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系吞噬另一個星系,吞噬後讓自己變大嗎?

Lost-學不會



宇宙中除了黑洞可以吞噬別的天體外在沒有什麼天體擁有這個本事了,星系並不會去吞噬另一個星系讓自己變大,而是在引力的作用下兩個星系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星系。

在宇宙中星系之間的距離也是有近有遠的,這就導致如果兩個星系距離太近的話引力作用會超過空間膨脹的作用,最終結果就是兩個星系在不斷膨脹的宇宙空間中撞到了一起。


哈勃望遠鏡升空以來發現過不少星系碰撞現場,得益於哈勃的強大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宇宙深處“車禍現場”

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星系碰撞融合都是十分慘烈的過程,但想象中的因為星系融合而導致恆星之間碰撞的事件其實並不會發生,兩個星系最終會互相穿過而後再在引力的作用下拉扯回來,如此循環往復直至變成一個新星系。

上個世紀初期埃德溫.哈勃就斷定仙女座和銀河系在未來會發生碰撞融合,現代天文學家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已經斷定兩個星系將在37.5億年之後發生非物理碰撞。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星系之間的關係類似於貪吃蛇

這個問題是毫無疑問的,而且這樣的現象不僅是星系的常態,更是星系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們已知的最大星系是IC1101,下面的星系中最左邊的是銀河系,而最右邊的就是IC1101。

僅僅比較直徑,它的直徑就比銀河系要到40倍。要知道,銀河系在本星系群裡面已經是第二大了,僅次於仙女座星系。

那為什麼同樣是星系,差距就那麼大呢?

實際上,無論是銀河系,還是IC1101,它們起初都不是這樣的,星系要想在宇宙中好好混,就得會吃,而且要專挑比自己弱的吃,否則就是被吃。銀河系是這樣,IC1101也是這樣。說白了,宇宙中星系的遊戲就類似於貪吃蛇。

不過,起初我們並沒有發現這樣的情況,要知道,在天文學領域,研究問題都是依靠模型的。所以,研究星系的模型也是依靠模型,這個模型我們就叫做:星系模型

星系模型

這個模型要解決的就是星系如何形成以及演化的問題。其實,一開始對於星系的形成,科學家都是一頭霧水的。當時的科學家在研究恆星的形成和演化時,有個著名的假說叫做星雲假說,被科學家們廣泛接受。這個假說認為,太陽是由宇宙中的星雲物質在引力作用下形成的,而各個行星則是剩餘的邊角碎料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於是,受到這個想法的啟發,有三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就提出了一個ELS模型。這個模型和星雲假說特別像,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星系也是因為有一塊巨大的星雲,然後這塊星雲後來碎裂了,碎裂的星雲逐漸形成恆星系。

看起來很完美,但是問題卻很多。首先,按照這個模型,銀河系的物質密度應該是靠近中心比較低,然後隨著距離的增加,物質密度也會增大,到達極大值時,再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減少。太陽系其實就是這樣,距離達到木星軌道,物質密度最大,然後再降低。這其實是由於太陽風的影響造成的,而銀河系中心也有輻射風。但實際觀測時,越靠近銀河系,物質密度越大,這就和理論矛盾了。

後來,有兩位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他們認為,星雲假說之所以能夠成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太陽系是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都有4.22光年,這和太陽系的尺度比起來簡直大太多太多了。所以,恆星之間就好比一個孤立的封閉系統一樣。

但是星系就不同了,由於星系自身個頭都很大,在引力的作用下是有可能發生碰撞的,因此,星系就不能看成是一個封閉的系統

於是,他們提出了SZ模型來解釋星系的形成與演化。這個模型就認為,星系可以通過不斷的吞噬別的星系來成長。

但到底對不對,不能憑著現象力,而要實際去觀測。

星系合併的證據

那有沒有證據呢?答案是不但有,而且還非常多。首先,天文學家確實觀測到了很多很小很小的剛形成的星系。類似於下面這樣,編號為NGC 3610的星系。據分析,這個星系應該是不久前才剛形成的。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了正在被吞噬的星系,下圖這個扭曲的很厲害的螺旋星系編號是ESO 510-G13,它之所以扭曲得這麼嚴重就是因為和另外一個星系發生了碰撞,而另外一個星系就被它所吸收了,整個過程大概要幾百萬年。

還有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兩個星系證明相撞的景象。

當然,這都是比較遠的。實際上,銀河系也在吞噬其他的星系。比如,銀河系旁邊有個衛星星系叫做人馬座,它每繞著銀河系轉一圈,就會有一些恆星掉落到銀河系當中。除了人馬座,科學家估計,另外一個衛星星系,麥哲倫雲星系也會在未來被銀河系吃掉。

當然,正如開頭所說的那樣,在宇宙中,星系不是吃別人,就是被別人吃。銀河系在本星系群裡面並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仙女座星系。兩個星系相距200多萬光年,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的相互靠近,科學家估計經過40億年左右的時間,兩個星系就有可能會合並。

碰撞之後,兩個星系會在引力的作用下成為一個大星系。

所以,關於星系的模型,SZ模型是目前的主流理論。這個模型告訴我們,星系並不是封閉的系統。它們在宇宙混,就好像玩貪吃蛇一樣,不是被吃,就是把別的星系給吃了。


鍾銘聊科學


我們知道,今天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由引力構造的,無論是星系,恆星還是一切。那麼引力有一個特性,那就是質量越大引力就會越強,因此質量越大,它所承受的引力也會越大。這個原理就好比做事旅行者一號探測器是一樣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它以每秒鐘16.8km的速度可以飛離太陽系,而我們的地球以每秒30km的速度,依然圍繞著太陽運轉。

在宇宙中大吃小是自然生存的法則,而星系之間也是如此,我們知道宇宙在不斷的膨脹,隨著時間的關係,它的膨脹速度會變得越來越快。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星系是很難發生融合的。但是一旦兩個星系質量差距過大的時候,就會造成星系合併。這個原理就跟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一樣的。

40億年後,銀河系就會和仙女座星系發生合併。由於仙女座星系它的質量要比銀河系大很多,簡單的說就是仙女座星系在未來40億年後它將會吞噬掉銀河系。雖然我們知道,星系在融合之初,它的結構會被打散,因此大量的物質會拋飛出去,但是通過計算你會發現,獲取的物質永遠要大於拋飛出去的物質。簡單的說,如果40億年後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發生了融合,等融合完成後,仙女座星系將會變得更大。

所以星系融合在宇宙中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據目前的數據來看,已知最大的星系ic1101,他就是典型星系的融合代表,至於它吞噬了多少個星系?我們暫且未知,但是我們捕捉到最大的星系碰撞是兩個星系團發生的碰撞,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星系碰撞在宇宙中幾乎是隨處可見的事件!

我是宇宙V空間,一個科普天文愛好者!本文由宇宙V空間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疑問,請在下方評論和留言!

宇宙V空間


迄今為止在理論上和實際觀測中都只有黑洞這一種天體能吞噬物質


其他天體只不過是在引力作用下互相拉扯乃至碰撞罷了,構成它們的物質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會變得不可見,而進入黑洞的物體卻永遠“消失”在了宇宙中。

星系吞噬星系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它們只會在引力作用下靠近而後產生非物理碰撞最後融合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更大的星系,哈勃望遠鏡自上個世紀90年代升空以來就為我們拍了很多宇宙中星系碰撞的照片,由此可見星系間的碰撞融合在我們的宇宙中是很常見的天文事件。


然而有一定宇宙學知識的人可能會對星系之間的碰撞融合產生疑惑,因為早在上個世紀初埃德溫.哈勃就證明了宇宙空間處於膨脹之中,再後來更是觀測到了宇宙在加速膨脹(目前認為引起加速的元兇是暗能量)

按理說在宇宙空間加速膨脹的過程中,星系之間的距離應該越來越遠才對,那為什麼星系之間還會產生碰撞融合現象呢?


這是因為宇宙空間本身的膨脹速度在小尺度上並不是很快,普朗克衛星的最新數據表明空間距離每增加326萬光年其膨脹速度才增加67.3km/s,而星系之間的距離如果只有幾百萬光年那麼它們的引力會壓過空間膨脹的速度,從而導致這兩個星系越來越近最後碰撞融合成了一個更大的星系。

和我們人類文明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星系碰撞事件將在37.5億年後發生,主角是我們的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起因就是它們兩者之間的距離只有254萬光年,強大的引力壓過了宇宙空間的膨脹效應。

但前文也說過,星系之間的碰撞是“非物理碰撞”,因為構成星系的恆星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遠到那怕兩個星系完全接觸也不可能撞上任何一顆恆星,所以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最後會互相穿過彼此然後再在引力作用下拉扯回來,如此反覆直到成為一個更大的星系。


宇宙觀察


星系不會吞噬星系,那是黑洞才會具備的能力。

不過星系由於宇宙超光速膨脹與引力作用而使某些星系相互碰撞是時有發生的。科學家預估銀河系與仙女系在37.5億年後會發生碰撞。

宇宙的膨脹

1922年,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觀測到星系紅移現象後,宇宙膨脹理論開始形成。1964年,美國工程師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無意探測到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後,宇宙經過了由熾熱到寒冷的冷卻過程。最後,科學家們得出了“宇宙是由137億年前的奇點爆炸而來”的結論,並且宇宙一直在以超光速膨脹。



星系的碰撞與合併

由於宇宙不斷的膨脹,數千億個星系在膨脹的力量、引力以及暗能量的各種作用力下,星系之間的距離會逐漸拉近而發生碰撞事故。由於巨大的衝擊力,星系會被撞得四分五裂,幾千、幾萬、幾億年後由於引力又會再次相撞…撞擊力度越大,星系的破壞性越大,十幾億年後合併成一個全新的龐大星系。


如果撞擊力超過了星系間的引力,那麼就可能直衝而過,直衝的星系破壞度會小於被撞上的星系,甚至有可能被撞得粉身碎骨了,一個星系撞成了幾個星系。

星系是不會像黑洞那樣吞噬其它星系的,各星系會發生碰撞現象倒是時有發生,多數碰撞過後的星系會合併成一個新的星系。哈勃望遠鏡觀測並拍下大量星系碰撞的奇觀。


弄潮科學


不會,因為這樣兩個星系會相撞,會同歸於盡



星系間的碰撞可能是宇宙裡最壯觀的景象之一了。


以億年為單位,兩個星系的距離不斷減小,最後撞在一起。恆星組成的海洋翻滾著,打亂了原來的組合。有一部分恆星會被甩出去,而剩下的部分會成為一個新的星系。


南城WJ


宇宙中的一切天體,都在引力作用下傾向於變得更大,無論是恆星、行星還是小行星,都是如此,其變大的方式只有一種,就是與其他天體合併。而合併則無非是吸收其他天體或者被其他天體吸收,如果自己的質量較大而其他天體的質量較小,那麼合併就是吸收其他天體,而如果自己的質量較小,而其他天體的質量較大,那麼合併就屬於被其他天體吸收。

在我們太陽系中,太陽就是由於吸收了大量的物質才成為唯一的恆星的,它的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可見物質的99.86%,質量相當於地球的33萬倍,內部產生的高溫高壓足以激發氫核聚變,因此成為了可以發熱發光的恆星。




不僅是太陽這樣的恆星,象銀河系這樣的恆星系也是如此,銀河系直徑約16萬光年,包含1000~4000億顆恆星,總質量約為太陽的1.5萬億倍,但在銀河系剛誕生的時候,它的質量和規模並沒有如今這麼大。

沒有人說得清銀河系誕生於什麼時候。但如果從銀河系的中心黑洞誕生時間說起的話,那麼銀河系誕生的時間幾乎和宇宙一樣長,因為銀河系中心黑洞是一顆質量巨大的星系級黑洞,如今的質量約為太陽的431萬倍,這類黑洞不可能是恆星爆炸後形成,它只能是誕生於宇宙之初,由宇宙大爆炸時部分區域中高密度物質直接形成,接著它便開始吸收周圍的物質,並且在其引力和旋轉勢態之下形成了一個初級星系。



這個初級星系也就是最原始的銀河系了,那個時候它的質量遠沒有如今這麼大,只是它聚集的物質越多,那麼它的引力就越強,就越能吸附附近的物質加入進來,因此這個星系也就變得越來越大。天文學家們認為銀河系形成至今已經吸附了幾百個小星系,才有瞭如今的規模。


即便在今天,它也在不斷吸附著其他的小星系,天文學家們通過觀測銀河系及其附近的空間,發現時至今日仍然有近50個小星系在圍繞著銀河系運行,它們都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而有些衛星星系正在被銀河系吃掉,處於融入銀河系的過程中,距離較遠的星系則在奔向銀河系的合併過程中,比如著名的大麥哲倫和小麥哲倫星系,它們終將也會被銀河系兼併,融入銀河系之中。

而銀河系未來也終將融入別的星系之中,這個兼併銀河系的星系就是仙女座星系了,仙女座星系比銀河系的規模又大了一倍,目前兩者正在相互靠近的過程中,大約在40億年之後,這兩大星系將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說銀河系也終將被仙女座星系兼併吸收,而在此之前,著名的三角座星系也將被仙女座星系兼併。



科普大世界


一個星體吞併另一個星體在今天穩定的太空中已經不可能了。因為兩個星體的距離太遙遠了。它們誰也沒有引力把彼此吸引在一起。因為距離越遠互相之間的引力越小。在太空中,任何一個物體的定向運動,都需要有一個力在起作用,而每一個遙遠的星系對另一個遙遠的星系都沒有這個力能夠起作用。

但是,絕對的事情是沒有的,銀河系中心的渦旋力量,在遙遠的未來,會把這些星系斡旋在一起,而越縮越小,最後縮小到一定的限度,溶化,最後產生大爆炸,從新誕生一個新的星系。


雲天廣闊


一個星系吞噬另一個星系的過程,較科學的說法是,兩副牌合併,重新洗牌的過程。但是,在這激烈的宇宙活動中,不是簡單的星系兼併,而是毀滅和新生,包括向周邊的空間,釋放巨大的碰撞能量。結果可能會生成另一個新的星系,也可能只是交換一部分物質後,再分裂為兩個彼此遠離的星系,是否會形成黑洞,需要合適的質量疊加和碰撞烈度。


S星99


兩星系相遇,一般很少會用“吞噬”、“吞併”的說法,用“相撞”會多點,但其實也不貼切的。

因為星系是一個概念上的整體,一個星系裡面包含很多不同大小、不同種類、不同質量的天體,彼此之間相距遙遠。兩星系相遇,絕大部分都是被其他天體的引力擾動而改變了自身運行的軌道,有的被對方星系裡的某些天體引力俘獲、有些仍保持在自己星系裡,更有甚者被拋出兩星系之外,但真正能撞到一起的極少極少。

就像兩盤散沙潑向空中,你說說看有誰吞併了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