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的航母有哪些亮點?製造航母有什麼作用?

小宇宙科學哲學


兔哥回答:航母的製造涉及重多的行業,簡單的說,涉及一個國家所有的工業領域,從船舶的工業製造、原材料、電子通訊、基礎建設、經濟基礎、航空工業、機械製造到工藝流程等等,這也是航母難造的原因。航母的建造週期長,耗時、耗力、耗錢、不是誰都搞得起的,能造航母的國家都是工業基礎發達的國家。航母作為一種武器裝備,建造週期反應出這個國家總體作戰實力,越是用時短也就意味著戰爭潛力強大。我國航母從無到有,從改造引進型號開始,短時間內就仿製改進提高,具備了自己建造大型航母的能力,那麼我國航母有哪些值得驕傲的亮點呢?



我國航母建造之路走的一條學習—研究—實踐—提高的過程;

首先我們虛心學習,通過對引進的航母進行深入研究,論證,提出我們自己的觀點,並不照搬,而是最大化的融入自己的設計理念。我國軍工人員在改造遼寧艦時,就和它的姊妹艦有所不同,特別是武器裝備的配置上融入了我們自己的作戰理念,這個階段就是利用已有的設備虛心學習,鑽研製造航母的經驗,儲備技術人才。其實遼寧艦就是一艘實驗艦,通過對遼寧艦的建造,積累了大量的建造航母的經驗,技術人才,工程作業人才,同時也把整個航母製造的行業鏈條建立起來,為後續航母的建造打下了完整的工業服務鏈條。我國國產的第一艘航母建造週期明顯縮短,目前已經下水海試,很快就會入役。可以肯定的說我們的國產航母用時最短,行成戰鬥力最快。尼米茲航母從建造到入役用了7年,“女王級”用了8年,庫茲涅佐夫航母用了9年,戴高樂航母用了11年,阿三的維克蘭特號2005年開始,2009年開始下水,隨後又下水,再下水,什麼時候入役不知道。我國的航母建造週期是最短的。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國航母最大的亮點之一。


邊造航母邊培訓艦員,航母造好了艦員也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利用一艘航母培養出兩艘、三艘航母上的艦員;

我國武器裝備,特別是大型武器裝備的特點就是軍民大融合,不但建造航母軍民合力,艦員的培養也是如此,建造和艦員培養逐步跟進,航母下水了,艦員也都熟悉了自己的崗位,例如,航母的動力系統,火控系統,雷達探測系統,艦載機系統在航母開始建造的同時,其實這些部門的艦員就已經開始了學習,實習,艦上做不到,就在艦下守著設備練,等設備安裝到位,艦員們已經可以操作了。再如艦載機,這可是航母戰鬥力的根本體現,在航母建造的同時,艦載機已經開始了在模擬甲板上的起降作業,我國航母艦載機實現在航母上起降的週期是全世界有航母的國家中用時最短的。正是由於採用了這樣的方法,使我國航母從下水到形成戰鬥力也是用時最短的。利用這樣的方法,在滿足第一艘航母的艦員的需要的同時,也已經把第二艘航母的艦員培養出來了,所以,我國後續航母的戰鬥力的形成周期會更短,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地方,也是我國航母成長過程中的一個亮點。

技術上的改進,更加符合我國實際的需要;

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了兩艘航母,如果說遼寧艦是我們學習的樣板,那麼,國產航母就是我們的畢業答卷,而且這個答卷完全按照我們自己的特點進行,首先國產航母的滑躍起飛甲板角度減少了1度,不要小看這一度,使艦載機的起飛效率,滿油量、彈藥攜帶量、艦載機所承受的重力加速度阻力大大優化,效果比前輩明顯提高。國產航母的艦島體積縮小,更加符合空氣流體力學,對艦載機的起降影響變小,也加大了甲板面積。機庫是航母存放艦載機的重要場所,機庫體積大小影響到艦載機的數量,國產航母的機庫明顯體積加大,能夠存放更多的艦載機,加上飛行甲板佈局進行了優化,因而使國產航母的艦載機搭載數量遠多於遼寧艦,使國產航母的艦載機攜帶量達到了最佳的使用效率。

國產航母的內部性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形成我們自己的風格;

就我們兩艘航母來說,雖然表面看差不多,其實差的遠呢,國產航母的內部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在電子、動力、材料、工藝等方面的進步有目共睹,這也使得國產航母在軟硬件的設計研發領域發展快速,國產航母的內部設備性能已經處於領先位置,例如,相控陣雷達技術,目前,國產航母上的大陣面相控陣雷達探測系統的性能處於領先,我國航母也是所有航母中安裝有大陣面相控陣雷達的國家,這個可不是多了一個雷達這麼簡單,也不單純是為了武器引導這麼簡單,代表了航母作戰群的警戒、指揮、等等的前沿技術。航母的作戰防禦體系多是採用層層負責,而我們卻組合成一個整體,明顯的變化是速度快了,防禦手段更加體系化,不要認為我們自己的航母小了點,感覺我國航母歷史短,經驗不足,這們承認,但也要看到我國在一些尖端技術上所具備的優勢,所以說,我國航母的很多的亮點是不可能的從外表看到的,自豪就是了。

我國是一個有漫長海岸線的國家,有廣闊的海洋,海上貿易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航道,我們理應維護國家的安全,捍衛國家利益;

航母對於我國的安全,海上貿易有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當今世界,霸權主義依然瘋狂,弱肉強食,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保護人民勞動果實的重要手段,沒有一個強大的海上力量,有再多的財富也無法守住。我國漫長的海岸線,廣闊的領海,重多的島嶼,以及遍佈四大洋的海上貿易通道,都關乎國家發展,民生改善,國家富強,這些都需要有保護措施,而航母具備航程遠,戰鬥力強大,歷來被譽為重要的海上威懾力量。以航母為核心組成的航母戰鬥群,就是海上移動的機場,艦載機的航程使航母的作戰能力大為延伸,而艦載機結合武器彈藥又進一步使戰鬥力延伸,這樣一艘航母作戰群就可以掌控大面積的區域。航母也是可以長時間駐守海上的移動的堡壘,就等於是在海洋上擁有了一座島嶼,一座移動的基地,作用不言而喻。我國作為一個負責的大國,強國,擁有航母是對世界和平的貢獻,是維護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力量,即是我們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所以我們才順應世界潮流,發展航母。


兔哥42928


國產航母說話間就要入役,現在可以說一說,都有哪些亮點與特點。站在門外看航母,它有多粗多長有多大,如是而已。航母之難,就是海上移動的科技城堡,凝結了無數智慧,正是無數科技的結晶。之對國產航母002,對它的疑惑,可歸結成三點,一是滑躍式甲板,起降效率不高;二是艦載機殲-15已不是最強者,而且數量不多;三是沒有固定翼預警機,戰力要受一定影響。是不是這樣,也是可以討論的。關於起降效率,比彈射型差一點,但影響不大,有便於維護的特點,使用正是戰鬥力,這很關鍵。“飛鯊”有號三代王,五代正在發展中,致於數量,可載36架,兩個波次出動,基本可滿足戰鬥需求。預警機嘛,有直-18AEW,控制海域小一點而已。現在來說航母的用途。

海上進攻一支矛

生來為得是戰鬥,制空制海對陸攻擊。地球70%都是水,強國無不以水而興,發展貿易不能沒有武裝,沒有既要受制。過去的我們一句話,自古危險海上來,沒有條件近岸發展飛潛快,現在我們要到遠海去,在萬里之外去懾止戰爭,航母正是這樣的國之重器與利器,兼具陸基和空基武器的所有戰鬥特點,如同海上一支戰略長臂,使國土從此再不有戰火之憂。因此,強國海軍莫不以發展航母為能,成為干涉全球事務的重要工具,我們不為此,發展航母,為得是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寧。

向遠洋進軍

沒有航母怎麼行。過去在我力有未逮的地方,總有人要生事生亂弄出不少麼蛾子,莫忘了“銀河”號,還有我使館被襲擊。所以有與沒有,強與不強,完全是兩個概念。在我力量到達的地方,一片祥和,再沒有人敢肆無憚,為所欲為。維護國家安寧,保護和平,我們13萬億美元的GDP,生意做到了全世界,不會任人欺凌,海上正需要一支強大的力量。讓歷史告訴現在,現在告訴未來,就在今天,擁有了雙航母,發展航母,打造了一塊重要的技術基石,顯然不夠,也不夠強,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們既然要決心發展航母,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


魂舞大漠


中國製造的航空母艦目前來看有兩艘,即“仿製”俄羅斯的“瓦良格”(遼寧號);另外一艘就是中國自己研製的第三艘航母(未命名)。

據報道,首艘國產航母,也是除了“遼寧”以外的第二艘航母,已經完成第七次海試返航,估計很快就能正式服役,加入戰備巡航。

這一艘航母應該是“遼寧艦”的“雙胞胎”,因此,在技術上,有著很明顯的模仿痕跡,比如滑躍型大翹頭甲板等等。

而第三艘航母(第二艘國產航母)則不一樣——直通型甲板大航母;所以說,這艘航母才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型航母。

這艘航母最大的特定就是“電磁彈射”,與世界航母水平相比,這是一個跨越式發展,為各種型號的艦載機以及無人機的上艦、起降頻率的提升掃清了障礙。

至於航母對作用就用不著多囉嗦了——中國利益延伸到哪裡,哪裡就必須有軍事力量的保護;另外,中國海域,特別是南部海域遼闊,航母也是必須滴。

航空母艦、隱形戰鬥機、超高音速導等等先進武器應該是一個大國的標配,也是維護地區以及世界和平發展的國之重器。


閒看秋風999


提及中國航母很多人總會想到“百年航母夢”的說法,從歷史角度來看,在中國近現代海軍發展史上,從北洋政府留學生1912年首次接觸到航母,到2012年人民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交付海軍,整整一百年;這就是歷史偶然性的魅力,同時也標誌著中國正式成為航母俱樂部的一支新秀。無論是改建遼寧艦還是自主建造國產航母,中國航母發展極具特色,走出來一條中國特色發展之路。

首先,第一個亮點是高起點。衡量航母戰鬥力,通常以艦載機為主要衡量基準。人民海軍2005年開始改建遼寧艦的同時,有關艦載機的選型已經進行了很久,最終海軍選定了601所研製的殲-15雙發重型艦載機。之所以選擇重型艦載機而非中型機或者垂直/短距起降戰機的原因,歸納起來就是,重型艦載機作戰航程遠、載彈量大、機載航電設備多,能夠攜帶多種制空制海武器系統;人民海軍發展航母的出發點就在於走向遠洋,具備較強的制空制海作戰能力,而不是隻是在家門口轉轉;因此,艦載機的選型就極為重要。

另外,我們航母發展並未走傳統的輕型-中型-重型的發展模式,而是起步就選定在中型航母上,遼寧艦和國產航母排水量都在5萬噸左右,滿載排水量可達6萬多噸。儘管採用滑躍式起飛方式,但是其艦載機搭載量以及綜合作戰能力起步就高於其他國家輕型航母。

其次,第二個亮點就是走技術成熟、循序漸進路線。我國在上世紀曾多次購進國外退役航母進行研究,同時也提出過多個版本的航母發展計劃,甚至還考慮過從國外引進航母,最終都因各種因素無疾而終。後來海軍在獲得前蘇聯半成品“瓦良格”號後,經過海軍組織專家評估,具備改建的潛力,海軍第一艘航母就從改建半成品“瓦良格”號開始。同時由於瓦良格號內部被破壞,海軍根據實際需求對其內部設施進行局部優化設計,包括拆除了前蘇聯引以為傲的重型反艦導彈發射井等,使其有原來的載機巡洋艦定位向美式以艦載機為核心的現代航母發展。

國產航母沿用了遼寧艦基本設計,著重在細節上進行了大幅度的優化,主要體現在航母內部設施的重新設計,這從央視官宣國產航母至少能搭載36架殲-15艦載機就可以證實,要知道遼寧艦隻有24架殲-15的作戰編制,相對提升了50%。國產航母依舊採用滑躍式起飛方式和搭載殲-15艦載機,動力系統也選擇了常規動力,最大限度的運用現有成熟技術,合理控制新老技術比例,最大程度上確保航母建造、使用的可靠性;國產航母的建造時間只有國外同類航母建造的一半左右,據央視報道從開工建造到下水國產航母總計用了不到26個月的建造時間,足以說明一切。

在國產航母建造進行的如火如荼的同時,央視多次披露我國電磁彈射、全電推進等方面的技術研發重大進展,而這些技術都對於航母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有關電磁彈射器上艦的話題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的熱度,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出現在新型國產航母上,相較傳統的蒸汽彈射電磁彈射的優勢無需贅述,要知道目前僅有美國福特級航母裝備了電磁彈射器,而且是故障頻發,我國電磁彈射器至今也沒有什麼技術問題披露出來,至少在技術可靠性上能夠得到保障;這就是中國軍工發展的另一大特色“彎道超車”。

至於發展航母的意義和作用主要體現在哪裡?人民海軍發展航母是歷史必然選擇,我國不僅僅是陸地大國,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海洋大國,我們有1.8萬公里的海岸線和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隨著一帶一路以及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穩步推進,我國越來越依賴海上貿易生命線,保障海上貿易成為國防建設的重要方向,因此,中國海軍走向遠洋是不可阻擋的歷史發展潮流。

人民海軍經過近十數年的發展初步解決了遠洋作戰所需的區域防空問題,下一步就是整合作戰體系建設,著重發展遠洋作戰力量,航母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選項。美國人自二戰後稱霸全球的歷史實踐證明了航母在現代海戰中的重要作用,對於海權論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此,人民海軍與時俱進發展航母也就無可厚非了。


鷹鴿分析


正所謂一年陸軍、十年空軍、百年海軍,由此可見能夠建立起一支現代化的強大海軍,是一個強國的最有利體現,而作為海軍作戰序列裡面的佼佼者,自然當屬航空母艦。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便開始小步快走,以自身為基礎並借鑑歐美艦船工藝,再加上本國特色的道路。正所謂求人不如求幾,靠山山倒靠人人走,只有完全掌握自行生產建造的能力,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強國的體現。

雖然多年以來中國海軍的作戰艦艇如同下餃子般的服役,但那些都是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在這個時候井噴而,作為建造難度最高、保養維護成本最大、資金投入更是吞金獸的航空母艦來說,中國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從零起步。

從購買它國航母進行改造到自行生產建造,這條道路我們走的即漫長又艱辛,然而無論前期付出究竟有多麼大,如今的回報是值得的,因為我們有了屬於自己的航空母艦,有了屬於自己的最強海上領土。

既然談起中國的國產航母,那就不得不說起中國航母身上的兩點。首先就是高起點,按照玩航空母艦的大佬美國來說,一開始是先建造小型航母,然後再逐步遞進直至十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可既然美國已經把前面的坑都踩完了,那中國自然不用再去試探,所以建造本國航母的第一步就是從六萬噸級的中型航母起步。

由於航母本身擁有較高的排水量與噸位,所以就可以直接上重型艦載戰鬥機,根本就無需使用那種雞肋般的輕型戰機湊數,再加上中國航母所使用的艦載機為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殲15重型艦載機,這款戰機擁有作戰航程遠、載彈量大、機載航電設備多等優點,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多用途戰機。

另外除了戰鬥之外,殲15還可以進行空中夥伴加油,也就是說航母上的固定翼戰機,只需要殲15就足夠了,根本就不需要想美國一開始的時候,航母上要配備兩款不同的戰鬥飛機,那樣做即降低戰鬥力又佔用航母的寶貴空間。

另外一點就是中國航母所走的是技術成熟路線,不像是美國福特級那樣往上面裝太多不靠譜的高科技設備,中國航母上所搭載的都是目前最成熟的技術裝備,也正是因為如此直到第二條航母上依舊採用滑躍式甲板,並沒有安裝還不成熟的電磁彈射系統。雖然滑躍式甲板不如彈射起飛便利,但殲15出色的性能多少也做出了一些彌補。

說完了中國航母身上的亮點,就不得不說說中國擁有自己的航母所體現的作用了。與美國那種利用航母在海上稱王稱霸不同,中國對於航母的運用其核心思想還是保衛重要航道與自身海洋領土。雖然96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讓我們看起來像是一個陸權國家,但除此之外中國還坐擁1.8萬公里的海岸線和300萬平方公里的海上領土,這樣算起來中國也同樣是一個海權國家。

擁有著如此龐大的海上領土,光靠驅逐艦與潛艇可無法保衛,因為這些作戰艦艇還需要有人為它們去爭奪制空權。就拿南海諸島為例,目前我們航程最遠的殲11B戰機,從沿海陸地機場起飛併到達最遠的島礁,這時飛機的載油量只夠飛機制空15分鐘,之後就必須返航否則就有墜毀的風險,然而如此短的制空時間根本就無法完成一場空戰,這時就需要我們自己擁有航母,只要有航空母艦參戰,其搭載的艦載機就可以為前方的作戰艦艇提供空中支援。

除了保護自身的海上領土之外,中國還需要保護海上航道的安全暢通,其實在這個全球互聯萬物互通的時代,中國早就不是那個自給自足的封閉國家,相反中國本身非常依賴海洋物流貿易。

國內製造的商品要運出去,國外的原材料要運回來,這些都需要海洋航道的暢通。可如果哪天某些國家對中國圖謀不軌,企圖用封鎖航道來威脅我們,那麼到了那時就要依靠中國自己的航母編隊去捍衛國家的海洋利用。

畢竟如果你是一個海軍實力不強的國家,即便是被欺負了也沒有什麼有效的反制措施,這一點俄羅斯就是非常好的例子。明明俄羅斯的整體軍事力量並不弱,但正是因為海軍實力的不行,導致在數次影響世界走向的決策中處處被美國壓一頭。

綜上所述:中國的航母有哪些亮點?百分百的國產化不依賴外國,建造起點高從一開始航母實力就躍居世界第二,航母技術成熟不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那麼製造航母有什麼用?捍衛海洋主權,保護自身海洋貿易航道,為前線部隊爭奪制空權,在公海大洋上宣誓自己的移動領土地位。


飛鯊威龍


中國還沒有成型的航母技術,遼寧艦也是半成品拉來改造的。因此,我們的亮點是跟自己比,在國際上,無論是噸位,技術,還是與其他軍種整合能力都有不小的距離。前段時間遼寧艦繞臺一週,名義上是可以從東太平洋打擊臺獨,但暴露了我們沒有實戰能力,一到晚上就是盲人騎瞎馬的根本缺陷。

在二戰在,航母發揮了重大作用,尤其是美國對日本的太平洋戰役中,自從中途島一戰後,日本主力航母被殲卻無法再造,而美國則一口氣建造了50艘以上。這種差距直接決定了小日本的命運。

不過,時移勢易!21世紀,在遠程導彈、核武器、人工智能武器的時代,航母的實際作用在減小,目標太大,行動太慢,越來越像移動的棺材,所以是否要大量建設航母,還需要綜合評估威脅來源和國家實力再決定。


趙瑞琦國際觀察


航母是戰略型的武器。核武和核潛艇也是戰略型的武器。但它們的戰略意義是不一樣的。有了核武(或者更進一步說,是二次核打擊能力),就保證別人不敢滅你。至少不敢發動大規模衝突,是自保型的武器。其作用是“不虧”。航母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戰爭系統,是一種具有擴張性(高自持力遠洋作戰能力)的戰略武器,其作用是“能賺”。從表面上來看,航母雖然有不錯的戰鬥力,但並非不能被打敗,潛艇、導彈、驅逐艦、飛機,都有可能擊沉航母。但擊沉航母則相當於侵犯一個國家的領土,意味著與該國發動全面戰爭。對於大國、強國來說,航母不僅有強大作戰能力,同時國際政治因素也要一併考量。比如中國被美國包圍在第一島鏈之內,並非中國無法突破或者無法擊沉美國航母,而是擊沉美國航母之後等同於直接與美宣戰,那麼後續事態發展將遠遠超出可控制範圍之內。再比如說這次黃巖島對峙,中國使用海監船,如果菲打擊海監船,那麼意味著兩國“邊境摩擦”,除非有更嚴重的事態,否則不會導致衝突升級。但如果中國用的是航母,打擊航母則意味著全面戰爭,其後果就遠非“邊境摩擦”這麼簡單。當然,航母並非僅僅只是為了與菲律賓解決爭端(否則也太大才小用),在南海提出主張的一共有中、越、菲、馬、文、印尼、臺灣等多個國家(地區),單從軍事上來講,中國並不懼南海多國聯盟,但外交對話顯然吃虧。假如航母為維護中國主張,在南海進行常態化巡視,其他國家想進來除非將之擊沉(總不會無視一支航母戰鬥群的存在吧),但打沉之後將直接面臨與中國進入全面戰爭的關係,這隻怕是任何一國(或多國聯盟)所無法承擔的後果,那麼航母實際上有助於中國取得南海諸島的實際控制權。至於數量上來說,一艘是不夠的,但即便只有一艘也能改觀中國沿海的外交現狀。如果有3-5艘航母,中國便有機會突破第一島鏈,獲取更大的海洋利益。因此,拿航母跟馬其諾防線相比是沒有可比性的。越是大國、強國,擁有航母的意義也就越大,意味著國際(至少是區域)話語權更強。相反,小國、弱國即便擁有航母,也只不過相當於有了一臺先進的戰爭機器,無法充份發揮其戰略作用。所以俄國即便國力不濟,也不肯放棄庫茲涅佐夫。法國戴高樂問題一堆,也要死撐門面。英國經濟不景氣,但仍舊要造兩艘新航母。印度想要躋身大國行列,也要買航母。巴西想要稱霸南美,也需要航母。西、意因近些年來國際影響力下降,都很務實地計劃將航母改作兩棲攻擊艦;泰國航母雖然在我們眼中還真沒拿他當回事,不過也使得泰國海軍在東南亞的地位得以提高。而美國養十多條航母的目的顯然也不是僅僅為了戰爭(打伊拉克、利比亞,需要出動多少條航母啊),而是為了海洋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