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問出處,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英雄不問出處,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李世民

在封建社會里講究出身、門第,這可以說是選拔人才過程中的嚴重弊端。但是我們大唐帝國的開創者李世民在用人方面確是不問出處,不拘一格。憑藉著諸多文臣武將的幫助,李世民不僅平滅了李密、王世充、竇建德、薛舉等割據勢力,建立了大唐。在治國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開創了"貞觀之治"。可以這麼說,若沒有唐太宗的善於用人就不會有大唐 290 年的帝業。那麼,唐太宗的用人方略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唐太宗力求整頓前朝在用人上的過失,把眼光轉向更廣大的範圍,採取了土底並舉的方針。例如,他在當政時不但非常信任士族地主高士廉、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還曾起用有才能的庶族人士馬周。

貞觀三年(629 年),唐太宗鼓勵百官上書直言政事得失。中郎將常何不善文墨,於是請家客馬周代替自己寫奏摺二十多條。常何上奏後,這二十多條意見竟然每一條都十分符合唐太宗的心意。對此,唐太宗感到很驚訝,認為其中必有溪曉,因為常何乃一介武夫,不通文墨,什麼時候竟然修得如此遠見卓識,於是追問常何原因。常何據實相告,唐太宗感到馬周的確是一個賢能之才,隨即宣旨召見他。當馬周遲遲未到時,他又"四度遣使催促",顯示了他對這個素未謀面的布衣是何等的重視。太宗心思縝密,察覺為武將代寫奏摺的人才。在與馬周見面交談後,唐太宗十分高興和滿意,馬上授予其門下省的官職,最後又將其調為中書令。

皇帝從官中選官,並不是一件稀罕的事,但能夠把網羅人才的視野從貴族轉向平民的君王則為數不多,唐太宗可算其中的校校者。一方面,唐太宗不以人的身份背景、地位尊卑為選擇的條件;另一方面,唐太宗還十分懂得唯能者是用的用人原則,提倡誰有本事就用誰。

一次,唐太宗給功臣們封官賜爵。他讓人先宣讀自己事先寫好的名單,並說:"若誰有意見,請儘管向我提出來。"唐太宗的叔叔李神通自認為為唐王朝打了許多重要的仗,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自己又是皇帝的叔叔,在眾大臣中,應該是自己的功勞最大。但他一聽到名單上把自己排在後面,心裡就極為不服氣,對唐太宗說:"當初,是我首先起兵響應您,跟隨您東征西殺,為您奪得皇位立下了大功。可您今天怎麼好像把我的功勞全都忘記了似的,竟然將我排在房玄齡、杜如晦這些人的後面?與我們這些在戰場上誓死為國家拼殺的人相比,他們有什麼功勞可言?不過就是舞文弄墨、亂寫亂畫罷了!"

唐太宗笑了,說:"叔叔您雖然舉兵起義幫助我,立下了大功!但是房玄齡、杜如晦他們出主意、定計策,最終幫我取得了天下,論功勞,理應排在您的前面啊。您雖然是我的叔叔,但是我也不敢因私情而忘公義!那樣的話,對其他大臣來說就太不公平了!"聽皇帝這麼說,李神通也不再說什麼了。

過了一會兒,房玄齡說:"秦王府裡的舊人,都是皇上的老部下了,那些沒有升官的,難免會有一些怨言。"對此,唐太宗說:"國家之所以設立官職,為的就是選拔有才能的人才,替老百姓辦事。在這上面,絕不能以新舊分先後。新人有才能的,就要升官賜爵;舊人沒有才能的,當然不能提拔要不然,國家的事情怎麼能夠處理好呢?"

長孫無忌是唐太宗年輕時候的好朋友,又是長孫皇后的哥哥,有才能又曾立過大功,唐太宗就任他為當朝宰相。長孫皇后知道了,怕別人說閒話,就勸唐太宗不要給哥哥那麼大的官職。"你這樣想不對。我任用你哥哥,是因為他有做宰相的才幹,不是因為他是我的親戚。"最後唐太宗還是堅持讓長孫無忌做了宰相。

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向來為史家所稱道,他用人不看出身,只看其是否有能力、有才華,從而唯才是用、用其所長,因此,李世民一朝出現了很多名垂青史的人物,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微、長孫無忌等

英雄就是英雄,不必問其出處,人才也是如此。用人就當為才所宜,誰有本事就用誰,憑藉這一原則就能獲得賢能之才的鼎力相助,有此源源不斷的智慧源泉,何事不可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