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最喜歡的詩句,並說說為什麼?

莫xxxx


比較喜歡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裡須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鬱。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這是一首哲理抒情詩,詩歌以娓娓的語氣道來,語調親切柔婉,熱誠坦率,詩句自然流暢,情感熱烈深沉,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性,從中可以讓人感受到詩人真誠博大的情懷和堅強樂觀的思想,讀來讓人感覺振奮,給人激勵和鼓舞。這就是我喜歡這首詩的原因。






我喜歡詩,更喜歡那些凜凜正氣、盈盈豪情的詩句。喜歡詩人的坦蕩胸懷,喜歡詩情的蕩氣迴腸。說到這,給我印象最深的當屬岳飛的傳世之作【滿江紅】裡的那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云和月"。誰都知道,岳飛一生廉潔正直,從不計個人得失。有人曾問他:"什麼時候天下能太平?"。岳飛答道"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怕死,天下便可太平。"這句話與詩裡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所表達的思想一樣,強調為官要為民所想,而非為功名利祿所誘。岳飛作為一個大將軍,詞的創作很少,可這首詞卻一直為世人所傳誦,它成為激勵熱血將士拋下個人名祿為保家衛國而獻身的精神力量。可惜的是這位南宋時期無一敗績抗金名將,竟遭宰相秦檜陷害入獄,遇害時年僅三十九歲。


聽濤觀雪973


最喜歡這個詞不好回答,挑一句“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吧。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的弟子,江西詩派的黃庭堅。

全詩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這首詩是黃庭堅在山東的時候,因思念遠在廣東的朋友黃幾復而寫下的,全詩情深意重,表達了對友人處境的關切與不平。平心而論,山谷先生此詩藝術手法精妙,用典頗具匠心,這與他推崇杜甫,並將學習杜詩形式技巧放於首位的文學主張是一脈相承的,講究“無一字無來處”。

有宋之前,是盛唐,唐朝的詩歌已經達到了頂峰,宋人想超越和創新是非常難的,他們只能在技術上試圖有突破。正因過於追求“技術”,以至朗讀、理解都讓讀者感覺稍有晦澀之嫌,不如盛唐佳作流暢自然,但“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一聯,卻沒有那麼多匠氣,多了一點蘇東坡式的瀟灑和率真。






日日新書房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因為我牽掛的人都在江南,我的情感都留在了南方煙雨朦朧裡![玫瑰][玫瑰][玫瑰]




眭碧梅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雖然很渺小,不引人矚目,但它仍然執著開放,逆境中實現自己,突破自己,把自己最美瞬間留給世界。



森林之人1


最喜歡蘇軾那句“誰怕?”

感覺就這兩個字把落魄孤寂和英豪之氣詮釋的淋漓盡致。

當人生顛簸不平,起落跌宕,最需要的就是“大不了重頭再活”的豪氣,當然不是阿Q那種自我安慰,而是胸中有天地步伐略鏗鏘那種不屈不撓,無欲則剛的寬廣和平和,當你胸懷蒼穹時,生死榮辱都不能成為你的羈絆,更別提路途坎坷了。

天上五個字,一切不是事。


東明劍客Molen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農四喜


獨坐敬亭山

唐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喜歡這首詩,是因為連李白這個千古奇才都懷才不遇,別人還有什麼可抱怨的。

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李白做這首詩的時候,已經知道了“社會的險惡”。

他已經不是他8年前來敬亭山時的興致勃勃,當時他受到時任宣城太守宇文先生的熱情款待,受到當地文人墨客的追崇和歡迎。他經常與崔侍御、宇文太守、從弟李昭等人對酒酣高樓,散發弄扁舟,“屈盤戲白馬,大笑上青山”。經常與詩朋文友“時遊敬亭山,閒聽松風眠。”“送客謝亭北,逢君縱酒還。”他用如花妙筆將宣城描繪為:“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他豪情勃發,心中激盪著“但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衝動,他沉醉在“歌舞共謳吟,歡笑相拜賀”的興奮之中。不僅如此,李白還在敬亭山下蓋起了住房,接來了子女共住以享天倫之樂:“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

這次到敬亭山,李白已歲逾花甲,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的漂泊流離,經歷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獄之災,經歷了帶罪流放的屈辱,再也沒有昔日友朋如雲、迎來送往的場面了,再也沒有北樓縱酒、敬亭論詩的瀟灑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蹣跚地爬上敬亭山,獨坐許久,觸景生情,十分傷感,孤獨淒涼襲上心頭,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獨坐敬亭山》這首千古絕唱。這比較符合李白創作此詩的時空背景。

其實,山林的鳥是飛不盡的,雲也不會飄遊到天外。在詩中,眾鳥孤雲都離詩人而去,這是詩人情感外射的結果,是詩人有意創造為表現自己的孤獨情感的茫茫空間。

可見李白坐在那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眼看著眾鳥、孤雲漸漸飛去,眾鳥和孤雲都離開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舊坐在那裡欣賞著它,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寫下這首詩的1年後,李白去世。

天才如此,也就如此了。


津沽一頁書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不同的人都可以從毛澤東詩詞中得到感悟和啟發,領導幹部可以感悟出為政之道,老百姓可以從毛澤東詩詞來感悟怎麼做人、怎麼做事,學習為人之道、處世之道。

毛澤東詩詞值得我們反覆細細品讀,因為它是一種文化,可以傳承。解讀毛澤東詩詞,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和認識歷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成長史;解讀毛澤東詩詞,能夠幫助我們提氣,我們能夠從中汲取到很多正能量。

毛澤東詩詞“立意深邃、舊體新裁、文采華美、韻味無窮”的高度評價:既弘揚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優良傳統,又賦予了全新的思想內容;既有生動鮮明的民族特色,又有積極健康的思想感情。

學習毛澤東詩詞,能夠讓我們充分領略毛澤東寫詩填詞的卓越才華和中國古典詩詞的藝術魅力,從而豐富生活、陶冶情操。

“常讀常新,常悟常新。”“解讀毛澤東詩詞可以提升我們的格局、提升我們的境界,使我們變得更加高尚、變得更高雅。”

非常喜歡毛主席的詩詞,氣勢磅礴,胸懷寬大,充滿智慧,情操高潔,所有的詞也形容不了毛主席詩詞的韻味悠長,耐人尋味!





一不小心遇見了你


杜甫的《絕句》

對春天的陽光明麗、惠風和暢、鳥語花香感受至深,詩人無須觸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溼和沙礫的溫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體會又加深了對飛燕的輕盈、鴛鴦嬌慵的視覺印象,從而使詩人的整個身心都沉浸於柔美和諧和春意之中。 反覆誦讀此詩,你也會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此詩的成功不但在於作者善於觀察物象,更在於作者善於體察物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