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區“三農”工作亮點紛呈

2019年 , 武陵源區實現農業總產值3.45億元 , 同比增長3.5% 。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84元 , 同比增長9.4% ; 全年脫貧退出22戶78人 ; 獲評全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先進縣市區 。

農業增效、農村增色、農民增收 。 去年 , 武陵源區農業農村氣象一新、活力奔湧 , “三農”成績可圈可點、亮點紛呈 。

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 。 武陵源區聚焦“兩不愁三保障” , 抓好突出問題整改 , 全年脫貧退出22戶78人 。 聚焦行業扶貧 , 完成危房改造116戶 , 落實陽光助學金171萬元 , 發放“三員”工資96萬元、兜底資金117萬元 , 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170人 , 全面消除衛生室“空白村” , 貧困人口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全覆蓋 , 貧困人口醫療綜合報銷率達89% , 各項扶貧政策得到及時有效落實 。 聚焦產業扶貧 , “一村一社”實現產業幫扶全覆蓋 , 農旅發公司成功入股魚泉貢米 , “一鄉一業”4個重點產業做大做強 , 為貧困戶分紅181萬元 。

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 。 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3.45億元 , 同比增長3.5% ;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84元 , 同比增長9.4% 。 農村集體產權改革、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深入推進 , 生豬、糧食生產持續穩定 。 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 桃花溪種養專業合作社、京華家庭農場分別被評為省級示範合作社、省級示範家庭農場 , 梓山漫居、野雞鋪居委會分別被評為省級休閒農業示範農莊、省級休閒農業集聚發展示範村 , 武陵源區獲評全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縣 。

提質了農村人居環境 。 深入落實河長制 , 排查整改河庫“清四亂”問題13處 , 寶峰湖被評為全省“美麗河湖” 。 改(新)建衛生廁所246戶、創建美麗庭院500戶、房屋風貌改造82戶、點亮路燈119盞 , 楊家坪“綠色銀行”、石家峪“兩山幣”等創新做法助推農村垃圾分類減量 , 全區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0%以上、美麗庭院比例達85%以上 , 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 , 武陵源區、協合鄉被評為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單位 , 索溪峪街道、鑼鼓塔街道被評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鄉鎮 , 獲得2019年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先進縣市區表彰 。

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 武陵源區統籌整合資金5440萬元 , 實施各類涉農項目55個 , 12處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協合自來水管網、石家峪水廠提質等項目全面完成 , 建設農村安保設施30公里 。 加強爭資跑項 , 特別是去年底爭取到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資金2000萬 。

穩定了農村社會大局 。 深入推進移風易俗 , 革除陳規陋習 , 楊家坪、泗南峪村規民約被評為省、市優秀 。 目前已基本實現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全覆蓋 , 對促進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 , 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 。 同時 , 健全完善了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機制和鄉村治理體系 。 連續25年榮獲湖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市區” , 連續15年榮獲湖南省“平安區縣” , 一批村(社區)獲中央、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 。 農口系統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 認真落實惠農強農政策 , 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 贏得了農民群眾的好評 , 維護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