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沙石油大戰哪個國家是贏家,輸家又是哪一國家?

李數老師微課堂


俄沙石油大戰的蠃家輸家只能從俄沙兩家來預測。他們的矛盾焦點在於3月6目沙特的石油減產提議計劃被俄羅斯拒絕,3月9日沙特宣佈增加石油產量,甚至要將日產940萬桶逐漸增至日產1280萬桶,由此引發世界石油價格大幅下跌。

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很好鑑定。如何界定?俄沙誰能堅持到底,誰就是贏家,誰中途妥協改變立場誰就是輸家。以筆者之管見,俄羅斯很快就會由拒絕變為坐下來談判解決問題的,結果一目瞭然。


雙樵\n


俄沙石油大戰沒有輸家,兩家都是贏家,世界也是贏家,為什麼這樣說呢?


沙特敢於降價,美洲方向每桶油降7美元,分明是要去佔領美洲市場;亞洲,歐洲方面每桶油降5美元,分明是在保原有的份額。沙特還要在4月份繼續增產,由900多萬桶增加到1100萬桶,以維持油價的低位。俄羅斯不答應每天減產150萬桶,俄羅斯是自信滿滿,是因為俄羅斯的客戶比較穩定,俄羅斯的的石油價格也有下調空間。


目前國際油價已下跌到了每桶35美元上下,俄羅斯每桶油也會賺到一半左右。所以,俄羅斯根本無需著急,只要開足馬力,生產的越多越好,把大把的銀子賺回來。而且,沙特和俄羅斯作為兩個以能源為主的經濟體,在世界經濟低迷的情況下,盲目提高油價,並不利於因疫情受到重創的世界經濟復甦,低油價有利於生產的恢復。從大處看,有利於包括沙俄在內的石油生產國利益。但,這裡並不包恬美國。

美國是這場石油降價的最大輸家,因為美國的頁岩油生產成本在每桶50美元左右。如今的油價,美國每生產一桶油就要賠15美元,生產的越多,賠的越多。所有的小油企應該早已停止了銷售,待價而沽,生產也會隨即停止,因為有限的流動資金通常是貸款,企業的使命就是賺錢,不能賺時就必須歇業。2014年那場石油掉價,美國的小油企大多數都沒逃過破產的命運。



美國現政府前兩年一直是蠃家,因為委內瑞拉與伊朗,一個不能好好生產,一個石油不能出口,所以,油價高,有利於美國。現在因疫情用油少,油價因供求關係下降,美國也無法用強權干預。沙特和俄羅斯看起來好象是進行石油大戰,沙特降價,好象不利於俄羅斯。其實,更希望提高石油價格的是美國。美國向俄羅斯喊話,希望做沙特,俄羅斯之間的調停人,俄羅斯並不為之所動。


天太2


沙特、俄羅斯石油大戰導致油價暴跌,世界非石油出口國都是贏家,最大的贏家當然是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的中國。

最大的輸家當然是美國,美國是頁岩油生產大國,生產成本約50美元一桶,遠遠高於世界石油市場價格。可能因此嚴重影響這些企業生存。當然那些大企業集團可以通過進口低價石油賣出成品油賺錢,但單一的石油採油企業將生存困難。


年青的心1961


俄羅斯與沙特阿拉伯兩個石油大國,因為對出產原油減產的問題談判未能達成一致,俄羅斯拒絕減產,沙特阿拉伯提高產量,降低油價銷售,哪一個國家更有利呢?

沙特阿拉伯自來是產油大國,出產的石油質優,深受世界各國的歡迎。沙特賺得盆滿缽滿的,富得流油,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富國。俄羅斯近年來,特別是蘇聯解體以後,經濟逐年下滑。依賴石油和武器出口的俄羅斯經濟,由於武器出口的市場丟失較多,轉而依靠石油天燃氣出口換取外匯。沙特阿拉伯因俄羅斯不願減產石油,大幅降低油價,擠兌俄羅斯的石油市場,明顯的是對較貧窮的俄羅斯不利。沙特阿拉伯象是有壓迫俄羅斯的意向,非要俄羅斯減產石油的意圖,不達目的不罷休。


夏天有雨894


石油價格大漲大跌,最大的輸家是外向型經濟。這次油價從50美金跌到25美金,生產企業擁有的庫存石油成本無法消化,產品價高無銷路,引起企業虧損,經濟通縮,對我國這種通脹型經濟影響大。石油出口國影響的只是幾家產油企業和外匯收入,對整體企業影響小。甚至由於生產企業生產要素成本下降,增加了資金迴流和本國產品竟爭力。當油,電,汽,物流成本,土地成本這些1生產要素成本都高於發達國家時,我們的產品也就喪失了競爭力。當境外股市大跌,科技股都是白菜價時,外資就會流出中國。所以今後國家隊託市就沒有意義。


lV71710938


經濟大戰參與者沒有贏家,贏家都是旁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