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朝首輔楊廷和,歷經四代君王,仍然保留初心輔助皇帝治國?

引言:

明朝首輔楊廷和

,明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在他的一生中,曾經先後輔佐了明朝四個皇帝,在整個朝堂中頗有分量。楊廷和屬於是年少成名,從小便認真學習儒家知識,就是想要有一天能夠報效國家。在他十二歲的時候,他就已經通過了家鄉舉行的鄉試成為了舉人。在成化十四年,他跟隨同鄉的人一起進京趕考,最終取得了進士及第的好成績,就這樣,他就正式的步入朝廷為官。

看明朝首輔楊廷和,歷經四代君王,仍然保留初心輔助皇帝治國?

楊延和

在明朝朝堂一直都有許多奸臣存在,而在楊廷和時期自然也不例外,當時的宦官劉瑾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作為皇帝的心腹大臣,一心想要為國家謀發展的楊廷和自然不能容許這樣情況的存在,最終聯合其他的大臣一起剷除異己,還政於皇帝,從而使朝堂又歸於平靜之中,而他本人也因此成為了新一任的內閣首輔。在政治上,他政績斐然。在文學成就上,他也曾經主持編寫了幾本明朝史籍,從而為後世研究明朝提供了便利。

梁儲曾這樣評價他:天下大事,非石齋莫能及。天生斯人,以了今日之事。大匠之任,不可代也。


少年成名,仕途頗順

根據歷史記載,這楊廷和在七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堅持讀書了,從早到晚,風吹雨打從來都沒有放棄,就是在為科學考試做準備。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在他十二歲的那年他參加鄉試並一舉成功,成為了舉人,因此少年神童便在家中一代頗為出名。

成化八年,他曾經前往京城參加會試,但是卻無奈落榜進入了國子監學習。在國子監中他也遇到了自己的貴人,甚至這位貴人還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為妻。即便如此,楊廷和仍然努力的學習,終於在他十九歲那年他再次參加科舉考試,取得了進士及第的好成績,也因此被皇帝任命為翰林院庶吉士。

看明朝首輔楊廷和,歷經四代君王,仍然保留初心輔助皇帝治國?

楊延和

在翰林院為官期間,他為人穩重,性格沉靜,每次寫出的文章都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思想主張皇帝十分欣賞他。在翰林院為官自然離不開編寫史書,而他在編寫的過程中,對於內容,他會有自己的看法,往往就連副總裁也不能更改他所寫的一個字。由此可知,他確實有良史之才。後來也因為他編寫史書有功,被封為翰林試讀,給皇太子講解書籍。

智鬥奸臣,終為首輔

明武宗成為皇帝之後,楊廷和也被升官。正德二年,楊廷和進入內閣成為了東閣大學士,主要負責為皇帝起草命令。但是在這期間,宦官劉瑾把持著朝政,身性正直的楊廷和自然看不下去,再有一次宴會上指責皇帝過於寵幸奸臣而被貶官。好在之後他憑藉著自己的政績,再次回到了京城被升任為文淵閣大學士,正式開始參與處理國家的機密大事。

看明朝首輔楊廷和,歷經四代君王,仍然保留初心輔助皇帝治國?

劉瑾

而這個時候的劉瑾卻行為越來越專橫霸道,在他手中吃了一次虧的楊廷和自然不願意再次栽在他手中,便與當時的首輔一起忍氣吞聲,能躲則躲。

正德五年,明朝發生了叛亂,

並以清君側的名義開始向京城進攻,於是楊廷和便知人善用,提拔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將領,從而鎮壓了這次的叛亂。正是在這一年,其他的大臣不願再受到劉瑾的壓迫,便向皇帝起訴他,這劉瑾自然也遭到了應受的懲罰。作為有功之臣,楊廷和自然也被升官,正好在這一年,前任首輔告老還鄉,楊廷和便接任,成為了明朝新一任的首輔。

一心為國,任勞任怨輔佐皇帝

在當時明朝面臨著許多內部危機,在楊廷和認識到之後,便和其他的大臣一起向皇帝進言勸誡皇帝。他建議皇帝廣開言路,從而運用了一大批新的人才,為朝堂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這些人的加入為明朝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使皇帝能夠較為準確地瞭解天下發生的大事。

看明朝首輔楊廷和,歷經四代君王,仍然保留初心輔助皇帝治國?

楊延和

除此之外,他還建議皇帝收回邊疆一帶多餘的軍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藩王割據局面的出現。但是無奈某些建議並沒有得到皇帝的採納,當時的皇帝朱厚照不喜歡處理朝政事務,而是選擇把權力交在內閣,自己到宮外出遊,因此朝廷許多大事都沒有及時處理。自己的建議沒有被皇帝採納,皇帝的行為依然我行我素,不把國家大事當回事,楊廷和心中也頗為鬱悶,最終決定稱病辭官回家,無奈皇帝並沒有允許,他就只能繼續為皇帝處理政事。

由此看來,哪怕掌控著朝廷大權,這楊廷和仍然沒有非分之想,仍然一心為國。

看明朝首輔楊廷和,歷經四代君王,仍然保留初心輔助皇帝治國?

明世宗

在明武宗去世之後,明世宗繼承了皇位,這種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在明世宗還沒有到達京城之前,由於國不可一日無君,因此朝中的大小事情都是由楊廷和一人決定的。沒有了皇帝的制約,他也得以發揮自己真正的才能,根據先帝執政遺留下來的弊端,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雖然他改革的時間不長,但是卻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使政府的財政狀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而社會矛盾也相對緩和。如果繼續推行他的改革,那麼明朝的發展可能會更上一層樓吧。

看明朝首輔楊廷和,歷經四代君王,仍然保留初心輔助皇帝治國?

張廷玉

清朝名臣張廷玉十分認可楊廷和,曾經這樣評價他:武宗之季,君德日荒,嬖倖盤結左右。廷和為相,雖無能改於其德,然流賊熾而無土崩之虞,宗籓叛而無瓦解之患者,固賴廟堂有經濟之遠略也。至其誅大奸,決大策,扶危定傾,功在社稷。

事實也是如此,在明武宗當政時期,他多年不理正事,楊廷和能帶領朝廷官員處理好朝政事務,這實屬不易。在每次國家遇到危機的時候,他也能夠在緊要關頭挺身而出,積極尋找辦法解決困難,因此他為明朝的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國琛集·下卷》

《今獻備遺·卷十九》

《續藏書·卷十二·內閣輔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