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使了離間計,讓我們對華人華僑“視如寇仇”?


是誰使了離間計,讓我們對華人華僑“視如寇仇”?

本文共2336字,閱讀需5分鐘

3月18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首次出現0新增。病毒在國內已"奄奄一息",在國外卻"肆意妄為"。不少身處海外的華人華僑紛紛回國避疫,迎接他們的卻是一句"祖國建設你不在,萬里投毒你最快"。

何出此言?

  • "我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換平時,聽到如此愛國之言,我們會感動。可如今,我們卻口誅筆伐。

這句話出自美籍華人黎某的求助信。在自己及家人確診新冠後,黎某蹭國內的免費治療,千方百計瞞病情、躲安檢,全然不顧他人安危。可落地後卻被告知全程自費,開響喇叭在網絡上大聲求助:自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有沒有地方投訴,能不能愛心籌款?與此同時,還不忘秀了秀自己在美國"房子大,福利好"。

如此不懂事理的華人,國人當然不會買賬。

是誰使了離間計,讓我們對華人華僑“視如寇仇”?

是誰使了離間計,讓我們對華人華僑“視如寇仇”?

黎某私信求助大V


  • "我就不在家了,咋地,找你們領導來,你走開!救命啊!!有人騷擾!"

"拜耳豪橫女"就此成為網紅。據悉,此女為澳大利亞國籍,2019年剛入職拜耳藥業。返京後,此女堅持外出跑步,不戴口罩,面對工作人員的勸誡,竟大呼騷擾,豪橫無理。不出意料,該女子第二天就被公司辭退,國家讓其限期離境。因為對規定缺乏敬畏之心,如今她只能收拾行李,回她的"祖國"了。

是誰使了離間計,讓我們對華人華僑“視如寇仇”?

拜耳豪橫女


  • "據說牆內的'豬'們看不了"。

這是美籍華人演奏家蔣逸文在朋友圈的留言,那個"豬",就是指的中國人。前不久,舊金山交響樂演奏家劉韻傑在其社交媒體發表不良言論,醜化中國國旗。蔣逸文藉此評論稱中國人是豬。此事一出,天津茱莉亞學院宣佈解除與蔣逸文的聘用合同。網友跟評:"連人都做不好,就別去汙染藝術了。"其父也公開表示:“到哪都不能忘祖”。隨後,蔣逸文也發文道歉:“心中愧疚,深刻反省”。可這為時已晚。


是誰使了離間計,讓我們對華人華僑“視如寇仇”?

蔣逸文道歉


一時間,對於華人華僑的負面新聞接踵而至,華人華僑被千夫所指。可華人華僑們怎能任人擺佈?疫情初期,一副亞洲臉要經受多少歧視和非議。被外人仇視排斥倒也算了,如今自己人也來責備自己,這怎能忍?於是,華人華僑開始反擊了。

僑胞的反擊

一篇名為《海外華人華僑惹誰了?》的文章引爆了公眾號。文章的主要觀點有:

  1. 海外疫情爆發,在國人眼裡,幾千萬華人華僑的從同胞變為了病毒源。
  2. 全球背景下,居住在海外的中國人數量呈上升趨勢,可當下,華人華僑並沒有如一些社交媒體說的那樣爭先恐後地回國避難。
  3. 宏觀上看,國家對僑務非常重視,華人華僑為祖國對外事務建設也功不可沒。微觀上看,疫情初期,華人華僑也想盡一切辦法向祖國輸送醫療物質。
  4. 國內的噴子請閉嘴。

文章評論及轉發量極高,大多是華人華僑拍手叫好。他們表示,文章為自己道出了苦水,申明瞭冤屈,宣洩了情緒,伸張了正義。甚至有人說國內同胞們忘恩負義,過河拆橋。

是誰使了離間計,讓我們對華人華僑“視如寇仇”?

《華人華僑惹誰了?》節選


至此,海外僑胞和國內群眾分裂為兩個陣營。病毒似乎使了離間計,破壞了國人與僑胞們的關係。

可病毒不分國界,更不會有預謀地挑撥。病毒是天災,如何應對它卻是人為。問題一定出在我們自己身上。

誰使了離間計?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Roy Baumaister首次提出了負面效應的概念:負面事件給人帶來的衝擊,平均是正面事件的三倍左右。也就是說,我們天生對負面的東西更敏感,包括負面的消息。

某新聞標題:某個明星出席了一個頒獎晚會。這種新聞實在吊不起人的胃口,若不是特別喜歡這位明星,我們懶得點進去看;

某新聞標題:某個明星出軌了,我們意識到,又有瓜可以吃了。好奇心不會放過這樣的新聞。

這就是負面效應。或許你閱讀這篇文章,也是負面效應的"功勞"。

同樣,當我們看到某個消息說哪位華人又給我國捐款了,我們看過就忘,甚至會無意識地忽略;可新聞爆出哪位華人"萬里投毒",我們就會記住他。

那篇《海外華人華僑惹誰了?》中,也包含負面觀點,比如,作者說國內確診患者仍有9千多例,言下之意是國內並非百分之百安全,很多人也並不屑於回國;比如,作者還提到了國內有人趁此疫情發國難財,無疑煽動了群眾的情緒,導致評論區說國人罪有應得。

可是,負面效應產生了偏見:它放大了負面效果,容易使人以偏概全。

的確,有華人不守規矩,數典忘祖,可這畢竟是少數;的確,國內也有人趁機賺取不義之財,可這也是少數。我們被負面效應誤導,把爭議的對象由少數人轉向了所有人,用"華人"來概括"少數不識相的華人",用"國人"來概括"少數不上路的國人"。

是誰使了離間計,讓我們對華人華僑“視如寇仇”?

負面消息


事實上,我們只是在不同的位置上看問題。作為國人,我們認為:

第一,新冠病毒最先在中國爆發,但在全國上下共同抗疫的史詩級行動下,目前的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有所貢獻,也深知這樣的成果來之不易。

第二,如今境外輸入成為中國新增病例的唯一途徑,而集中回國無疑增加了疫情倒灌風險。國人們當然不願功虧一簣,沒有人想重蹈覆轍。

第三,並非來到中國就萬事大吉,減少人口流動才是當務之急。我們知道,病毒可無症狀傳染,輕舉妄動不僅會增加自己感染的風險,也不利於防疫大局。

除此以外,此次疫情讓我們意識到,很多事情,與西方相比,還是中國好,生在中國如此幸福。疫情在另一層面上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對於一些華人秀優越,我們不僅不會"羨慕嫉妒恨",反而嗤之以鼻。正如 :戶口本、身份證、護照。

因此,我們不知不覺地把華人華僑放在了對立面來看待。

作為華人華僑,他們認為:

第一,中國最先爆發新冠疫情時,一方面,他們殫精竭慮,動用所有資源為祖國輸送物資;另一方面,他們頂住壓力,維護祖國在外國人眼中的形象。

第二,他們一直都抱有一顆報效祖國的心,當有人質疑這顆心,特別是國人質疑的時候,他們會傷心,更會憤怒。

第三,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一直都有強大的祖國做後盾。當他們有難時,不會想到祖國會拋棄他,父老鄉親會唾罵他。

所以,他們會反擊,也是傷心之後的發洩,像被冤枉的小孩,期待祖國母親的醒悟。

結語

我也相信,社會上明事理的人更多。國人與華人華僑就是一對親兄弟,有時他們也會鬧矛盾,可他們從不記仇,他們都有一個目標:把祖國建設得更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