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世界足球隊都停訓,男足有充足的時間訓練!那麼你覺得男足能否進16強?

館長大大大大


你覺得現在我們中國足球是前進還是倒退,記得有一句話說,本以為2002年的中國足球是一個起點,沒想到卻是巔峰。

在中國足球20年的長河裡,2002年是中國足球最輝煌的時候,別的足球隊都在進步,日本韓國依然是亞洲豪強,多次闖入世界盃正賽,日本在俄羅斯世界盃上闖入淘汰賽,韓國擊敗強大的德國隊,但是國足呢?

從2002年到2020年,中國足球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震盪,本來能夠循序漸進的發展,至少可以穩定在亞洲前列,但是卻越來越差,很多人認為中國足球在原地踏步,但是沒想到卻是逆水行舟。

如今疫情肆虐全球,中國成為了最安全的地方,中超聯賽也許會先於其他聯賽開賽,這種情況下,國足可以有充足的時間訓練備戰,但是目標到底是什麼,是依然以賺錢為目的,還是趁著大好的時光提高國足的能力。

可以確定的是,國足缺少的不僅僅是訓練和能力的提高,而是一大把時間的訓練和能力的提高,這一大把時間是20年。並且需要的還有態度,國足已經落後了別人20年的時間,僅僅憑藉這一段時間的能力提高,根本無法具備競爭力。

所以國足需要的不是急功近利,現在國足就是希望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去獲得最大的成績,顯然是不可能,所以這段時間根本沒有辦法讓國足躋身16強,這是一個遙遠的夢,都在做,卻無法實現的夢。

足球沒有捷徑,就算有捷徑,也無法讓國足迅速的成為亞洲強國,也無法在世界盃上成為16強,因為這根本不現實。


老樂說球


首先中國男足和世界的差距並非一星半點,用時間來衡量的話也許是十幾年,甚至更長。假如疫情期間世界足球都停滯不前,只有中國男足在訓練的話,我覺得對於中國男足的狀態非常有利,可本質上的實力差距無法改變。中國足球和世界的差距不僅是在訓練水平上,從球員的意志品質,足球的青少年培養,以及骨子裡對足球的理解,中國男足和世界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我對中國男足徹底死心;

當年中國男足歷史性殺進世界盃,本以為這是中國男足的起點,卻沒想到這已經是中國男足的巔峰了。之後的中國男足是一屆不如一屆,就連在亞洲都排到三流、四流。所以我覺得目前的中國男足已經病入膏肓,即使給中國足球充足的訓練時間,對手都不訓練的情況下,我覺得中國足球殺進亞洲16強很有可能。而且中國男足輸給業餘球員組成的對手屢見不鮮,甭指望男足還有什麼希望了。

中國男足的收入和成績不成正比;

中國男足雖然成績不好,但是收入卻越來越多,隨便找出個國家隊球員,身家都在千萬以上。養尊處優的比賽生活,導致球員的國家榮譽感下降,大家都是為了錢了踢球。國家為了男足投入更是巨大,大價錢請來世界名帥裡皮,結果又怎麼樣了呢?與其這樣,不如干脆別玩足球了,把省下的錢投入到國家的優勢項目上。

您有什麼不同見解嗎?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小螞蟻體育


首先,集訓差不多要成為國足的專有名詞了,可以說集訓甚至長時間集訓一直伴隨著國足,但國足除了02年打入一次世界盃,再就和世界盃無緣。顯而易見,如今全國上下幾乎達成共識,那就是足球還得從娃娃抓起,無關集訓時間長短。因此,在基本功和個人技術基本定型情況下,想指望後天依靠加大訓練量和時間在短期內進行彌補顯然是不現實的。

其次,國足實力太弱,在補充了艾克森以及李可之後,並且在大牌教練裡皮帶領下,顯然國足40強賽打的也很不理想。目前甚至在小組賽中被敘利亞力壓一頭,幾乎被迫退而求其次去爭取那個可以保證出線的第二名。而如今說實話,對未來12強賽球迷也不是很有信心。因此,不禁要問,在世界盃上能夠期待國足打入16強嗎?



最後,必須說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是不成立的,即使關乎當前特殊時期,國足隊員可能會因為中超先期恢復(如果可能的話)多打幾天聯賽,但那樣的作用應該是微乎其微,更談不上會讓國足有質的變化。因此,還是放下不必要的幻想,眼下還是實打實期盼李鐵能帶好國足打好餘下40強賽的比賽吧,未來到時候再去想12強賽甚至是更久遠的世界盃。而最最重要的關於中國足球的未來,卻是非常值得我們苦思冥想,之後再踏踏實實埋頭苦幹。


時分999


第一、即使全世界國家隊的運動員都沒有系統、細緻的訓練,國足的球員有充足的時間去訓練,都未必能夠攆得上世界一流國家隊。畢竟,人家的天賦擺在那裡,別人可是打小就天賦滿滿。國足與世界一流的國家隊已完全輸在起跑線上。青少年時期最能訓練一個人,只要他有天賦,那就能超越同齡的所有人。例如梅西、C羅這些大牌,年紀輕輕就天賦滿滿,並且他們練得比國足更狠、更加努力,國足們能不輸?


第二、現在的國家隊僅僅是亞洲的三流球隊,前段時間踢關島、馬爾代夫、菲律賓,國足都踢得那麼廢勁,真的很難想象國足能進入世界盃16強?畢竟,實力擺在那裡了,確實實力不允許,踢誰都一樣廢勁。以前輸泰國5個球,那到現在能踢得贏的對手真的沒有幾個。

第三、如果真能進十六強,那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世界盃僅剩16支隊伍參加,國足還可以進入世界盃。但是,那都是球迷的奢望,無論國足如何去操作,都不能立碼提升戰鬥力,不僅戰術不能。因為國足都是“小學生”,他們學不了世界名帥裡皮的高明戰術,真的理解不了,那憑什麼可以去踢好比賽?前段時間,郜林接受採訪說了這些方面內容,裡皮大師的戰術,我們確實理解不好。他們只能勉強點頭理解,心中卻一頭霧水,這樣的國足,裡皮能不生氣?他不辭職不幹可不行了。


綜上所述,國足要進入世界盃16強,那可比登天還難。


人生多美好


答案是肯定的:NO!

如果全世界足球都停止了,給男足充足的時間訓練也難以進世界盃,更不用說16強了!為什麼?足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說就靠這一段時間的暫停就能趕超其他國家的,足球的培養從孩子到少年,再到青年和成年,中國足球過往幾十年的折騰已經掏空了家底。哪怕全世界足球暫停十年,國足也沒有機會進軍16強。

最終再說到世界盃,從擴軍到主辦,從留洋到歸化,中國人為了世界盃想了無數捷徑,但沒有一個通向成功。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從來都是急功近利地像吃快餐一樣馬上達到目標,卻違背了事物本來的規律和發展道路。就像這個提問一樣,我們把國足出線的希望寄託於外部的變化,而不是去反思如何從內部提高。

幾十年的足球發展歷程告訴我們,中國足球想要進軍世界盃,既不能靠擴軍,也不要寄希望於幾個歸化球員。實實在在地尊重足球發展規律,腳踏實地地培養我們的青訓體系和足球人才,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等待和付出去打造屬於中國人的足球強過勝過所有的投機取巧和異想天開。


上觀英超


即便男足有充分的修整和訓練時間,也不可能打進世界盃16強。理由如下:

【優點】身體強壯!

我們的男足其實也有自己的優點,那就是有身高,有力量,即有身體。記得04年亞洲盃的時候,當時來中國比賽的國外帶隊教練看到中國隊隊員的時候,表示非常羨慕中國球員的身體。平均身高很高,而且很強壯,甚至不乏有速度的選手。當然最後惜敗日本獲得亞軍就是當時最好的證明。目前,國足應該延續了這個傳統吧,身體還在。

【不足】球商需要彌補!

很多人都說青訓,說技術,說配合之類的。我想說的是,國足球商需要彌補。作為職業球員,平時訓練應該足夠,教練換了一茬又一茬,戰術和技術都沒有獲得提升。原因在於不理解,就是不明白。球員的思維不夠活躍。究其原因,我覺得還是球員的文化水平不夠,文化層次不夠,只是有身體的話,很難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動作,當然更不能形成技戰術素養。

所以,即便疫情當下,給國足再多的訓練時間,水平可能會有提升,但是想打進16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7號視界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就目前中國男足的情況,其實並不是訓練時間的問題,這和其他球隊有沒有停訓關係並不是非常大。

我們都知道,訓練是一支球隊提高非常重要的途徑,訓練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球隊狀態和水平。但是現在中國男足缺少的訓練,其實並不是我們說的成年隊集結訓練。

我們成年隊的訓練,不管是在各俱樂部還是國家隊,我們都聘請了很多高水平的世界級的教練,就連裡皮這樣曾經我們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世界冠軍教頭,都來到中國,為我們的球員指導比賽和訓練。

但是我們國家隊的成績又如何呢?還是一屆不如一屆,我們頓時陷入一種疑惑,我們的教練水平越來越高,名氣越來越大,教練組成員越來越豪華,但是我們的成績為什麼越來越差!

其實,我們的球隊的集訓時間在世界各國球隊中都算是比較長的,我們很喜歡搞各種集訓,而且很多時候都是長時間的集訓,在訓練時間上,我們絕對是領先於世界很多球隊的。

那我們為什麼還是覺得我們的訓練出了問題?

第一,因為我們的球員欠缺了太多低齡階段的基礎訓練。

我們的球員很多時候會被大家笑話連停球都停不住,一停球就在五六米開外,甚至很多停球失誤在業餘比賽都少見,但是卻真真實實的出現在了國家隊比賽這麼高的層面上。

面對球迷的指責,球員通常都會道歉,並表示是因為緊張導致動作變形。

其實,對於多年馳騁職業賽場的職業球員來說,緊張根本不是一個好的藉口。根本原因就是基本功不紮實!

第二,訓練質量無法保證

我們從視頻中見過中國球員的傳球訓練,尤其是圍圈搶球的一腳出球,那不能叫做失誤,那隻能被稱為慘不忍睹!

世界很多豪門球隊在世界巡迴賽時都會公開一節訓練課,球迷很喜歡看球星們花式的表演,很喜歡看球星們連續一腳傳球,這些對球迷來說,是一種享受。

但是,我們的球員在執行教練訓練計劃時,連基本的傳球準確性都無法達到,力量的掌控也讓人感覺業餘。

執教過國青隊的外教表示,中國球員的技術弱點只能靠更多的奔跑和戰術來彌補。這只是一個很委婉的表達,其實踢過球的朋友都知道,沒有球技做支撐,再好的戰術也踢不出來。

第三,訓練態度需要調整

我們球隊很多時候,訓練時間很長,內容很豐富,但是效果不好,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很多時候是球員人在訓練場,但是狀態卻留在了別處,於是只是完成了今天的訓練,至於完成的好壞,那就沒有人關心了。

我們知道很多世界巨星並不喜歡訓練,但是那畢竟是少數,而且很多時候那種球員都是天賦異稟,才華橫溢,那種球員哪怕不訓練,你也無法超越。

但是目前的中國隊裡面,有這樣的球員嗎?有才華橫溢的都流出來的球員嗎?可以肯定的是沒有,完全沒有。

沒天賦,還不努力,不端正態度,老是傳出負面新聞,那這怎麼談訓練提高呢?

中國隊的前主帥米盧曾說過:“態度決定一切!”

其實這句話就是最適合中國球員的。

所以進入世界盃,打入十六強是我們中國球迷的夢想,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趁別人無法訓練的時候,就可以加緊訓練彌補的。足球的進步一定要滿足足球發展的規律,看看亞洲其他國家,腳踏實地的堅持青訓,一定會發現進步的。

我是託小尼的風,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吧,我們一起暢聊足球!


託小尼的風


感覺進不了16強,因為實力差距太大!

就比如一個高水平職業ufc選手,再疏於訓練,面對一個天天練習的拳擊愛好者,也是可以輕鬆擊敗的!

之所以這個假設中勤不能補拙,是因為國足基礎太差,水平和世界強隊差距太大!一個高水平足球運動員,即使球隊停訓,也會堅持日常訓練的,像c羅.梅西這樣的休假期都不停歇的自律訓練狂人更是不在少數!因為這是球員吃飯的基礎!

當然如果在非常極端情況下,比如:長期不讓世界足球隊碰球,禁止球員一切自我鍛鍊行為,半年後,馬上踢世界盃,堅持訓練的國足是有希望進16強的!





永遠的羅尼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有史為鑑!早期戚務生時代的國家隊前後封閉集訓的時間整整有1年,但在亞洲盃和十強賽上顆粒無收。讓人印象深刻還是沈祥福的國奧隊,那支隊伍成立了4年多,在一起集訓的時間有兩年以上,最後依然是慘淡收場。

為什麼足球隊長時間集訓沒有效果?於陸意十看來,集訓更多是針一支球隊整體的戰術捏合,但前提是每個隊員的技術能力是高水平和合格的。如果隊員本身能力侷限無法做到,集訓再多時間也沒有益處。裡皮一怒辭職就是這道理。他把該說的都說到了,可是無奈隊員能力和態度都無法完整執行。

踢過球的人都知道,但球員的個體技術水平在成年後已基本成型,想通過集訓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快速提高每個人處理關鍵球的能力幾乎是痴人說夢。回到兒時,由於我國青訓水平參差不齊,青訓教練自身水平都相當有限,人才供應青黃不接,本該快速漲球的黃金階段卻白白被平庸和無效浪費。

因此,一因一果,這樣的片面強調訓練和長期集訓意義實在是不大的。


陸意十


能不能進世界盃和訓練有什麼關係嗎?國足天天訓練有什麼用呢?個人球員能力值技不如人,還不自律,且球員心態未戰先怯,沒有鬥志的球隊能贏球嗎?臨時抱佛腳能考出好成績嗎?下面幾張圖說明國足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