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宣布,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实行两考合一

还没有明确的开学日期,北京市就又发布了重大考试改革方法。

据中国教育新闻网发布,北京市教委在3月24日发布重大消息,在公布的《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2021年全市初中毕业会考和中考首次两考合一,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12门科目全部纳入初中学考范围,实行全科开考,随教随考,各科成绩讲义原始成绩和等级成绩呈现。

根据实施办法,现在的初二学生按计划将于本学期期末参加地理、生物两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


中国教育新闻网宣布,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实行两考合一


​考试方式多种多样

从发布的改革消息来看,12门科目的考试方式多种多样,《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全部都纳入了考试范围,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12门科目。

而其中语文、数学两门课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其中语文150分钟的考试时间,数学为120分钟;外语考试则采用的笔试、听力测试和口语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听力和口语考试与笔试分离,笔试的时间是90分钟,听力和口语考试时间为30分钟,学生在9年级的时候有两次听力和口语考试的机会。

中国教育新闻网宣布,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实行两考合一


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客,采用笔试与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每门科目笔试的时间都是70分钟。

同时,实施方法还明确指出,2023年前将把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将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

体育与健康将采用现场考试和过程性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艺术考试则依据学生平时表现和综合测评确定成绩,综合实践活动依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确定成绩。

中国教育新闻网宣布,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实行两考合一


从容应考

从实施方案整体内容来看,其实变化并不是算大,作为学生和家长也没有太多的担心。只要在学校的安排下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学习和学业考试,那么就不会影响高中阶段的升学问题。

只是,作为初中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在9年级的时候有两次口语和听力考试机会,这就意味着,可以选择其中最好成绩作为最终的考试成绩,计入最后的中考成绩中。这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中国教育新闻网宣布,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实行两考合一

那如果第一次考试就考得不错的同学,有必要参加第二次的考试吗?

这个问题确实很具有实际意义,但得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如果第一次的考试成绩已经接近或者已经是满分,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参加第二次的考试;如果第一次考试的分数不够理想,也不太满意,那么就可以继续参加第二次的考试。

那如何判断呢?这个问题可以参考自己平时的成绩,也可以寻求带班老师的帮助,让他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有没有必要去参加第二次的考试。

当然,不管是谁的意见,最终做决定的还是学生和学生家长自己。

中国教育新闻网宣布,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实行两考合一


考试,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面对这12门科目。

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12门科目也不是一次性考试,而是分阶段完成,相对来说,对学生的压力会小很多,也更容易去集中精力应对相应阶段的考试科目。

说一千道一万,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就好了,不用太过着急和担心。​

中国教育新闻网宣布,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实行两考合一

所有的变化都是为了让一切变得更好,相信这次北京市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变化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内容都无外乎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