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脂粉黛澤之化妝,我國古代,早已實行。迨及唐朝,人文燦然,宮嬪眾多,使六宮粉黛,競美爭妍。所以化妝一項,更趨濃豔。日本平安朝女子之化妝,起源亦由於唐,今分為髻鬟、額黃、眉黛、朱粉、口脂、花鈿、妝靨七項述之。但因材料至為缺少,有窺見其一斑而已。

一 髻鬟

據唐王睿《炙轂子》(此書已佚,今據《淵鑑類函》所引)、後唐馬縞《中華古今注》、宇文氏(年代不詳)《妝臺記》所記載,唐代髻鬟之種類頗多,例半翻髻、反綰髻、樂遊髻、愁來髻、飛髻、百合髻、歸順髻、平番髻、鬧掃妝髻、盤桓髻、驚鵠髻、拋家髻、倭墮髻、囚髻、烏蠻髻等等。

上列中之拋家髻,見於《新唐書·五行志》,謂唐末京都婦人梳髮,以兩鬢抱面,狀如椎髻,當時謂之拋家髻。因此其形狀如何,可想象而知。倭墮髻,見於《古今注》,謂倭墮係為墮馬之餘形。此外如百合髻、驚鵠髻等,即可因其名而推想其形狀也。要之,形狀真正如何,本難探知。然讀唐人詩集,則知有高髻、垂鬟兩種。先舉高髻之例如下:

共折路邊花,各持插高髻,髻高花匼匝。(寒山《詩三百三首》)

側垂高髻插金鈿。(岑參《敦煌太守後庭歌》)

翠髻高叢綠鬢虛。(王建《宮詞》)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二 額黃

女子於額之妝飾,有所謂額黃,一雲鴉黃者,必在額頭之上,施以黃粉。唐人詩集,記載頗多。特舉二三例如下:

纖纖初月上鴉黃。(盧照鄰《長安古意》)

微汗欲銷黃。(楊巨源《美人春怨》)

額畔半留黃。(吳融《賦得欲曉看妝面》)

宮樣輕輕淡淡黃。(王涯《宮詞》)

撲蕊添黃子,呵花滿翠鬟。(溫庭筠《南歌子》)

頭黃侵膩發。(韋莊《女冠子》)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三 眉黛

中國女子,早用眉黛。降及唐朝,當亦行之。據《海錄碎事》(此書未見,據《佩文韻府·支韻》)記載,唐玄宗命畫工畫十眉圖:一曰鴛鴦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煙眉;九曰拂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

據《妝臺記》,五代宮中之畫眉,一曰開元御愛眉,二曰小山眉……所舉名目,與《海錄碎事》相同。又貞元宮中人,愛以青黛畫蛾眉,亦載於《妝臺記》。《中華古今注》謂楊貴妃能畫黑眉。眉之畫法,雖有種種不同,然讀唐詩,知有濃而廣與淡而細者兩種。先舉前者之例如下:

拂黛隨時廣。(沈佺期《李員外秦援宅觀妓》)

輕鬢叢梳闊拂眉。(張籍《倡女詞》)

凝翠暈蛾眉。(元稹《恨妝成》)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四 朱粉

唐朝女子多愛紅妝,先擦白粉,再加硃色,尤其紅妝之例猶多:

紅粉春妝寶鏡催。(孟浩然《春情》)

美人紅妝色正鮮。(岑參《敦煌太守後庭歌》)

翠蛾紅臉不勝情。(司空曙《觀妓》)

紅鉛拂臉細腰人。(張祜《李家柘枝》)

臉紅眉黛入時妝。(羅虯《比紅兒詩》)

一抹濃紅傍臉斜。(同上)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五 口脂(燕支)

燕支,擦於臉上。但唐僖宗、昭宗時,京都婦女競相擦於嘴唇,以分別其妍否。試讀《潛確類書》(據《淵鑑類函》)、《妝臺記》,則唐代女子,擦燕支於唇上之事數見不鮮。惟因其擦之方法,各有不同,名稱遂因之而異。例石榴嬌、大紅春、小紅春、嫩吳香、半邊嬌、萬金紅、露珠兒、內家園、天宮巧、淡紅心、猩猩暈、小朱龍格、雙唐媚、花奴樣子等等。

據《新唐書·五行志》,元和末年,婦女盛行奇異之化妝,不擦紅粉,只以烏膏塗唇上,有似悲啼之狀。白樂天《時世妝》所謂“烏膏注唇唇似泥”者,是也。

關於口脂之詩,向未多見。岑參詩有“朱唇一點桃花殷”(《醉戲竇子美人》詩)之句,或即指此。然樹下美人之唇,乃明是擦上燕支。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六 花鈿

據宋高承《事物紀原》,唐代婦女面部化妝,有所謂“花鈿”者。蓋宋武帝之女壽陽公主,開始為梅花妝。《事物紀原》“冠冕首飾”部,有一段關於花鈿之記載:

《酉陽雜俎》曰:“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唐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跡也。”按隋文宮女貼五色花子,則前此已有其制矣,似不起於上官氏也。《雜五行書》曰:“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經三日,洗之乃落,宮人奇其異,競效之。”花子之作疑起於此。

樹下美人眉間白綠色之狀,恐即此也。溫庭筠詩有云:“臉上金霞細,眉間翠鈿深”(《南歌子》),亦可以參照。但《長恨歌》所謂“花鈿委地無人收”,乃是金之花簪,與此不同。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七 妝靨

伴眉間花鈿而起者,又有“妝靨”。妝靨,系以青丹點於兩頰,是亦落梅妝之遺意。《事物紀原》“冠冕首飾”部,有一節關於妝靨之記載:

近世婦人妝,喜作粉靨,如月形,如錢樣,又或以朱若燕脂點者,唐人亦尚之,段成式《酉陽雜俎》曰:

“如射月者,謂之黃星靨。靨鈿之名,蓋自吳孫和誤傷鄧夫人頰,醫以白獺髓,合膏琥珀太多,痕不滅,有赤點,更益其妍,諸嬖欲要寵者,皆以丹青點頰,此其始也。”又云:“大曆已前,士大夫妻多妒者,婢妾少不如意,則印面,故有月點錢,苟如此,則固非嘉事也。宋武宮中,斆壽陽落梅花妝,此其遺意也。”

樹下美人之兩頰口邊,有白綠色之妝飾,蓋即妝靨也。元稹詩云:“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靨”(《恨妝成》詩),亦明指此事。

古時候的女熱就流行化妝,口紅上演“宮鬥戲”,古人化妝更精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