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漢奸,“交通銀行”為何至今竟沿用他的題字?

他是漢奸,“交通銀行”為何至今竟沿用他的題字?

鄭孝胥(1860-1938),中國近代的政治人物、書法家。福建省閩候人。1882年清光緒八年舉人,曾歷任廣西邊防大臣,安徽廣東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後以遺老自居。1932年任偽滿洲國總理大臣兼文教總長。善楷書,取徑歐陽詢及蘇軾,得力於北魏碑。所作蒼勁朴茂。為詩壇“同光體”倡導者之一。

書法由帖入碑,工楷、隸,尤善行楷字體,取經歐陽詢及蘇軾,而得力 於北魏碑版,所作字勢偏長而蒼勁朴茂,然筆墨寒傖,品格不高,且用筆過於誇張,用筆給人有雷同之感,常有觀一足以之感,不足學。亦能詩,著有《海藏樓》。

至今“交通銀行”的形象仍沿用他的字,雖不能以人廢言,但作為一個國有銀行,此舉實在令人費解!他的書法藝術真的高於一切?

他是汉奸,“交通银行”为何至今竟沿用他的题字?

看上圖,100多年曆史的“交通銀行”,四個大字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字體結構緊煉方折,既肅穆典雅,又險絕縱逸,既不出規範,又奇姿流美,但有些人並不知道,這4字竟是出自漢奸鄭孝胥之手。

是的,鄭孝胥,除了揹負漢奸之名外,還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

他是汉奸,“交通银行”为何至今竟沿用他的题字?

鄭孝胥(1860年—1938年),滿洲國建國的參與者之一,曾任偽滿洲國總理。鄭孝胥以他的“鄭派”行書聞名於世,同時他也是一位工於楷書的書法大家。據後人推斷,該字更多地源出於有“魏碑之王”之譽的《張猛龍碑》。

他是汉奸,“交通银行”为何至今竟沿用他的题字?

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的交通銀行,是中國早期四大銀行之一,解放後是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現為中國五大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之一。

說到這裡,想必很多思友的疑問來了:交通銀行為何到今天還沿用這個漢奸的字?

他是汉奸,“交通银行”为何至今竟沿用他的题字?

畢竟出自漢奸之手,必定有不少人對交通銀行這一做法頗有微詞。但分析當時的背景情形,也不難理解,有以下三個原因:

他是汉奸,“交通银行”为何至今竟沿用他的题字?

其一,交通銀行有意沿用其長久的歷史淵源。交通銀行始建於1908年,作為百年老店,是中國早期四大銀行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的發鈔行之一。民國成立後,交通銀行受央行委託,與中國銀行共同承擔國庫收支與發行兌換國幣業務。

1928年,國民政府立法院通過《交通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成為扶助農礦工商的專責銀行。交通銀行成立之初,總行設在北京。

1928年,隨著全國政治中心從北京轉移到南京,交通銀行也將總行遷到上海外灘14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交通銀行將總行遷到重慶。戰爭結束以後的兩年,上海總行重建為藝術裝飾主義風格的6層大樓。交通銀行的前後見證著中國曲折的近現代史。

他是汉奸,“交通银行”为何至今竟沿用他的题字?

其二,鄭的負面影響不大。鄭孝胥不能算是國人盡知的大漢奸,他對於偽滿洲國的作為有限,如果換成汪精衛,就算他書法如何了得,情況都不一樣了,根本不可能被正面引用。

他是汉奸,“交通银行”为何至今竟沿用他的题字?

其三,鄭的書壇地位較高。鄭孝胥在當時的書法界的地位是極為可觀的。其書法工楷、隸,尤善楷書,取徑歐陽詢及蘇軾,而得力於北魏碑,作品蒼勁朴茂,就連國學大師沙孟海先生都對其評價很高。

他是汉奸,“交通银行”为何至今竟沿用他的题字?

而且鄭的文學影響力很大。作為詩壇“同光體”倡導者之一,閩派詩的首領。鄭孝胥與陳衍都是閩派詩的首領。晚清光緒12年(1886)在北京時,與陳衍標榜“同光體”。

陳衍論道光以來詩,區分為“清蒼幽峭”、“生澀奧衍”兩派,把鄭孝胥列在清末前一派之首。鄭孝胥詩學古趨向,在於謝靈運、孟郊、柳宗元、王安石、陳與義、姜夔、元好問諸家,它特點是意度簡穆,韻味淡遠,造語生峭,往往清言見骨。

其代表作為《海藏樓雜詩》,名句如“亂峰出沒爭初日,殘雪高低帶數州”《泰安道中》《渡江會議商約歸得上海書》等。當時影響較廣,但後輩往往是“直效海藏,未必效海藏所自出也”《石遺室詩話》。

他是汉奸,“交通银行”为何至今竟沿用他的题字?

因為上述原因,交通銀行繼續沿用了這位漢奸的書法字體,慶幸的是並沒有帶來太多負面的質疑。

有人說“字如其人”,而有時,“字如其命”,比如蔡京、嚴嵩、秦檜等。而鄭孝胥,則是相對幸運的。不難想象,如果鄭孝胥沒有走上漢奸歧途,其歷史形象會有多大變化?

寬容的思友,也許已在心底暗自呢喃:可惜了。

- end -

總監丨馮錯

主編 | 凌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