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將至,如今的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如果取消今年的清明節,大家能接受嗎?

阿衝學剪輯


可以接受

春節不外出,不回家,不走親戚,不聚會,這些大家都能接受,清明節是祭奠先祖的,如果疫情影響不能前往,大家也會接受,等疫情過後再說


尕護林


你好,今年的清明節並沒有取消。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疫情發展被有效遏制,我們的生活秩序正在變得正常起來。根據最新消息,2020年清明節自4月4日至4月6日放假3天,不調休。隨著各地交通的進一步恢復,部分省市已經預售清明節客運車票,相應的出行計劃穩步推進中。該上墳的上墳,該燒紙的燒紙,該設宴款待老祖宗的宴會不推遲,清明時節雨紛紛,誰說過取消今年的清明節了?

題主大概擔心的是這次疫情移風易俗,改變了原先的祭掃方式和喪葬文化。我認為這事不必擔心。

第一,祭掃文化和喪葬禮儀一直在變化,即便生活方式改變,也很正常。比如古代實行土葬,人死入土為安,現在是火葬,海葬,最近還研發了冰葬,葬俗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人們也早就已經接受。古代三年守孝,無論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家中長輩去世是要在墓地邊結草廬居住以表孝道,所謂丁憂。現代社會也不可能做到。這是時代變遷的結果,誰都得接受。

第二,現代科學技術發生變化,祭掃方式與時俱進。比如互聯網發展之後,可以在網上祭拜,點開頁面,掃一下二維碼,死者信息一目瞭然,生前的數碼照片,視頻音頻,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呆在家裡就能天天和死者交流,思念之情瞬間滿足。亡靈世界本來就是虛無縹緲的空間,如果人死以後有另一個世界,估計那邊的科技也在進步。當你凝視屏幕追憶逝者時,說不定他們也在另一頭連線凝視你。又或者那邊的制度文化也在發生變化,不僅僅清明,冬至,中元節,陰司有關部門也能批准亡靈回家探親,不需要生者千里迢迢到墳頭張望,家裡去世的老人故者自己就能搭乘各種交通工具跑來與你相會。這是雙向的交流。

第三,祭拜之事在乎心誠。關於人的去處有很多種說法。中國傳統講究追遠慎遠,在《論語.學而》:“慎終追遠”——追遠者,遠謂親終既葬,日月已遠也,孝子感時念親,追而祭之,盡其敬也。佛教文化認為人在六道輪迴中生活,一旦死去就進入中陰身,肉體煙消雲散,並無魂魄,頭七過完,人也就離開了此生世界開始新的生命旅程。如此,即便你在清明節裡燒了幾百億紙錢,外加紙紮的美女豪宅,其實死者也是收不到的。如果燒太多的紙錢元寶,可能會造成那個世界通貨膨脹。

祭拜,只是傳統文化的延續,其意義在於撫慰生者,在人活著的時候營造一個死後生活的念想,以此消除人們心中對死的恐懼,同時也藉助祖先的崇拜而對家族血脈建立一種凝聚力。如今社會,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現實意義。

與其勞師動眾,非要舟車勞頓地坐車去掃墓,還不如網上祭拜,或者在家擺一桌酒,發個微信請老祖宗一聚來的方便,實在感到過意不去請墓地工作人員代掃一下也可以。只要心誠,那就足夠了。


西雙版納的茶花


今年的清明節不取消!4月4日(星期六)至6日(星期一)放假調休,共3天。

近日國家民政部已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正在部署統籌並推進2020年清明節疫情防控與祭掃工作。時值舉國上下抗擊疫情、加緊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會議特別強調:

一,要分類科學精準施策。根據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可暫緩舉辦集體共祭等群體性活動。

二,要突出抓好現場祭掃管理。

三,要大力推行綠色文明安全祭掃。

……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都很關切,黨和政府更加重視。我們在拜祭親人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現在我們國家的疫情已經得到緩解,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啊!疫情的陰霾終將消逝,對親人的思念永藏我心!




國亮寫作薈


你好,很高興能和你一起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清明節將至,如今的疫情還沒有結束。如果取消今年的清明節,大家能接受嗎?

清明節,是我國留下來的一個傳統節日。他的意義就是緬懷先祖,烈士,表達我們對他們的哀思,懷念。是一個民族傳統節日。我們緬懷他們的同時,也要珍惜現在生活的不易。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如果取消了清明祭祖,也未嘗不可。人們要出行,難免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交叉感染。取消,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接觸。而我們去掃墓祭祖,只是表達的一個形式。我們也可以換一個形式,買上一些祭品,對著自己的家鄉,遙望拜祭。

就是今年祭拜不了,我們還有明年,只要疫情解封了,情況允許了,我們也可以抽一下時間。選擇一個合適的日子,去祭拜也可以。只要有心,什麼時候過去都不為過。

以上是我個人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一起探討,批評指正。

我是返鄉老青年,歡迎大家多多關注!謝謝大家






返鄉老青年


能接受,大局為重。

清明節是悼念先人的節日,每年這個時候,大家基本上都會去已故親人的墓地,緬懷親人。

今年疫情影響,不能去墓地了,可以在家裡表達一下哀悼之情,這也是突發事件,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的健康,不能去墓地,也是沒有辦法的,大家也都能接受。


心似朝陽


你好!

清明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年是回鄉人數最多的,最密集的,既回來祭祖,又親人團聚。如果完全取消,大家也難接受,我最近看到各地都根據當地疫情情況做出了規定,有規定分開時間段掃墓的、有控制參加人數、有要求不出門在家採取各種方式祭祖的。這要根據當地政府規定進行活動。




我是火炮長


當“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成為目前威脅民眾健康、生命安全的頭號大敵時,取消清明活動沒什麼不可以。

中華民族是具備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民族。清明節就是為緬懷先祖、先烈和民族英雄的節日。但是在防控“疫情”的戰役尚未完全結束之時,相信民眾會以大局為重,在確保防禦安全的前提下,選擇其它方式進行。


華4402


我覺得大多數人應該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疫情沒有結束,很多人集中時間去掃墓是有危險的。特殊時期,特殊對待。生命安全是第一位,悼念親人,今年在心中悼念。


中老年講壇


為了不被新冠病毒的傳染,還是謹慎為好,你想,清明節肯定人多,萬一傳染上怎麼辦呢?今年跟往年不一樣,來年就隨便去了,量力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