最後的勝利,因此,在沒有其他法寶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應該追求更高的考研分數,確保萬無一失,所以,有能力者,還是應該再過一些書本,方是上策。


以上只是個人粗淺的經驗之談,希望對各位考研的同學有所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