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一·商代青銅器概述

商代前期的青銅器比二里頭文化時期,有了較大的發展。首先,表現在鑄造技術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水平,大型器物開始出現,鄭州張寨杜嶺出土的兩件方鼎重量已達86.4公斤和64.25公斤,而且造型準確。出土的很多爵、鼎和鬲的口緣往往有一圈加厚層,顯然是為了防止過薄而產生破裂。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商代前期獸面紋方壺

體現商代早期青銅器鑄造水平的另一方面,是紋飾的邊緣極其清晰峻深,有的甚至相當勁利。這反映了當時的制範技術甚為成熟,有著很好的鏤刻控制能力。同時,這一點也和早期青銅器的銅錫合金成分中鉛含量較高有著一定的關係。此時,青銅器含鉛量高的器物外觀效果好,但是對於實際使用是不利的,這一點當時的人們未必瞭解。早期青銅器,特別是二里崗上層的某些器物,已經出現分鑄的技術,壺和盉的提樑,能夠提系擺動。從渾然一體的合範鑄造,到掌握分鑄技術,從而產生比較複雜的器型,無疑是一個顯著的進步。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商代二祀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其卣

其次,商代前期的器形種類比較多,尤其是禮器已經形成了初步系統,其中食器有鼎、鬲、甗、簋等,酒器有爵、觚、斝、壺、尊等,水器有盤、盉等。此外,還有兵器戈、戟和工具鏤、斧等。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商代後期獸面紋大鉞

商代晚期,青銅的冶鑄業作為生產力發展的標誌而達到高峰。以殷墟出土的青銅器為代表,器形種類更加豐富,在裝飾上出現了“三層花”式的裝飾構圖,花紋繁縟精美,銘文逐漸加長,由一、二個字(族氏徽記)發展到三、四十個字(記事形式)。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商代後期ㄐ毌父戊方卣

二·商代青銅器特點

按照商代青銅器發展的狀況,可將其分為早、中、晚三期。

(一)器型種類:商代早期在夏代的基礎上新出現的青銅禮器有:食器類有鼎、鬲、甗、簋;酒器類有觚、罍、尊、卣;水器類有盤。從商代早期完整墓葬出土的青銅器種類看,這時已經出現了不同種類器物的相互組合,完整的組合是:鼎、斝、爵、觚、罍、盤(有的無盤);基本組合是:斝、爵、觚。這種簡單的組合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習俗和一定的禮制意義。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商代早期獸面紋斝

商代中期器型種類仍以酒器為主,在早期基礎上增加了瓿、壺、鬥等器。器物在組合在早期的爵、斝為主,再配以觚,發展為觚、爵、斝處於同等地位。商代晚期酒器仍佔主要比例,新出現的器形有方彝、扁壺、扁體觶、觥、犧尊等。器物的組成核心由觚、爵、斝向觚、爵過渡。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商代後期父戊舟爵

(二)造型特點:商代早期容器類普遍腹部較深:鼎、鬲等三足器,三足中必有一足與一耳成垂直線,另一耳處於兩足之間,在視覺上有不平衡感;觚、尊、罍、盤等圈足器皆有十字形大孔,早期偏晚時,十字形大孔多成大方孔。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商代獸面紋鼎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商代早期獸面紋爵

商代中期三足器耳的位置既保留有早期的一耳與一足對立,也有兩耳分佈在三足之間,後者成為以後三足器的定式;圈足器上的十字形孔和方形孔比早期縮小。商代晚期青銅器的造型已經徹底擺脫了陶器的影響,形成了具有真正青銅器藝術的造型風格,具體特點有:①方器出現較多,僅婦好墓出土的方器就有方爵、方斝、方尊、方罍、方壺、方缶等,傳世品還有方觚、方觶;②象生形銅器是這一時期新的造型風格,例如婦好觥前為虎、後為梟,司母辛觥前為怪獸、後為怪鳥;也有一類容器,在某些部位作鳥獸形裝飾,如四羊方尊、雙羊尊,中間是尊形,兩側或四周為羊頭;③三足器的足多為柱狀足,如鼎、鬲、甗等;④帶蓋器增多。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商代後期三羊尊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三)裝飾特點:商代早期青銅器普遍施有紋飾,不施紋飾的器物極少。紋飾的佈局以寬帶狀為主,多出現在器物的頸部、腹部或圈足。裝飾風格簡單質樸,主題紋飾是單層沒有底紋的獸面紋,所謂獸面紋是指紋飾所表現的是各種獸頭的正視圖像,這類紋飾舊稱為饕餮紋;另外還有云雷紋、旋渦紋、乳釘紋等。總之,這時的花紋線條簡單粗疏,圓轉流散,以平雕裝飾為主。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商代早期弦紋盉

商代中期依然流行獸面紋,與早期不同的是,這一時期的獸面紋往往雙目突出,紋飾的線條由早期的粗獷變得細密;已採用較多的高浮雕附飾,但線條輪廓有渾圓感,與晚期浮雕輪廓線峻直銳利的風格不同。商代晚期出現了器物全身佈滿花紋的裝飾,紋飾佈局普遍繁縟,而且細緻縝密,極其精麗。在主題紋飾周圍多用雲雷紋襯托,而且常在主題紋飾上再刻以細膩的陰線,形成了所謂的“三層花”。方鼎、方彝、爵、觚的稜角和中線處,常用扉稜作裝飾,不但掩蓋了鑄縫的痕跡,還增強了器物的莊嚴感。紋飾題材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神話性動物紋,主要有獸面紋、夔紋、虎紋、龍紋、鳳紋等;第二類是寫實性動物紋,如蟬紋、蠶紋、鳥紋、魚紋、人首紋等;第三類是幾何形圖案,如火紋、三角紋、雲雷紋、蕉葉紋、乳釘紋等。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商代晚期冊方斝

(四)銘文特點:商代早期是青銅器銘文的萌芽時期,所見青銅器銘文極少,如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傳世銅鬲,有一“亙”字,這是目前比較罕見的商代早期青銅器銘文。商代中期青銅器一般仍保持著不鑄銘文的習慣,但個別器上發現鑄有作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記。商代晚期銅器銘文的字數從一個字到數十個字不等,銘文內容有:族徽(如“友”、“舉”、“鹿”、“寧”等)、被祭祀的對象(“司母辛”、“司母戊”等)、祭祀與戰爭、上級賞賜下級、宴享、狩獵等。安陽後崗祭祀坑出土的戍嗣子鼎,有銘文三行共30個字,記載了周王對鑄器者的賞賜。藏於日本神戶白鶴美術館的卣蓋,有銘文47字,是目前銘文字數最多的商代青銅器。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商代青銅器上銘文字體略呈長方,筆道雄勁遒美,行氣疏密有致。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兩種風格:一種是筆勢雄健,形體豐腴,筆劃的起止多顯露鋒芒,間用肥筆,其代表作品是司母戊鼎銘和小臣艅犀尊銘;另一種則是運筆有力,形體瘦勁,筆劃多挺直,不露或少露鋒芒,肥筆甚少,書體顯得遒美挺拔,代表作品有戍嗣子鼎銘。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淺談我國商代青銅器的特點

圖片來源於網絡、故宮博物院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絡、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