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平之戰中差點滅亡的趙國,為何轉手就把燕國打殘?

小澤健次


大家都知道,趙國因為戰略錯誤,在長平之戰損兵折將,幾乎賠上了國本,以至於時候周圍其他諸侯國都想切一塊蛋糕吃,但是,燕國率先發難,發起鄗代之戰,卻以割地求和告終,為什麼?筆者認為認為這是因為燕趙之間巨大的國力軍力差別造成的。

雖然燕國在戰國時代也是萬乘之國,但是在戰國時代的存在感因為地緣關係的原因一直不強。燕國國君長久以來又沒有什麼大的抱負。

僅僅燕昭王在趙武靈王的護送之下即位為君,為了一雪子之之亂時候齊國伐燕之恥,然後招賢納士,修生養息多年以後,任用樂毅率領五國聯軍發齊,僅即墨和莒城沒有攻下,深具政治戰略目光的樂毅,立即打發各國軍隊回國,獨自帶領燕軍圍攻這兩個城池。

然而,天不假年,燕昭王這個節骨眼上病逝。其子燕惠王即位,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即位的惠王對獨自領兵在外的樂毅不大信任,於是即墨的田單利用反間計離間,燕王用騎劫換掉樂毅,成功的使齊國復國。

至此,燕國的鼎盛階段到此為止,繼續打醬油的角色。對此後戰國的局勢沒有任何的影響,就連攪局的能力都沒有,唯有留下的就是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

反觀趙國,四戰之國,即使與秦國也是二敗而三勝,自武靈王以來軍事實力大增,攻滅中山國以後國土和實力也有一些提升,多年鏖戰都不落下風,只是在長平一役元氣大傷,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這個時候燕國進攻趙國無疑是自找麻煩,你想想,趙國在西線損失幾座城池,幾十萬兵力,幾乎差不多每家都有一個親人陣亡的時刻,應該積累了多少的怨氣?正愁著=沒地方發洩呢,這不正好,燕國送上來了!

怎麼辦?打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西邊失去的在東邊找補回來也不錯。燕軍一開始就兩路伐趙,一路由慄腹率領伐鄗,一路由卿秦率領功代,兵來將擋,趙國派廉頗迎戰慄腹,派樂乘率領五萬軍隊堅守代。

雖然燕軍氣勢不錯,但是面對趙軍,不堪一擊,只一戰,慄腹被殺,卿秦被俘,燕軍大敗,潰逃,趙軍在廉頗的率領下追擊到燕都薊成,燕國被迫求和,啟用親趙的將渠為相和趙國談判,最後割讓五座城池,趙軍解圍而去。

這場戰役趙軍同仇敵愾,正憋著一口怨氣,利用燕軍輕敵冒進,疲勞,以弱攻強的諸多不利迅速擊敗燕軍。


歪史


趙國雖然在長平之戰中慘敗,小編認為燕國打不過趙國的原因有三條,如下

第一條,趙國用了廉頗。廉頗可是戰國時期有名的大將,而且是最善於打防守戰,更何況邯鄲本來就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城池。所以說用廉頗來鎮守邯鄲可謂是趙國勝利的首要原因吧。



第二條,驕兵必敗,哀兵必勝。燕國有點輕敵了,認為趙國肯定是不堪一擊了,燕國沒有意識到剛大敗的趙國實力依然這麼強盛。



第三條,燕國自身不硬。燕國沒有善戰的將領,之前有過樂毅,不過交戰之時樂毅是趙國的將領了。用一些沒有經驗的將領帶的兵,去攻打作戰能力強大的趙國,當然是只有戰敗了。




李二二看歷史


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戰爭,此戰導致了戰國七雄中趙國元氣大傷,秦國趁勢鞏固了自己的政權,加速了統一的進程!但是歷史往往讓人匪夷所思,剛剛被白起活埋45萬大軍的趙國,轉身就擊敗了燕國大軍,並且直接包圍了燕國的首都,燕王不得不割讓五座城池求和,可謂丟了夫人又折兵!

長平之戰後,趙國勢力削弱,各諸侯國都期待能從中分取一杯羹,趙孝成王十五年,燕王以給趙王祝壽為名,暗地刺探趙國虛實,到達趙國境內發現,發現皆為婦孺老幼,就想趁此機會攻打趙國,但是燕國大將卻認為趙國常年戰亂,百姓們熟悉軍事,如果開戰,燕國必敗,可是燕王卻覺得自己勝券在握,便以60萬大軍兵分兩路進攻,面對燕國,趙國全國總動員,15歲以上男子全部參軍,加上長平之戰的剩餘部隊,湊合了25萬人,由老將廉頗擔任,經驗豐富的廉頗認為燕軍雖然人多勢眾,但是長途跋涉,驕傲輕敵,應當各個擊破,因此廉頗帶領年輕的趙國軍士同仇敵愾,大敗燕軍主將,並追擊500裡,包圍了燕的都城;

趙國在舉國艱難時均能打敗燕國,令其他諸侯國為之膽寒,避免了其他國企圖瓜分趙國的企圖,自此,趙國神奇的從長平之戰的慘痛中恢復出來;而歷經戰爭磨練的趙國年輕軍隊,也成了日後和秦國對抗的主力軍。

因此我們常說的驕兵必敗,趁火打劫的戰鬥多半沒有好下場,而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才可以有奇蹟發生!


國風新色


眾所周知,秦趙長平之戰是戰國時代最大的一場勢力轉化之戰。秦國慘勝趙國,若秦國不坑殺趙國四十餘萬兵力,則秦國統一天下就得推遲時間,至少排行老二的趙國不會亡得那麼早。

秦昭王在長平之戰後,發動滅趙國的邯鄲之戰。準備再用白起領軍一舉攻下邯鄲,逼使趙國投降進而吞掉這塊硬骨頭。白起知道秦國己不可能有作為,而趙國也還有實力保衛國家。就抵死也不去。秦兵果然遲滯在邯鄲城下,寸攻不得。在各方面壓力之下,媾和退兵。

燕國是趙國東北方鄰居,隔易水相望。秦趙長平激戰時,燕國坐水而望,靜觀鄰居被打。邯鄲之戰後,燕王陰賊,派人給趙王祝生日時,刺探情報。燕王認為趙國青壯年在長平戰死殆盡,剩下老幼婦殘,守不著自己的國家。就貿然發動入侵趙國的戰爭亍趙國因為受了秦國的侵略掠奪,心頭窩火,一肚子氣沒處發。碰上燕人來找碴,打個大的打不過就該挨,打個小的還是有力量的。趙國上下掉頭向東,正視燕國兵馬而不側目,同仇共濟,同心協力,同國御辱。幾天就把燕兵趕出國境,並進入燕國,燕王才知道趙國厲害。慌忙媾和,割地賠款,趙國才罷休。

其實,在這一系列戰爭之中,秦國言而無信,志在擴張;趙國上層屢屢誤國,下層民眾奮戰衛國;燕國地小志大,看不清形勢,乘人之危而不自量力。想用雞蛋碰石頭,趙國不打你還打誰去?





劉一千五


那麼經此一戰損失四十多萬軍隊的戰國是怎麼把燕國打敗的呢?個人覺得有以下原因:


一、當時戰國擁有“戰國四大名將”其中二人的李牧、廉頗(另二人是白起、王翦),趙國經過長平之戰後還弄苟延殘喘幾十年可以說跟這二人有很大關係。正是因為有這二人秦國當時都不願輕易動趙國,所以收拾燕國是很容易的了。

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趙國作為戰國七雄的老二,雖然在長平之戰中損失了四十多萬人,但也不是一個燕國能染指的,果然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倒被趙國包圍了國都。


縱說野史


俗話說燕國想要滅掉東方秦國,趙國是它永遠也過不去的龍門,笑話是這麼講。本人自己發表的文章也發表過《燕王兩次企圖攻趙 敗得非常的乾脆 原因太簡單了》其中就涉及到長平之戰之後的一場。


長平之戰的趙國的確非常困難,據史記記載趙國國內發生地震、饑荒。假如邯鄲之戰楚國與魏國不來救援,滅亡的可能性極大。


而燕國攻擊趙國是很不講信用的戰爭,燕王當時派了一個使者來到趙國,送了五百金給趙王過生日,表示要和趙國簽訂盟約,這個使者回去以後就對燕王說,趙國的青少年都死在了長平,國內一片混亂,是攻趙的最好時間,燕王果然信了,就派這個使者為主將,在“鎬”這個地方展開軍事活動,誰知道趙國廉頗為主將,把那個使者殺了,讓燕王割地求和。事情的經過一看就明白,完全是燕國自作孽,並且毫無政治眼光,他這一打,秦國高興得不得了,燕王永遠在也不知道趙國是他最強擋箭牌。


燕王派兵攻打趙國之前,有人勸說過,這樣有失信用。這個大臣叫“將渠”,都給燕王跪下了,依然勸不動,後來割地求和趙國硬是要他過來當使者,不然給地也沒用。

說到底還是實力不行。


搞史小乖


首先,長平一戰,趙國損失45萬壯勞力,並不是全部軍隊。根據《史記》,當時趙國至少還有李牧的邊防軍。“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悉勒習戰。”

這些軍隊或趕不上邯鄲之圍,但長平之戰5年後,燕國才來捏軟柿子,就完全打錯了算盤。

其次慄腹伐趙兵敗事,可參見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卷四十三《趙世家》及《戰國策.燕策三》。燕國其實不缺明白人,早有人說燕軍五人不敵趙軍一人。

“王召昌國君樂閒而問之。對曰:“趙,四戰之國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王曰:“吾以眾代寡,二而伐一,可乎?”對曰:“不可。”王曰:“吾即以五而伐一,可乎?”對曰:“不可。”燕王大怒。”

加上趙國上陣的是對扛白起的廉頗,燕國的將、兵就完全不夠看了。

如果不是秦軍拉後腿,廉頗說不定就破燕都了。


津沽一頁書


趙國自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戰鬥力領先其他5國一個那美剋星,人少國小尚能跟秦國對砍對攻,六戰四勝,這是區區一個燕國能比得了麼?

長平之戰大敗的原因更多是由於指揮方面愚蠢,加之面對白起這樣得不敗之將,單論趙軍的軍隊戰鬥力,虎狼之師秦軍尚且退避三舍,邯鄲一戰以老弱病殘打得暴秦二十年不敢覬覦函谷關,論兵法,論戰力,趙國都是極強的。

廉頗流落魏國和楚國,怎麼練兵都不順手,道:我思用趙人。這相當於帶慣了巴西隊的金牌教練你塞給他一支國足要求他世界盃奪冠一樣(裡皮:你說誰?!)。

以上可見,燕國和趙國之間的戰鬥力差距了。


飛隼集英社


長平之戰,秦國和趙國都打的比較吃力。關鍵時刻,秦昭襄王親自到民間徵調15歲以上壯丁支援長平,就是這隻生力軍壓垮了天平,秦國也是慘勝險勝。可見趙軍胡服騎士的戰鬥力有多強。

趙國李牧鎮守北方的邊防軍精銳還沒有動。

總之,燕國和趙國不是一個檔次。


華夏曆史館


哀兵必勝,秦軍為何撤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如此,趙國軍民必然死戰,冷兵器時代遇到死戰士兵是很難取勝的,燕國趁虛背後下手為不義,成了趙軍同仇敵愾的出氣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