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最大误区与10点建议(2019版)|思想地图

高考报志愿最大误区与10点建议(2019版)|思想地图

这篇2018年写的文章,今年根据2019年新情况、新思考,修改补充了一些内容。比如补充了中外合办大学这一块,很多人还不知道这种大学的好处,强烈推荐大家了解考虑下,C9以外的一二三本都适合,详情见下文。

…………

年轻的时候,我以为钱就是一切。现在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

…………

最近两天高考分数都出来,每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都会有亲戚朋友打电话给我,问他们子女高考如何选大学、选专业。下面简单谈谈我对高考选志愿的看法。

选志愿的总原则:

  1. 高考报志愿第一原则是要“拜金主义”,最大误区是根据兴趣选专业。
  2. 数学含量越高越好,技术门槛越高越好,尽量选工科,尽量不要选理科,千万不要选纯文科(法律、小语种等技术性文科是例外)。
  3. 985、211大学选择的优先级:城市>大学>专业;
  4. 非985、211本科、专科的选择优先级:城市>专业>大学。
  5. 部分考生也可以考虑下复读。
  6. 深入了解、重点研究中外合办大学。


1. 要金钱,不要兴趣。

高中生对大学专业的理解很肤浅。有一点兴趣,也都是从新闻媒体、电视剧、或者书上得来的朦朦胧胧的认识,并以此判断大学专业的情况,没有对大学专业的实践性的了解,也接触不到专业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的认识概况。这个问题导致高中生进入大学后,发现所选专业,和自己的高中填志愿时候的认识完全不一样,以至于没了兴趣,很常见。

高中生大多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兴趣。绝大多数高中生自从上学以来都在埋头学习,很少认真、深入的考虑到未来干什么。

大家都认为有兴趣才能学得好,也就是爱一行,干一行。实际情况则相反,是干一行,爱一行。在没有特殊例外的情况下(比如晕血的人不适合学医),只要能干得好、出成绩、有成就感,就会爱上这一行。

我举个最极端的例子,法医专业。十几年前,当时法医还没有现在认识这么高(当然,现在认识也不高),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行业,当时要很多人学法医是打死也不愿意,会觉得天都要塌了。我们班一共44个同学,9成法医同学都是其他专业调剂到法医系的,一半以上都是从非医学类专业调剂过来的,但是我们班毕业后,现在至少8成以上的同学都还在继续从事法医工作,而且当年很多被调剂的同学的业务非常突出。因为干一行,爱一行,干得好,就有了兴趣。

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兴趣会变。很多人今天一个兴趣,过一段时间,遇到另外一个事情,兴趣就变了。这也导致根据兴趣选专业不太靠谱。

但是,兴趣会变,金钱永远不会变。如果一个专业收入低,做不出成绩,没有成就感,也难以保持长久的兴趣。所以,选专业就要拜金主义。金钱体现在选志愿上,就是大学专业的就业、发展前景等。选专业的时候,男女不同、家庭条件不同、高考分数高低不同等情况不同,有不同的选法。

2. 985、211如何选?

读大学先选城市,优先考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次考虑杭州、南京等二线城市,第三考虑省会城市,或者堪比省会的地级市,比如苏州、青岛、厦门、大连等。一般地级市的高校尽量不要去。北京上海的211比很多内地的985更值得选择。

选好城市后,就选大学,很多时候就业主要看本科学校,不怎么看专业,而且可以修双学位、跨专业考研等。

只有985、211高校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专业,但是我也不建议根据兴趣选,还是要看赚钱能力。能上985高校,就业一般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选专业也相对自由,但是不同专业毕业后的收入差距会有10倍以上,比如北京大学金融专业的收入就要远远高于中文。上985、211,目标一般可以适度长远,只要稍微努力学习,使出高中学习六七成的努力,以后读研、出国深造的可能性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可以选数学等基础性比较强的专业,也可以直接选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但是不要选中文、新闻、哲学等纯人文学科。

3. 非985、211的一本、二本、三本、专科如何选?

先选城市、再选专业、最后选大学,因为这些大学知名度不高,基本上都没听说过,就业的时候企业重视专业更甚大学。要纯以就业为导向,数学专业就不要学了,尽量选工科,生物等理科尽量不要选,文科我也不知道选什么好,可以自己考虑好就业、有前景的专业。医学、师范都是不错的选择。尽量学一门技术,相对靠谱些。

4. 什么专业收入高?

市场化的专业收入高,也就是在企业需要的专业收入高、去体制外的企业才能赚钱,而政府、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等体制内的收入稳定,但是相对较低,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相对收入会越来越低。

5. 什么专业好就业?

专业性越强,越好就业。护城河越深,越好就业。比如医学几乎是就业最好的专业之一,但是好就业不一定收入高。但是未来医学收入增长肯定快于大多数行业。全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医学都是最难录取的专业之一,但是中国今年因为一些问题,医学分数线非常低。然而从全球、长期看,医学必然价值回归,收入增长会越来越快,比如每次医改以后,医生的收入都会上一个台阶。现在医生虽然备受诟病,辛苦又挨骂,但医生群体已经是收入最高最稳定的几个专业之一。

要选对行业趋势。这个可以搜一搜新闻,行业趋势分析网上的专业研究很多,都可以参考。

6. 理科怎么选?

理工科就学企业需要的专业,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数学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专业,其实数学专业本科里最好的专业,读研的时候各个专业都喜欢收本科是数学的学生。

7. 文科怎么选?

文科里法律、金融、经济、心理等社会科学比纯人文学科相对好就业一些。其中法律虽然不需要数学,但法律是个很专业的技术活儿。最不要选的就是纯人文学科,比如中文、新闻、哲学、历史等,这些学科如果大学的时候,还是非常有兴趣从事学术研究,可以跨专业考研,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现在经济领域的记者,很少是新闻学出身,多数都是学经济的。外语专业尽量选中小语种,比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但是也不要选迷你语种,就业市场太小。

如果专业不好就业、或者属于收入比较低的行业,即使考了研究生,最后还是要去市场上找工作。因为现在也只有985、211的毕业生才有选择做学术的条件、也就是毕业后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最后当大学老师,普通一本很难走这条路,二本更不要想。所以如果专业选不好,以后读研也是个麻烦事。

8. 选专业要选路宽的,以后选择多的——跨专业考研、双学位是必须要考虑的。

理工科考文科的研究生好考,文科则没办法跨专业考理工科的研究生;文科里金融、经济等跨专业考历史、哲学、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好考,反过来则比较困难。另外,选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现在很多高校可以修双学位,跨校修双学位,本校修双学位。比如学数学的可以跨专业去学管理,但是反过来则不行,因为难度太大。所以建议选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后,大学修个双学位,以后就业路子宽很多。

比如武汉有个七校联合修双学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几个学校可以跨校修双学位,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其他六个大学的学生可以去华中科技大学修计算机专业或者管理学等,也可以去武汉大学修新闻、法律专业。相当于读一个大学两条路。


9. C9高校以外,可以重点考虑、深入了解下中外合办大学

中外合办大学(学费比较贵,每年2-10万不等,适合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目前中国在招生的有9所,最好的西交利物浦(西安交大和英国利物浦合办)、上海纽约大学等招生的分数线,已经比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211高校的招生分数线还要高一些。分数线比较低的有温州肯恩大学等适合二本。

去年我们做过一个调研,深入了解了下中外合办大学的培养方法、毕业取向、就业等,发现是极度被忽视的一类大学。

培养:中外合办大学,大多数采用全英文教学,是欧美大学的教学方法和标准,课程要求非常严格,非常锻炼学生的能力。至少毕业后,外语听说读写能力非常突出,比大多数国内大学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水平都要高的多,相当于拿了两个学位:外语学位+专业学位。

而国内很多985大学的专业,基本上都是混日子,要求非常低,哪怕一学期不上课,考试也能毕业。我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都学过,这3个学校在985里也算是比较好的,但是学生教学管理,部分专业可以说是非常差。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学校名气固然重要,但是能力更重要。中外合办大学的高教学质量,学生毕业后可以上打1-2个层次的国内大学,比如二本分数线的中外合办大学的学生,水平可能比比较差的211大学学生的水平要高。而且

就业:①中外合办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非常有优势,申请国际名校要比国内大学容易的多,具体数据,你们可以去这些学校的官网查查,很多都是去常青藤,国际排名前50的大学留学。②同学网、校友网质量高。同学家庭条件都很好,学费那么贵,上的起的都是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网、校友网对以后工作是非常大的帮助。③承接上一条,同学家庭好,结婚找对象的质量也很好。④大多数就业是世界500强。

10.复读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复读不适合所有人,但是很多人需要考虑下,是否应该复读。因为现在越来越多时候找人看本科第一学历。一个好本科非常重要。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大多数复读能提高30-80分不等。如果差十来分不到本科线,如果不复读,只能上专科,如果复读,大概率上本科,质的改变,我觉得这种情况就应该复读。

例如:如果今年接近一本线,但是复读后能上211,是否应该复读?如果今年考上安徽医科大学不理想的专业,但是复读一年能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你是否愿意复读?

…………

没有任何考试能一考定终生。虽然高考很重要,但是同样定不了终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赛。百米赛的起步非常重要。但是马拉松的起步就不那么重要了,可能起步很多人,越跑周围的人越少,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大。马拉松要的是毅力,很多人是上了大学就不跑了,或者走走停停休息了,大多数人坚持不下来就放弃了,跑不完全程。如果大学后能坚持学习、努力奋斗,就会发现周围赛道上的人越来越少。

最重要的是,大学要好好学习,不要误以为高中辛苦,大学就要放松下,大学放松不好好学习,工作也很难找到好的。大学和高中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高中主要拼智商,大学主要拼努力,以现在大学生普遍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上拼智商。大学几乎没人管,是否有自我控制能力去努力学习,决定了以后工作上是否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努力,是否自我施压上进。只有自己努力上进,才能遇到贵人,贵人也才愿意帮你;如果你是烂泥,贵人也没办法把你扶上墙,还给自己找麻烦,脏了自己的手。所以,无论去哪个城市,上哪个大学,学什么专业,只要好好学习,日后工作生活都不会差的。如果我还有想法,会在评论区补充说明的,欢迎大家收藏这篇文章。

如果觉得有启发,希望转发支持下,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