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媽媽最常對你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陌陌追劇


我很高興能回答到這個問題。

我的媽媽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寬容,和藹,親切,勤勞,質樸,她含辛茹苦,默默的為我們付出著。在我們村是人緣最好的一個人,從沒有和別人紅過臉,吵個架,和父親的感情也非常好。

小時候由於家裡田地比較多,種花生就有三四畝地,每年到了種花生的時候,每天晚上都要剝花生,小孩子覺多實在困得受不了,想去睡覺,媽媽總是說再剝一會,再剝一會。到了上中學要住校,每到回校的時候,媽媽又總是說再幫忙一會再走,現在想起來自己那時候就應該多做一些,媽媽就不要那麼勞累了。到了現在說的最多的就是不要亂花錢,好好工作。每次回去看她,都會問什麼買房子,先付個首付再慢慢還,房子是你置就有,你永遠不可能攢夠錢再買,還有就是衣服,鞋子夠穿了就行了,不要買多了,這些話每次都來一遍,再然後就是每次空手而去,滿手而歸,媽媽總是怕我餓著。這就是我媽媽。

媽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她可以無限包容著我們,不會拋棄我們。我愛你,媽媽!





一路向北66518


“你怎麼不去死,這麼大了還要讓我操心”!我媽的這句話我耳朵都聽出繭了,從我離婚後,我媽就對我失望了,也不管小時候到參加工作我是別人家長教育自家孩子心中的榜樣,也忘記了讀書時代學校校長把我媽請到學校裡去給所有的家長分享怎麼培養了這麼有出息的兒子,每年的學習成績都是全年級第一,就因為離了婚,沒有給她一個孫子,現在我不想成家了,讓鄰居給我介紹對象我也不去見面,反正看我哪都不順眼,我是婚姻裡受過傷害現在不想結婚了,只要我不成家,我媽這句話就經常說,我是死豬不怕開水燙,鐵了心,自己的人生自己過!


阿輝的心


記得媽媽常對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凡事多為別人著想,對人好就是對己好。我想這可能因為我們是多子女家庭,而我是家中最小的,三個哥哥結婚後我和爸媽都和他們在一起生活過過,而我和三個嫂嫂相處都很好,現在想想,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媽媽常跟我說的這句話。

讓我記憶最深的是大哥大嫂結婚後,媽媽對大嫂特別好,比如,嫂子上夜班,家裡燒什麼好吃的,媽媽第一時間會給嫂子留下,我對此很是不滿(當時小,也不太懂事),說媽媽偏心,事後媽媽對我說,嫂子爸媽都在外地,如果我們不對她好,嫂子就沒有家的溫暖,她爸媽也會不放心,你現在小,還不懂,等你長大嫁人了就會明白。後來我受媽媽影響,對大嫂也很好,只要放學早,放下書包就去嫂子廠裡接侄女,嫂子同事都說這個小姑子真好,後來我到銀行工作,晚上經常加班,嫂子常常帶著侄女給我送吃的,同事都羨慕我有個好嫂子,我結婚有了兒子後,只要去嫂子家,兒子一切都是嫂子負責,不用我操一點心。

其實,人與人相處難免會磕磕碰碰,但只要多為別人著想就不算個事,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你敬別人,別人也會回敬你。


用戶尹阿姨


長大以後,媽媽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最近有沒有長胖一點”.

小時候的我,乖巧懂事聽話,然而在別人眼裡,我是脆弱的.兒時的我,總是很聽話,從來不敢違背父母的意見,做個乖小孩,順從也漸漸深入了我的心.小時候的我,性格有點膽小懦弱,從來不敢反抗.

長大以後,越長大越孤單.讀書畢業之後的二個月,我就背上了行囊,踏上了人生之路.

那時候剛步入社會,一切的環境,讓我覺得那樣的陌生和懼怕,內心深處感覺到寂寞.我開始了我的第一份,初入社會,還沒習慣,不適應,很快我就離職了,又換了另一份工作.

然而,這一次,我好像一下子長大了,適應了環境,融入到工作中,堅持了一年.

第二年,繼續踏上尋找生活的路上,我不斷努力,不斷成長,漸漸地,我發現了社會的複雜和現實,我必須學會勇敢,堅強.從那以後,我的性格就發生了改變,不再是那樣的軟弱和膽小,變得自信起來,學會了堅強.

在社會打滾了幾年時間,後來,我選擇了婚姻,選擇了遠嫁.

我離開了熟悉的家鄉,選擇了陌生的城市安了家.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熟悉的家鄉,想起了家中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他們離我很遠很遠,然而,我心中卻是無比的思念.

每隔一段時間,媽媽就會打電話給我,最近過得怎麼樣,有沒有長胖一點.雖然自己長成了大人,然而,在父母眼裡,始終覺得我們是孩子,擔心我們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暖,心裡總是那麼的牽掛和思念.媽媽把全部的愛都給予了我們,養育我們長大,教育我們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歲月的流逝,媽媽變老了,不再年輕,為家操勞了一輩子,辛苦了,感恩有你.

希望媽媽幸福安康,快樂常伴.

珍惜時間,有空常回家看看,好好陪伴父母,孝順父母,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伴是最美好的禮物.您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正能量的充電站


媽媽最愛跟我說的話是‘……我這都是為你好……’

一句聽出繭的話,伴隨著我走過20年,直至我大學畢業離開家來到南方。這句話就聽得少了,每次電話的時候,媽媽還是會說。

慢慢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媽媽也老了退休了,大家都在忙碌中過著各自的生活,電話也少了,這句話也聽的少了,只是不多的電話中,聽到幾次……

孩子漸漸大了,進入叛逆期,於是‘……我這都是為你好……’變成了我對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孩子總是很不耐煩,我彷彿看到了當年懵懂焦躁的自己,也彷彿看到苦口婆心媽媽的身影。

一句口頭禪,從媽媽傳承到我,也把愛傳承到了我的下一代,家庭的紐帶在這樣絮絮叨叨的日子中向前延伸……


逍遙知常


父母親是我的人生的第一任老師,但從小我對父親的嚴厲總是有點敬而遠之的感覺,而母親總是像書中所說的慈母一樣,記憶中從來沒有動手打過或罵過我一次,經常講一些小故事教育我為人處世的一些簡單道理:做人要善良、正直,有擔當,害人犯法的事千萬不能做,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等等。至於讀書學習上,我也沒有讓母親操心,但母親總是在背後默默地關注我、鼓勵我,並時刻提醒我“要比心機讀書喔” !(家鄉話)大致理解為要勤奮用心讀書,不但要“勤”還要“專”心,這是自上小學長記憶後,到離開家鄉讀初中、高中、大學,我的媽媽叮嚀最多的一句話,也是銘刻在心底,一輩子都會感激母親的話。

我的母親出生在六十年代初的農村,只上完了初中就沒有機會升學。而我的父親也因為歷史原因失去改變命運的高考機會,讀完高中就出來社會了,一邊務農一邊擔任鄉里的工作,人生命運於他們來說,都並不理想。記得孩童時期,父母白天忙完粗重的農活,經常不管白天多累,父親晚上還得點上油燈做工作,母親也在旁邊幫忙整理資料。一樣失去繼續讀書機會的父母親,深知讀書對農村人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從小就鼓勵我要珍惜學習機會,認真讀書考上大學,將來才能有機會到城市工作,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記憶上小學階段,語文有時會考得不理想,母親從來不會責備過自己,同樣,即使數學考了滿分也不會特別表揚和獎勵什麼東西,都只是很平和地對我說,考得好要保持,不理想就更比心機,下次爭取考好一些。後來到縣城讀初中、高中,每次離家回校時,母親總會準備一些炒花生、蘿蔔乾、眉豆之類的食物,把揹包塞得鼓鼓的給我,然後臉帶微笑,注視我的眼睛,輕聲地說,“要比心機讀書喔”,但多了一句,“要學會獨立生活,自己照顧好自己,注意休息,保重身體”。後來上大學去了省外讀書,每次和母親通電話到最後,電話那頭還是那句熟悉但略變得語重心長的話“要比心機讀書喔”,然後還會補充說“將來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母親對我讀書的細膩關心,不管是小時候在身邊,還是長大後在遠方,總是念念不忘。看似再平凡不過的一句話,但對於理解當時家境、父母辛勞和期望的我,聽到心裡頭總是另一滋味,內心裡有一股用不完的拼勁去學習。特別是初中那段剛離開父母身邊,開始獨立成長的時光,每每想起辛勞的媽媽的叮嚀,總會默默流淚,最後學會了勇敢,抹乾眼淚後默默努力。幸好自己從小就聽懂了母親叮嚀的話並一直放在心上,感恩母親發自內心的善良,簡單而無比溫暖的教育子女方式,從小幫助自己養成專心致志的學習態度,把每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出色完成,如母親父親所願,讓我實現了他們的孩子終於能從農村到城市生活的期望。

大學畢業出來工作後,我的媽媽那句“要比心機讀書喔”的話才不再說了,卻變了一句似曾相識的話,“要比心做好工作喔”……天下母親叮嚀最多的一句話,有多少為人子女剛開始是聽不進去的,甚至總謙其煩,可到懂的時候,卻再也沒有機會聽到了。媽媽的話,真的不要謙煩,永遠要聽進去,並行動,越早越好。


螢窗文墨


我的媽媽是個典型的農村婦女,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飯都吃不飽。我的外婆連著生了十二個孩子,病的病,死的死,最後剩下我媽媽她們姐妹六個。

媽媽七歲時外公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家裡的重擔一下壓在外婆身上,媽媽為了減輕外婆的負擔,只讀了一年書就輟學了,回到家裡去幫別人做苦力,挑糧食,吃盡了苦頭。媽媽除了會寫名字認不了幾個字,好在知道算數 ,她現在可是我們家的財政部長。我的爸爸有時會講媽媽沒有文化,電視都看不懂,手機不會用。我姐姐接她去大城市玩,都怕她丟了,因為她不認識字,只能寫個地址放在她的口袋裡,萬一迷路了還可以拿出來問路。

所以媽媽常對我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一定要好好讀書,多讀書,不要吃沒有文化的虧。



八月的桂花正盛開


小時候,因為很小,爸媽的感情在我眼裡是一團糟。我在他們的爭吵中長大,再加上親戚煽風點火,就下意識的覺得媽媽是"壞人。

長大後,突然發現。父母爭吵不是單方面的,一個巴掌也拍不響。

出來工作後,每次回家媽媽總把好吃的做好端上桌。我看到的只有媽媽勤奮的做生意,為了微博的利潤去爭取一單生意,低聲哈腰的。那會,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結婚後,媽媽總會問,日子過得怎樣?工作忙嗎?老公對你好嗎?錢夠不夠用。

我對家裡都是報喜不報憂,現在的我,特別是婚後,理解媽媽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家能更好。媽媽,我愛你,更心疼你💕


想減肥的阿宅


小時候喜歡媽媽,媽媽一輩子好強,雖然我知道媽媽因為我和姐姐學習好而很驕傲,但母親卻從來沒有表揚過我們。我得了全國作文獎,她沒有表揚和讚許只說不能驕傲,我和姐姐都是這樣用更努力來討好媽媽。感謝媽媽,讓我一路不服輸走到現在,心裡的遺憾就和姜文一樣,從沒有讓媽媽從內心認可自己,一路跌跌撞撞,高峰時不許驕傲,低谷時還有媽媽,謝謝媽媽爸爸一路相伴,再好再差都是你倆的娃


打哈欠就流淚君


我的媽媽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寬容,和藹,親切,勤勞,質樸,她含辛茹苦,默默的為我們付出著。

媽媽沒有文化,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媽媽不認識錢,新版大錢別人給她用她不敢收。我們家媽媽不管經濟。

我家姐妹多,在我5歲的時候,我家發過一次大火,燒光了所有家當外帶賠償鄰居們,那時我家一貧如洗, 身無分文。媽媽把我們丟在親戚家,媽媽好難過好不捨,但是沒辦法呀。爸爸進貨回來,兩人每天天不亮就出門走村串巷的挑著東西叫賣。媽媽很瘦,失火後更瘦了,我能想象當時她挑東西的情景,她是一個女人,卻做著男人的事。

媽媽年輕時很漂亮,但她總捨不得買漂亮的衣服穿,她總是穿別人給的衣服,但媽媽總是給我們添置新衣。

媽媽在村裡,人緣很好,3歲小孩都不得罪。別人都說媽媽很軟弱,沒有心機,是的,她就是這樣的人。

媽媽經常跟我們說,做人要厚道,要以心換心,莫欺負別人,莫瞧不起人,人窮但志不能窮,要懂得感恩,做人要誠信。

她做到了這些,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使我們終生受益。

媽媽去年走了。她這一生,無不為兒女操勞著 ,她為此付出了身體的全部和畢生的精力,她把所有的愛和心都給了這個家庭和兒女,無怨無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