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殲20是“踹門之腳”?

魯山農村樂呵哥


如果把一個國家比作一個家的話,那這個國家的防禦體系也就相當於這一個家的圍牆,圍牆上面的門則是這一防禦體系中薄弱的部分。而殲20的踹門戰術就比較好理解了,進攻一個目標的時候,總是要找他的薄弱地方進行攻擊,而門則是圍牆上面最薄弱的地方。“踹門”為什麼要稱呼他為“踹門”呢?其他的“推門”“打門”不行嗎?踹門是在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將門狠狠的踹開,在他們的防禦體系上打開一個漏洞。

而在中國能執行踹門戰術的戰鬥機只有殲20。殲20是我國第五代隱身重型戰鬥機。這裡最關鍵的一個名詞就是隱形,踹門戰術講究的是突然性和隱蔽性,只有在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打入他們的內部,撕開一個防禦網的口子才能進行接下來的行動。其他的戰鬥機不管是轟炸機還是運輸機,都並不具有隱身能力。在還沒有進入攻擊的火力範圍之前,就已經被發現了,對方都已經有所準備了還怎麼搞突襲。

殲20憑藉著自己的隱身能力避開對方的偵查雷達和防空導彈雷達,尋找他們雷達監控的薄弱區域進入他們的防空區域。發射自己所攜帶的中遠程空空導彈,或者是空地導彈,摧毀重要的軍事目標,敵方的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電子戰飛機、對空警戒雷達、防空導彈火控雷達,甚至海上的雷達哨艦這些重要的軍事目標都是殲20首先打擊的目標。或許一架殲20所攜帶的導彈並不夠用,但是它可以進行遠程指導,由在防禦網之外的轟炸機或者戰鬥轟炸機發射超遠程導彈來對重要的軍事目標進行挨個點名。


沐風談兵論道


不論說殲20是踹門之腳還是衝程錐,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殲20是在敵人防禦體系相對完整的時候,發動第一波打擊,摧毀敵人防禦體系的戰機。實際上,空軍對殲20的作用有一個更加精準的表述:一根針破一張網。意思也同樣是在敵人防空網絡完善的時候,刺破敵人防禦的戰機。

圖為部分現役殲20的編號。


穿透性制空

殲20戰機是我國的第五代隱身重型戰機,之所以強調這麼多定義,主要是為了說明他的主要功能。首先,他是隱身戰鬥機,對於敵人而言,殲20是很難被探測到的,尤其是在殲20隱身設計最完善的正面區間,他的雷達反射面積(RCS)僅為0.01平方米左右,和F22接近,一般的對空搜索雷達對殲20的發現距離要縮減至少一半,至於對防空導彈提供製導的火控雷達,即便是最先進的,也需要等到殲20接近到50公里才能工作,此時已經進入了殲20對地打擊的距離。

圖為殲20戰機,可見他很少外掛導彈出現,在隱身突擊中,外掛導彈並不好,但是也會影響載彈量和打擊效率。

因此,殲20可以利用隱身能力,把自己變成“一根針”,在敵人的國土防空系統大網上的空隙部分刺進去,然後在有限的範圍內發動攻擊,利用反覆的突破和攻擊,最終削弱敵人防空系統效能,甚至使其逐步崩潰。殲20的這一用法和美國在《美國空軍2030年規劃》中提到的“穿透性制空”(PAC)概念一致,美國也是打算用F22和F35等戰機,利用隱身戰機集群突破敵人的防空網絡,然後壓制敵人的防空雷達、防空導彈等裝備。

圖為另外一些現役殲20戰機的編號。

實際上,這一任務目前只有殲20可以執行,我國只有殲20一款現役隱身戰鬥機,踹門一腳是一種形象的動作,當殲20強硬的打垮了敵人的防空系統,等於敵人的空中大門洞開,此時那些不能夠隱身,但是載彈量較大的戰鬥機、轟炸機、戰鬥轟炸機就可以湧入戰場,自由的對敵人地面、空中目標展開獵殺和打擊,快速擊垮敵人的防禦體系。

圖為美國空軍F22A和F35戰機,美國提出了穿透性制空的概念,F22、F35隱身戰機就是主力。


聯合空中作戰

不過,這踹門的一腳可不好踢,也不是殲20一種戰機就可以完成的,尤其是面對那些防空體系健全的國家,第一波次的攻擊必須是一種聯合的作戰,殲20只是發揮主力作用。殲20要刺入敵人的防空網絡,一開始肯定需要預警機、偵察機、無人機提供的空中情報,找出敵人空中和地面防空力量的間隙在哪裡,找出敵人在哪個時間段的防禦比較脆弱,在特點的時間和地點,殲20才能輕易的刺入防空網絡,找出這個時間空間空隙還需要地面偵察分隊的配合,甚至是有意的破壞,比如炸燬敵人的搜索雷達、通信基站等,想法設法創造出有利於殲20刺入的時機。

圖為殲20戰機垂直爬升,他的機動性很好,在“踹門”過程中,不但可以對地打擊,也可以利用強大的空戰能力打擊敵人的攔截飛機。

為了增加這踹門一腳的力度,光靠殲20的載彈量可不夠,隱身突防的殲20只能在腹部彈倉掛載2枚左右的攻擊彈藥,因為他不能外掛武器,防止影響隱身性能,這個局面下就必須有轟炸機在殲20刺入敵人防空系統,造成敵人混亂後,在遠離敵人防空體系的防區外發射遠程巡航導彈打擊,這一任務由轟6K掛載AKD20或者空射型CJ10巡航導彈來執行,CJ10空射型巡航導彈射程2500公里,足以在敵人所有攔截戰機的半徑外對敵人地面重要目標展開精確打擊。

圖為轟6K轟炸機在殲11B戰機護航下巡邏,他可以執行遠程精確打擊任務。

此外,隱身的殲20戰機雖然能夠刺穿敵人的防空網絡,但是不可避免有些武器先進的國家有一些反隱身能力比較好的米波相控陣雷達,比如我國自己的JY27雷達等,對付這樣強大的防空力量,就需要另外一個幫手了:電子戰機。飛豹和殲16都可以掛載電子戰吊艙,還有我國以運8平臺改造的電子戰機也可以執行這一任務,這些飛機可以釋放大功率的干擾信號,使得敵人尋找隱身戰機的難度進一步加大,進一步降低了敵人發現殲20的距離。

圖為轟6K轟炸機掛載6枚CJ10巡航導彈出擊。

這些掩護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五常以外的任何敵人都最終必然會崩潰,這就是我國現代化的空中作戰體系,殲20就是這樣發揮自己踹門一腳、一根針破一張網的作用。


海事先鋒


不知道軍迷是否注意到一個細節沒有,在殲-20與2018年春節前夕服役時,就傳出了殲-20和殲-16戰鬥轟炸機組成了所謂“高低搭配”的戰鬥模式;此後,常有殲-20和殲-16配合訓練作戰的圖片從網絡上流出來。

殲-20,是我空軍最新銳的主力戰機,由於殲-20的服役,我空軍昂首跨進了隱形戰機俱樂部,這個還是非常牛哄的,強大的俄羅斯空軍蘇-57都未正式服役,現在全球認可且成軍的也就F-22、F-35和殲-20三款隱形戰機而已。

由於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因此殲-20能做到先敵發現、先敵開火、先敵擊落,是我空軍實現新時期戰略轉型的主戰機種。

戰時殲-20能憑藉出色的隱形性能,強大的機動能力,大航程和高作戰半徑,對敵空中預警機、反潛巡邏機機、加油機、第3代戰機能做到一擊必殺,同時具備對付敵隱形戰機的強大能力。

殲-20優異的性能,使得其在電子戰飛機的配合下,撕開敵強大的防空網,開闢清理空中航道,對能載彈12噸有“空中卡車”之美譽的殲-16戰鬥轟炸機提供有效空中掩護,對地(海)面高價值目標,發起精確制導炸彈攻擊以及空地(艦)導彈的有效打擊。

由於敵防禦體系嚴密,雷達目標醒目的第3代機即便空戰包括對地打擊能力較強,也會被敵預警機、地(海)面雷達提前鎖定,引導敵戰機和防空導彈予以攔截,因此第3代戰機要有效突破敵防空火力網難度非常大。

因此,能悄悄潛入敵佔區實施突襲的隱形戰機殲-20就在此背景下誕生了,戰時第一波次的突襲任務,撕開敵嚴密的防空火力網,摧毀第雷達、指揮所和防空導彈陣地等重任,就歷史性地落在了殲-20身上,充當著戰時的“踹門之腳”。

在第一波次攻擊中,殲-20摧毀了敵方偵測、指揮、通訊等系統,撕開了敵的防禦體系的口子以後,即可引導大批殲-10、殲-11、殲-16等非隱形高性能戰機投入實戰,擴大戰果且向敵縱深目標打擊。

現代化戰爭是體系作戰,僅靠一、二件先進武器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殲-20必須依靠和殲-10、殲-11、殲-16等非隱形高性能戰機有機融合配合作戰,才能取得對敵鬥爭的有利態勢。


國平軍史


這還用說?

殲20的頭錐方向RCS是-20dB級別,理想情況下美軍的E3C預警機也只能在100公里左右的距離上發現它。如果殲20得到遠距干擾機的配合,並且走低空航線的話,由於地面雜波的作用,殲20被探測的距離會更近。

這樣一來,殲20將可以從容地接近空中或地面目標,在靜默中突然發動襲擊。對手基本上會在不明就裡中被殲20投射的空空導彈或空地導彈擊中。在打掉敵方的耳目或哨兵之後,諸如殲16、蘇30MKK、蘇30MK2、飛豹之類的非隱身機便可長驅直入。美軍的F22即是執行此類任務,F35服役之後也可以承擔,不過考慮到F22的超音速巡航能力,F22優勢更大。

所以,殲20、F22這類戰鬥機在對陣第三代戰鬥機構成的空防體系時享有極大的主動權,既可以決定何時發起攻擊,也可以在攻擊結束後迅速逃逸。對於空防體系的關鍵節點而言,殲20、F22對它們構成了極大的威懾。由於殲20、F22處在暗處,而第三代戰鬥機構成的空防體系在明處,只要隱身戰鬥機一方不留戀戰鬥,結果將會是一場極不均衡的交戰。

一句話,殲20、F22的隱身能力使它們享有了巨大的信息優勢,大幅度地壓縮了對手的防禦空間,也就減少了留給對手的反應時間,從而也就提高了自己的生存率。這正是“踹門”的核心要求。


asiavikin


這麼說吧,把中國空軍比喻成一群胸懷家國,超高組織度,且裝備精良的混混。這個時候,另外一個街區的混混不長眼,要來和我們打群架。為了在群架中獲得主動權,且將戰果最大化,我們這邊的頭頭決定抄了對方混混的家。這個時候,全副武裝的中國空軍來到了對方家門口,第一件事就是要踹開對方家的大門。而有隱身性能的殲-20就是負責利用隱身躲開敵方大門的各種雷達探測,然後到達大門口,一腳踹開的“臨門之腳”。


當殲-20一腳踹開敵方大門之後,殲-10系列,殲-11系列,殲-15,蘇-27,蘇-30和蘇-35S等戰鬥機則負責衝進家裡和對方的戰鬥機打群架。等到制服對方之後,殲-16,殲轟-7等戰鬥轟炸機登場,負責砸碎敵方家裡值錢的物品和傢俱,讓它失去反抗能力。如果這個時候,對面還不投降,負隅頑抗的話,就輪到最恐怖的轟-6戰略轟炸機出動,掛著大炸嗶來到對方的房子。然後轟得一聲,蘑菇雲升起,對方混混連人帶房子一起,徹底報銷。

殲-20是我國的第一款第四代戰鬥機,具備四代機的超音速巡航,超機動,超視距攻擊和隱身能力。這裡多一嘴,以前呢隱身戰鬥機在俄羅斯是第五代,在美國是第四代,在我國也是第四代。後來美國修改了戰鬥機標準,和俄羅斯統一了標準,所以現在隱身戰鬥機在美國和俄羅斯都是第五代戰鬥機,而在我國則依然稱之為四代機。四代機和三代機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低可探測性,也就是常說的隱身。


四代機的作戰理念就是利用隱身性能,躲過敵方雷達系統的探測,然後摧毀其雷達探測預警體系。殲-20踹的這個“門”,指的也就是敵方的雷達預警防禦體系。自從美國發明體系化作戰以後,空戰從此不再是戰鬥機互相咬尾,打成一團,而是變成了由地面雷達預警系統,太空衛星預警系統,情報系統等多個系統相互配合,在空中預警指揮機的統籌協調下作戰。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作為敵方獲得第一手現場信息和探測我方部隊動態的雷達預警系統就成為了現代空戰的首要打擊目標。而隱身戰鬥機作為空軍體系中唯一具備躲開探測能力的戰鬥機,就當仁不讓地承擔了打擊敵方雷達預警系統的任務。


到目前為止,參加過實戰的隱身戰鬥機只有美國的F-117,F-22和F-35戰鬥機,我國的殲-20已經服役,但還並未實戰,而俄羅斯的蘇-57更是還在研發之中。而美國的這3款隱身戰鬥機中,實戰經驗最為豐富的是已經退役的F-117“夜鷹”戰鬥機。1991年海灣戰爭中,負責踹開伊拉克大門的就是當時美軍37聯隊的F-117A隱身戰鬥機。

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動第一波空襲。37聯隊的F-117A戰鬥機掛著導彈,藉著夜幕的掩護將一枚903千克的GBU-27“鋪路III”激光制導炸彈投在了伊拉克巴格達市的電信電報大樓樓頂。隨著一聲巨響,在戰爭的第一時間,伊拉克的通信就癱瘓了一半,大門就此被F-117戰鬥機踹開。在接下來的作戰行動中,F-117大顯身手,先後摧毀多處伊拉克電視電報大樓,指揮中心,通信中心和所謂的核武器/化學武器研發基地。
美國人給全世界上了一課,什麼叫做現代戰爭!於是世界各國開始向美國學習,開始探索體系化作戰,開始啟動自己國家的隱身戰鬥機計劃。我國的殲-20項目具體開始於何時我們無從知曉,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它具備優秀的隱身性能,是一款合格的第四代戰鬥機。如果有一天戰爭打響,它也可以像F-117一樣,準確的將炸彈送到敵方電信大樓和雷達陣地的樓頂,踢碎敵方的大門,為後續戰鬥機打開大門,砸碎對方的傢俱,炸爛他們的房子!


赤焰噠噠噠



殲–20戰鬥機“踹門之腳”一說指的是它可以利用隱身的優勢,在敵方雷達探測不到的情況下對敵方的巡邏戰鬥機、指揮中心、地空導彈陣地...等一些重要目標進行擊落、摧毀、消滅,為後續而來的轟炸機掃平空襲障礙,“踹門之腳”說的就是這個目的。

殲–20戰鬥機從目前來看屬於大型多用途隱身戰鬥機,它不只是像F–22A那樣以空戰奪取制空權為主,龐大的機身可以攜帶重型彈藥的,可以對敵主要目標進行“斬首行動”!達到敵方群龍無首的目的,而敵方短時間內失去了首腦機關這個仗也就沒法再進行下去了...這種戰法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當中已經被使用,當時美軍的F–117隱形戰鬥機攜帶激光制導炸彈夜間空襲了伊拉克軍隊的防空節點和指揮中心...為後續的轟炸機編隊掃清空襲路線上的障礙,才有了多國部隊空軍空襲的“肆無忌憚”!


殲–20的大型內置彈倉可以攜帶四枚中距離攔截導彈側彈倉可以攜帶一枚格鬥彈,在隱身的先天優勢下,理論上可以在100公里外擊落4架“四代戰鬥機”。

殲–20這種“五代隱身戰鬥機”對比於目前大量服役的“四代戰鬥機”具備了革命性的技術優勢!除了具備隱身優勢外,它在航電裝備先進性、飛機的機動性能上也佔有很大的優勢,根據美軍使用F–22A與其它“四代戰鬥機”模擬對抗演習中的測試表明,隱身戰鬥機獲得了超過1:100的戰損比例!如果是實戰,根據彈藥攜帶量一架隱身戰鬥機在一次空戰至少可以擊落敵方4架戰鬥機...有了這樣高的性能優勢殲–20可以首先進入到敵方空域先將敵方空中巡邏的戰鬥機擊落,而敵方在機場上值班的戰鬥機也不會馬上起飛應敵,甚至根本發現不了殲–20...就在這稍縱即逝間輸掉了整場戰爭。


現代戰爭已經是體系化作戰了,誰的武器裝備種類越多、指揮/偵察/通訊系統越完善、越細化誰就會在未來的戰爭當中獲勝,反之敗落的可能性就會變得極高!殲–20這種技術先進、造價昂貴的大型戰鬥機也只能是極個別國家研製和批量裝備,而中小國家只能是購買F–35系列這類低一個檔次的戰鬥機,當然即便是這樣第一個檔次的戰鬥機也沒有多少國家裝備得起,所以進入到“五代機標準”之後,戰鬥機已經成了“貴族武器”!大國空軍優勢變得越發明顯,中小國家空中的劣勢被繼續拉大。

總之,殲–20戰鬥機將來還會進行一系列的升級和衍生出其它型號,以適應各種任務,有了它的較大量服役,人民空軍在今後十年內在亞洲形成更明顯的技術優勢和戰術優勢。


皇家橡樹1972


你好,我是冬雨AK,我來回答一下,殲20作為我國最新型的5代機,從一出現就被廣大軍迷拿來和F22做各種對比,很多人認為,殲20除了奪取制空權之外,也應該具有“踹門一腳”的功能

殲20作為一款第五代戰鬥機,具備有超音速巡航 超機動 隱身 超視距打擊等出眾性能,並且平臺尺寸載油量載彈量也是比較大的,因此,殲20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性能優勢,隱身突破敵方的雷達網,定點清除敵人防空網的關鍵節點,癱瘓敵防空網絡,為後續大批戰機(飛豹 殲16 )的攻擊掃除地面威脅。並且,殲20所裝備的霹靂-15,具有200公里的射程,完全可以在地方視距外發起攻擊,獵殺敵預警機 加油機 電子戰飛機,擾亂 打斷敵方的指揮系統,為後續戰機(殲10 殲11系列)空戰,奪取制空權創造優勢。



未來對臺作戰,完全可以採取上述作戰模式,首先由殲20利用隱身優勢,滲透臺灣防空導彈網(臺灣防空導彈密度世界第三,會對我戰機造成一定威脅),攻擊其雷達站 指揮中心 電力中心,癱瘓其防空指揮系統,這樣就相當於把臺灣的大門給踹開了,後續的攻擊機群就可以放心對臺灣的各類軍事目標展開狂轟濫炸了!

個人觀點,如有錯誤請指正


冬雨AK


自從殲20列裝中方空軍以來,對於我軍戰術戰法的演練和應用毫無疑問帶來了革/命性的巨大進步。軍方也不吝溢美之詞地給予了殲20前所未有的高度評價,“對其性能十分滿意,飛行品質十分優秀”,稱其為“一根針破一張網的進攻利器”、“瓦解對手作戰體系的踹門之腳”等等。上述這番話到底應該作何理解呢?簡而言之,一個國家或者一支軍隊的作戰體系就像是一棟房子,如果你要想進入這棟房子,將對手連人帶家當統統消滅得乾乾淨淨,最高效便捷的方法就是破門而入。

那麼這棟房子的大門又是什麼呢?就是承擔預警偵察、通信傳輸、指揮控制、後勤保障等任務的重要節點目標(比如防空雷達、預警機、空中加油機、空中指揮機、指揮中心等等),一旦摧毀癱瘓了這些重要節點目標,對手的作戰體系就變成了一棟千瘡百孔的破房子,只要輕輕踹上一腳就會轟然垮塌,從而束手待斃、任人宰割。殲20憑藉自身良好的隱身能力、完備的感知能力、強大的突防能力,正是實施踹門作戰行動的不二人選。

殲20由於研製時間較晚,吸取了美國研製五代機的經驗教訓,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在技術性能上最大限度地集成了F22、F35的優點於一身。殲20採用了世界首創的鴨翼加邊條翼組合體氣動佈局設計,著力強化了超音速機動性能,擁有類似F22的高速接敵、高速脫離空中掠襲能力;同時機體全身密佈各種高性能傳感器,又擁有類似F35的全向感知能力和網絡中心戰能力,因此在戰術運用領域可以更加遊刃有餘地扮演多面手的角色。

戰爭爆發初期,殲20將首先充當一名來無影去無蹤的刺客,在中方空軍的轟6K轟炸機、殲16戰鬥轟炸機發射遠程對地巡航導彈、防區外精確空對面打擊武器,給對手的空防體系製造混亂的時候,悄無聲息地潛入對手的防禦縱深,發射PL15中遠程空空導彈獵殺敵方的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電子戰飛機,或者提供目標指示信息,引導數百公里以外的殲11B、殲16發射PLXX超遠程空空導彈進行精確狙擊。打掉了這些重點空中目標,對手的航空兵就成了無頭蒼蠅式的散兵遊勇。

其次殲20的大尺寸主彈艙還能夠攜帶威力驚人的空對面精確制導彈藥(相比之下F22的主彈艙深度嚴重不足,只能掛載小口徑彈藥),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和EOTS光電瞄準系統也可以在儘可能避免暴露自身位置的情況下,大範圍地搜索、跟蹤、識別各種地面/海上節點目標,並且準確地將其摧毀。敵方的對空警戒雷達、防空導彈火控雷達,甚至海上的雷達哨艦,都將首當其衝地遭到殲20的無情打擊。等到敵方體系癱瘓、大門洞開,接下來就是中方空軍各種運泥巴機蜂擁而上自由收割戰果的歡樂時刻。


晨曦談兵


殲20之所以說是“踹門之腳”,是因為殲20隱身戰鬥機具有超巡能力、超強隱身能力。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以突襲方式撕破敵方縝密的防空網,為後續其他機種的行動任務提供安全保障。就像城市反恐特戰一樣,先破門進入房間,並消滅一線防線,為後續特戰隊員進入提供保障,只要進入房間,任務基本完成。

殲20隱身戰鬥機的超強進攻力也是出乎意料的,中國空軍就在多次的空軍訓練與演習中,利用殲20的隱身性能與超巡航能力,針對預警機的突襲往往次次都取得成功,這不得不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按常規來講預警機的探測距離都會在500公里左右,對戰鬥機的探測距離會短一點,在300公里左右,但是遇到隱身戰機,探測距離就大幅下降,大概在100公里左右。這個距離對於預警機來說,面對隱身戰鬥機的超巡能力,是相當危險的,不到2分鐘就會被殲20鎖定在導彈的射擊之中,一旦鎖定也就無力迴天了。


再看看殲20隱身戰鬥機的武器掛載,超遠程空空導彈霹靂-21,專打預警機,最遠可達700公里遠,加油機、轟炸機都在其威脅之下,還具有攔截400公里外巡航導彈能力;遠程霹靂-15空空導彈,射程在300―400公里,中程空空導彈霹靂-12D,霹靂-12D空空導彈達100公里射程,甚至更遠;近程空空導彈霹靂-10,近程空空格鬥彈霹靂-8,以及一些精確制導炸彈。

在殲20隱身戰鬥機自身優越性能下,再加上攜帶的武器,去敵方踹門,撕破敵方防空網,目前還真是一個很簡單的事,“踹門之腳”很是形象的比喻了殲20隱身戰鬥機的突防能力,不愧為中國目前最優秀的一款隱身戰鬥殲擊機。




科沁雜談


因為殲-20是我國的第四代隱身戰機,而在當今世界的作戰體系中,隱身戰機的出現可以使得敵軍防空預警系統的有效探測距離和預警時間大大縮短,這樣的話就會增加敵軍防禦作戰的難度,甚至來不及對隱身戰機的出現作出有效反應,因而可以使得我方突襲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而突防能力明顯增強,又可以極大地有利於達到在信息化戰場環境下有效保護自己、摧毀敵方重要目標的目的。



因此,在戰爭中,首先使用高性能隱身戰機發射遠程導彈摧毀敵方重要的警戒、防空、通信和指揮樞紐等,以此來削弱甚至癱瘓其體系功能,最大限度地摧毀敵戰爭能力。而這一方法,已經由美軍在多次高技術局部戰爭中一再使用並被證明是十分高效的戰爭方法。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爆發的多次局部高技術戰爭中,美軍在戰爭開始的時候總是首先出動隱身飛機深入敵方縱深,對敵指揮、控制、通信等核心目標實施精準的突然打擊,在開戰之初就使敵方整個軍事系統陷於混亂甚至是癱瘓,為美軍的後續全面攻勢創造極為有利的條件。局部戰爭為我們表明了,美軍投入使用的F-117A、B-2以及F-22等先進隱身戰機可降低雷達探測系統的發現距離或使防空系統難以有效反應,因而在戰爭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所以,我國空軍的第四代殲-20,就可以憑藉著其特有的隱身優勢,執行和上述一樣的戰術任務,利用其獨特的隱身性能,在敵方防空力量還沒有發現其之前,攜帶反輻射導彈精確的摧毀敵軍的防空預警雷達,在敵軍嚴密的防空網中撕開一道豁口,將敵軍的大門給踹開,還可以將敵軍的空中預警系統以及空中來襲的戰機給擊落,為我軍後面進入的殲-16,殲-10等戰機清除最大的威脅,因為這些戰機不具備隱身性能所以可以被敵軍防空雷達有效探測並及時作出反應,如果一開始就由這些戰機來執行對地面攻擊攻擊任務那麼可能就會被敵方防空力量給擊落,所以殲-20的開路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這些情況,因而被稱為“踹門之腳。”

▲ 鷹擊-91反輻射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