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縣文殊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搞“花架子”


光山縣文殊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搞“花架子”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和在河南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市、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確保全鄉貧困人口精準、如期高質量脫貧,文殊鄉高度重視、周密安排、迅速行動,堅持入戶摸排走在前、逐戶研判想在前、包戶幫扶幹在前,切實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抓實抓細,堅決不搞“花架子”。

光山縣文殊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搞“花架子”

堅持入戶摸排走在前,精準掌握情況。光山縣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會議後的當天下午,文殊鄉迅速組織22個責任組按照網格化方式對全鄉進行摸排,成立由中辦掛職幹部、鄉黨委副書記任組長,分管扶貧工作副鄉長任副組長,鄉扶貧辦、產業辦、金融辦、民政所負責人為組員的入戶調查組,利用7天時間,深入全鄉22個村(街),對119戶未脫貧戶、46戶邊緣戶、24戶脫貧監測戶等年人均純收入低於5000元的家庭,進行重點入戶摸排走訪。每到一戶,小組都詳細瞭解並記錄其家庭人員基本情況、身體狀況、家庭收入和已享受的各項扶貧政策措施情況,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數、心中有底。目前,文殊鄉第一輪摸排工作全部結束,發現現有未脫貧戶“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基本解決,新增邊緣戶1戶、監測戶2戶,無新致貧戶。

光山縣文殊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搞“花架子”

堅持逐戶研判想在前,精準謀劃措施。每走訪完一個村後,小組立即與村“兩委”、脫貧責任組召開碰頭會,逐戶研判分析情況,真正做到因人施措、因戶施策。對119戶未脫貧戶,考慮到“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主要是算好經濟賬,計劃採取企業帶貧、多彩田園、公益性崗位等方式增加家庭收入。對48戶邊緣戶(含新增的1戶)、26戶脫貧監測戶(含新增的2戶)以及其他因疫情等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主要是加強監測和預防,計劃採取增派幫扶人、低保等政策性幫扶措施,並提前制定突發情況返貧緊急救助措施。對孤老、重殘、幼小等無人監管的5戶12名特殊群體,計劃採取兜底保障措施,讓他們吃下“定心丸”。3月24日,文殊鄉召開脫貧攻堅黨政領導班子專題會,對初步研判採取的幫扶措施進行討論,明確通過落實企業帶貧、公益性崗位、轉移就業、低保等幫扶措施,保證未脫貧戶順利脫貧、脫貧監測戶不返貧;有特殊困難的,可進行政策和措施疊加,貧困村每個村新增1個公益崗位;各村增派幫扶人,對邊緣戶進行一對一幫扶。

光山縣文殊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搞“花架子”


堅持包戶幫扶幹在前,精準助力脫貧。按照對未脫貧戶、返貧戶“幫”為主和對邊緣戶、脫貧監測戶“扶”為主的要求,文殊鄉和各村指導幫扶人制定2020年脫貧計劃,明確就業、就醫、入學等實際困難的解決辦法,每月研判一次,進行效果評估。根據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外出務工受阻、農特產品滯銷、消費疲軟等方面的影響,文殊鄉認真分析決戰決勝階段形勢,從產業發展入手,進一步加大對本土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達到產業帶脫貧的目的。今年,文殊鄉轄區內的省級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誠信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大搞產業發展,不斷優化“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在原有帶動貧困戶283戶、戶均增收4000元的基礎上,誠信公司新增就業崗位86個,優先解決因疫情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戶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同為省級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金合歡林茶專業合作社,除了在全鄉七個村流轉多達7500餘畝的荒山林地,給村集體、老百姓帶來固定土地流轉費用收入外,僅麻鴨產業一項,就帶動近290戶貧困戶(其中文殊鄉約236戶、縣內其他鄉約54戶)參與麻鴨養殖,到鹹麻鴨蛋製作車間務工等,增加了收入。

光山縣文殊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搞“花架子”


文殊鄉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記總書記殷切囑託,動員全鄉黨員幹部群眾以更嚴的要求、更高的標準、更實的作風,真幹實幹苦幹,確保取得脫貧攻堅最後的勝利,讓5萬父老鄉親過上更好生活。


光山縣文殊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搞“花架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爆料,微信關注:民生大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