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世界抗疫,中國不會缺席,對外捐贈物資上的寄語有何深意?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國際社會對中國提供的政治支持和物資捐助。”耿爽說。

最近,海外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急劇惡化。面對這一情形,我國已經宣佈向82個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非盟施以援手,以各種形式提供物資支持各國的抗“疫”工作。

我們在對外捐贈的醫療物資上,有很多充滿溫度的寄語。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寄語有哪些涵義?


“千里同好,堅於金石”“Unis nous vaincrons”

3月18日,中國向法國提供的醫療物資援助運抵巴黎戴高樂機場。物資外包裝上的圖案,是一枚由中國篆刻藝術家,設計的紅色印章, 寓意美好的鳳凰和,象徵和平的鴿子飛翔在空,護佑著中法兩國國旗,北京天壇和巴黎鐵塔相互輝映,印章中央刻著兩句話, 一句是“千里同好,堅於金石”,出自三國蜀漢學者、經學大家,譙周的《譙子·齊交》,意思是,交對了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同心相印,情誼比金石更加堅實。

另一句是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名言“Unis nous vaincrons”意為“團結定能勝利”。

助力世界抗疫,中國不會缺席,對外捐贈物資上的寄語有何深意?

“道不遠人,人無異國”

中國國內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韓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給予中方大力支持和援助。韓國總統文在寅說“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韓國口罩短缺現象進一步加劇,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緊急籌備2.5萬多個醫用口罩,送往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迅速的大邱市。

運送口罩貨車懸掛的橫幅上就印著這句“道不遠人,人無異國”,這八個字在韓國家喻戶曉。

新羅旅唐學者崔致遠在《雙磎寺真鑑禪師碑銘》開篇中寫道“夫道不遠人,人無異國”,意為道義相通,不會因為國家不同而產生距離。這一詩句與《中庸》中的“道不遠人”以及李斯的“民無異國”的名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助力世界抗疫,中國不會缺席,對外捐贈物資上的寄語有何深意?

​“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

中國大使館馳援伊朗抗疫物資上寫了這句話 ,“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 這句話在伊朗是婦孺皆知的波斯著名詩人薩迪的名句。這句詩不僅作為箴言懸掛在聯合國總部,而且也成為國與國之間和平共處的理念和原則。


在我國的古代典籍中,也有類似的說法。《論語·顏淵》有言:“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助力世界抗疫,中國不會缺席,對外捐贈物資上的寄語有何深意?

“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在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捐贈給意大利的抗疫物資包裝袋上,貼著一張帶有樂譜的寄語“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劇《圖蘭朵》一段詠歎調的歌詞和曲譜。


助力世界抗疫,中國不會缺席,對外捐贈物資上的寄語有何深意?


《圖蘭朵》這部西方歌有著濃烈中國元素,是中國和意大利友誼和文化交流相互結合的經典鉅作。

《圖蘭朵》是普契尼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而這部劇的故事背景,正好在中國的元朝。講的是當時一位叫圖蘭朵的公主,和流亡元朝的韃靼王子卡拉夫的愛情故事。

在這部歌劇中,作曲家普契尼把中國民歌《茉莉花》作為音樂主線。劇中有許多地名、人名、場景、民俗等,都是中國人熟悉的生活色彩,比如中國的宮廷建築、熱鬧的舞龍舞獅場景,以及很多中國地名。

由於跟中國關係太密切,《圖蘭朵》這些年來在中國也演出過很多場,當年《圖蘭朵》在紫禁城的演出,幾乎聚焦了全世界的眼球。大膽的張藝謀,甚至直接把帕瓦羅蒂請到了紫禁城現場。演完後,連帕瓦羅蒂都感嘆:“這簡直是一個奇蹟!”


助力世界抗疫,中國不會缺席,對外捐贈物資上的寄語有何深意?

我們中國人很講究的。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從法國大文豪,到旅唐學者,從波斯詩人到歌劇創作者普契尼……中國在對外援助的同時,用每個國家最熟悉的語句來激勵大家共同抗“疫”。這些美好的寄語雖然來自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但面對困難大家感情相通。一行行簡短而真摯的文字背後,藏著我們投桃報李的滿滿真情,更寄託著我們共同戰勝病魔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