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隨著社會的的進步,生產資料的更新,科學的發展,淘汰了過去傳統的、落後的、不適應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需要的、農業生產工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這些東西已經成為老物件,老古董,是時代的印記,社會的產物,文化的積澱,歷史的符號,智慧的結晶,是現實版的文化和歷史教科書,是農村歷史和文化的傳統實物教材,具有偉大而又有現實的歷史意義。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這些老物體老古董,懂得農村歷史和文化的人,視為珍寶,看作瀕臨滅絕消失的事物,愛惜它,珍藏它;不懂得的不具備歷史和文化素養的農村人,視為廢物,看作毫無使用價值的垃圾,破壞它,毀滅它。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第一,農村有文化素養的人,懂得歷史和文化的人,應該珍惜、愛護和收藏這些老物件。農村有許多有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素養的人,和社會上有文化歷史責任感的人士,非常重視歷史和文化,對具有代表農村歷史文化的老物件,十分珍惜和愛護,是瀕臨滅絕的事物。因此,有些有歷史文化責任感的熱心人士,不惜重金,不惜代價,去收藏保護它,不讓它具有歷史性文化性的老物件,在農村,在民間,毫無意義地消失。有的人將它們收集起來,當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時候,可以獻給出去,成為有用的農村歷史文化的載體,供需要的人去學習、研究和感悟農村歷史教科書。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第二,農村缺少歷史和文化素養的人,對這些老物體無意識,可以出賣、轉讓、贈送的方式來保護它。農村有許許多多的人,既缺少歷史文化素養,又對這些不感興趣,處於對農村這些老物件無視和麻木狀態,認為都是過時了的,失去現實存在意義的,老掉牙的老腐枯爛物,沒有利用的價值,將會催毀、破壞,讓它消失。這是非常可悲的可惜的事情。在此,提醒家裡有一些承載過去農村歷史文化的老物件,當你不需要它的時候,千萬不要破壞毀滅,都是一些難得的歷史文化寶藏,替子孫後代著想,可以將它出賣、換物、轉讓、贈送等等方式,讓那些有志於歷史文化的人去收藏、保護它們,不讓這此有著歷史文化的物品就此遺失。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像這盞煤油燈,存世最少一百多年了。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這把用老榆木做的底座的老鍘刀,恐怕後世人再也不會用它了。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在過去生產隊裡的鐵匠爐旁,叮叮噹噹的錘聲,曾在它的身上奏響。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木製餄餎床,吱吱呀呀,壓岀的蕎麵餄餎,又筋又香。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磟碡碾場,結結實實的豐收夢想。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雖懸原始的工具,直到今天人們還是不離不棄。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一塊石條三個孔,也是智慧的門……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它過去是敖包旁旗杆的底坐,後被鑿成磟碡了………多可惜呀。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像這樣的小物件,已經很少看見了。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這樣的勒勒車(旱板車)轤軲轆,已絕跡了。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柳條簸萁線口袋,油壇壇已經很少了……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就連這樣用白柳條編制約媳婦兒頭型的大笊籬,也很少了,恐怕會編制的傳人也沒有了。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大碾盤扔在原野,碾軲轆已不知去向了……


在農村將要失去的老物件


象這樣完整的碾子,在偏僻的小山村也難得一見了。

歷史的傳承,就是文化,也就這些與我們朝夕相處的老物件。我們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共同保護我們的曾經的歷史,過去的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