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寧夏籍小夥在北京送外賣爆紅網絡

今天,

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寧夏籍小夥在北京送外賣爆紅網絡

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寧夏籍小夥在北京送外賣爆紅網絡

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寧夏籍小夥在北京送外賣爆紅網絡

近日,

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發佈抗疫群像,

美團外賣騎手高治曉作為唯一華人面孔登上封面。

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寧夏籍小夥在北京送外賣爆紅網絡

抗疫群像。上排右一是高治曉。圖片來源:時代週刊

高治曉今年32歲,

是寧夏固原市原州區河川鄉呂坪村人。

由於自幼家境貧寒,

16歲便踏上離鄉的列車,

開啟了北漂之旅。

疫情期間,

高治曉每天要跑一百多公里,

派送四五十單到六七十單。

“我只是個平凡人做了平凡的事。”

高冶曉在得知自己登上《時代週刊》封面後曾這樣說。

這是一位愛發快手的外賣小哥,

他在自己的快手上說:

登上《時代週刊》是因為他在疫情期間,

幫助過一位孤寡老人,覺得他的事很暖心,

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

希望能通過自己微小的力量

讓西方社會了解到中國人強大的凝聚力。


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寧夏籍小夥在北京送外賣爆紅網絡


留言看到很多暖心的回覆


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寧夏籍小夥在北京送外賣爆紅網絡

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寧夏籍小夥在北京送外賣爆紅網絡

看央媒評論怎麼說?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張典標:

抗疫是與病毒做鬥爭的過程,也是糾正偏見的過程。過去兩個多月,很多人對一些人際關係、一些理念、一些群體都有了全新的認識。希望經此戰“疫”,外賣小哥以及曾被人們忽視的默默無聞的勞動者群體,都將得到正名;希望他們能更加順利地融入城市,像普通市民一樣,體面而驕傲地成為城市主人。

人民日報海外網評論員 毛莉 趙壹晨: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之險,對任何國家任何社會來說都是巨大挑戰。作為最早進入全球抗疫“戰場”的國家,中國在沒有任何參照經驗、對病毒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能夠力挽狂瀾,是諸多因素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以外賣騎手為代表的億萬中國普通勞動者的奉獻,為中國戰疫故事增添了一抹平凡卻動人的暖色,也讓世界看到中國這個超大規模社會非凡的凝聚力。

日前,美國《時代》週刊發佈抗疫群像,寧夏籍北京外賣小哥高治曉登上封面。《時代》週刊封面是“風雲人物”的“專利”,一位外賣小哥上榜,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對此,您怎麼看?


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寧夏籍小夥在北京送外賣爆紅網絡

漫畫 何富成

01

正能量小Q

高治曉很平凡:寧夏人,北漂十多年,騎手。疫情期間,他每天跑一百多公里,派送四十到七十單。報道稱,如果沒有在危險中挺身而出的外賣騎手們,很多家庭會捱餓,病人也無法得到賴以生存的物資供給。

很難想象,疫情期間,沒有外賣小哥的生活會怎樣?高治曉每天堅守崗位,可讓幾十戶人足不出戶,數百萬外賣小哥一起日夜奔波,那就是千千萬萬個家庭可以安心宅在家,過柴米油鹽“自動上門”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是“逆行者”,對抗疫大局的好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無論是在此次戰疫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類似於外賣小哥這樣的普通勞動者還有很多,比如環衛工、保安、出租車司機、超市售貨員、醫院保潔員等等。他們或許天賦和能力並不突出,但始終積極進取,堅韌前行;他們或許並不能像金子一樣耀眼,可總是發著微光,默默地付出著。正是因為這些“微小的力量”,我們才能歲月靜好,我們才能聚沙成塔,匯聚起戰勝困難的強大力量。

毋庸置疑,外賣小哥完全配得上《時代》週刊封面!我們當向“微小的力量”致敬!

02

紅辣椒小槓

你有沒有對遲到的外賣小哥表現出諒解?你有沒有對冒著風雨送快遞的小哥說聲謝謝?你有沒有對年邁的保潔員心生過尊重……外賣小哥、快遞員、保潔員、供電員、燃氣工等等,這些平時看起來不起眼的行業,在戰疫期間卻一直維持著我們的正常生活,可他們在平日裡卻很少得到過應有的關愛和尊重。

令人欣慰的是,通過這次疫情,已經有很多地方出臺相應的獎勵措施,對戰疫期間表現突出的快遞員、外賣小哥予以提拔和表彰。例如武漢的順豐小哥汪勇就直升3級,從普通快遞員被“火線提拔”為分公司經理;還有武漢的外賣騎手吳輝在國新辦記者會講了自己的故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也正式將“網約配送員”納入國家職業大典……不得不說,這些舉措都釋放出了積極信號,體現出了我們這個社會的溫度。

然而,在看到向好一面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關愛這些平凡的崗位,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長效關愛機制。唯有如此,他們才能更加順利地融入城市,體面而驕傲地成為城市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