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的退休年齡男60歲女50歲,為何同樣是退休,男女相差10歲?

一半是火焰


關於退休年齡問題,我們國家實施的是男女不同的策略。女同志是50歲或55歲退休,男同志是60歲退休。為什麼男女退休年齡有差距呢?


最早退休年齡的制定

我國的退休制度確定最早始自於1951年,當時政務院出臺了《勞動保險條例》,明確了退休年齡是女性工人職員50週歲,男性工人職員60週歲。這是我國曆史上第1次建立相應的工人退休制度,不過當時也不叫退休,叫做退職養老。

我們國家退休制度主要還是受到當時蘇聯的影響,不過蘇聯在1956年出臺了《國家退休法》,對退休年齡進行了完善,退休年齡制定的是男性60歲、女性55歲。

到了1957年,國務院頒發了《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才正式的將“退職養老”改為“退休”。不過退休制度中將有關年齡做了區分,女性工人是50週歲退休,女性職員是55週歲退休。

實際上職員指的是非筋肉勞動者,一般是指腦力勞動者,也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職員工作條件較好,因此退休年齡與工人晚上5年也是有理由的。



國家50年代制定女性50歲退休,一方面是有利於人口的再生產,畢竟經歷了過去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我國的人口度量受到了大大影響。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護承擔人口生產重擔的母親的身體健康影響。畢竟母親主要承擔家庭的各種雜務,在當時人均預期壽命只有五六十歲的情況下,這一個退休年齡並不早。至少,在當時這種男女有別的退休政策,是符合當時社會預期和婦女需求的。

退休年齡的有關演變

1951年建立的叫做勞動保險制度,是有用人單位繳納勞動保險,國家統一管理為工人支付相應的待遇。本身隨著時間的推移,相應的供養壓力等問題也會越來越尖銳。等到了1969年,財政部明確國營企業停止計提勞動保險基金,相應的養老等待遇責任轉由企業在營業外列支。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有企業為工人養終身的情況。

畢竟在當時的特殊歷史背景下,國家實施計劃經濟,只有國營企業,企業也不存在破產倒閉的可能。而且機關事業單位一直實行的就是國家供養的養老模式。這也算是養老制度的一種並軌。

1978年實施改革以後,國家出臺了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明確女性工人的退休年齡是50週歲,女性幹部的退休年齡是55週歲,也就是說對勞動者退休實施身份管理。男性始終不變的是60週歲。


1986年10月,為了推動社會化養老模式,國家首先在國營企業中實施勞動合同制,對於新入職的工人要求籤訂勞動合同,繳納退休養老基金,職工本人繳納3%,用人單位繳納12%。

1991年國家全面推動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了企業養老保險。1995年推動改革實施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模式。2005年,進一步完善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算方式,打破了過去的大鍋飯思維,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均能夠體現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機制,增加了養老保險的吸引力,降低了養老保險的徵收成本。

2001年,國家推動國企改革,取消企業的行政級別。對於職工要求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這種情況下女性的退休年齡有工人和幹部區別,變為職工和管理技術崗位區別。

2001年,原勞動部出臺了《關於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女性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合同工退休年齡是55歲。不過,一些地區由於出臺退休年齡規定較早等因素,仍然執行50歲退休的規定。

隨著這些年來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預期壽命越來越長,養老保險基金的供養壓力越來越大。我們的養老保險有90年代初的五六個年輕人供養一個退休老人,變為2018年的2.55:1。而且參保人員中還有20%左右的人群處於停保狀態。也是國家要推動延遲退休的主要原因。

所以,總體來看關於退休年齡的差別,主要還是由於歷史原因沿承下來的,未來肯定會做出進一步的完善。畢竟現在全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77歲了,上海等一些地區都已經超過了80歲。


暖心人社


這是從生理特徵,心理素質,和身體條件確定的。不是隨便想出來的,全世界幾乎都是這樣處理退休年齡的,只是有的部門工作特點是動腦,很少動體力,可以工作時間延長五年,都不能作為法律。有的人七十歲還能從事他原來的工作,但不多。也不是法律依據。據調查,女子壽命比男子長,但壽命不是工作能力。


F雙月


當初確定退休年齡是根據國際通行的年齡規定和中國人的壽命而制定的,五十年代,婦女參加工作的不多,體質比較弱,家庭負擔重等因素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