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和俄羅斯分家,為何哈薩克斯坦過得蒸蒸日上,而烏克蘭卻每況愈下?

清水空流


“敗家子”敗光祖產 和“窮小子”困境逆襲的故事

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歷史上都屬於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從前蘇聯陸續獨立出來。

有趣的事,出於各加盟共和國自身利益的考慮,各加盟共和國對於是否解體退出蘇聯也分為兩派,烏克蘭是堅絕退出派的代表,哈薩克斯坦是反對退出派的代表。只所以出現不同的政治分歧,拋開與俄羅斯的歷史恩怨問題,這與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在蘇聯體系中的經濟地位,經濟水平,經濟實力,自然條件相關,這也就決定了獨立出來的國家是否擁有未來良好發展的基礎,獨立後國家能否有未來。這就像古時侯,富貴大家族在老太爺去世後,在相關分配規則下,可以從分家中分走更多財產的兄弟就積極主張分家,分不到什麼財產的兄弟就不願意分家,仍願留在大家庭一個道理。烏克蘭能拿到更多的財產,哈薩克斯坦卻分不到什麼像樣的財產,烏克蘭就力主分家,哈薩克斯坦願意留下,只不過加盟共和國眾多,由於各種歷史原因願意分家的多,堅持了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烏克蘭是前蘇聯體系內重要的經濟重鎮,具有獨立後發展的雄厚基礎。獨立後也從蘇聯繼承了豐厚的遺產,擁有了創造未來發展的良好基礎。

烏克蘭地圖

烏克蘭國土面積60.37萬平方公里,領土面積為歐洲第二。烏克蘭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為黑土地,佔世界黑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土地肥沃,是歐洲著名的糧倉。自然資源豐富,河流眾多,境內有2萬多個湖泊。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43%,礦產資源豐富,一些礦產資源的儲量位於世界前列。同時,戰略位置重要,是歷史上歐洲兵家必爭之地。除了是前蘇聯最重要的糧食產地,也是前蘇聯的重工業基地,工農業都非常發達,尤其重工業基礎雄厚。

相對哈薩克斯坦在前蘇聯體系內不屬於經濟水平高的地區,長年靠前蘇聯中央的財政支持發展,自然條件差,對獨立後的未來充滿憂心。

哈薩克斯坦地圖

哈國領土位於中亞,雖然擁有27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但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乾旱少雨,耕種條件差。雖然一度是前蘇聯的第三大糧食產地,這是建立在蘇聯強大的社會主義協調能力之下的。另外地處封閉的中亞,地緣政治條件下生存空間有限,所以哈國也是最後一個宣佈獨立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兄弟”分家是各自新的開始,日子過成什麼樣,各自選擇的道路不同,得出的結果也會不同。

具有關數據統計,1992年烏克蘭的GDP為739.42億美元,排名世界第35位;哈薩克斯坦的GDP為249.07億美元,排名世界第57位。2018年哈薩克斯坦GDP為1842.09億美元,排名世界第56位;烏克蘭GDP為1263.90億美元,排名世界第59位。26年間,哈薩克斯坦GDP增長了7倍多,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增速遠遠超過烏克蘭。

分家28年後,原本財力雄厚的烏克蘭經濟發展停滯,國內內亂不斷,政治混亂,外憂內患。哈國經歷了獨立後的短期陣痛,經過調整,實現了經濟發展穩定,政治穩定,國內外環境安定。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短短28年間,兩國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差別?

烏克蘭顏色革命

國內穩定政策的不同:任何國家要發展經濟都需要穩定的國內環境,烏克蘭一直未解決好國內的分離主義的問題,東部頓涅斯克和盧甘斯克宣佈併入俄羅斯,因此造成的內戰一直不斷,事實上已歸入俄羅斯的克里米亞。都是長期未解決好該問題的後果;哈國在獨立之初也面臨著分離主義的問題,把首都從阿拉木圖遷到北部的阿斯塔納,很好的控制了臨近俄羅斯的北方地區的穩定。同時,獨立之初,就強調培養人民的哈薩克斯坦國家意識,把哈薩克語變為官方語言等,實現了國家穩定。

對外政策的不同:烏克蘭選擇了親近歐洲的政策,一直追求加入歐盟。不惜成為歐洲與俄羅斯博弈的馬前卒,絞入到大國博弈的泥潭中無法自拔。被俄羅斯狠狠收拾,所有的西方慫恿者看著烏克蘭被毆打無動於衷;哈國採取了交好鄰國的方式,避免捲入大國博弈的地緣政治中去。積極發展與俄羅斯,中國的友好關係,創造了良好的周邊環境,同時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等,抓住一帶一路機遇,努力發展經濟。

政治模式的選擇不同:烏克蘭不顧國內實際,一味盲目學習西方民主模式,造成了政治上的混亂。顏色革命以來,烏克蘭政局混亂不堪,亞努科維奇逃亡,季莫申科入獄,波羅申科陷入貪腐醜聞。甚至選出了一個根本沒有任何從政經驗的喜劇演員澤連斯基,此時也陷入了內鬥政治的漩渦。烏克蘭成了國際笑話,是一個不折扣靠革命吃飯的國家,哪有心思發展經濟;而哈國政治穩定,選擇了適合本國國情的政治模式,悶聲發展經濟。

經濟發展模式不同:烏克蘭在經濟發展模式上彷彿靠變賣家底資產度日,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就是從烏克蘭購買,本來實力雄厚的重工業基礎也變得默默無聞;反觀哈國近年來,採礦業,油氣等工業迅速發展,其他工業門類也取得了長足進步。

領導人的智慧不同:烏克蘭檯面上政治人物忙於整天忙於政治的內鬥,根本未關心烏克蘭國家命運的前途。你方唱罷,我登臺;哈國的納扎爾巴耶夫總統作為哈薩克斯坦建國的國父,屹立哈國政壇幾十年保持了國內的穩定,為哈國制定符合哈國國情的正確的發展政策,體現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同時,實現了哈國政治的平穩過渡,為哈國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敗家子即使繼承了再多的家產,也會有敗光的一日;窮小子即使一文無有,可能也有飛黃騰達的一刻。世事難料,家國一理。秦人無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令人警醒呀,大家怎麼看?


國際社區小喇叭


不作不死,而烏克蘭一直在作。在獨立之後,烏克蘭的底子是比哈薩克斯坦厚實的,因為在蘇聯時期的工業佈局中,烏克蘭是重點,造船工業、電子信息工業、航空工業、發動機工業等等都很強,而且烏克蘭自然資源也比較豐富,又向來以蘇聯的糧倉著稱。此外,烏克蘭人口也比哈薩克斯坦多,這意味著其勞動力供應要比哈薩克斯坦好。不少人只看到人多要分GDP,卻沒有看到人多也是生產力優勢,要不然現在各國為啥現在進行人口比拼,我們都早幾年放開二孩政策,甚至考慮全面放開生育。烏克蘭的那點人口密度,根本就不存在人口負擔問題。

但是烏克蘭在獨立時,少數人侵吞了國有資產,進而形成了一個個寡頭。這些寡頭又分為多個政治派別,鬥爭激烈。烏克蘭的“顏色革命”,不只是來自西方,也來自俄方。所謂親西方政府、親俄政府的交替,就是西方與俄羅斯爭奪烏克蘭的表現。寡頭們無休無止的爭鬥,大國勢力的角逐,使得烏克蘭一直就無法穩定,動盪不安,而寡頭們想的都是各自的利益,不是為著烏克蘭國民,因此不惜與外國勢力結合,甚至成為外國勢力的代言人,這就使得烏克蘭根本就沒有國家層面的發展方向。
至於族群撕裂,也是烏克蘭寡頭爭鬥以及外國勢力挑唆所致。寡頭們不是腦袋笨,看不到問題在哪兒,而是所在的階層立場、利益決定了他們的心胸和決策結果。如果烏克蘭寡頭們稍微考慮一下國家,烏克蘭也不至於爛成現在這樣兒。哈薩克斯坦不一樣,其在獨立之初沒有像烏克蘭那樣形成實力強大、能夠左右國家經濟命脈的寡頭,即使一些不大不小的寡頭,也被強勢的納扎爾巴耶夫收拾掉了。這樣一來,哈薩克斯坦就避免了內部無休止的爭鬥,能夠集中精力於國家的整體發展。而且有了國家的穩定,才談得上內部族群的穩定。
哈薩克斯坦在外交上主要強調睦鄰友好,但也不是平均用力,在最大程度上照顧了俄羅斯的關切。因為納扎爾巴耶夫知道,俄羅斯就在身邊,而美國為首的西方很遙遠。即便美國在中亞插手,也改變不了地理上的侷限。有了正確的外交,哈薩克斯坦安全有了很大保證,國家經濟建設也就少了後顧之憂。如今,原先本錢厚的烏克蘭成了爛娃,看不到絲毫轉好的跡象;而哈薩克斯坦則在持續的穩定中一步步發展,同時實現了政治上的順利交班,這就保證了哈薩克斯坦能夠繼續穩定發展。(S)


聯合防務


蘇/聯解體前,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等眾多加盟共和國都是一個人屋簷下的兄弟,分家時,除了核武器之外,剩下蘇聯資產都是在哪兒歸哪兒了。合夥過日子時,資源整合和統籌發展,分家後就看每個國家的資源家底兒和工業資本了。

烏克蘭的強項是農業和軍工產業,但是作為工業體系支撐的軍工產業,在烏克蘭獨立的頭十年,甚至到現在也沒有發揮應有的經濟支撐作用。很多軍工裝備企業和造船廠都陷入窮途末路,由此造成的大量人才流失,幾乎把烏克蘭軍工產業乃至整個國家工業體系復興的希望都扼殺了。

為了擺脫困境,烏克蘭採取了向西看的戰略,從而造成了國內政治動盪,進一步惡化了經濟發展環境。而加入北約和歐盟的國家戰略,把烏克蘭推向了俄羅斯的戰略對立面,並直接導致國家被分裂。烏克蘭已經與俄羅斯水火不容,卻又無法加入北約和歐盟,只能委屈地活在美俄歐戰略博弈的夾層中。現在的烏克蘭是歐洲最窮的國家。

哈薩克斯坦與烏克蘭的不同之處在於,該國是世界排名第九的國土面積大國(272萬平方公里),是烏克蘭的四倍多,而人口不到烏克蘭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哈薩克斯坦是坐在金山上的國家。哈薩克斯坦已經探明的礦藏有90多種,在這其中石油、煤炭、銅、鉛鋅、黃金、鎢、鈾、鉻等礦藏資源均位於世界前十,尤其是鎢礦儲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鈾和鉻則位居世界第二。

地處中亞的哈薩克斯坦,遠離了東西方戰略對抗和衝突,近30年來,國內政治平和穩定為哈塞克斯坦奠定了長足發展的基礎。而且背靠世界第一大製造業大國,擁有穩定的能源和礦產出口市場。擁有這些優勢,哈薩克斯坦肯定要過得蒸蒸日上了。


高峰軍事觀察


 虎落平原被犬欺,歷史上的烏克蘭,從來都不用正眼瞧哈薩克一眼。烏克蘭做斯拉夫貴族的時候,哈薩克人還在草原上放羊呢。

  一個是歷史上正宗的遊牧民族(哈薩克),一個是歷史正宗上的農耕民族(烏克蘭)。現在看表面數字的話,哈薩克現在的確活的比烏克蘭舒坦。

  哈薩克1700億美元GDP,烏克蘭1300億美元GDP,數值上哈薩克稍多一點,也總體差不太多。但是,哈薩克以4倍烏克蘭的國土面積,產生出與烏克蘭差不多的GDP。同時,哈薩克以烏克蘭1/4的人口,分享這麼多GDP,人均收入哈薩克當然超過烏克蘭很多。

  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要因為十來年時間的發展,就認為烏克蘭不如哈薩克。要知道,在十多年以前,烏克蘭一直領先哈薩克,而哈薩克超過烏克蘭靠的是什麼?石油而已。哈薩克沒有什麼發展秘籍,跟中東那些“石油換美元”的國家沒啥兩樣。哪天石油掏完了,這個國家也就嗝屁了。

  看看哈薩克的經濟構成:主要靠石油、天然氣、煤炭,挖能源賣錢。工業產品、日常用品幾乎全部靠進口。

  再看烏克蘭的經濟構成:烏克蘭工業體系很完備(很多領域世界領先),工業、農業、旅遊業是經濟三大支柱(世界上糧食產量第三)。

  但凡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烏克蘭經濟更健康,哈薩克只不過是個挖礦暴發戶而已。所以,但凡國際能源價格下跌,哈薩克的經濟就會暴跌,哈薩克的能源經濟和畜牧業一樣——靠天吃飯。

  別隻看GDP這個表面上,說起綜合實力,烏克蘭妥妥地碾壓哈薩克。

  教育水平:烏克蘭只有4000多萬人口,卻有975所高校(對比中國14億人,只有1000多所高校,教育水平可想而知),烏克蘭還有8所以上世界級大學(中國有幾所?)。

  科技水平:烏克蘭在火箭製造、衛星遙感、軍艦製造、新材料研發、數控機床、焊接技術......眾多高科技領域,烏克蘭排在世界領先的位置(中國有的技術,烏克蘭大部分有;中國沒有的,人家還可能有)。烏克蘭生存的發動機和精密機床,行銷全世界,這點起碼是中國也做不到的。

  哈薩克有啥?只有144所高校,還有一半是私立的。技術?幾乎沒有。武器?全靠進口俄羅斯。說白了,咱們非要把哈薩克跟烏克蘭對比,人家烏克蘭估計都不屑於跟哈薩克對比。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一時沒有找到發展方向,現在,夾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有點內憂外患的味道。一旦擺平了政治上的問題,烏克蘭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錢不能衡量一切......

  說起國際影響力,烏克蘭起碼製造出世界聞名的第4代戰略導彈,起碼能跟美國合夥發射衛星,起碼能跟歐洲一起玩國際空間站,起碼有享譽世界的球星—舍甫琴科。哈薩克有啥?不就是一群挖礦的牧羊人。

  烏克蘭銷燬核武器傻嗎?一點不傻,“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誰都懂。烏克蘭跟俄羅斯分道揚鑣傻嗎?一點不傻,歐洲跟著北約混的都發達了,跟著俄羅斯混的都很慘。


爾朱少帥



蘇聯解體被俄羅斯人稱為是一場“悲劇”。當初密謀分解蘇聯領導人有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庫克拉夫丘克,還有一個臨時拉來的白俄羅斯總統。三個人中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是最堅決要求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領導人。當時烏克蘭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中經濟最好,規模僅次於俄羅斯。與此相反,中亞五國,在蘇聯各個加盟共和國中是著名的窮兄弟,當時葉利欽提議是不是讓哈薩克斯坦總統也來參加,但烏克蘭總統害怕哈薩克斯坦加入,原來的獨立不能進行就堅決反對。

烏克蘭的堅決是由於美國在背後告訴烏克蘭,烏克蘭一宣佈獨立美國就會承認,同時在蘇聯中,烏克蘭一直自認是吃虧,自己創造出的財富都補貼了窮兄弟。因此堅決要求獨立出去,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

歷史上有句名言,沒有烏克蘭的俄羅斯永遠不能成為大國。在俄羅斯的支援下,烏克蘭擁有蘇聯的30%的製造業,大量軍工企業,都集中在這裡,蘇聯的黑海艦隊也在烏克蘭駐紮。烏克蘭的農業是前蘇聯最好。大量人才儲備使得烏克蘭自己估計,只要獨立,GDP可以兩位數的增加。實際上獨立後,因為缺乏能源,烏克蘭的工業遭遇瓶頸。同時烏克蘭的工業佈局是與俄羅斯配套,當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惡化後,烏克蘭的產品很難賣到俄羅斯,在西方又沒有競爭能力,這樣工業產值直線下滑,而農業僅僅把土地分給個人,沒有政策的配套,農業優勢又沒有體現。最終烏克蘭完全放棄了過去在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平衡,完全倒向歐盟,這樣來自俄羅斯的經濟聯繫中斷,對烏克蘭是巨大的打擊。

而哈薩克斯原本是一個位於中亞內陸的窮國家。蘇聯解體前,一直靠蘇聯中央政府的補貼,蘇聯解體時,一直努力保持蘇聯的存在沒有成功。但在蘇聯解體以後,經濟不降反而上升與烏克蘭走出不同的發展軌跡。哈薩克斯坦石油、天然氣、鈾、銅、鎢、稀土等儲量都非常可觀,而且出口量逐年增長。賣資源是哈薩克斯坦經濟的主要收入來源。

哈薩克斯坦獨立以來,整治安定,國家領導人一直由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擔任,執政地位穩固,社會穩定,同時趕上國際資源和礦產資源價格大幅上漲,哈薩克斯坦的經濟也因此騰飛。雖然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拉攏哈薩克斯坦,希望在這裡進行戰略佈局。但,哈薩克斯坦並沒有完全倒向某一方,始終保持著和美國和俄羅斯兩邊都非常友好的關係。哈薩克斯坦卻從來沒有介入過地球上各大國之間的爭鬥,在美、俄、中幾大國家之間保持絕對平衡。因此,哈薩克斯坦在經濟上也得到這三國的共同支持。結論是,在地區政治中,並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但需要兩邊討好獲得政治平衡,才可以建設好國家,烏克蘭的失敗在於折騰,而哈薩克斯坦的成功在於不折騰。


橋本看日本


烏克蘭感覺現在仍內外夾擊,風雨飄搖中....

好比當年朕的大清....

這是一個很長的問題,我們可以慢慢道來...

看烏克蘭的地理位置: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和俄羅斯西部,是歐洲的十字路口,可見其地理位置重要。

早在歷史上就為兵家必爭之地。先後被維京人、波蘭人、蒙古人、德國人、俄國人以及奧斯曼土耳其人等四面八方的敵人入侵過。

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當時的工業基礎在歐洲國家中可以說很不錯,農業十分發達具有歐洲糧倉之稱,還有良好的軍工基礎(世界第三大擁核國),儘管坐擁優越的資源,外加多達4500萬的人口紅利,但出來單幹的烏克蘭仍然成功將一副好牌打爛了。


一.內部貪汙嚴重

不管政權如何更迭,腐敗,卻是不變的事實。

烏克蘭的腐敗已經滲透了各個權力機關,上到總理國防部下到警察,法官,醫院無不開始放飛自我,走上貪汙之路。


先看國防部

美國曾援助過一批軍用口糧運抵烏克蘭,就在同一天,烏克蘭分類信息網開始出售這些軍用口糧。並且,所售的軍事援助口糧全部附帶美國國防部的封條。

這讓美國也開始擔憂起小烏中飽私囊的問題了.

2014年僅僅從烏克蘭軍隊中被盜走的金額就達4.5億美元,佔2014年烏克蘭軍隊預算的20%-25%。總統承認,在國防部存在“完全的腐敗”。

這個軍事腐敗程度

很有可能哪天俄羅斯的坦克開過來了,小烏的國防庫裡面卻連子彈也沒有錢買。

有人說,國防部沒錢了,還有國家的黃金儲備,慌什麼!

呵呵了,

烏克蘭央行本應是擁1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但卻突然不見了,被發現的時候最後只剩下黃金儲備1.2億美元。

比起爸爸去哪兒?

烏克蘭民眾顯然更關心

黃金去哪兒?

也許該問問烏克蘭的上界和上上界總統們:

上上屆總統亞努科維奇年薪不足10萬美元,但卻資產過億。

在他落選逃跑後,人們發現單是他的其中一座莊園就價值7000萬美元,還不包括裡面的裝飾,一座金色的枝形吊燈要價3000萬歐元,替魚治病的醫藥費將近1000美元,房間的窗簾花了11萬美元,盆栽花了110萬歐元。
堪稱腐敗博物館。而他的兒子(Oleksandr Yanukovych),一個牙醫,能迅速從不足700萬美元的身家發展至5.1億美元身家。

上屆總統波羅申科在前段時間一下任就被人告了,罪名是叛國罪、腐敗、非法轉移財產、濫用職權。執政以來,不知道運了幾噸黃金,烏克蘭經濟整體下滑,他的糖果企業卻一路高歌。

據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的披露,波羅申科已經在西班牙度假勝地馬爾貝拉購置了一套總價值500-700萬美元的豪華別墅,並動用外交專機,將自己在烏國內的大部分財富轉移到了這裡。
目前來看還不知道菠蘿是會在國內接受審判牢底坐穿還是出國度假。

在烏克蘭的打擊腐敗的努力中,

最弱的一環就是烏克蘭法院(法官群體)。

烏克蘭的央行在調查中發現了一系列“殭屍銀行”,

這些銀行主要用來為政商大佬們洗錢,儼然是大佬們的“提款機”,

然想要關閉大佬的提款機,談何容易?

正是由於多名法官被收買,至少12家“殭屍銀行”在法官判決後仍在繼續運營,央行也束手無策。


針對烏克蘭國內的貪腐問題,新上任的總統澤連斯基對烏克蘭官員呼籲,“我真的希望你們在辦公室裡不要懸掛我的畫像,而是擺放你們子女的照片,然後再做出每個決定之前,和他們的眼睛對視一下”

(一對視,那還得了!我娃得買房啊,買車啊,娶媳婦啊,上學啊,所以我沒錢哪能行。我必須得有錢)

這位從演藝圈墮落到政治圈的總統和他的“人民公僕團隊”但願能給我們驚喜吧


二.其他問題

眾所周知,過去數十年,從上到下,烏克蘭許多親俄或者親西方的代表,所考慮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未來應該依附俄羅斯或是歐美國家,而唯獨忘記了,內部團結,強大自身,其實才是一個國家真正崛起的決定性因素。

1.軍事力量削弱。

原本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前蘇聯龐大的軍隊,分得了1200多枚核武器,但沒想到這傢伙竟然聽信美國畫的大餅,自廢武功。

自己把“鎮國之寶”核武器給銷燬了,結果好處還是沒有拿到,軍事力量卻落後了一大截。腰桿子再也硬不起來了。


2. 對於美國來說烏克蘭棵是棋局小卒,不希望烏克蘭親俄。

“烏克蘭+俄羅斯,搞不好就是前蘇聯啊”

美國於是一直對烏克蘭煽風點火畫大餅,並且看熱鬧不嫌事大。

對於俄羅斯來說,當然不希望自家門口的兄弟槍口對內,而且還是結盟三百年並稱東斯拉夫三劍客的烏克蘭。

這時候烏克蘭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左右逢源,從兩邊拿好處,卻不徹底倒向任何一方。

但是烏克蘭卻選擇徹底倒向西方,尤其是加入北約,更是犯了俄羅斯大忌。

2013並爆發了烏克蘭危機,

根據烏克蘭“協和資本”投資公司發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前9個月,烏克蘭對歐盟出口額為146億美元,對俄羅斯出口額為211億美元。

顯然俄羅斯才是烏克蘭的貿易大佬。

烏克蘭危機後,烏俄貿易額大幅減少,最終國家陷於分裂,經濟瀕臨崩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三.經濟寡頭控制經濟和政治。

烏克蘭目前仍是寡頭政治。民眾說了不算。這些寡頭手裡掌握著國家的政治,選舉,能夠控制國家經濟命脈。

這與俄羅斯相似,

不同之處在於,

俄羅斯在普京的領導下,通過對寡頭的打擊和控制,由國家重新掌握了經濟命脈。

而烏克蘭的寡頭卻沒有受到打擊,寡頭的勢力反而從經濟領域延伸到政治領域,反過來再通過政治手段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

於是,烏克蘭在寡頭們的帶領下,國家狀況每況愈下。


遙看90年代前的烏克蘭,說它是下一個法國我都信;

2000年以後,我覺得拼一拼有可能成為歐洲的波蘭;

直到現在,現在指標調的更低了,只能做歐洲的阿富汗......



大事件兒


安心靜養努力發展經濟,尤其是哈薩克斯坦很多關鍵部門任選都是俄羅斯人,按照去年統計,在哈薩克斯坦有700多家外(合)資公司,其中一半是俄羅斯投資的企業,貿易如此親密,自然會獲得更大的發展了。

1.先看看哈薩克斯坦,當初獨立的時候近一半為俄羅斯移民,哈所有關鍵部門都是俄羅斯人掌控,加上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北部,如果不倒向俄羅斯,俄羅斯估計不出一天就可以踏平哈薩克斯坦。

2.烏克蘭從顏色革命之後上臺的都是親西方的政治寡頭,唯一關心的是自己如何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財富增長如何,而對於國家的未來,基本上都倒向了西方,成為美西方、北約與俄羅斯鬥爭的炮灰級選手,自然發展就一般化了。

3.烏克蘭的親西方,與俄羅斯現在在哈薩克斯坦還有駐軍,這種局面就導致了:哈薩克斯坦是完全站在俄羅斯陣營的,自然會獲得更多的俄羅斯資源;而烏克蘭在幾任政治寡頭的霍霍下,被北約當炮灰也樂意站在與俄羅斯鬥爭的最前列,發展不好就理解了。因為,本來就是西方與俄羅斯鬥爭的炮灰選手,非要當主角兒是不可能的!


英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兩個國家根本沒有可比性。

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哈薩克斯坦坐在金山上,烏克蘭則是窮鬼。

稍微有些國際常識的人都知道,哈薩克斯坦人口不多,卻有著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

目前哈薩克斯坦人口不過1000多萬,整個哈薩克已探明總的石油儲量為100億噸(儲量約是世界前十位),煤儲量為39.4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8萬億立方米,錳4億噸。

其中以石油來看,哈薩克斯坦的石油儲量大約是俄羅斯的二分之一略少,然而人口是俄羅斯的十分之一。

當年俄羅斯依靠石油等資源出口,就能創造10年的經濟奇蹟。那麼,哈薩克斯坦真的是閉著眼睛都可以做到。

相反,烏克蘭的資源匱乏,石油和天然氣都必須從宿敵俄羅斯那裡進口。

哈薩克斯坦坐在金山上,烏克蘭則是窮鬼。

第二,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不同。

烏克蘭同哈薩克斯坦,對於俄羅斯來說重要性完全不同。

烏克蘭自古以來扼守俄羅斯的西部大門,各方面地位都極為重要。

任何敵人想要攻打俄羅斯,必須首先佔領烏克蘭。

二戰期間,蘇軍和德軍在烏克蘭多次血戰,幾乎傾全國之力。

僅僅一個基輔會戰,蘇軍就損失了70多萬人,換別國就亡國滅種了。

可見,烏克蘭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

冷戰時期,俄羅斯在烏克蘭駐紮重兵,總數有幾十萬人之巨。

電影《戰爭之王》中,軍火走私犯可以從解體後的烏克蘭搞到幾百億美元的軍火。

一旦烏克蘭倒向北約,敵人就等於殺到了俄羅斯眼皮下。

如果當年德軍是從烏克蘭出發進攻,恐怕蘇軍連防禦莫斯科的時間都沒有,莫斯科早就淪陷了。

所以,俄羅斯不可能隨便放棄烏克蘭。

但是,哈薩克斯坦則不同。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國家,並沒有同任何一個美國的盟友國家接壤。

也就是說,從地緣政治上,哈薩克斯坦並不太重要,俄羅斯完全可以將它作為戰略緩衝國,而沒有必要左右這個國家。

所以,俄羅斯對哈薩克斯坦並不太關注。

這10年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在哈薩克斯坦越來越大,俄羅斯也是聽之任之而已。


第三,烏克蘭經濟騰飛的機會,被俄羅斯打斷。

在克里米亞事件之前,烏克蘭經濟其實有著長足的好轉。

然而,戰爭爆發以後,一切都完了。

烏克蘭必須承擔鉅額軍費,加上國家領土都少了兩塊,經濟急轉直下,目前才開始恢復。

相反,哈薩克斯坦沒有大規模的戰亂或者被入侵,國內形勢穩定。

然而,這不是說哈薩克斯坦對俄羅斯沒有提防。

目前,哈薩克斯坦從未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也不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的行動。

同時,歷史上俄羅斯曾經將部分領土交給哈薩克斯坦,這就是該國北部地區。

而哈薩克斯坦高度感覺到俄羅斯的威脅,寧可將首都遷移到北部地區,以防止出現烏克蘭的那種情況。

烏克蘭危機後,從一些俄羅斯知名政治人物口中也傳出了吞併哈薩克北部的呼聲,引起了哈薩克社會的警覺。

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兩年前下令,在哈薩克語中使用拉丁字母取代過去的俄文基里爾字母,開始全面推行本國化。


其實,目前哈薩克斯坦目前對於俄羅斯是頗有戒心的,不然中國不會在該國發展的如此順利。

其實,同俄羅斯交往的國家,都會留著一手。


薩沙


老夫掐指一算:這烏克蘭,命不好!

同樣是和俄羅斯分家,烏克蘭繼承是一堆需要俄式體系支持的軍工,而哈薩克斯繼承的卻是龐大的石油、天然氣工業。兩者對比來看,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家體系支撐,就算有軍工企業衣缽,也玩不下去。烏克蘭現在就是,龐大的軍工全沒了,原來造航母的黑海造船廠、造洲際導彈的南方導彈設計局,造安-225大飛機的安東諾夫飛機設計局等等。烏克蘭現在除了部分糧食出口,大量移民外匯之外,本國沒有任何好的能源計劃了。

相反哈薩克斯坦這個地區卻成為了聚寶盆,哈薩克斯坦油氣資源豐富,其國內估計是有探明儲備量為100億噸,在哈薩克斯坦14個州中,6個州都是石油區,哈薩克斯坦的石油產量,在獨聯體地區僅次於俄羅斯,石油、天然氣成為了哈薩克斯坦的支柱產業。其本國的90%石油都用於了出口。

而從地緣環境上看,哈薩克斯坦地處中亞腹地,國土面積為271平方公里,北接俄羅斯、東鄰中國,西邊靠著另一個聚寶盆厲裡海,南邊與中亞各國相接,所以只要哈薩克斯坦不反對俄羅斯,就這個地區就會很安穩,這和烏克蘭不一樣,其西邊是大量歐洲親美國家,這會導致烏克蘭在美俄之間戰略搖擺。目前哈薩克斯坦石油、天然氣產業佔GDP的50%,外匯收益的80%,顯然自從有了石油、天然氣後,哈薩克斯坦的經濟蒸蒸日上。

而隨著哈薩克斯坦證據穩定,其在石油開發方面也是不遺餘力,哈薩克斯坦已經成為了世界重要的能源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石油出口也成為了哈薩克斯坦的經濟基礎。可烏克蘭就沒有這麼好的命,國內一點天然氣、石油都沒有,更沒有賺錢的礦藏。烏克蘭只剩下,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爭奪,並且連年內戰徹底拖垮了烏克蘭的經濟,顯然烏克蘭與哈薩克斯坦經濟不同,和本身國內資源發展,特別是地緣戰略環境有著很大關係!


出鞘


今年年初,已經當了28年哈薩克斯坦總統的納扎爾巴耶夫“突然”宣佈辭去總統職務,哈薩克斯坦也邁入了新的“春天”,對近些年發展越來越好的哈薩克斯坦來說,又迎來了進一步的發展契機。

哈薩克斯坦的發展有多種因素,世界最大內陸國的領土面積,豐沛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納扎爾巴耶夫治理下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與俄羅斯的關係,作為蘇聯解體後的獨立國家,哈薩克斯坦的地緣位置並不是很重要,與俄羅斯維持著比較好的關係,保證了哈薩克斯坦發展的外部環境。



與俄羅斯的關係,也是烏克蘭每況愈下的重要原因,作為東西方的一個交界地帶,烏克蘭成了俄羅斯與美國爭奪的焦點地帶。

加上,烏克蘭多任總理都沒能用智慧化解開這一焦點矛盾,導致烏克蘭有點腹背受敵,左右不是。這是烏克蘭發展一直沒有起色的關鍵。

你覺得哈薩克斯坦會成為經濟強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