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商鋪如今是最危險的資產,投資的話儘量不要碰,你認同嗎?

李中東


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也不絕對。如今,商鋪變對很多人來說已經變成“傷鋪”,其實並不是說商鋪完全沒有了投資價值,只是說有投資價值的商鋪變得越來越少。

商鋪市場如今行情很慘淡,投資回報率低、商鋪出租難、轉手難的現象很普遍。現在很多商鋪租不出賣不掉,有的地方街上商鋪一片片關門。

商鋪投資之所以陷入寒冬,一方面是因為電商的發展對實體店發展帶來衝擊,人們的消費形式發生轉變,商鋪的門庭冷落和電商的繁榮形成鮮明的對比。

另一方面,繁榮的房地產不斷推高房價,也帶動商鋪價格水漲船高,商鋪成本高,租金也越來越高,高房租加大了實體店的運營成本,同時也拉低了實體店的競爭力。

第三,過去十來年,大家一哄而上建商鋪,幾乎只要有小區就有配套商鋪,一邊是商鋪嚴重過剩,一邊是人口出生率持續低迷,人少鋪多。

此外,商鋪不能落戶,產權通常只有40年或50年,賣出時交易稅費同樣比住宅高出許多,這也無形增加了商鋪轉讓交易的難度。

綜上,除了稅費類政策性原因短期內有可能調整,其他幾點在短期內很難改變,再加上經濟下行大環境的影響,商鋪的未來不容樂觀。

所以除非是資金比較雄厚、經驗比較豐富、對政策和城市規劃比較有把握的老司機,商鋪投資一般人還是要謹慎再謹慎。





上林院


說這話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內行的人,如今的商鋪真的是最危險的資產,如果投資能不碰就不要碰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拿我們小區來說吧,我們小區是2016年交房的,交房之後我們開始裝修,真正入住基本上是2017年左右。然後小區下面有幾十家商鋪,這些商鋪也陸續開業。有做理髮店的,按摩店的,水果店的,藥店的,還有各種餐飲店等等。

我們小區所處的位置還算可以,周圍是城中村,人口密度也很大。當然光是我們小區就有1500多戶,這些商鋪一開始估計也都以為生意應該不會太差。可是事實上,從他們開業到,現在,兩年多時間,有些店鋪都換過好幾波人,店鋪做的生意也都換過好幾種,就是這樣也沒見哪一家生意做得好。所以到現在好多店鋪還是空的,租不出去。

還有我公司樓下,地下好多店鋪,還是在地鐵出口位置,生意見他們也很難做。尤其是那些賣衣服的店鋪,常年都見貼著店鋪轉讓字樣。稍微做得好的店鋪估計就是那些便利店了,還有就是那些賣早餐的。我覺得現在投資店鋪如果位置不是很好,或是人流量不是很大,你想出租都租不出去,基本上就是虧本的買賣。

如果有錢寧願購買理財產品,也不要投資店鋪,現如今店鋪真的很難出租的。


月牙亮投


原來都說“一鋪養三代”,現在看來,商鋪的投資風險越來越大,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很多地段一般,人口密度不大的地方,商鋪租不出,賣不掉,已經成為地產投資的“雞肋”。

我一個同學在自己小區的沿街位置購買了一個商鋪,當時花了100萬左右,原來認為商鋪沿街應該不錯,但是由於距離小區入口較遠,前面和右面有綠化帶,就像在一個死衚衕裡,又無法停車,所以兩年多了沒有租出去,想賣也很難出手。

像他這種算是特殊情況,但是,整體看現在投資商鋪確實風險比較大了,一是商鋪的價格已經炒得很高了,由於前期房價上漲較快,商鋪更是水漲船高,無論什麼地方,只要是店面就比普通房價高兩三倍,泡沫非常嚴重;二是開發商為了賺錢,到處規劃沿街商鋪,小區周邊幾乎都規劃成商鋪,太氾濫了;三是現在電子商務發達,很多交易都是通過網上完成,淘寶、天貓、京東取代了大量的實體店鋪;四是商鋪租金已經高得讓人望而卻步,很多個體經營者開店,自己賺的不如房租多,因此實體店鋪關門的越來越多。

由此可見,現在投資一定要睜大眼睛,做好風險控制。一是要選擇有投資價值的優質地段,二是充分考慮未來的投資收益目標,三是做好租售兩難的情況下如何度過危機的打算。現在整體經濟形勢一般,賺錢感覺越來越難了,這種情況對商鋪的影響是最直接的。

雖然現在投資商鋪風險很大,但如果說商鋪是最危險的資產,我倒不認同,畢竟商鋪屬於不動產,即便租不出,賣不掉,店鋪仍然會在那裡,貶值的空間也不大,只是喪失了賺錢的機會而已,相比股票、期貨等高風險投資,不動產仍然屬於風險小的。

我一個同學在2016年把全部資金投入股市,然後還融資融券,結果100萬資金去年就全部虧光了,如果他當時投資商鋪的話,也不會淪落到現在的地步。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在你沒有制定風險控制方法之前,最好不要盲目投資,商鋪也是這樣,所以並沒有最危險的資產,只有最危險的投資方法。


互金直通車


我很認同這個觀點,我很多朋友和親戚都問過我,手上有錢,想買套商鋪,以後收租金,我都不建議他們買商鋪。

有位朋友的弟弟,是做書店生意的,主要是針對考研之類的專業書籍,商鋪的總結是五百五十萬,租金是三十萬左右一年,因為我做過很多年房產,他弟弟就問我能不能買,我說最好不要買商鋪,投資其他的比較好,他說好的,後來又給我打電話說,說商鋪定下來了,房東降價了,降了三十萬,他覺得便宜,就買下來了,後來繳稅過戶之類的,稅費和中介費交了六十萬,商鋪全程下來用掉五百八九十萬。沒過兩個月,又給我打電話了,說房子租不掉,之前租三十萬的,現在租金降到二十五萬了,還是租不掉了,已經空了兩個月了,老婆又在家吵架,所以決定給賣掉,問我多少錢合適,我就和他說,成本價肯定賣不掉,你周邊的比你價格低,肯定不會買你的,你現在買就要降價賣,他說實在不行就降價賣,先按成本價賣一段時間再說。

以前說一鋪養三代,現在可以說三代養一鋪。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

從購物方式來說,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購物方式都產生了極大的改變。以前那種實體商業模式,受到了電商的極大衝擊。所以實體商鋪的租金之類的都收到很大的影響。

從商鋪的供求關係來說,現在全國各個城市的商業庫存都比較大,各種綜合商業體,特色小鎮,商業街,比比皆是。

如果實在要投資商鋪的話,我建議購買沿街商鋪或者住宅底商。綜合商業體,商業街,特色小鎮,大型批發市場都不要投資了。

總的來說,現在的商鋪已經嚴重過剩,並且受到電商的影響,實體行業不好做,所以商鋪肯定是很危險的資產了,儘量不要碰。


藍色太陽


這種觀點我不完全認同,並非所有的商鋪如今是最風險的資產,只能說不同商鋪有不同的價值;至於如今真正還想要投資商鋪需要謹慎,三思而後行,下面說說我個人看法。

首先說說我個人投資商鋪情況,201我在老家新城區靠近高鐵站和客運站那裡也投資了一間商鋪。而我投資商鋪我就看商鋪未來的價值,現在兩年了商鋪還是空置著,由於還沒有發現好,人流不足。我投資這家商鋪主要是博取未來新城區發展好之後,旺起來之後的價值。真正等旺起來就是一筆大財富,不管是出租或者拿來買都可以。所以我認為現在真正想要投資商鋪一定要注重商鋪未來價值,不能看眼前的利益,把目光放長遠投資,這是我個人觀點。

投資商鋪其實真正的就是靠收租來收回成本,獲取投資的收益;但隨著互聯網的衝擊,現在很多商鋪都關門了,都經營不下去,所以你想投資商鋪,這兩點你一定要考慮清楚。其次重點考慮商鋪的出租率和租金,商鋪未來的價值,商鋪周邊的發展前景。

出租率

商鋪周邊的有多少控制率,如果周邊的商鋪都是沒有空置的,說明那裡的商鋪有價值,可以考慮投資。反之假如空置率高,證明附近生意不好做,肯定謹慎投資。

租金

假如你看好某家商鋪,可以結合現在的資金,以及未來的租金進行預估,如果商鋪年回報率達到6%以上,這個商鋪可以考慮投資,低於6%暫時不考慮,或者直接放棄投資。

商鋪未來的價值

現在很多城市都是發展新區,大量資金往新城區發展,舊城區是保持原樣。所以假如有閒錢,可以在新城區買到未來十年八年有價值的商鋪,一旦新城區旺起來就是一次財富,所以考慮商鋪未來的價值。


商鋪的位置

商鋪的位置非常重要,同一條街不同的位置,商鋪的價值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位置好,地段好的商鋪現在也是可以考慮的。

總之在當前2019年樓市遇冷,投資商鋪確實需要謹慎,不能盲目的亂投資。有句話這樣說的,投資商鋪跟投資股票類似,都是投資未來的價值,投資好了富三代,投資不好坑三代。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並非所有的商鋪都是屬於危險資產,並非所有的商鋪都不能投資,一定要考慮周全到底能不能投資才是最重要的。


老金財經


不能認同!投資商鋪不是兒戲,懶人心態去瞎買,投什麼風險都是巨大的。

  • 商鋪投資確實有風險

我們在實踐中,遇到很多開發商朋友,搞商業自己都沒有經驗,包括雲南龍頭地產企業,小區品質搞得倒是不錯的,但商業這塊始終沒有拿得出手的項目,就是炒不熱。

我另外一個在江蘇做實業的朋友,被他們地產公司銷售人員忽悠,花了9000多萬買了五間連著的鋪面,當時是做售樓部用,八面風位置,看著蠻霸氣的,想著肯定賺。哪知房屋交付後,商鋪前面靠近路邊綠化處,栽了一大排翠竹,長得還快,2、3年就把鋪面的視野擋了,空了4年多都沒租出去,最後是一個做美容整形的租了,年租120萬,折算成年收益率1.33%,你說坑不坑人。

  • 商鋪投資的風險點

沒有選好商鋪,不容易租出去,租金收益還不高;前任租客搬走後,尋找下一任租客不容易,中間容易出現空置期;後期想轉手也不容易出手,甚至還要虧些錢才賣得掉。

還有一個風險點在於稅收,根據1986年國務院出臺的《房地產稅暫行條例》,商鋪還要按年繳納房地產稅,要麼以商鋪餘值的1.2%繳納,要麼以租金收入的12%交,這是政策風險,目前並沒有嚴格執行,所以,很多擁有商鋪的人估計都不知道這個稅。

在實際經營中,商鋪租賃糾紛也是一大風險點。租客租過來後,簽了長約,後來轉租了,收了轉讓費之類的;如果轉手的次數多了,層層加價,房東很難收回去,一旦想收回去,租賃糾紛就很容易爆發。

  • 如何預防商鋪投資風險

1.調查好租金收益。商鋪能不能租得起價,是通過調查和經驗完全可以判斷的。位於成熟地段,周邊各種市政配套完善,常住人口多,商鋪能輻射的人流也多,人流消費能力強,這樣的商鋪肯定是不愁租的,自然就租得起價。

2.分析好商鋪的增值空間。商鋪增值也是跟地段、區位、人流、配套、出租率和收益率掛鉤的,好租、租金高的商鋪,後期的增值空間肯定是很大的。

3.管控好租戶。在籤原始租房合同時,儘量不要給予租戶轉租權,後期他想轉讓鋪面了,雙方再來商量,這樣便於控制轉租次數,對受讓人也是一種保護。也可以在租房合同中約定好,一旦轉租後,必須要跟原房東再次簽約確認,目的都是保護房東和受讓人利益。

4.合理納稅。“把豬養肥了殺”,還是要注意的;正常納稅,合理納稅,是公民義務,不要為了撿便宜,惹來大麻煩。

5.謹慎投資。很多人覺得商鋪投資風險大,在於容易被銷售忽悠,容易被中介洗腦!在自己沒有親自調查、瞭解的情況下,稀裡糊塗就買了商鋪,完全被銷售洗腦了,沉浸在美好的投資前景中不能自拔。

因此,商鋪是重大投資,必須要親力親為,實地瞭解,多番調查,才能得出能不能投資的決策。商鋪投資是一門技術活,也是一門體力活。任何懶惰的想法和行為,最終的結果就是失敗投資。


房壇法菜


現在商鋪太多了,對原來黃金地段的商鋪嚴重打擊,原來一鋪十幾萬租金,轉讓費二十多萬,現在不僅房租降了,轉讓費也不用了。有些還不好租。我鄰居在市場二樓買了個鋪,五十多萬,結果現在一年租金5000都沒人要。有些乾脆也就不租了就關著。這情況全國各地到處都是


九月的雨2018


什麼樣的投資,投不好都很危險。口岸看準了,就非常有投資價值,沒看準就可能成為死貨。前兩年我弟買過兩套商鋪,一套花了兩百多萬,另一套花了一百七十萬。現在兩百多可那套的投資收益有5.5%,而且籤的合同是租金毎年遞增9%,租戶還惟恐我弟把鋪租給其他人了。而一百七十萬那套至今還未租出去。所以說,投資商鋪並非沒有價值,只是要求投資者要具備對口岸的判斷能力,否則就難逃租不出賣不掉的命運了。


陳燎原776


對於商鋪這一塊現在比較的熟悉,然後說一下我的看法。

現在商鋪基本上分為兩個大類,一個是沿街的門頭房,一個是商場裡邊的鋪位。

這兩種房子來說,商場裡邊的房子的風險要大於沿街門頭房的。

先分別說一下他們的優缺點

沿街門頭房優點1.獨立產權。2.人流量大,車流量多。3.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的業態。4.自主性強。 缺點:1.價格高。2.業態亂,沒有統一規劃。3.受天氣影響嚴重。

內鋪:優點:1.商場統一管理,業態統一。2.裝修檔次較高。3.商場運營起來後可以很好的享受流量加成。 缺點:1.必須接受商場的管理2.如果商場沒有經營好,自己生意也會有影響3.沒有實體牆分割,自己容易找不到

這只是房子本身的特點,還有現在在三四線城市建設了大量的城市綜合體,以及商鋪,再加上電商的影響,現在商鋪的生意,真的影響很大。


峰神pHq


我不認同商鋪是最危險的房產投資的看法,相反,商鋪是不動產裡最有投資價值的。



請問恆隆廣場,是什麼樣等級的“最危險的房產投資”?

認為商鋪最危險的,基本上都是工薪階層,根本不懂投資商鋪。

請問你沒有經過駕駛員培訓,拿到駕駛證,製造出車禍現場,原因就可以歸咎汽車是最危險的交通工具麼?



商鋪是指專門用於商業經營活動的,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交易、服務及感受體驗的場所。

現在人人都有手機,手機都能拍照攝影,難道說人人就可以輕鬆成為攝影師,就可以拍出電影電視劇?


術業有專攻,任何時候都是。

在不動產投資領域也不例外。

不動產投資,尤其是商鋪投資,從來就不是普通人可以隨便參與的。

商鋪,也不是沿街搞個捲簾門就算商鋪了。

說商鋪不行的主,你倒是說說哪傢俱體的“肯德基”“麥當勞”租賃的商鋪是“最危險的資產”?


不是商鋪不行,是你的智商財商不行。

我們都看到了“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的紅火,但是有幾個知道,他們在篩選商鋪時,就事先有過各種實地測試呢?

所有的商業成功都絕非偶然,同樣哪些叫囂商鋪是“最危險的資產”的人,他們做其他投資一樣“最危險”,因為我還沒有見過一個靠嘴皮子成功的企業家。



那些叫囂商鋪是“最危險的資產”的人,我幾乎可以肯定,都是不懂投資的。

這些人,才是“最危險的資產”!

離他們遠些,別被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