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政策紛紛夭折,是什麼讓他們變成樓市“撤回怪”?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而像買房這樣的大宗交易行為,更是有不小的衝擊力。近日,在全球疫情膠著不下的形勢下,國內不少省市都發布了“救市”政策,然而他們無一例外的被“撤回”或被“闢謠”了。

2月21日,河南省駐馬店發佈出臺17項穩樓市政策。首次提出要下調居民首付款比例,首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調至20%;上調住房公積金額度,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等。

隨後,該公告從官網撤下。

“救市”政策紛紛夭折,是什麼讓他們變成樓市“撤回怪”?


3月3日,廣州市政府發佈相關措施提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優化商服類項目建設和銷售管理。商服類項目未完成規劃報建手續的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單元,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已確權登記的不再限定轉讓對象。

該政策不到24小時也從官網撤下。

3月10日, 一則浙江湖州銀行放鬆限貸的新聞流傳開來:個人首套房貸款首付比例下調至20%,二套房由最低40%下調至30%。

幾個小時後,湖州銀行對該傳言進行了闢謠。

“救市”政策紛紛夭折,是什麼讓他們變成樓市“撤回怪”?


3月12日,陝西寶雞發文明確,各銀行要積極爭取降低首套住房貸款首付比例政策,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40萬元提高至50萬元。

當晚,該文件從寶雞市政府網站撤下...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中央就明確提出了各地可以根據世紀情況對房地產業實施“因城施策”,並且很多地方也確實落地了不少舉措來為樓市“鬆綁”,為什麼偏偏這幾個城市被錘?

上面4個城市,提出降低預售門檻、緩交土地出讓金、房租減免,在疫情對樓市產生嚴峻影響的當下,都是沒什麼問題的,畢竟各房企受到的衝擊也不小,這些舉措能助他們度過寒冬,緩解部分資金壓力。

但這幾個城市還

附加了其他舉措,包括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這簡直就是公然降首付,並試圖鬆綁限購,要知道目前中央對樓市的定調依然是以“房住不炒”為主,這幾個舉措無疑會對樓市產生巨大的刺激,特別是二套這顯然是與定調相悖的,也難怪會被錘。

另外,背後的原因除了房企,我們購房者可能也需要更多的思考。早幾年全國樓市在各種利好的加持下,獲得了飛速的發展,房價一路上揚;如今,反覆的強調“房住不炒”,與我們買房息息相關的5年期LPR降幅可憐,而企業融資會參考的1年期LPR則降幅感人。

這些是不是都在提醒我們:那個以房地產快速拉昇城市經濟的時代已經遠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