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抱團取暖?對話愛奇藝龔宇:我們這行就沒過過夏天

寒冬已至抱團取暖?對話愛奇藝龔宇:我們這行就沒過過夏天

文 | 新浪科技 何暢

龔宇從舞臺右側大步走出,站定在話筒前,臉上帶著一貫從容的微笑。作為創始人兼CEO,愛奇藝尖叫之夜應該是他的絕對主場。

但當晚龔宇只作為給明星當陪襯的頒獎嘉賓出現,除了開場的簡短致辭,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請看大屏幕”,足足九次,而對於自家公司一年的成績總結與未來展望,隻字未提。

他知道觀眾想看的不是他,回想起在典禮舞臺上念大篇演講稿的過往,龔宇笑稱“不會再有這樣的環節了”。

寒冬已至抱團取暖?對話愛奇藝龔宇:我們這行就沒過過夏天

▲愛奇藝對面的巨幅廣告牌

愛奇藝創新大廈對面掛著一塊巨大的廣告牌,綠底白字——“做一家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經歷數次洗牌淘汰,視頻行業已由多家亂鬥進化為背靠BAT的三足鼎立,第一梯隊幾度更迭,但競爭的激烈程度有增無減。行至今日,會員成為必爭之地,自制變身發力焦點,身在局中的龔宇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又應該做什麼。

聊業務:“可持續的創新是核心”

一檔《偶像練習生》、一部《延禧攻略》,在流量失靈、大IP撲街、劇綜平淡無奇的2018年,愛奇藝的表現算得上可圈可點。當被問起對這一整年的總結與評價時,龔宇略微思考後,給出了八個字:“符合預期,稍有驚喜”。

“沒想到爆成這樣”,自制接二連三成為爆款,讓龔宇覺得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他認為,不少原本備受期待的劇“折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缺少創新。

一方面是沿襲模板,成本高居不下,但只是簡單模仿,沒有提升;另一方面是質量參差,製作太粗糙,表演能力跟不上,結果無聲無息地就播完了。

寒冬已至抱團取暖?對話愛奇藝龔宇:我們這行就沒過過夏天

▲《延禧攻略》是今年的絕對熱劇

《延禧攻略》承包了一個暑假的熱搜,截至收官斬獲150億播放量,也順理成章變成了下半年龔宇出席各種活動不可不談的話題。在“乾隆很忙”的大女主設定裡,處於後宮最底層的宮女一路升級打怪,大殺四方,收割愛情亦收穫地位。

恰如其分地與當下社會快節奏的趨向相呼應,優柔寡斷行不通,拖泥帶水走不動,讓觀眾找到自己的影子才能看得“爽”。

“這就是一個創新,我知道好多人根據這個思路又在拍新的劇,也許還能成一兩個,但肯定有死掉的。”龔宇並不認可走老路的行為。在他看來,想要鞏固行業地位,除了創新,沒有更好的方式,“可持續的創新能力,這是核心”,他加重了語氣。

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對愛奇藝來說比較特別,無論是率先關閉前臺播放量、會員收入首超廣告,還是加大技術方向投入、成立新公司進軍體育領域……經營決策的改變會帶來突破,也更容易引發質疑。但這一切並不會使龔宇動搖,九年清華工科求學生涯為底,他既有CEO的果斷,又有工程師的理性,用前同事馬東的話說:“他不太信忽悠,也不太受輿論影響。”

他不在乎的有很多:


比如眼前的成本,人工智能、算法方面的投入加大,雖然眼前成本驟升,但龔宇覺得:“從長期看還是降低成本,而且提高效率。”

比如沉寂的VR,市場起伏,曾經無比熱鬧的VR產業不復當年,愛奇藝推出的VR一體機用戶體驗不錯,但在產業形勢面前,並不佔優,用龔宇的話說,現在是在養,不斷迭代、創新,等待爆發的時機。

比如網大(網絡大電影)的投資,今年以來,網大分賬金額明顯提高,投資不過千萬的《靈魂擺渡·黃泉》分賬票房收入超4500萬,但平臺對斥巨資做網絡電影十分謹慎。龔宇說至少這不是愛奇藝要乾的事,儘管前三年愛奇藝做了一系列精品網大,但那是引導性的,不屬於常態。

他在乎的也有很多:

比如新的應用方向,如何用信息流廣告的方式做貨幣化是愛奇藝接下來的挑戰。而短視頻和信息流這一交互方式有關,由此也成為另一種方向。長視頻做短視頻,等於以新人的身份入局,想順利突圍就要找前人沒有的模式、做前人沒有的東西,

“什麼能成功我也不知道,還在摸索。”

比如低俗廣告的處理,愛奇藝三季度在線廣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4%,除了受世界盃影響外,也有下線低俗效果類廣告的原因,在龔宇眼中,這是一個長期鬥爭,“我們下手比較狠,所以影響到了收入,但必須做。”

寒冬已至抱團取暖?對話愛奇藝龔宇:我們這行就沒過過夏天

▲愛奇藝CTO劉文峰詳解內容熱度

比如前臺播放量的關閉,以熱度取而代之,有評論稱愛奇藝在試圖掌握行業話語權,龔宇為此解釋了很多次:“與其讓市場混亂,還不如自己痛下決心,也許要愛奇藝多付出一些代價,無所謂,這個代價可以接受。”

談對手:“有壓力但不是顛覆性的”

第一個吃螃蟹的愛奇藝率先和唯流量時代作了告別,並號召全行業一同參與,但三個月後的今天,這樣做的仍舊只有愛奇藝一家。前優酷總裁楊偉東曾直言,在沒有找到更加科學的、能達到共識的辦法前,關閉播放量不是合理的解決方式。


對此,龔宇很淡然,“誰都是怕動自己的奶酪,誰都是既得利益的保護者。其實現在已經客觀上抑制了行業比拼數據的現象,因為少一個愛奇藝,再比全網播放量就比不了了。”

具體業務如此,但即使是在對手龐大的體系面前,他依然顯得波瀾不驚。騰訊視頻與優酷仰仗著集團力量,打通上下游產業全鏈條,文學、影視、綜藝、動漫、衍生品、短視頻……覆蓋文娛產業的方方面面。在被問到愛奇藝會不會也投資動漫產業時,龔宇回答道:“投,但不多投,我們只是被動防守。”

“被動”或多或少地說明愛奇藝感受到了威脅。畢竟這是一個人人皆生態的時代,雖然愛奇藝的“蘋果樹”已成長為“蘋果園”,但尚處於收穫觀望期,還未完全成熟。龔宇倒是很冷靜:“其實我覺得積極意義不多。從整個產業角度來講,投資那種(動漫)產業不應該太大規模,沒什麼必要,內容產業和播出渠道得相對獨立。”

至於大熱的《偶像練習生》,的確擊中了無數追星少女的心,不過與粉絲髮愁能不能送自家愛豆出道有別,愛奇藝要面臨的是市場上大量內容同質化的問題,不只是選秀,還有街舞、機器人、打歌……同題材不同名字的綜藝扎堆湧現,不頭疼是不可能的。“我非常厭煩這種抄襲或者叫模仿,我也知道對手的目的,但沒關係,就當成一個正常的市場競爭。”龔宇神色坦然。

寒冬已至抱團取暖?對話愛奇藝龔宇:我們這行就沒過過夏天

▲NINE PERCENT收穫了2019愛奇藝尖叫之夜當晚的最高分貝尖叫

他沒有否認由此帶來的壓力:“壓力肯定是有的,但不是顛覆性的,就是日常業務的正常壓力。”更多的則是對自身持續創新、產出原創內容的關注,他不在意一次創新是不是成功,更在意的是有持續的創新能力。“我相信這個市場逐漸理性平靜以後,持續的創新能力還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原創自制也好、版權採購也好,內容一直是視頻行業支出最大的版塊。愛奇藝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本季度內容成本60億元,同比增長66%;淨虧損31億元,去年同期這個數字是11億元。龔宇稱,如今自己對這種燒錢的狀態看得非常平靜,只是按財務模型算賬的階段。放眼“優愛騰”,目前沒有任何一家實現盈利,海外流媒體巨頭Netflix卻一直擁有亮眼的財報數據。新浪科技談及愛奇藝經常被說成是“中國的Netflix”,龔宇笑了笑:“特別像國外媒體和投資人的說法,因為他們總是先入為主,先樹立一個對標,其實商業模式差別太大了。”

看行業:“我們這個行業就沒夏天”

在上個月舉辦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龔宇分享了一點自己的思考,演講中他提到:“互聯網視聽行業,特別是我們這樣的商業網站,其實一直沒有過夏天。但我們的上游內容產業,基本上迎來了冬天。所以我們要相互友善地對待我們的合作伙伴,大家一起過冬,報團取暖。”

冬天不是沒有原因的,每集千萬的天價版權、動輒過億的演員片酬、瘋狂加長的製作集數、永無止息的點擊刷量……賣價高導致片酬高,片酬高反向推動了賣價高,這又直接為注水、刷量埋下伏筆,形成惡性循環。龔宇深有感觸:“現在有緩解的跡象,因為行業到了一個非常不合理的狀態,必須採取措施來改變。”

早幾年內容產業過熱,泡沫催生了眾多參與者,得到大量的利潤、大量的關注、大量的投資,在市場規律的波動下,負面作用逐漸顯現。“有些過剩作品的命運就是死亡,投資就等於打水漂了,生存能力差的公司關門解散,漂浮的創作人員可能會被淘汰。”龔宇預測。

於是,“不要迷信大IP和流量明星”也成為現階段討論的焦點,從前囤積的IP經過時代洗禮、讀者更替、觀念調整,早已不是昔日模樣,而鮮肉小花翻來覆去表情不改的一張面孔,除了讓觀眾多一條吐槽的理由,根本無力為作品增加一點口碑。龔宇表示,要堅信創作的基本規律,對症解決問題,“出現問題是正常的,解決問題要積極主動,而且必須真誠,因為幫助對方也是在幫助自己,不能短視。”

據報道,網絡視聽內容審查與電視臺內容審查即將並軌。網劇、網大、網絡動畫等都將提交省級廣電局審核。審核流程包括拍攝前對劇本的審核,以及對上線成片的審核。網絡平臺只能採購過審後取得上線備案號的視聽內容。當網生內容不再與電視劇審查機制區別對待,製作公司所受到的限制將更多,有中小網大工作室已經開始擔心未來的發展。

龔宇向新浪科技回應稱,沒有接收到具體通知,但從方向和原則來看,管理會加強。但對於部分從業人員的憂慮,他表達了不同看法:

“監管的影響只是其中之一,相對有限,更多是在資本層面。而且創意是非常有想象力的,你給多少空間,在這之內都可以創作出好的作品。”

這個冬天很冷,龔宇卻很樂觀,“我幹企業都幹20多年了,沒那麼嚴重。”他簡要介紹了愛奇藝明年的計劃,“我們可能會調整投資策略,慎重投資中長期見效的項目,包括投股權投資、項目投資、技術投資等,但不會不投。攢更多的糧食過冬,你不能這時候瘋狂,最瘋狂的時候你不能瘋狂,開始收緊的時候,你更不能瘋狂了。”

那麼春天何時會來?龔宇一如既往地平和:“我們有過春天,現在也算春天。”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國內上百家天使和風投機構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1:農業(種植、養殖、養老)重點關注。 2: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

3:連鎖餐飲、商貿、化妝品業。 4:互聯網、物聯網、APP行業。

5:醫療設備、生物醫藥、健康行業。 6:文化、教育產業。

7:商業、旅遊、礦產、地產 8:創新型傳統行業。

9:汽車產業鏈。 10:高利潤、高成長性及國家支持等


寒冬已至抱團取暖?對話愛奇藝龔宇:我們這行就沒過過夏天

  • 2019年營業額500萬以上!
  • 合作對象是企業最大股東,非決策人勿擾!

有需要做股權融資,對接投資人請點擊左下角鏈接填寫項目信息!會有專業人員聯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